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0-01
1 胆囊炎疾病的介绍
胆囊炎是由细菌性感染或是化学性刺激(伴随胆汁成分的变化发生)而引起的一种胆囊炎性病变,是胆囊常见和多发病。在腹部外科的常见病中,胆囊炎的发生率位居第二、仅低于阑尾炎的临床发生率。
2 胆囊炎疾病的分型
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结炎。急性胆囊炎的表现主要是急性发作的右上腹痛,慢性炎症者则表现并无特异、除了偶觉有上腹部的不适与消化不良之外,并无其它显著不适。
根据有无结石又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超过90%的胆囊炎是继发于胆结石的,也就是说胆囊炎的发生一般都有胆结石存在,这部分叫结石性胆囊炎,只有少部分无结石,这部分叫做非结石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并无很大难度,且患者多能获得良好预后。但是如果随着病症的发展成为坏疽性胆囊炎,抑或是合并发生了胆总管感染,尤其是再发生于老年群体当中,那便会有一定致死几率了。
3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
急性胆囊炎的直接诱发因素就是细菌感染,胆囊汁的排空受到阻碍、不顺畅则是细菌感染发生的有利条件。之所以会发生排空不顺畅的问题,是因为胆囊颈部或者是胆囊管当中有结石嵌顿其中,但是并不排除有少部分患者虽然没有结石,也会发生排空不顺畅的问题,这是因为胆囊管太长、发生扭曲、狭窄或是粘连等因素造成的,也会使胆汁潴留。胆汁潴留不仅会由机械性梗阻原因诱发,也会由胆囊功能性排空障碍造成。胆囊正常排空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胆道系统内脏神经与一些胃肠激素的协同作用。空腹状态下,胆囊正常存储胆汁,进食之后、胆囊随之收缩,胆总管下端的括约肌呈松弛状态,胆囊胆汁进入到十二指肠当中。胃肠道细菌则能经由门静脉系统进入到肝脏当中,再随着分泌胆汁进入到胆囊,另外淋巴管、血行等也是细菌进入到胆囊壁的主要途径。
4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若急性炎症的发生只侵及到了胆囊粘膜,则叫做单纯性胆囊炎,这一类疾病症状表现是急性发生的右上腹部疼痛感,呈阵发性加剧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引申到右肩背位置疼痛感,多数患者都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的表现,并不伴随寒颤的发生。或少部分患者有轻度黄疸表现,可能是由于胆总管下段括约肌痉挛、感染扩散到胆道系统造成。
若炎症侵及到胆囊壁全层,而且黏膜发生小溃疡,伴随大量的脓液渗出到胆囊当中,则叫做化脓性胆囊炎,脓液无法顺畅排出,便会导致胆囊积脓的形成。伴随胆囊膨胀越来越大,对胆囊壁正常的血运造成影响,则致发生胆囊壁缺血,继续发展成为坏疽性胆囊炎。如结石发生在胆囊颈部嵌顿,造成局部的组织受到压迫,该处便容易坏死,最终诱发胆囊穿孔。当病变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临床便会有更典型癥状表现,如高热、持续性的右上腹部疼痛、显著压痛感、肌紧张和反跳痛等。
5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非手术施治,大部分患者均可治愈。如患者既往有多次发生史,或是已经存在有结石,那么后期则建议选择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这里主要介绍内科治疗方法。
5.1治疗原则
炎症较轻、症状体征也不严重,采取内科治疗。内科治疗的目的,是直接缓解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之后再择期手术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胆囊炎症负担,不能进食或是饮水,但是为了同时防止脱水,则需要静脉补液。
解痉、止痛。
抗感染,首选使用抗菌谱广、细菌耐药性低的抗生素,特别要注意覆盖阴性杆菌与厌氧菌。
经过以上适当治疗后,如患者病情好转,体征、症状均减轻,则可以继续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大部分患者病情都可以暂时得到缓解,待进一步的检查明确之后,结合诊断继续进行治疗。但是如果病情并未见得到好转,体征有加重表现例,如发生腹膜炎体征、高热不退、黄疸加重、血象持续增高等,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5.2用药原则
症轻者,口服33%硫酸镁、颠茄合剂、抗生素。
症重者,加静滴灭滴灵或头孢类抗生素(例如菌必治、西力欣)等强化支持治疗。
中药方剂,可选用大黄雪金汤,大黄、郁金各10g,积雪草20g,金铃子、山楂各12g,水煎服。加减组方:热郁化火性将大黄增加到12g,另加蒲公英20g、连翘15g、黄芩10g;肝郁气滞型则减少大黄到7g,同时加香附10g、玫瑰花8g、枳壳8g;疾病后期大黄减少到4~5g;大便不实无需使用大黄。疼痛甚者黄疸、郁金加到15g。
6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
部分慢性胆囊炎属于是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当急性病变越严重时、遗留的慢性炎症也就会越显著。慢性胆囊炎最主要的病因是胆囊结石,约90%的患者都伴随有结石存在。结石会造成对胆囊粘膜的机械性刺激与伤害,常对胆汁排空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诱发慢性炎症。
7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胆囊慢性炎症病变的程度轻重不一,患病时间越长,其病理变化就越严重。轻症者只是表现在胆囊壁稍有增厚上,粘膜下存在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粘膜上皮便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萎缩、退变,纤维组织逐渐替代肌纤维,影响到胆囊浓缩、收缩功能。绝大部分慢性胆囊炎发展到最后,胆囊都会萎缩、囊腔缩小,功能彻底失去。慢性胆囊炎没有特异的症状表现,患者多觉腹胀、嗳气、消化不良,不喜欢油腻性食物,与“胃病”症状相似,偶然有右上腹部的隐痛感,还有些患者长时间都不会有任何症状发生。
8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8.1抗生素抗感染
选择广谱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环丙沙星。
8.2止痛
常用止痛药有:地佐辛注射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等,进一步帮助患者控制其慢性胆囊。
8.3促进消化
因慢性胆囊炎常伴随消化不良症状,加用的消化药物有:多酶片(每次2片、每天3~4次)、乳酸菌素(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酵母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3g)等。
8.4常用中成药
8.4.1胆胃不和型患者
这类患者多发嗳气,伴恶心、呕吐、便秘,同时心情不好时病情便会严重,可使用:逍遥散、四逆散、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
8.4.2肝胆气结型患者
这类患者多有口苦、恶心、食欲不振的症状表现,同时进食油腻性食物之后症状加重,可使用消炎利胆片、肝胆炎片、利胆片等;另外病发结石者,可用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等。
了解胆囊炎的症状表现、常用药物有其好处,可以帮助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现疾病、及时治愈疾病,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若慢性胆囊炎患者按医嘱用药后、看不到疗效,也要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1 胆囊炎疾病的介绍
胆囊炎是由细菌性感染或是化学性刺激(伴随胆汁成分的变化发生)而引起的一种胆囊炎性病变,是胆囊常见和多发病。在腹部外科的常见病中,胆囊炎的发生率位居第二、仅低于阑尾炎的临床发生率。
2 胆囊炎疾病的分型
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结炎。急性胆囊炎的表现主要是急性发作的右上腹痛,慢性炎症者则表现并无特异、除了偶觉有上腹部的不适与消化不良之外,并无其它显著不适。
根据有无结石又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超过90%的胆囊炎是继发于胆结石的,也就是说胆囊炎的发生一般都有胆结石存在,这部分叫结石性胆囊炎,只有少部分无结石,这部分叫做非结石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并无很大难度,且患者多能获得良好预后。但是如果随着病症的发展成为坏疽性胆囊炎,抑或是合并发生了胆总管感染,尤其是再发生于老年群体当中,那便会有一定致死几率了。
3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
急性胆囊炎的直接诱发因素就是细菌感染,胆囊汁的排空受到阻碍、不顺畅则是细菌感染发生的有利条件。之所以会发生排空不顺畅的问题,是因为胆囊颈部或者是胆囊管当中有结石嵌顿其中,但是并不排除有少部分患者虽然没有结石,也会发生排空不顺畅的问题,这是因为胆囊管太长、发生扭曲、狭窄或是粘连等因素造成的,也会使胆汁潴留。胆汁潴留不仅会由机械性梗阻原因诱发,也会由胆囊功能性排空障碍造成。胆囊正常排空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胆道系统内脏神经与一些胃肠激素的协同作用。空腹状态下,胆囊正常存储胆汁,进食之后、胆囊随之收缩,胆总管下端的括约肌呈松弛状态,胆囊胆汁进入到十二指肠当中。胃肠道细菌则能经由门静脉系统进入到肝脏当中,再随着分泌胆汁进入到胆囊,另外淋巴管、血行等也是细菌进入到胆囊壁的主要途径。
4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若急性炎症的发生只侵及到了胆囊粘膜,则叫做单纯性胆囊炎,这一类疾病症状表现是急性发生的右上腹部疼痛感,呈阵发性加剧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引申到右肩背位置疼痛感,多数患者都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的表现,并不伴随寒颤的发生。或少部分患者有轻度黄疸表现,可能是由于胆总管下段括约肌痉挛、感染扩散到胆道系统造成。
若炎症侵及到胆囊壁全层,而且黏膜发生小溃疡,伴随大量的脓液渗出到胆囊当中,则叫做化脓性胆囊炎,脓液无法顺畅排出,便会导致胆囊积脓的形成。伴随胆囊膨胀越来越大,对胆囊壁正常的血运造成影响,则致发生胆囊壁缺血,继续发展成为坏疽性胆囊炎。如结石发生在胆囊颈部嵌顿,造成局部的组织受到压迫,该处便容易坏死,最终诱发胆囊穿孔。当病变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临床便会有更典型癥状表现,如高热、持续性的右上腹部疼痛、显著压痛感、肌紧张和反跳痛等。
5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非手术施治,大部分患者均可治愈。如患者既往有多次发生史,或是已经存在有结石,那么后期则建议选择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这里主要介绍内科治疗方法。
5.1治疗原则
炎症较轻、症状体征也不严重,采取内科治疗。内科治疗的目的,是直接缓解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之后再择期手术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胆囊炎症负担,不能进食或是饮水,但是为了同时防止脱水,则需要静脉补液。
解痉、止痛。
抗感染,首选使用抗菌谱广、细菌耐药性低的抗生素,特别要注意覆盖阴性杆菌与厌氧菌。
经过以上适当治疗后,如患者病情好转,体征、症状均减轻,则可以继续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大部分患者病情都可以暂时得到缓解,待进一步的检查明确之后,结合诊断继续进行治疗。但是如果病情并未见得到好转,体征有加重表现例,如发生腹膜炎体征、高热不退、黄疸加重、血象持续增高等,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5.2用药原则
症轻者,口服33%硫酸镁、颠茄合剂、抗生素。
症重者,加静滴灭滴灵或头孢类抗生素(例如菌必治、西力欣)等强化支持治疗。
中药方剂,可选用大黄雪金汤,大黄、郁金各10g,积雪草20g,金铃子、山楂各12g,水煎服。加减组方:热郁化火性将大黄增加到12g,另加蒲公英20g、连翘15g、黄芩10g;肝郁气滞型则减少大黄到7g,同时加香附10g、玫瑰花8g、枳壳8g;疾病后期大黄减少到4~5g;大便不实无需使用大黄。疼痛甚者黄疸、郁金加到15g。
6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
部分慢性胆囊炎属于是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当急性病变越严重时、遗留的慢性炎症也就会越显著。慢性胆囊炎最主要的病因是胆囊结石,约90%的患者都伴随有结石存在。结石会造成对胆囊粘膜的机械性刺激与伤害,常对胆汁排空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诱发慢性炎症。
7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胆囊慢性炎症病变的程度轻重不一,患病时间越长,其病理变化就越严重。轻症者只是表现在胆囊壁稍有增厚上,粘膜下存在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粘膜上皮便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萎缩、退变,纤维组织逐渐替代肌纤维,影响到胆囊浓缩、收缩功能。绝大部分慢性胆囊炎发展到最后,胆囊都会萎缩、囊腔缩小,功能彻底失去。慢性胆囊炎没有特异的症状表现,患者多觉腹胀、嗳气、消化不良,不喜欢油腻性食物,与“胃病”症状相似,偶然有右上腹部的隐痛感,还有些患者长时间都不会有任何症状发生。
8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8.1抗生素抗感染
选择广谱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环丙沙星。
8.2止痛
常用止痛药有:地佐辛注射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等,进一步帮助患者控制其慢性胆囊。
8.3促进消化
因慢性胆囊炎常伴随消化不良症状,加用的消化药物有:多酶片(每次2片、每天3~4次)、乳酸菌素(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酵母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3g)等。
8.4常用中成药
8.4.1胆胃不和型患者
这类患者多发嗳气,伴恶心、呕吐、便秘,同时心情不好时病情便会严重,可使用:逍遥散、四逆散、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
8.4.2肝胆气结型患者
这类患者多有口苦、恶心、食欲不振的症状表现,同时进食油腻性食物之后症状加重,可使用消炎利胆片、肝胆炎片、利胆片等;另外病发结石者,可用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等。
了解胆囊炎的症状表现、常用药物有其好处,可以帮助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现疾病、及时治愈疾病,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若慢性胆囊炎患者按医嘱用药后、看不到疗效,也要考虑接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