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新解:变质的美国梦及其对中国梦的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主人公美国梦的破灭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和扭曲。不同于传统的美国梦,盖茨比所在的时代衍生出的美国梦建立在极端的物质崇拜之下。变质的美国梦蒙蔽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腐朽而虚无的幻想只有走向幻灭。然而美国梦从未真正消失,它以螺旋上升的姿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迭,批判地汲取美国梦的精髓及教训对中国梦的实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警示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梦 中国梦
  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学蓬勃发展,菲茨杰拉德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并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1925年他结合自身经历及特定的历史背景完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伟大著作。杰伊·盖茨比出身卑微,他渴望得到富家女黛西的爱情,将此目标设为人生最高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然而最终为黛西所利用和背叛,无知地死去。作者对盖茨比悲剧的讲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和扭曲。一战之后,美国经济飞速增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随着禁酒令的实施,大量的酒品走私者不断出现,狂欢文化也日渐繁荣,各类私人聚会盛行,使秘密卖私酒的组织兴盛起来。一战的血腥与残忍使得原本抱着和平与自由之梦拯救世界的美国青年感到了震惊和失望,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用狂野而奢侈的生活来弥补内心的缺失。过去的价值观与传统被金钱所取代,使得“爵士时代”成为一个金钱和地位至上的时代。原本正直高尚的美国梦浸泡在拜金的毒液之中,它不可避免地被扭曲而变质,盖茨比的梦想正是如此,虚无而脱离实际,因此他美国梦的破灭是必然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新解《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发展与演变、盖茨比变质的美国梦、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区别及美国梦对中国梦的启示意义。
  一、美国梦的发展与演变
  美国梦最早可追溯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自此之后欧洲的移民便相继来到这里寻找财富,开拓疆土,在弗吉尼亚詹姆斯小镇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1620年12月,为了摆脱英国宗教的束缚,建立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度,清教徒们搭载着五月花号来到了新大陆。以自律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清教徒们很快在这片广阔无垠、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上自力更生,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自此,美国梦便成为扎根于美国人心中的成功之梦,“因为经过自我奋斗从穷人变成富人的成功经历是美国最有吸引力和最持久的传奇之一”{1}。早期的殖民者和清教徒展现了美国梦的两个核心内容: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早期殖民者)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清教徒)。清教徒时期的美国梦是通过勤劳与智慧、勇气与坚忍来创造一个美好而自由的国度,这一时期的美国梦代表了早期美国梦的核心精神。
  18、19世纪的淘金热潮促进了西进运动,扩大了美国疆域,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在北美盛行,人们对于财富与权力的渴望开始膨胀。19世纪后期,随着内战的结束及西部的重建,美国从农业国家转型为工业国家,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在美国梦的演变进程中,一部分人通过后天的勤奋与努力获得了成功,进一步证明并标榜了美国梦有志者事竟成的传奇。本杰明·富兰克林、亚伯拉罕·林肯便是典型的美国梦的成就者,一步步从默默无闻成为改变世界的伟人。人们相信唯有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同时实现才能真正实现美国梦,且精神追求是核心,这样的双重追求为后期美国梦可能的异变提供了解释。
  17世纪之初,清教徒们来到这片美洲新大陆,是为了寻找一片自由平等的土地,以实现每个人最大可能的发展,并非为了物质利益。亚当斯曾认为美国梦是一片土地的梦想,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无虞,享有平等的机会发掘自己,取得成功。然而一战结束之后,社会的萎靡、对战乱的迷茫以及精神世界的崩塌使得人们醉心于金钱与权力,最初的美国梦也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浸染上了挥之不去的铜臭,物质追求成了远高于精神追求的梦想核心。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才孕育出了变质的美国梦,悲剧的盖茨比。
  二、盖茨比变质的美国梦
  盖茨比的美国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并非真正的美国梦,而是变了质的美国梦,主要反映在三方面:道德缺失,奋斗目标缺乏客观性,社会环境的改变。{2}不同于早期的清教徒及美国梦的楷模们(如富兰克林),盖茨比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背离了道德与法律。在丹迪科和沃尔夫山姆的影响下,他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不断丢失做人的基本原则,否定自己的出身,捏造身世,加入黑社会贩卖私酒,盖茨比的美国梦也因此一步步堕入了黑暗的深渊。富兰克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将梦想立足现实,看清客观条件并脚踏实地地向目标靠近,然而盖茨比则是将所有的梦想倾注于黛西一人身上,生活在对过去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之中,并未认识到黛西只是一个贪恋财富权力的女子。将梦想的赌注压在这样一个女子身上风险巨大,成败与否完全取决于主观因素,不具有客观实在性。除此之外,盖茨比所在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也造就了他变质的美国梦。早期的拓荒时代中,清教徒为保持信仰的纯洁,恪守宗教礼法和道德准则,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友好互助的亲密关系。然而一战结束后,大量的财富腐蚀了社会风气,使得“亲情、友情、爱情在那个狂热的爵士时代失去了它们生长繁衍的沃土”{3},人性变得残忍、冷漠而自私。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袭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财富与地位,因此无论盖茨比如何努力,他的出身已经决定了他难以进入上流社会,梦想注定难以实现。虽然盖茨比渴望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梦想,但他的梦想与现实相悖,那个精神空虚的时代也不再是美国梦实现的温床,因此他的美国梦与真正的美国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三、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区别及其启示意义
  前面已经提到,美国梦起源于新大陆的早期殖民者及清教徒,对精神及物质的双重追求是构成美国梦的原始要素。中国梦亦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广义上来说,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狭义上来说是指个人通过勤劳与智慧创造美好生活,在这一点上与美国梦相同。然而中国梦与美国梦在价值途径和实现途径上仍存在本质的不同。美国梦强调个人通过自我奋斗就能实现梦想,突出个人与金钱要素,这就使得极端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加剧了美国梦的变质和扭曲,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为得到财富与地位而背离法律与道德,最终梦想破灭。中国梦则更注重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同样出身卑微,历经苦难,但他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苦难意识不仅仅关注的是个人,还有对国家对社会的赤诚。在实现途径上,美国梦倾向于主动性、攻击性强的方式,往往易使人走上急功近利的弯路;中国梦强调和平崛起,向真求善是实现梦想的理想途径。   然而,一味地批判美国梦是没有意义的,美国梦有缺陷也有其优越性,且与中国梦具有互补作用,我们要善于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可以看到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始终没有走出土地信仰对中国农民的束缚,他认为离开农村是对土地的背叛,这便造成了他狭隘而故步自封的个性缺陷,极不利于个人潜力的开发。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将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形成了中国人平和温顺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的性格,而美国梦提倡的正是个人价值与拓荒精神。盖茨比虽然醉心于财富与地位,以致背离道德与法律而走向梦想幻灭,但他开拓进取、勇敢拼搏的精神是值得中国梦借鉴的。在新的时代,中国梦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在关注国家发展的同时关注个人发展,鼓励每一个人积极奋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一战后纸醉金迷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变质的美国梦注定破灭的悲剧。道德感的缺失,梦想与现实的落差,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扭曲了早期清教徒们创造的美国梦的原始精神。但美国梦中鼓励个人通过开拓进取、独立拼搏获得成功的拓荒精神值得中国梦借鉴,这恰恰弥补了中国长久以来过于强调集体利益所造成的性格束缚。任何梦想都不能走向极端,物质与精神不可偏废,集体与个人不必置于对立位置,过于追求某一方面都会造成梦想的扭曲与变质。
  {1} 李永霞、万岚:《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现代神话悲剧》,《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88页。
  {2} 陈媛媛、陈鼎斌:《变质的“美国梦”——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的本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410页。
  {3} 孙阳、刘金凤:《〈了不起的盖茨比〉之精神生态分析》,《比较教育》2007年第4期,第132页。
  参考文献:
  [1] F. S.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M].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25.
  [2] 陈超.《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新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3] 陈媛媛,陈鼎斌.变质的“美国梦”——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的本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2).
  [4] 焦红乐.试比较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差异——以《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平凡的世界》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9).
  [5] 李永霞,万岚.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现代神话悲剧[J]. 外国文学研究,2008(4).
  [6] 孙阳,刘金凤.《了不起的盖茨比》之精神生态分析[J]. 比较教育,2007(4).
  [7] 张礼龙.美国梦的演变和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J].外国文学研究,1998(2).
  编 辑:杜碧媛
其他文献
美丽的小鹅:  展信happy!  呱呱,“我在幽深幽深的井中游荡,渴望遇到那丁香般的姑娘”。这便是我,做井底之蛙时的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只好每天对着井口唱着哀伤的情歌: “我爱的人已经飞走了,爱我的人她还没有来到……”  结束井下生活以后,我迎来了“蛙生”的春天。那时在放一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影片中杰克眼巴巴地望着露丝的样子,跟我望着你流口水的样子是多么相像啊!杰克也被同伴们讥笑为癞蛤蟆
摘 要:在中国创下收视神话的76集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在改版为只有6集的电视电影后成功登陆美国主流电视台。美版《甄嬛传》“走出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国产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消除语言障碍,为中西方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用世界的视角来讲述中国的故事,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甄嬛传》 电视剧 跨文化传播 翻译方法  当中国在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不少中小学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群促进家校联系。然而实际中,原本的交流平台发生变异,有的学校在其中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有的群还异化成“攀比群”“马屁群”甚至培训机构的“广告群”。   每天看群提心吊胆,家长添“心病”   “老师每天要在群里贴出班里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还要点名哪些同学写得不好,
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难得的闲情逸致,起身,向外走去,独自游览一方世界。   漫步踏在土路上,嗅着路旁淡淡的花香,感受着黄土地的温实与大自然的生机。眼前的景色是再熟悉不过的家乡风貌,带着故乡特有的淳朴亲情与江南水乡的静谧淡雅,让我百看不厌。   “村墟远近起炊烟”,伴随着袅袅炊烟,我贪婪地呼吸着从老屋里飘出来的农村新米特有的清香。故乡的炊烟升起来了,一缕缕,纯洁,轻盈,缥缈而又宁静,烟雾缭绕中的
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虚惊一场的事情。虽然过去了许多日子,但在我心中却难以忘怀。  记得那天,我去找小伙伴们玩耍。那天早晨,太阳柔和的抚摸着大地,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风轻轻的吹着,小鸟欢快的叫着,蜜蜂嗡嗡的闹着,蝴蝶飞来飞去,我的心情格外的好,天也格外的蓝。  在去的途中一帆风顺,但在回来的路上,邻居家的狗出来了。它是一条黑白相间的猛狗,听说它还咬过人,因此我心中产生了阴影。  那只狗‘‘
从书桌前,我抬起头来,天际红霞涌现,盛夏的黎明是如此干净剔透。我平时很少早起,一时之间,不免为这样的美丽镇住了。其实,今天我也没有早起,而是晚睡,我整夜没睡,我要出岛了,我要出岛去观光了!  这一年,是一九八一年,啊,如果岁月也有容颜,我愿编荷花为冠冕,戴在那一年的眉额之上,那是多么光华四射的日子啊!  岛,我不是没有出过,我已去过日本、马来西亚、美国和欧洲等,但都是去演讲。而像我这种“愣子性格”
去年秋天,学习压力颇大,姑父一家即邀我爬山,一舒心中愁郁.山已忘其称谓,唯记得山中秋景,便唤作“秋山”,亦未不可。吾以为,秋山有三奇,一曰“秋景如画”,二曰“峰回路转”,三为最奇者,曰“蝉鸣”。   站在秋山脚下,还未深入去见识那落叶铺成的黄毯,清泉奏响的仙乐,亦未见识那怪石嶙峋、游鱼戏水,仅大眼一扫,漫山遍野的金黄,漫山遍野的秋风,如同一个大写的“秋”字,直愣愣立在你眼前,又忽而间融于万物之中
一天,宇宙中心医院来了一位病人——地球。只见地球满面愁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了挂号室。挂号医生天牛星忙上前问寒问暖:“地球老弟,五十几万年前你是那么健壮,现在你哺育的人类发达了,你应该變得更好啊,可是你现在怎么啦?”“唉,一言难尽。”地球苦苦地笑着。   为了尽快弄清自己的病情,地球告别了天牛星,走进了眼科……   不一会儿,他便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来,断断续续地想着织女星医生的话
你站在三尺讲台,明亮的灯光洒落在你身上,一闪一闪的星嵌进你的眼睛,汇成玉兰的模样,绽放在你的目光里。  ——题记   踏上家乡熟悉的小路。当年不及腰的小树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阳光打在密密的枝叶上,隐隐流泻出淡淡的光辉,在地上如墨般晕染开,倒与记忆中的家乡重合。树叶“沙沙”摩擦,碰撞出一支支交响乐。眉眼如初,岁月如故,心下便生出丝丝满足感。轻抚树干,时光还是在上面留下了痕迹,雨打,风吹,从纤弱的树
【文题呈现】   在我们身边,桥随处可见,有木桥、石桥、钢铁桥;有古代的桥,有现代的桥……除了这些真实存在的桥外,还有一些桥是“隐形”的,比如友谊之桥、信任之桥等。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话题中的“桥”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真实的桥;二是指虚拟的桥,比如在两个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父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