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0-01
三大常规检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下面来看一下,这三大常规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
1 血常规
1.1血常规检查的项目及应用
常说的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采血部位一般是指尖或者耳垂,如果所需的血量比较大会从肘窝处采静脉血。
1.1.1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是否有心脏或者血管疾病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知道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如果是血红蛋白数超标,那么就说明身体可能出现了心脏病、休克以及严重脱水的情况。如果是血红蛋白数太少,就说明身体可能会有明显出血或是贫血。
1.1.2血常规中白细胞的检查可以查出身体是否有感染的情况
白细胞的数量和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关系,细胞数目明显增高,一定要高度警惕,白细胞的数目显示了身体的抵抗力水平。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明显增高,有可能提示有肿瘤性的疾病,或者是病毒感染性的疾病。嗜酸细胞明显增高,还能够提示有没有过敏性的疾病或寄生虫感染。所以血常规虽然简单,但是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1.1.3血小板异常能够查出是否有血液系统的疾病
做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出血液当中的细胞成分和计数,从而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抵抗力和出血、感染等风险。血小板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有出血方面的疾病。主要是针对血液系统方面疾病的检查。若是检查出血小板有所降低,排除采血原因应要考虑是否是患有血液方面疾病,环境辐射或者是本身基础低等,需进一步做血小板形态功能检查。
1.2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1.2.1诊断和鉴别
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或参考指标。感染患者由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初步判断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根据血常规检查可直接诊断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等。血小板>15/L,表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性不大。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急性型血小板计数常<20X 10%/I,慢性型一般在30- 80X 10%/ L.
1.2.2判断病情轻重
根据血红蛋白量将贫血分为轻、中、重度。粒细胞计数是粒细胞缺乏症轻重的指标。白细胞计数过高或低于正常都是肺炎病情危重的表现。
1.3判断疾病
患者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提示存在慢性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的患者抗感染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仍上升或不下降说明感染并未控制。
1.4考核疗效及用药指标
严重贫血或血小板降低的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小板悬液后随访血常规可观察输血治疗的疗效。白血病化疗后血常规中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以及外周血幼稚细胞都是反映疗效的指标以及是否可以继续用药或用药剂量的增减。
2 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也较多,其中常见的是尿中白细胞、红细胞、潜血、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尿糖、尿酮体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尿白细胞增多,如果是偶然增多的,可能存在尿液污染问题,此时建议晨尿复查尿常规,复查时注意清洗外阴,留取中段尿。女性患者应注意有无经血污染可能。如果持续尿白细胞增多,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提示尿路感染,及时就医,必要时抗感染治疗。如果是尿潜血阳性、尿红细胞增多,最常见的是尿路结石,老人年最常见的是泌尿系肿瘤,也可见于肾囊肿、前列腺炎,需要查泌尿系B超。如果伴有尿白细胞增多,可能主要还是尿路感染,先控制感染再复查尿常规。建议平时适量饮水。
2.1尿常规检查的作用
2.1.1尿液的检查对于肾脏疾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肾脏是尿生成的器官,所以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尿液状况,在检查尿当中出现有形成分及蛋白等有利于判断肾脏健康。
2.1.2判断有无糖尿病。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如何才能够快捷判断糖尿病最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检测尿液当中的糖的含量。如果尿液当中的糖的含量比较高的话,就提示有糖尿病的风险。
2.1.3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尿液当中会有细菌增多现象,它有助于诊断,尤其是泌尿系统的一些炎症,尿液检查是比较灵敏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尿液时,一定要收集新鲜干净的尿液,因为被污染的尿液检查结果没有意义。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临床的常规检查项目,比如婚检、孕检、常规体检、尿道不适发炎、尿血等都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主要反映腎脏和泌尿道等方面疾病症状发展情况。
2.2尿常规检查准确度问题
尿常规检查是否准确,这个取决于尿液标本的留取是否合格,同时事前有没有进行注意事项的注意。比如说留取的标本不合格,或者是因为送检的时间太长,造成尿液的有形成分变化,这个尿常规结果就不准确了。所以一般来说,只要留取标本合格,而且送检及时,现在的检查手段对于尿液里面的成分的判断比较准确。这个是取决于检查前及检查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检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检验人员在掌握,而检查前质量控制主要是患者在掌握。如果留取标本的时候没有留取清洁的中段尿,这个时候可能会造成尿常规有污染的结果,出现假阳性的情况。建议最好留取晨尿,复查时最好留取尿的时间段与初检时要一致以便比较。
3 便常规
临床检验中,血常规、尿常规及便常规检验属于临床常见常规检验,便常规主要用于检验胃肠道疾病,查找寄生虫卵判断有无寄生虫感染,对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癌变及痢疾等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及意义,通过检查粪便中是否含有致病细菌、隐血及结晶等,能有效对潜在消化道疾病进行筛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及依据。临床检验中,一般采用显微镜直接对粪便涂片进行观察,是大便常规检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显微镜进行检验不仅能有效发现标本中的细菌及寄生虫的病理成分,还能直观了解患者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力。
如果说大便里面发现了红细胞,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和肛门部位出血的情况下。消化道出血,这个往往是炎症造成的情况,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消化道的一种表现。而上消化道出血往往是黑便,大便常规检查正常而隐血实验阳性。
第一,就是消化不良的判断;如果大便常规发现了大量的脂肪球,就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尤其是脂肪消化不良;如果能够看到完整的食物残渣,也说明是消化不良的表现。
第二,就是对感染和特殊性感染的判断,发现白细胞,这个说明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而发现真菌,说明可能是真菌感染的情况,发现寄生虫的虫卵,就说明有特定寄生虫感染的情况。
三大常规检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下面来看一下,这三大常规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
1 血常规
1.1血常规检查的项目及应用
常说的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采血部位一般是指尖或者耳垂,如果所需的血量比较大会从肘窝处采静脉血。
1.1.1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是否有心脏或者血管疾病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知道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如果是血红蛋白数超标,那么就说明身体可能出现了心脏病、休克以及严重脱水的情况。如果是血红蛋白数太少,就说明身体可能会有明显出血或是贫血。
1.1.2血常规中白细胞的检查可以查出身体是否有感染的情况
白细胞的数量和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关系,细胞数目明显增高,一定要高度警惕,白细胞的数目显示了身体的抵抗力水平。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明显增高,有可能提示有肿瘤性的疾病,或者是病毒感染性的疾病。嗜酸细胞明显增高,还能够提示有没有过敏性的疾病或寄生虫感染。所以血常规虽然简单,但是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1.1.3血小板异常能够查出是否有血液系统的疾病
做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出血液当中的细胞成分和计数,从而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抵抗力和出血、感染等风险。血小板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有出血方面的疾病。主要是针对血液系统方面疾病的检查。若是检查出血小板有所降低,排除采血原因应要考虑是否是患有血液方面疾病,环境辐射或者是本身基础低等,需进一步做血小板形态功能检查。
1.2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1.2.1诊断和鉴别
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或参考指标。感染患者由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初步判断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根据血常规检查可直接诊断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等。血小板>15/L,表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性不大。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急性型血小板计数常<20X 10%/I,慢性型一般在30- 80X 10%/ L.
1.2.2判断病情轻重
根据血红蛋白量将贫血分为轻、中、重度。粒细胞计数是粒细胞缺乏症轻重的指标。白细胞计数过高或低于正常都是肺炎病情危重的表现。
1.3判断疾病
患者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提示存在慢性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的患者抗感染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仍上升或不下降说明感染并未控制。
1.4考核疗效及用药指标
严重贫血或血小板降低的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小板悬液后随访血常规可观察输血治疗的疗效。白血病化疗后血常规中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以及外周血幼稚细胞都是反映疗效的指标以及是否可以继续用药或用药剂量的增减。
2 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也较多,其中常见的是尿中白细胞、红细胞、潜血、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尿糖、尿酮体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尿白细胞增多,如果是偶然增多的,可能存在尿液污染问题,此时建议晨尿复查尿常规,复查时注意清洗外阴,留取中段尿。女性患者应注意有无经血污染可能。如果持续尿白细胞增多,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提示尿路感染,及时就医,必要时抗感染治疗。如果是尿潜血阳性、尿红细胞增多,最常见的是尿路结石,老人年最常见的是泌尿系肿瘤,也可见于肾囊肿、前列腺炎,需要查泌尿系B超。如果伴有尿白细胞增多,可能主要还是尿路感染,先控制感染再复查尿常规。建议平时适量饮水。
2.1尿常规检查的作用
2.1.1尿液的检查对于肾脏疾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肾脏是尿生成的器官,所以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尿液状况,在检查尿当中出现有形成分及蛋白等有利于判断肾脏健康。
2.1.2判断有无糖尿病。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如何才能够快捷判断糖尿病最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检测尿液当中的糖的含量。如果尿液当中的糖的含量比较高的话,就提示有糖尿病的风险。
2.1.3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尿液当中会有细菌增多现象,它有助于诊断,尤其是泌尿系统的一些炎症,尿液检查是比较灵敏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尿液时,一定要收集新鲜干净的尿液,因为被污染的尿液检查结果没有意义。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临床的常规检查项目,比如婚检、孕检、常规体检、尿道不适发炎、尿血等都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主要反映腎脏和泌尿道等方面疾病症状发展情况。
2.2尿常规检查准确度问题
尿常规检查是否准确,这个取决于尿液标本的留取是否合格,同时事前有没有进行注意事项的注意。比如说留取的标本不合格,或者是因为送检的时间太长,造成尿液的有形成分变化,这个尿常规结果就不准确了。所以一般来说,只要留取标本合格,而且送检及时,现在的检查手段对于尿液里面的成分的判断比较准确。这个是取决于检查前及检查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检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检验人员在掌握,而检查前质量控制主要是患者在掌握。如果留取标本的时候没有留取清洁的中段尿,这个时候可能会造成尿常规有污染的结果,出现假阳性的情况。建议最好留取晨尿,复查时最好留取尿的时间段与初检时要一致以便比较。
3 便常规
临床检验中,血常规、尿常规及便常规检验属于临床常见常规检验,便常规主要用于检验胃肠道疾病,查找寄生虫卵判断有无寄生虫感染,对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癌变及痢疾等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及意义,通过检查粪便中是否含有致病细菌、隐血及结晶等,能有效对潜在消化道疾病进行筛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及依据。临床检验中,一般采用显微镜直接对粪便涂片进行观察,是大便常规检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显微镜进行检验不仅能有效发现标本中的细菌及寄生虫的病理成分,还能直观了解患者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力。
如果说大便里面发现了红细胞,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和肛门部位出血的情况下。消化道出血,这个往往是炎症造成的情况,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消化道的一种表现。而上消化道出血往往是黑便,大便常规检查正常而隐血实验阳性。
第一,就是消化不良的判断;如果大便常规发现了大量的脂肪球,就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尤其是脂肪消化不良;如果能够看到完整的食物残渣,也说明是消化不良的表现。
第二,就是对感染和特殊性感染的判断,发现白细胞,这个说明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而发现真菌,说明可能是真菌感染的情况,发现寄生虫的虫卵,就说明有特定寄生虫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