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在运输、旅游和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实现自身在經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保障水上交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针对船用材料和设备进行详实、缜密的检验工作,建立健全船用设备和材料的管理工作,优化检验的制度和方法,并将其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为水上交通、船舶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船舶材料;船舶设备;检验管理
船舶安全在水上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检验能够有效提升船舶的安全性,为运输工作作出保障,降低资源、设备、原材料损耗比重,为水上交通行业获取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在本文的研究中将对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而后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提升措施,力求能够为相关行业提出借鉴与参考。
一、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常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工作的准入机制较低,众多质检人员在从业时,并没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对专业设备的了解程度不足,且检验经验不够,导致检验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和隐患。同时,设备检验的制度不完善、不详备、操作性有待提高。在大企业中,专职质检人员会对产品进行深入、持续的检查,但是小企业则没有专门的检验人员,甚至没有具备相关资质的专职人员,在检验工作开展阶段未掌握科学的检验方法,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设备、材料质量的影响在检验中未能体现,导致检验过程过于理想,而使用阶段问题频发。
(二)检验方式较为单一
在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设备的种类和型号逐渐增加,丰富的产品种类要求质量检验部门紧紧抓住时代的步伐,转变传统检验工作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选择现代化的检验措施,保证船用机械设备、材料质量无误。然而,一部分质检员在工作中经常忽视检验细节问题,导致船舶在使用阶段出现大量设备故障、材料问题,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工程进度,从而增加了成本。
(三)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
部分企业中,在产品生产加工阶段,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缺失、工作内容覆盖面较少,导致质检工作没有唯一责任人,一旦在检验阶段出现问题,往往出现互相推诿、不肯承担责任的情况,对船用设备、材料的检验工作顺利推进产生重重阻碍。且在我国和多数企业中,对这类现象的惩处力度不足,总是“不痛不痒”的批评教育,未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四)缺乏统一的检验标准
由于船用材料设备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其生产加工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材料和设备投入使用之后其发挥的效能、安全性、可靠性也存在不同。由于机械设备生产厂家较多,产品质量难以“整齐划一”,导致采购人员在选购产品阶段犹豫再三不能决定。船业发展阶段,企业会外购一些零部件,一些厂商生产的零件未提供技术图纸,在后续维修和检验阶段也会出现相应问题。且我国对一些船用设备检验工作还未制定统一标准,导致检验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二、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措施
(一)完善企业管理体制
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理想的份额,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认识到传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选择更具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工作。基于质检工作而言,需要在船用材设备检验阶段扩大检验范围、优化检验方式,以全新的检验理念推进工作开展,确保船用材料设备检验符合市场需求。
(二)规范检验流程
首先,对于企业内部的设备需要质检员及时、有效检查,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妥善解决,并且将维修过程形成书面记录,做好信息存留。
其次,在设备安装阶段,质检员需要深入现场进行检验工作,确保各项环节的安装工艺符合既定标准,待安装工作结束之后完成安装报告。
最后,钢质海船船体、锅炉、压力容器和机械等所用材料的生产、试验和检验应符合船级社规范规定。船级社规范一般对材料规定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指标、厚度公差、试验方法和缺陷的修整等。造船材料必须是船级社认可的工厂生产的,所有经船级社认可或检验合格的材料应具有船级社的印记。凡不具有船级社印记的材料未经船级社同意不得装船使用。
(三)强化检验监督管理
质检人员需要加强日常灵性管理和巡视工作,及时发现船用材料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在检验阶段出现隐患问题,则需要第一时间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小问题”延误后成为“大麻烦”。质检人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加强对设备与材料的了解,提升业务技能。
(四)严格控制生产材料
首先,在采购工作实施之前,企业需要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选择性价比优良、质量符合标准的生产商家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且不能把低价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厂家需具有正规资质,能够有效降低采购阶段的产品质量问题,降低维修和养护阶段的成本消耗,为企业赢得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
其次,在材料和设备入库检验阶段,针对不同的材料和设备,选择相应的检验标准和依据,查阅供方提供的证书,确认是否符合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对比证书上供方提供的数据,确保其满足设计使用要求。严控生产材料输入风险,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使用阶段,减少因生产材料输入问题,导致的工程返工、材料和设备报废等成本问题。
结论
根据上文研究的内容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环境保护、低碳经营等理念,船用设备与材料在检验过程中也需要秉承这一理念,尽量降低不必要的资金、能源、材料损耗,提升行业的发展效益和建设水平。鉴于此,相关检验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化船用设备材料的检验方式,将问题与隐患在产生初期加以控制,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有效推进我国船舶事业的稳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亦琴.机械设备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G3].黑龙江科学,2018,9(9):64-65.
[2]徐英辉,竺国荣.材料检验方法[TK].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6,23(5):24-27.
[3]葛松.张漪芳.张佩剡.张峥.罗建民.王勇.压力容器用材料质量控制[TQ].石油化工设备,2012,41(03):58+60.
关键词:船舶材料;船舶设备;检验管理
船舶安全在水上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检验能够有效提升船舶的安全性,为运输工作作出保障,降低资源、设备、原材料损耗比重,为水上交通行业获取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在本文的研究中将对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而后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提升措施,力求能够为相关行业提出借鉴与参考。
一、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常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工作的准入机制较低,众多质检人员在从业时,并没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对专业设备的了解程度不足,且检验经验不够,导致检验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和隐患。同时,设备检验的制度不完善、不详备、操作性有待提高。在大企业中,专职质检人员会对产品进行深入、持续的检查,但是小企业则没有专门的检验人员,甚至没有具备相关资质的专职人员,在检验工作开展阶段未掌握科学的检验方法,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设备、材料质量的影响在检验中未能体现,导致检验过程过于理想,而使用阶段问题频发。
(二)检验方式较为单一
在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设备的种类和型号逐渐增加,丰富的产品种类要求质量检验部门紧紧抓住时代的步伐,转变传统检验工作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选择现代化的检验措施,保证船用机械设备、材料质量无误。然而,一部分质检员在工作中经常忽视检验细节问题,导致船舶在使用阶段出现大量设备故障、材料问题,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工程进度,从而增加了成本。
(三)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
部分企业中,在产品生产加工阶段,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缺失、工作内容覆盖面较少,导致质检工作没有唯一责任人,一旦在检验阶段出现问题,往往出现互相推诿、不肯承担责任的情况,对船用设备、材料的检验工作顺利推进产生重重阻碍。且在我国和多数企业中,对这类现象的惩处力度不足,总是“不痛不痒”的批评教育,未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四)缺乏统一的检验标准
由于船用材料设备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其生产加工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材料和设备投入使用之后其发挥的效能、安全性、可靠性也存在不同。由于机械设备生产厂家较多,产品质量难以“整齐划一”,导致采购人员在选购产品阶段犹豫再三不能决定。船业发展阶段,企业会外购一些零部件,一些厂商生产的零件未提供技术图纸,在后续维修和检验阶段也会出现相应问题。且我国对一些船用设备检验工作还未制定统一标准,导致检验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二、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措施
(一)完善企业管理体制
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理想的份额,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认识到传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选择更具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工作。基于质检工作而言,需要在船用材设备检验阶段扩大检验范围、优化检验方式,以全新的检验理念推进工作开展,确保船用材料设备检验符合市场需求。
(二)规范检验流程
首先,对于企业内部的设备需要质检员及时、有效检查,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妥善解决,并且将维修过程形成书面记录,做好信息存留。
其次,在设备安装阶段,质检员需要深入现场进行检验工作,确保各项环节的安装工艺符合既定标准,待安装工作结束之后完成安装报告。
最后,钢质海船船体、锅炉、压力容器和机械等所用材料的生产、试验和检验应符合船级社规范规定。船级社规范一般对材料规定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指标、厚度公差、试验方法和缺陷的修整等。造船材料必须是船级社认可的工厂生产的,所有经船级社认可或检验合格的材料应具有船级社的印记。凡不具有船级社印记的材料未经船级社同意不得装船使用。
(三)强化检验监督管理
质检人员需要加强日常灵性管理和巡视工作,及时发现船用材料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在检验阶段出现隐患问题,则需要第一时间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小问题”延误后成为“大麻烦”。质检人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加强对设备与材料的了解,提升业务技能。
(四)严格控制生产材料
首先,在采购工作实施之前,企业需要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选择性价比优良、质量符合标准的生产商家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且不能把低价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厂家需具有正规资质,能够有效降低采购阶段的产品质量问题,降低维修和养护阶段的成本消耗,为企业赢得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
其次,在材料和设备入库检验阶段,针对不同的材料和设备,选择相应的检验标准和依据,查阅供方提供的证书,确认是否符合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对比证书上供方提供的数据,确保其满足设计使用要求。严控生产材料输入风险,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使用阶段,减少因生产材料输入问题,导致的工程返工、材料和设备报废等成本问题。
结论
根据上文研究的内容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环境保护、低碳经营等理念,船用设备与材料在检验过程中也需要秉承这一理念,尽量降低不必要的资金、能源、材料损耗,提升行业的发展效益和建设水平。鉴于此,相关检验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化船用设备材料的检验方式,将问题与隐患在产生初期加以控制,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有效推进我国船舶事业的稳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亦琴.机械设备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G3].黑龙江科学,2018,9(9):64-65.
[2]徐英辉,竺国荣.材料检验方法[TK].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6,23(5):24-27.
[3]葛松.张漪芳.张佩剡.张峥.罗建民.王勇.压力容器用材料质量控制[TQ].石油化工设备,2012,41(0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