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选题老化、教师指导质量下降、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不高、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强选题审核、强化教师指导、建立健全適用于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等过程控制措施,为提高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学 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423
农田水利学,国外又叫灌溉与排水,是水利、农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国内外开设农田水利课程的院校,基本上均设有课程设计环节,其基本任务是:巩固灌溉与排水所学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目前,国内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内容与形式相对固定,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拟定一些课程设计的题目,学生在1-2周时间内,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相应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和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一、存在问题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对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经过多年实践,传统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完全起到其应有的巩固课堂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老化,与现有科技发展方向脱节严重
多年以来,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方向几乎锁定在灌区规划(包括渠道、建筑物规划)、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应该来说,这些内容也是农田水利学主要的研究与方向。但在具体的设计内容选择上,则呈现设计内容老化、不能紧跟时代潮流的弊端,已不能适应农田水利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
以灌区设计为例,现有课程设计内容一般以土质渠道、混凝土衬砌渠道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日益紧缺,而体现最新科技发展方向的、具有较高节地、省工、节水效益的混凝土低压管道、UPVC管道、玻璃钢管道等新材料、新方法等,并未引起广大师生员工的注意,在课程设计中尚未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致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致使设计观念老化,不能紧跟最新的科技发展潮流。
(二)教师指导质量下降
目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教师指导的基本方式是:每一位课程设计指导老师指导一个或两个班级,每班级设计题目和内容相近或几乎相同,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由于每一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现实指导过程中很难对不同学生按照不同的完成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同时,由于部分教师除课程设计任务外,尚有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设计指导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导致学生课程设计质量下降。
(三)部分学生课程设计兴趣不高
农业、水利属于艰苦行业,尤其是农田水利专业,主要培养为基层农业、水利服务的专业人才,因而在进行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专业思想问题,主观能动性不足,不能够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由于现有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一般对同一班级采用相同或相似设计内容的模式,在不能按期完成设计任务的情况下,抄袭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设计水平不能得到真实反映。
(四)评价体系不健全,成绩难以得到真实反映
目前,针对农田水利学等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已经较为完备,但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短、设计内容较为简单,相对而言,其评价体系的目前尚不完善;即使有部分院校提出了课程设计评价标准,在实际执行时,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差异,也不一定能够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定。
农水课程不同于其它农业、水利类学科,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即使同一灌区规划,在进行渠系系统布置时,也往往并不存“唯一、最优”的布置线路、形式(渠道、低压管道等)选择方案;同时,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一般也不存在学生答辩环节,教师对学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往往根据学生上交的课程设计成果,结合自己的喜好或印象,或参考其它专业和学科的评价体系进行,主观任意性较大。
二、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过程控制的研究与探索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过程控制的关键是要能够引起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兴趣,能够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设计所需要了解和确定的内容,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一)选题审核
1.教师应提供多元化课程设计方向
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选题时,任课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设计方向,尽可能适应不同区域学生对农田水利课程的需求。
以江苏为例,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苏北大型灌区较多,课程设计时,来自于该区域且将来有志于赴苏北发展的学生可能对大型灌区中常见的土质渠道、混凝土衬砌渠道设计较感兴趣;而在苏南,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土地条块化分割现象严重,现有灌区基本为小型机电灌区且面积几乎均在1000亩以下,此时混凝土低压管、UPVC管道灌溉应成为其主要的灌溉模式,来自于苏南的学生会认为这样的课程设计内容对他们的将来工作会更为有益。因此,教师应在课程教学的范围内,应尽可能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设计类型供学生选择,以激发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
2.建立院、系(教研室)选题控制领导体系
任课教师应在课程设计开始前2周左右上报选题题目和设计内容,经系(教研室)讨论通过,并上报学院批准后方可对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系(教研室)对教师课程设计的讨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课程设计任务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系(教研室)对教师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应着力强调真实,所选内容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科研课题,如此可增强学生在进行设计时的真实感,激发进行课程设计的兴趣;
(2)课程设计内容是否体现了农田水利学最新的发展方向。以传统灌区规划课程设计为例,传统灌区渠道均采用土质渠道或混凝土衬砌渠道,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混凝土低压管道、PVC、UPVC管道由于具有节省土地、输水条件好而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农田水利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当选用灌区规划作为设计课题时,应在设计内容中对该发展方向有所体现。 (二)强化教师指导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院、系)应对教师每天指导学生的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检查,做好相关检查记录,以督促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指导教师也应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安排,抽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对课程设计进行指导;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自己的特点(如灌区渠道输水,可采用续灌或轮灌,渠道布置形式也可采用渠道或管道,并不存在绝对正确或错误的设计方案),因此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当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时,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宜直接肯定或否定,应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剖析,使学生明白自己设计方案的优劣所在,通过课程设计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三)建立健全适合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的评价体系
针对以农田水利学为代表的农业、水利类课程设计评价系统不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无法可依,主观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建立适用于该学科的、科学、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系统势在必行。刘荣佩[1]等“工科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实施方案的研究”一文中对工科课程设计质量控制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包括设计准备、设计指导等5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农水课程可参照该文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适合农水课程的实际的细化,如增加设计规划设计思路是否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图纸质量是否良好、设计是否有一定的实用性等,便于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三、结语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开设农田水利学课程的院校数量众多,科学、合理地对以农田水利学为代表的农业、水利类课程设计进行过程控制,对调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资助:扬州大学校级教改课题(0571870032985)资助。
[参考文献]
[1]刘荣佩,陆建生,史庆南,等.工科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实施方案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04-107;
[2]张文豪,郭静.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过程控制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6):148-150;
[3]张敏,周水兴.“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3年S1期:100-101,106;
[4]刘金华,高海洲. 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1):61-64;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
[关键词]农田水利学 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423
农田水利学,国外又叫灌溉与排水,是水利、农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国内外开设农田水利课程的院校,基本上均设有课程设计环节,其基本任务是:巩固灌溉与排水所学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目前,国内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内容与形式相对固定,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拟定一些课程设计的题目,学生在1-2周时间内,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相应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和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一、存在问题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对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经过多年实践,传统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完全起到其应有的巩固课堂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老化,与现有科技发展方向脱节严重
多年以来,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方向几乎锁定在灌区规划(包括渠道、建筑物规划)、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应该来说,这些内容也是农田水利学主要的研究与方向。但在具体的设计内容选择上,则呈现设计内容老化、不能紧跟时代潮流的弊端,已不能适应农田水利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
以灌区设计为例,现有课程设计内容一般以土质渠道、混凝土衬砌渠道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日益紧缺,而体现最新科技发展方向的、具有较高节地、省工、节水效益的混凝土低压管道、UPVC管道、玻璃钢管道等新材料、新方法等,并未引起广大师生员工的注意,在课程设计中尚未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致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致使设计观念老化,不能紧跟最新的科技发展潮流。
(二)教师指导质量下降
目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教师指导的基本方式是:每一位课程设计指导老师指导一个或两个班级,每班级设计题目和内容相近或几乎相同,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由于每一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现实指导过程中很难对不同学生按照不同的完成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同时,由于部分教师除课程设计任务外,尚有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设计指导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导致学生课程设计质量下降。
(三)部分学生课程设计兴趣不高
农业、水利属于艰苦行业,尤其是农田水利专业,主要培养为基层农业、水利服务的专业人才,因而在进行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专业思想问题,主观能动性不足,不能够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由于现有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一般对同一班级采用相同或相似设计内容的模式,在不能按期完成设计任务的情况下,抄袭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设计水平不能得到真实反映。
(四)评价体系不健全,成绩难以得到真实反映
目前,针对农田水利学等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已经较为完备,但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短、设计内容较为简单,相对而言,其评价体系的目前尚不完善;即使有部分院校提出了课程设计评价标准,在实际执行时,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差异,也不一定能够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定。
农水课程不同于其它农业、水利类学科,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即使同一灌区规划,在进行渠系系统布置时,也往往并不存“唯一、最优”的布置线路、形式(渠道、低压管道等)选择方案;同时,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一般也不存在学生答辩环节,教师对学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往往根据学生上交的课程设计成果,结合自己的喜好或印象,或参考其它专业和学科的评价体系进行,主观任意性较大。
二、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过程控制的研究与探索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过程控制的关键是要能够引起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兴趣,能够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设计所需要了解和确定的内容,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一)选题审核
1.教师应提供多元化课程设计方向
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选题时,任课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设计方向,尽可能适应不同区域学生对农田水利课程的需求。
以江苏为例,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苏北大型灌区较多,课程设计时,来自于该区域且将来有志于赴苏北发展的学生可能对大型灌区中常见的土质渠道、混凝土衬砌渠道设计较感兴趣;而在苏南,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土地条块化分割现象严重,现有灌区基本为小型机电灌区且面积几乎均在1000亩以下,此时混凝土低压管、UPVC管道灌溉应成为其主要的灌溉模式,来自于苏南的学生会认为这样的课程设计内容对他们的将来工作会更为有益。因此,教师应在课程教学的范围内,应尽可能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设计类型供学生选择,以激发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
2.建立院、系(教研室)选题控制领导体系
任课教师应在课程设计开始前2周左右上报选题题目和设计内容,经系(教研室)讨论通过,并上报学院批准后方可对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系(教研室)对教师课程设计的讨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课程设计任务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系(教研室)对教师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应着力强调真实,所选内容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科研课题,如此可增强学生在进行设计时的真实感,激发进行课程设计的兴趣;
(2)课程设计内容是否体现了农田水利学最新的发展方向。以传统灌区规划课程设计为例,传统灌区渠道均采用土质渠道或混凝土衬砌渠道,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混凝土低压管道、PVC、UPVC管道由于具有节省土地、输水条件好而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农田水利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当选用灌区规划作为设计课题时,应在设计内容中对该发展方向有所体现。 (二)强化教师指导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院、系)应对教师每天指导学生的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检查,做好相关检查记录,以督促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指导教师也应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安排,抽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对课程设计进行指导;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自己的特点(如灌区渠道输水,可采用续灌或轮灌,渠道布置形式也可采用渠道或管道,并不存在绝对正确或错误的设计方案),因此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当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时,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宜直接肯定或否定,应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剖析,使学生明白自己设计方案的优劣所在,通过课程设计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三)建立健全适合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的评价体系
针对以农田水利学为代表的农业、水利类课程设计评价系统不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无法可依,主观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建立适用于该学科的、科学、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系统势在必行。刘荣佩[1]等“工科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实施方案的研究”一文中对工科课程设计质量控制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包括设计准备、设计指导等5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农水课程可参照该文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适合农水课程的实际的细化,如增加设计规划设计思路是否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图纸质量是否良好、设计是否有一定的实用性等,便于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三、结语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开设农田水利学课程的院校数量众多,科学、合理地对以农田水利学为代表的农业、水利类课程设计进行过程控制,对调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资助:扬州大学校级教改课题(0571870032985)资助。
[参考文献]
[1]刘荣佩,陆建生,史庆南,等.工科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实施方案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04-107;
[2]张文豪,郭静.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过程控制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6):148-150;
[3]张敏,周水兴.“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3年S1期:100-101,106;
[4]刘金华,高海洲. 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1):61-64;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