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探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能掌握研究知识过程,从而学会的探究能力。与平常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情感的体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下面以九年级数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为例进行操作尝试。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源于兴趣的动力是无穷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心理动力。思维经常从问题开始,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问题不管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下面是我在与学生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引入时设计的问题:
  问题1: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圆与圆组成的图形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画面。例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奥运会的会标、美丽的双鱼图、天体中的“日环食”照片等,都反映了圆与圆的画面。请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
  本设计展现生活中圆与圆组成的图形,并由学生举出实际例子,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中两个圆之间有着多种不同的位置关系的感知,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可能。经尝试,学生反应活跃,有的说摩托车的前后轮子,有的说煤气炉的两个圆孔,有的说某某小汽车的标志图案,有的说音箱中的几个喇叭口,有的说钟表的内外框……,应有尽有。兴趣随即在活跃的气氛中被提起来了。
  二、指引探究思路,明确探究方向
  学生在探究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启发和指导,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之更有效地、合理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讲上述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作如下引导: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两个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三、运用不同方法,主动探究因果
  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渠道,创设活动意境让学生尽量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接着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2:由于圆与圆大小异同的多种不同位置,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画面。你知道两个圆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吗?请你模仿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公共点多少的情况画一画看。
  这里不直接给出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而先让学生画一画,实质上是创设活动意境,让学生按公共点的个数把两圆的位置关系分类,从而描述两圆相离、相交、相切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各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获得不同色彩的“知识”。
  问题3:请你拿出两个半径分别为6cm和4cm 的圆形纸片(课前备好的),将大纸片(⊙O1)固定不变,小纸片(⊙O2)从⊙O1的外部逐渐向⊙O1移动,观察这个运动过程,现在你对问题2有没有新的看法?
  学生通常不能正确地画出两圆所有不同的位置关系,设计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两圆的各种位置关系,并从中体会运动的方法有助于全面观察、正确归纳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问题4:试一试,你能不能讲出两圆共有几种位置关系?
  设计让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述数学知识,训练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两圆位置关系定义,通过比较和对照得到综合的规律。这样学生对两圆位置关系的印象将更深刻。
  四、数形有机结合,概括探究规律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图形关系往往与某些数量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数与形是互相依赖的。把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问题显得更清晰。于是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5:(1)观察纸片⊙O2在向⊙O1移动的过程中,除两圆位置关系发出了变化,还有什么现象发生?两圆心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吗?(2)量一量纸片⊙O1、⊙O2在各种位置关系下的圆心距,你发现纸片⊙O2在向⊙O1移动的各种情况,所量得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和或者差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设计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让学生感知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常常是互相联系的,从而得到在两圆各种位置关系中,两圆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6:画外离的两圆,把其中一个圆的半径逐渐变大,这时又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吗?
  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互相依赖,从数量关系刻画出位置关系的一种简明的符号语言,并得到两圆五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最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内容,把探究结果综合,使知识系统化。
  五、及时定向测练,巩固探究成果
  有了探究成果,再经过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好,印象更深刻。在课堂知识的巩固时,我布置了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经了解效果很好。
  探究性学习活动由于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外在的行为活动促进学生内在思维活动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对迎合当前的教改潮流,推进素质教育大有帮助。
其他文献
【摘 要】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一种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本文主要分析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  一、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是面向社会的,是多样化的  1.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
前两天,有个朋友问我,说和她同居了两年的男友突然跟她说,你看,我们在一起都两年多了,我每天赶来赶去的,上下班路上3小时,真时好辛苦,我现在一想到回家就害怕.我想搬到公司旁
安学知是汉族,住在盐津县滩头苗乡,七岁那年,父母双亡,安学知成了孤儿。苗族支书王兴邦收养了他,送他读书,安学知很用功,一晃初中毕业了。王兴邦支书让他继续升学,可安学知坚
中国文学批评素来有以味觉用语用作文学批评的传统,“酸”、“甜”、“苦”、“辣”、“咸”、“淡”等感官用语在文艺批评中运用范围很广,然而其内涵、成因和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阐发,本文以“辣”作为以味论文的代表性范畴,对其内涵和成因试做探析。  一、作为创作笔法和语言风格的“辣”  “辣”既然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味道,自然也就有人直接以“辣”描述具有这种味道的东西,比如入口清辣爽滑的好酒。朱敦儒《西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壮大,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主要探究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进行金融创新的途径.
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城市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道路周边违建占道现象严重……浙江用了短短十几年,就从自行车时代迈入了汽车时代,但也造成了城市道
古代强调“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书房文化自然也颇受重视.但“书房”其实是现代流行的叫法,古人大多喜欢用斋、堂、屋、居、室、庵、馆、庐、轩、园、亭、洞等字来命名书
期刊
又值秋冬换季时,家电行业同样吹起一股“换季风”,冷暖空调、电暖气、暖手宝等“暖冬家电”进入旺销期.相对于往年,消费者在考虑价格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健康功能,这成为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愈来愈为广大教师所认同。本文旨在从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重大历史问题能力、运用史料能力等方面引导学生动脑,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历史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能力    提到高中歷史教学工作,许多教师都说难,学生也觉得难学,因为知识点多,理论性也比初中更强等等。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
对于企业而言,其发展战略制定的正确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贴合度更高。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和发展战略的概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