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这就要求教师讲求教学策略。教给学生方法、改变教师的认识与教学行为,进行多元评价,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识字教学对低段语文教学来讲,确实是很重要的。那么怎么才能上好识字课?下面我根据个人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践和具体案例做了一些总结,与各位老师们共同分享如何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在社会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一、 猜谜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教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猜字谜,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二、 游戏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对游戏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识字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生汉字加以巩固和运用。如,“摘苹果”游戏: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由老师或学生拼读生字的正确读音,另一学生摘下对应的苹果还可以小组比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汉字加减法”游戏:有许多的形近字只是一笔之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加减”识字法找出生字的共同部分,然后加一笔或减一笔,让它变成另一些新字。 如“日、目、旦、田、由、甲、申、电、 禾、口、和、妈、女、马”等等。学生在有趣的汉字加减中,识记了一连串的形近字。
三、 比较识字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音、字形方面都很像,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区别识记这些字呢?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学生字,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学习“渴、喝”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又如“青、晴、清、情、晴、请、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是易记住了。识记生字的过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介绍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有一位先生教“纸”字后,很多学生会多一点,并且屡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先生帶来一张白纸,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上面狠狠点了一下,纸上马上出现了一片污迹,先生说:“现在这张纸已经有了污,是废纸一张,没用了。”随手捏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从那以后,学生没犯过此类错误。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并且也给作者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换部首识字法。
现代汉语中,形声字都是由形意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小学阶段识字量80%以上是形声字。而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根据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进行“换部首”识字。例如,“包”为声旁能组成,抱、跑、饱、袍、炮。编顺口溜:有手轻轻抱、有足快快跑、有饭能吃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在学习实践中学生懂得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旁不变,换上不同形旁就可以组成音、形、义相近的字。
四、在生活中识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学问”的观念,开阔阅读的视野。学校的校名、校训、宣传标语、黑板报等,放学路上的标牌,店名、逛商场时,各种商品的名称、广告单、电视中的节目名称、台词、广告语等都是阅读的材料。我们还利用组织学生参观校内、校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识字,这样在广阔的生活空间识字,有利于学生语言智能的培养。其实生活中无处不是学习的地方。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运用,实践中的反复又对认知起到巩固加深的作用,这是认知的基本规律。因此我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多看、多读,比如:走在马路上,让他们读读路名,商店的招牌以及广告牌等等。让识字教学从课堂到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得以拓展。每天中午我都为学生安排一刻钟的看书读报时间,让他们把学到的本领用到实处,能依靠自己的本领读懂一则小故事,学会一首儿歌,学生的能力和自信也在识字过程中得以培养。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教师主要培养孩子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分组学习生字,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还能在彼此的交流中让学习汉字成为一种乐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一定会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会探索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新疆柯坪县育才小区1--1--303
识字教学对低段语文教学来讲,确实是很重要的。那么怎么才能上好识字课?下面我根据个人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践和具体案例做了一些总结,与各位老师们共同分享如何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在社会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一、 猜谜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教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猜字谜,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二、 游戏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对游戏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识字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生汉字加以巩固和运用。如,“摘苹果”游戏: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由老师或学生拼读生字的正确读音,另一学生摘下对应的苹果还可以小组比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汉字加减法”游戏:有许多的形近字只是一笔之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加减”识字法找出生字的共同部分,然后加一笔或减一笔,让它变成另一些新字。 如“日、目、旦、田、由、甲、申、电、 禾、口、和、妈、女、马”等等。学生在有趣的汉字加减中,识记了一连串的形近字。
三、 比较识字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音、字形方面都很像,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区别识记这些字呢?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学生字,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学习“渴、喝”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又如“青、晴、清、情、晴、请、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是易记住了。识记生字的过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介绍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有一位先生教“纸”字后,很多学生会多一点,并且屡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先生帶来一张白纸,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上面狠狠点了一下,纸上马上出现了一片污迹,先生说:“现在这张纸已经有了污,是废纸一张,没用了。”随手捏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从那以后,学生没犯过此类错误。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并且也给作者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换部首识字法。
现代汉语中,形声字都是由形意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小学阶段识字量80%以上是形声字。而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根据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进行“换部首”识字。例如,“包”为声旁能组成,抱、跑、饱、袍、炮。编顺口溜:有手轻轻抱、有足快快跑、有饭能吃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在学习实践中学生懂得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旁不变,换上不同形旁就可以组成音、形、义相近的字。
四、在生活中识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学问”的观念,开阔阅读的视野。学校的校名、校训、宣传标语、黑板报等,放学路上的标牌,店名、逛商场时,各种商品的名称、广告单、电视中的节目名称、台词、广告语等都是阅读的材料。我们还利用组织学生参观校内、校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识字,这样在广阔的生活空间识字,有利于学生语言智能的培养。其实生活中无处不是学习的地方。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运用,实践中的反复又对认知起到巩固加深的作用,这是认知的基本规律。因此我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多看、多读,比如:走在马路上,让他们读读路名,商店的招牌以及广告牌等等。让识字教学从课堂到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得以拓展。每天中午我都为学生安排一刻钟的看书读报时间,让他们把学到的本领用到实处,能依靠自己的本领读懂一则小故事,学会一首儿歌,学生的能力和自信也在识字过程中得以培养。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教师主要培养孩子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分组学习生字,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还能在彼此的交流中让学习汉字成为一种乐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一定会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会探索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新疆柯坪县育才小区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