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控专业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快,教学设备投资大,与目前教学资源供给有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模式下,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专业发展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加强师资队伍、优化课程教材及引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三个方面来谈数控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 课程开发 数控专业 教学实践 仿真系统
【基金项目】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8-ZD-07)。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18-01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越来越成为机械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首选。数控机床的发展与普及,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人员。高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既掌握制造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能胜任数控实际加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维修任务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如何大力开展高职教育数控专业教学研究与培养人才进行探讨。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重要特色就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既具有较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專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必须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将年轻老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同时也可以直接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师作为专业教师以及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实践计划的制定,承担教育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不断地多形式地补充日新月异的新知识进入教学内容中去,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采用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灵活的方法,使教学环境职业化。
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2.1 优化教材及课程
高职院校的数控专业绝大部分沿用传统机械专业的教材和课程,再增加数控原理和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课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理论教学内容深而多、专业基础知识多而散、课程管理模式单一呆板等弊端,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针对这些弊端,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选择上,打破旧的课程模式,避免内容交叉重复,不必要进行较多的深入理论分析。与此同时,由于各校的教学资源、生源情况和教学模式不同,有条件的院校应尽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并采用本校教材,尽量突出“应用性”,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此外,建立完善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在每学期末,组织教师从知识的广度、深度、实践性、知识编排合理性等方面对教材进行评价,学生从教材的易读性、实用型等角度对教材进行评价,建立完善的使用效果情况档案。
在专业课理论教学上,要有一定的侧重点,进行适当地优化、重组课程,将培养目标所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按照新的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尽量从最浅的东西出发,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全面把握数控技术最基本及主要的内容,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更新教学手段
一方面,在数控专业教学之前,应使学生已具备普通机床操作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实际参观,了解数控机床的生产过程并对机床结构、原理及数控加工特点有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利用视频,利用数控机床操作系统模拟软件,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各种模拟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能尽快进入状态,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3.建设实训平台
为了避免缺乏数控加工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工艺意识,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所学的数控加工知识只停留在理论上,必须更加强调“践”。
3.1 校内专业实训
在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数控实训、金工实训、CAD/CAM训练、数控加工基础技能操作训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排除、特种加工实训等实习项目进行合并、重组,组建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心,按照生产车间的模式进行建设,提高专业综合实训水平。改变目前按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验室办法,依据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内在联系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按专业设置实训教学中心,开展专业综合性实训工作。通过这样一个引→做→评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会经历不会→会→提高的过程,完善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
实训教学可以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训中心既作为课程教学实施平台,还成为技能培训与鉴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地,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生产、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五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3.2 校外专业实践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双元制”培养模式,因地制宜,取其精华,取长补短。在学生完成校内实训,充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后,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数量足够、稳定可靠、技术水平高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深入社会,更加熟悉先进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方式。可以与企业制定“订单”人才培养,为毕业生开辟一条新的就业之路,为企业提供“定制”人才,实现校企“互利互惠、互动双赢”。
结束语
数控专业是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应根据学生现状和市场需求,及时对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训平台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既符合“教”的宗旨,又符合“学”的需求,事半功倍地培养出理论突出,实践一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沈鹏.浅谈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教学资源整合,高教探索,2001(9).
[2]梅明亮.关于数控专业教学的探讨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2).
[3]刘静.探讨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作者简介:
陆丽丽(1983-),硕士,讲师、工程师, 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 课程开发 数控专业 教学实践 仿真系统
【基金项目】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8-ZD-07)。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18-01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越来越成为机械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首选。数控机床的发展与普及,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人员。高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既掌握制造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能胜任数控实际加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维修任务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如何大力开展高职教育数控专业教学研究与培养人才进行探讨。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重要特色就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既具有较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專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必须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将年轻老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同时也可以直接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师作为专业教师以及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实践计划的制定,承担教育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不断地多形式地补充日新月异的新知识进入教学内容中去,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采用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灵活的方法,使教学环境职业化。
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2.1 优化教材及课程
高职院校的数控专业绝大部分沿用传统机械专业的教材和课程,再增加数控原理和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课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理论教学内容深而多、专业基础知识多而散、课程管理模式单一呆板等弊端,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针对这些弊端,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选择上,打破旧的课程模式,避免内容交叉重复,不必要进行较多的深入理论分析。与此同时,由于各校的教学资源、生源情况和教学模式不同,有条件的院校应尽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并采用本校教材,尽量突出“应用性”,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此外,建立完善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在每学期末,组织教师从知识的广度、深度、实践性、知识编排合理性等方面对教材进行评价,学生从教材的易读性、实用型等角度对教材进行评价,建立完善的使用效果情况档案。
在专业课理论教学上,要有一定的侧重点,进行适当地优化、重组课程,将培养目标所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按照新的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尽量从最浅的东西出发,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全面把握数控技术最基本及主要的内容,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更新教学手段
一方面,在数控专业教学之前,应使学生已具备普通机床操作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实际参观,了解数控机床的生产过程并对机床结构、原理及数控加工特点有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利用视频,利用数控机床操作系统模拟软件,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各种模拟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能尽快进入状态,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3.建设实训平台
为了避免缺乏数控加工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工艺意识,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所学的数控加工知识只停留在理论上,必须更加强调“践”。
3.1 校内专业实训
在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数控实训、金工实训、CAD/CAM训练、数控加工基础技能操作训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排除、特种加工实训等实习项目进行合并、重组,组建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心,按照生产车间的模式进行建设,提高专业综合实训水平。改变目前按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验室办法,依据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内在联系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按专业设置实训教学中心,开展专业综合性实训工作。通过这样一个引→做→评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会经历不会→会→提高的过程,完善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
实训教学可以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训中心既作为课程教学实施平台,还成为技能培训与鉴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地,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生产、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五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3.2 校外专业实践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双元制”培养模式,因地制宜,取其精华,取长补短。在学生完成校内实训,充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后,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数量足够、稳定可靠、技术水平高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深入社会,更加熟悉先进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方式。可以与企业制定“订单”人才培养,为毕业生开辟一条新的就业之路,为企业提供“定制”人才,实现校企“互利互惠、互动双赢”。
结束语
数控专业是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应根据学生现状和市场需求,及时对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训平台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既符合“教”的宗旨,又符合“学”的需求,事半功倍地培养出理论突出,实践一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沈鹏.浅谈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教学资源整合,高教探索,2001(9).
[2]梅明亮.关于数控专业教学的探讨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2).
[3]刘静.探讨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作者简介:
陆丽丽(1983-),硕士,讲师、工程师, 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