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全市人口78万, 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5%以上,居住着藏族、汉族、纳西族等36个民族。自2013年成立昌都市教工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整体快速发展,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队伍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凸显。目前,全市教育系统有党委6个,党总支14个,党支部242个,党员3687人。
通过长期持续努力,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党组织覆盖率不断提高,通过单独建立党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与当地乡镇或乡中心校联合建立党组织等方式,实现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二是出台指导性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遵循;三是从严治党要求深入人心,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贯彻“三重一大”议事制度,群团组织逐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四是党建工作思路进一步理顺,提出“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和“233”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五是党内组织生活不断规范;六是党建创新工作呈现亮点,在打造党建标杆工程和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七是党员学习教育制度落到实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凸显。
一、昌都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越来越高,而昌都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不规范、不扎实、不科学现象,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抓好党建促教育”既定目标、党建标准化建设要求预期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学校没有单独建立党组织,包括11所村完小,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学校占95.7%。二是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市教工委对县(区)教育局、县(区)教育局对乡(镇)中心校是指导关系还是领导关系没有理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和标准不一造成基层学校无所适从。三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限于工学矛盾、中心工作壓力大等因素制约,存在学段越高党建越难开展和越到基层工作越薄弱的问题。
二、影响昌都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足。基层党组织书记对中央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全市部分乡(镇)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停留在表面,为应付年终考评而存在,党内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如“三会一课”不按要求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仅限于文字材料当中,党员学习教育没有常态化制度化,全靠个人自觉,双带头人仅限于教学带头人的培养。
(二)业务水平不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培训机会不多,视野不宽,对党建业务知识不熟悉,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夯基础,抓重点、破难点,抓特色、树品牌作用发挥不够。一线学校党务工作者教学任务繁重且待遇低,上升渠道狭窄,变动频繁,上级党组织的培训跟不上人员变动。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建作用不明显。
(三)工作能力欠缺。部分学校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想干事但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一部分把教育教学和党建工作割裂开来,认为开展党内活动必然产生工学矛盾甚至冲击中心工作。一部分党务工作者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党建工作怎么做也做不好。一部分因自身水平低,开展学习教育、主题党日、主题教育缺乏新意、缺少载体,活动吸引力不够,创新不足。
(四)经费保障不力。部分县(区)乡(镇)中心校归当地党委管理,部分又归县(区)教育局党总支(党委)管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是按党员干部工作的2%落实工作经费,但因为地方财力限制,乡(镇)一级学校无法按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落实正常的党内活动经费,致使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出现问题。
三、解决昌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昌都市教工委提出“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和“233”(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大目标,大力实施强组织、强班子、强队伍三项基础工程,切实抓好党建责任体系、投入体系、制度体系三大保障工作)基层党建工作思路,课题组认为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要落实这一要求,我们认为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全面压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抓住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少数,压实“书记抓、抓书记”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在配齐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的基础上,利用自治区教工委相关视频会议系统,定期不定期召开党组织书记工作部署会、经验交流会和督导通报会,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把党的建设放到首要位置,把中央的要求,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落实到基层学校。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督导力度,强化党组织书记培养培训力度,持续实施“三培养”工程及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优秀党支部书记,力争到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逐步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建议适应基层党建发展需求,基层学校党组织由属地管理逐步转变为行业系统管理,单独成立市教工委党建办,配齐专职干部。市教工委管理到县(区)教育局,县(区)教育局管理到乡(镇)中心校,这样既可以整合和激发教育系统内部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可以在具体工作部署上充分考虑行业特征和工作特点,采取针对性指导措施,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防止基层党建工作机械化和形式化。
(三)促进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既定工作思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载体,切实在促进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上下功夫。如昌都市教育系统已经开展的“三晒三抓三提高”教育实践活动,晒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和工作业绩,抓学习、管理和服务,提能力、质量和形象,通过作风建设,工作任务挂图作业、定期销号等具体措施,有效促进了基层党建与教育工作融合。如昌都市实验小学的党建“六个一”,昌都市二高的党建“五比一创”活动,立足于校风校训和校园文化传承,和中心工作结合特别紧密,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下一步,课题组将按照“一校一标杆”要求帮助学校提炼活动载体。
根据这次课题的深入调查发现,不少基层党务工作者表示平常工作虽然辛苦,但还是愿意做党务工作,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也将积极协调,拓宽党务工作者培养提升的途径,结合中心工作不断丰富党内活动载体,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和党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整体提升水平。
通过长期持续努力,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党组织覆盖率不断提高,通过单独建立党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与当地乡镇或乡中心校联合建立党组织等方式,实现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二是出台指导性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遵循;三是从严治党要求深入人心,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贯彻“三重一大”议事制度,群团组织逐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四是党建工作思路进一步理顺,提出“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和“233”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五是党内组织生活不断规范;六是党建创新工作呈现亮点,在打造党建标杆工程和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七是党员学习教育制度落到实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凸显。
一、昌都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越来越高,而昌都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不规范、不扎实、不科学现象,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抓好党建促教育”既定目标、党建标准化建设要求预期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学校没有单独建立党组织,包括11所村完小,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学校占95.7%。二是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市教工委对县(区)教育局、县(区)教育局对乡(镇)中心校是指导关系还是领导关系没有理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和标准不一造成基层学校无所适从。三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限于工学矛盾、中心工作壓力大等因素制约,存在学段越高党建越难开展和越到基层工作越薄弱的问题。
二、影响昌都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足。基层党组织书记对中央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全市部分乡(镇)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停留在表面,为应付年终考评而存在,党内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如“三会一课”不按要求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仅限于文字材料当中,党员学习教育没有常态化制度化,全靠个人自觉,双带头人仅限于教学带头人的培养。
(二)业务水平不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培训机会不多,视野不宽,对党建业务知识不熟悉,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夯基础,抓重点、破难点,抓特色、树品牌作用发挥不够。一线学校党务工作者教学任务繁重且待遇低,上升渠道狭窄,变动频繁,上级党组织的培训跟不上人员变动。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建作用不明显。
(三)工作能力欠缺。部分学校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想干事但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一部分把教育教学和党建工作割裂开来,认为开展党内活动必然产生工学矛盾甚至冲击中心工作。一部分党务工作者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党建工作怎么做也做不好。一部分因自身水平低,开展学习教育、主题党日、主题教育缺乏新意、缺少载体,活动吸引力不够,创新不足。
(四)经费保障不力。部分县(区)乡(镇)中心校归当地党委管理,部分又归县(区)教育局党总支(党委)管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是按党员干部工作的2%落实工作经费,但因为地方财力限制,乡(镇)一级学校无法按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落实正常的党内活动经费,致使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出现问题。
三、解决昌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昌都市教工委提出“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和“233”(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大目标,大力实施强组织、强班子、强队伍三项基础工程,切实抓好党建责任体系、投入体系、制度体系三大保障工作)基层党建工作思路,课题组认为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要落实这一要求,我们认为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全面压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抓住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少数,压实“书记抓、抓书记”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在配齐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的基础上,利用自治区教工委相关视频会议系统,定期不定期召开党组织书记工作部署会、经验交流会和督导通报会,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把党的建设放到首要位置,把中央的要求,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落实到基层学校。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督导力度,强化党组织书记培养培训力度,持续实施“三培养”工程及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优秀党支部书记,力争到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逐步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建议适应基层党建发展需求,基层学校党组织由属地管理逐步转变为行业系统管理,单独成立市教工委党建办,配齐专职干部。市教工委管理到县(区)教育局,县(区)教育局管理到乡(镇)中心校,这样既可以整合和激发教育系统内部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可以在具体工作部署上充分考虑行业特征和工作特点,采取针对性指导措施,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防止基层党建工作机械化和形式化。
(三)促进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既定工作思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载体,切实在促进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上下功夫。如昌都市教育系统已经开展的“三晒三抓三提高”教育实践活动,晒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和工作业绩,抓学习、管理和服务,提能力、质量和形象,通过作风建设,工作任务挂图作业、定期销号等具体措施,有效促进了基层党建与教育工作融合。如昌都市实验小学的党建“六个一”,昌都市二高的党建“五比一创”活动,立足于校风校训和校园文化传承,和中心工作结合特别紧密,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下一步,课题组将按照“一校一标杆”要求帮助学校提炼活动载体。
根据这次课题的深入调查发现,不少基层党务工作者表示平常工作虽然辛苦,但还是愿意做党务工作,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也将积极协调,拓宽党务工作者培养提升的途径,结合中心工作不断丰富党内活动载体,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和党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整体提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