“法律平等是民族平等的关键”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hai10m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3岁的朱迪斯·柯林斯已经是新西兰政治事务里的“老角色”。从2008年到2011年,她同时担任3个政府部长,警察部、矫正部、老兵事务部。在2012年的新政府中,她依然同时担任3个政府部长,民族事务部、司法部、意外事故赔偿局事务部。
  “我是新西兰排名第一位女性政治家,在所有政治家中排名第五。”6月26日上午,朱迪斯·柯林斯在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45分钟的采访时间,她始终端坐、微笑,没有任何倦怠。
  今年是中新建交40周年,在新西兰贸易部长、执政党国家党主席相继来华交流之后,朱迪斯·柯林斯以民族事务部长的身份,从6月24日开始,来华进行为期约一周的访问。她说,新西兰是少数民族众多的新移民国家,而作为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内阁部长,她是来中国“取经”的。
  2010年9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这是继1999年《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2005年《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两个白皮书之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三个关于中国民族政策的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包括政治平等、法律平等,以及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这三层含义。
  平等源于法律公正
  中国新闻周刊:据我所知,新西兰政府部门中,占新西兰总人口约10%的原住民毛利民族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毛利事务部,在内阁中与民族事务部是平行部门。
  朱迪斯·柯林斯:毛利民族在一千多年前就来到了新西兰,他们是第一批新西兰移民。由于毛利族与新西兰其他民族这种时间间隔上的特殊关系,我们有专门的毛利事务部。就像我们还有太平洋事务部,从地理角度看,作为太平洋南部岛国,我们与太平洋国家的关系也就具有了特殊性。
  作为移民国家,我们希望各个族群的移民,无论来自中国、俄罗斯、越南、苏格兰还是英格兰,或者其他任何地方来的移民,都能够感觉到,他们在新西兰是受欢迎的。这也是我们民族事务部的目标。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和新西兰都是多民族国家。从你的经验来谈,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和平相处的关键是什么?
  朱迪斯·柯林斯: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但不是移民国家。新西兰作为移民国家,每个族群都带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而来。然而,我们并没有针对不同文化、宗教等设定不同的法律。所有民族都要遵守共同的法律——我觉得法律平等是民族平等的关键,因为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被平等地对待。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否认同,对少数民族的特殊优待政策是在真正地帮助他们?比如为少数民族减税、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你如何定义民族平等?
  朱迪斯·柯林斯:新西兰是移民国家,世界各个地方的人——巴基斯坦、阿富汗——选择来到新西兰,不管他们是否赞同,他们都生活在同样的法律之下。但中国与新西兰完全不同,中国并不是移民国家,中国对少数民族的优待政策有着自己的考虑,这是由两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
  我认为,在新西兰,民族平等就是相同法律下的平等。我在从政之前是律师,我深深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周刊:不知是否介意我问一下:我查到你年轻时有很短一段时间曾加入新西兰工党,三十多岁时转入右翼的国家党。
  朱迪斯·柯林斯:我并没有加入过工党。不知哪里的信息给弄错了,以至于连维基百科都这样写了。(笑)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左右政党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时有何不同吗?
  朱迪斯·柯林斯:不应该有什么不同。我很欣慰,在民族事务上新西兰众多大小左右政党没有什么冲突。
  在多元发展中融合
  中国新闻周刊:你此次的中国行程,大概一半时间将在云南度过。你是否带来一些少数民族事务方面的独特经验,在那里进行交流?
  朱迪斯·柯林斯:我来中国是来“取经”的。中国有许多民族,但始终只有一个中国。在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方面,新西兰要向中国学习。我到云南,会与那里的众多少数民族进行交流,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机会。
  中国新闻周刊:华裔族群作为新西兰的少数族裔,一直与政府有着友好互动。你认为一个政府如何才能与少数民族保持和谐相处的关系?
  朱迪斯·柯林斯:19世纪的“淘金潮”中有一大批中国人来到了新西兰,如今随着交通和信息的发达,仍然有许多华裔来到这个国家。新西兰位于南半球,中国的冬季正好是我们的夏季,这就促成了一种在新西兰和中国之间进行的“迁徙式”生活方式。
  由于华裔基数很大,约占到新西兰人口的3%,我们也会庆祝一些中国传统节日,比如春节。这种华裔氛围也吸引了许多华裔来新西兰生活。同样,印度裔移民也会庆祝印度节日。这样,多个少数族裔就会逐渐在多元发展中融合。
  中国新闻周刊:你如何评价华裔族群在新西兰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朱迪斯·柯林斯:新西兰华裔无疑是联结新西兰与中国的纽带。无论是两国贸易交流、文化交流,还是血缘的联系,华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也是第一大留学生群体。作为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华裔来这里可以学习语言,新西兰的体育课程也很好,这都是吸引华裔学生前来的原因。
  中国新闻周刊:据了解,新西兰许多华人社团,帮助政府和华人群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华人知识分子常常在媒体上写批评政府政策的文章,表达不同的政见,从华人群体的视角指出政策的不足。比如,4月份来华访问的新西兰华人议员杨健,在2011年底从政之前,恰恰就是在媒体很活跃的政论型学者。你怎样看这些批评者?
  朱迪斯·柯林斯:的确如此。新西兰的媒体完全自由,这就导致媒体有时候也很“烦”。(笑)但这正是新西兰的文化。
  我经常与不同意见的政策批评者交流,这种交流非常不错。一般情况下,华裔背景的媒体对我还是很友好的。
  中国新闻周刊:我发现,包括之前的华裔议员黄徐毓芳在内,已经有三位女性政治家担任新西兰民族事务部长了。这是否意味着,作为移民国家,新西兰的少数民族政策会更倾向于温柔、包容?
  朱迪斯·柯林斯:实际上,具体政策的制定还要靠团队合作。作为三个部的部长,我的职责在于看清我需要制定的政策方向是否能够正确执行。因此,我每周都会与我在各个部门的资深负责人开会,由他们向我汇报各部门运转情况。此外,我们也会保持电话联系。身兼三个政府部长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我很庆幸有一个好团队。
  中国新闻周刊:有没有称呼你女强人?
  朱迪斯·柯林斯:在新西兰,女性从政并不稀奇。而且,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可以足够强来胜任某种角色。
  新西兰现任总理约翰·基之前,就是两位女性总理。其中,新西兰第一位女性总理是同样来自国家党的珍妮·希普利,她更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一个原因,是她在退休后成为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成员(独立非执行董事——编者注)。在她之后出任总理的工党领袖海伦·克拉克作为女性政治家,也在政治事务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你如何在政治事务和家庭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呢?
  朱迪斯·柯林斯:有时候,两者的平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容易掌握。我在首都惠灵顿工作,家在一小时航程之外的奥克兰。我一周难得一次闲暇,都会飞回奥克兰的家中与丈夫和19岁的儿子团聚。虽然我的工作很忙,但每天都会保持与家人至少通一次电话。在政治事务与家庭生活之间保持平衡真的很难。家庭生活与政治生活不同,这种不同恰恰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工作。
其他文献
日本“购岛”闹剧的另一真实面是其国内右翼势力的抬头,不仅侵犯中国主权,还试图推翻“二战”后的投降书和相关国际法律文件,全世界应该共讨之。  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强调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白皮书的起草组织者之一、国
4月26日至29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俄罗斯总统大选后中国主要领导人首次访俄,也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后首次访俄。  在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关系中,中俄关系居于重要地位。两国是大国、邻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新兴经济体。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列第10位。普京5月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此次访问的时机也引人关注。    与梅德韦杰夫找到“共同
从地图上看,因长江、钱塘江两大出海口交汇,上海的模样,颇似个面向太平洋的鱼头。如果放大比例,还可以看到东南“鱼嘴”处,有一颗滚圆的鱼眼,鱼眼下方,有一条长长的胡须。鱼眼叫“滴水湖”,胡须是通向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  十年前的地图上,鱼眼和胡须所在的位置,只是滩涂和汪洋。2002年,“鱼眼”及周边的临港新城、“胡须”东海大桥、还有大桥连结的洋山深水港同时开工。如今,洋山深水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全
莫言是海外学界最熟知的中国作家之一,不可否认,对于莫言的获奖,众多海外译者、出版商、媒体和学者的“共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届七十,瑞典汉学家罗得保还很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听到莫言的名字时的情景。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他朋友的家里住进了一位中国客人。罗得保曾在北京工作多年,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经常过去聊天。有一次问起中国最近有什么不错的作家,“莫言吧,他有本《红高粱》不错,”那位中国客人
一年以前,在巴黎美丽城大道上,3万多华人举行了一场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华人抗议示威活动。然而一年过去,华人依旧要走上街头为生存安全而呐喊    这里是巴黎美丽城。6月26日下午,天气晴好,气温37度左右。经历连续数天的阴雨之后,巴黎难得出现这样的艳阳天。阳光下的美丽城街区人来人往,像平时的每个周末一样热闹。一辆警车一直停在美丽城大街和美丽城大道交叉的地铁口,车中有几名法国警察的身影。  在巴黎除了
或许与他的出身有关,或许是他更关心“底层”的生活。吴念真虽然在台湾文化圈交往极广,资历极深,但他更像一个乐于叙述小事的小人物。  8月14日中午,吴念真刚下飞机,感觉“整个北京是在放冷气”。下午,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昨天在重庆,高温40度,真的很可怕,北京舒服多了。”  从广州、成都、重庆到北京,接下来的几天他还将去南京、杭州、上海。七城之旅,每一场读者见面会都“爆棚”,吴念真讲读了新书
经历了今年三个月的收视率下滑,改版后的湖南卫视7月份又重回全国卫视收视率第一的排名。芒果台通过如何的改变去争回收视第一的位置,正向与娱乐在多大程度可以重合?《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湖南卫视常务副总监李浩。  中国新闻周刊:你本人看《轩辕剑》吗?  李浩:播出前就看了,因为台里每一部剧都要审核和评估,我也很喜欢看这部剧。《轩辕剑》形式比较新,是一部魔幻武侠大剧,也比较符合湖南卫视的主要受众——青少年和
布吕尼 性感装迎接俄总统    近日,布吕尼身着紧身曳地长裙,陪萨科齐在巴黎爱丽舍宫接待了来访的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夫妇。媒体惊呼,虽然跟外交场合不是很相宜,但不是每个总统夫人都有这身段敢挑战这种性感礼服的!    王学圻 勇夺最佳男演员    內地演员王学圻凭电影《十月围城》勇夺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的最佳男演员奖。台上曾志伟开玩笑说,“陈可辛说这个奖比金像奖更厉害”,王学圻反应很快:“那为
十七岁的高中生石磊和同学们挤在绿皮火车上,打着欢快的拍子,高唱“红歌”。他们斗志昂扬,理想在路上,身揣“红宝书”,遵从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到全国各地“传经送宝”。  1966年的夏秋,“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等待这群少年的却是一生都无法忘记的集体癔症,所到之处一片混乱景象,侵略性的青春让他们创伤累累,同时也将使他们背负起“施害者”的身份度过余生。只是当时,这群年轻人不会预计到这些,他们更不会想到数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促进残障人融入正常社会的努力中。这里既有自强的残障人,也有健全的志愿者    身为1 1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下简称“1 1”)的CEO,解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增加残障人在中国社会的可见性,促进残障人更好地融入正常社会,是每一个人需要去努力的,不能只在某些特殊的时间点上,比如残奥会,才能看到残障人的身影。  在推动融入式的残障生存上,1 1工作室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盲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