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唯善“自省”,方能“外观”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侵扰着我们的生活,却无法改变我们对知识的求索。2020上海书展于8月12日至18日如约而至。今年的讲座聚焦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城市、科技等方面内容,多位专家学者担纲主讲。在此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著名人文学者陈平原,以期看到更美的“读书风景”,探讨人文教育的意义。
  纵有疫情起,读书依旧是最美的风景
  《教育家》:今年8月,您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并带去几本新作与读者分享。能否谈谈在与读者的互动中以及在书展上,您看到了怎样的“读书风景”?
  陈平原:上海书展宣传册上刊有我的短文《读书的风景及趣味》,其中提及15年前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读书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都变成纯粹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状态是,不只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
  书展期间接受某电视台采访,要我谈参加上海书展的感受,我就说了一句话:“佩服上海人的胆识与教养。”疫情尚未完全过去,各地政府及官员全都如履薄冰,这个时候,不出事是第一要务。如期举办上海书展,即便已做了很多预案,也还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政府有政府的考量,上海民众的素质与教养更值得表彰。这个时候办书展,防疫措施很繁琐,需要读者认真配合。既要限制人流,又要保持氛围,分寸不太好把握。
  对于读书人来说,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并与之结缘,是件很幸福的事。一般情况下,我不喜欢在书展里推广新书,感觉是在利用读者的从众心理;况且,书展里人来人往,演讲者需要“目不斜视”,我没有这个定力。但这回受邀参加上海书展,我一口就答应。这个时候,政府及民间,需要同心协力。今年我带到上海书展的有三联书店版《想象都市》《记忆北京》《当年游侠人》《学者的人间情怀》,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我在上海图书馆以及上海中心52层朵云书院所做的两场讲座,听众提问热烈,让我深感欣慰。
  今年的上海书展,不再有“摩肩接踵”的场面,但众多有备而来的热心读者,还是让人很感动。看来,读书依旧是最美的风景。
  《教育家》:全球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反思,让我们看到在风浪面前,人们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充实。上半年疫情期间,您录制了音频节目“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也写了好几篇原本就想写的文章,算作一种自我纾解。能否以您的经历谈谈,风浪来临时,人文教育能给人带来怎样的精神力量?
  陈平原:平日里以书斋阅读写作为主,课堂讲授之外,不太喜欢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普通话不标准,加上缺乏表演才华,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坚信,稍为深入的思考与表达,无法借用“道听途说”的途径。专业著作追求研究的深度,理想状态是千里走单骑,很难做到雅俗共赏。写人物的《当年游侠人》相对好读些,于是接受三联中读的邀请,姑且试试。希望能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略为停下脚步,思考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与人生,顺便清理一下自己跌宕起伏的心情,并因而有所收获。但说实话,对着录音机演说,我还是不习惯,只能说是疫情期间所做的有趣且有益的实验。
  在音频节目的导言中,我谈道:“在专业领域之外,还有自家的阅读兴趣,还能对社会发言,还敢写无关升等的文章,这种‘业余选手’的架势,或许不被方家看好,我却十分倚重。以‘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为题,谈论二十位现代名家的言行与风采,虽也谈人,但不是传记,更像侧影,包含作者的个人感怀或学术发现。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讲起承转合,如此‘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要求听众有较好的文化修养,能主动补齐作者没说出来的背景知识,方能明白你的‘一得之见’。……让诸多有趣味有神采的文人学者,走出专业的小圈子,方便大众欣赏与崇尚,这是本讲座的小小野心。”
  专业文章不说,引一段之前的答问,更为切近当下的心境:“具体到每个人,年长的与年幼的,富裕的与贫穷的,企业家与公务员,受疫情影响很不一样。昨天是全国高考日,朋友圈里转不知出自何方的横幅,上面写着‘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看得我热泪盈眶。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也都有自己的突围之道,作为经历万千坎坷的长辈,我对年轻一代不敢轻言教诲,只有深深的祝福。”
  好的中学老师,不以高考为最高目标
  《教育家》:《六说文学教育》凝结了您20多年对文学教育的思考与感悟,书中也涉及有关基础教育的话题。您将研究视野延伸至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您曾说,今天的中国,大学的问题有很多,而很多问题在中小学里面已经隐藏了。这些隐藏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陈平原:我教过几年中小学,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难处在什么地方。大学课堂与中小学不一样,没有统一的高考作为指挥棒,比较好自由发挥。我能理解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的困境,你立意高远,想为孩子们一辈子的读书习惯及趣味着想,可家长很实在,更看重的是高考分数。基于公平的良好愿望,民众要求大学录取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中学校长们的任何雄心壮志,都必须在高考成功的前提下,才可能顺利推进。压力小的大学课堂尚且不太理想,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中小学教师?这也是我虽偶尔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出言谨慎的缘故——深知人家不容易,你别站着说話不腰疼。
  大学教授谈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兼及中小学老师的趣味及立场,否则很难让人信服。唱高调容易,说坏话、怪话、俏皮话也不难,难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何重记诵而轻体会,那是因为阅卷时强调标准答案,而不鼓励独立思考。这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大学何尝不是如此?再扩展看,这其实是文化传统及社会氛围决定的,怨不得具体的大中小学老师。上至教材编写,中则高考制度,下到阅卷标准,都是这个立场与思路。我曾经感叹:今天的大中小学生,其知识水平普遍比二三十年前大为提升,但意气风发的特异之才少了,别出心裁的批判眼光也大为减弱,长此以往,不是好现象。   《教育家》:好的语文老师,会关注语文课对学生长期(甚至一辈子)的人文关怀,但成果是没有办法立时立刻得到验证的,所以他们又纠结于这种语文教学方式与高考之间的矛盾。对此,您怎么看?
  陈平原: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方式,有不得已的操作规程,那就是标准化作业。好的中学老师,不以高考成绩为最高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趣味与写作能力,这才可能惠及一生。那种填鸭催肥式的教学与培训,在高考中确实起作用,但很可能败坏了孩子们的胃口,以致其进入大学后很难调整过来。这是很多志趣高远的中学老师感到很苦恼的地方。记得有一次公开演讲,家长问:你说得很好,可听了你的,孩子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这是个很实在且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我沉吟了一下,回答:平日听我的,临考时听老师的。这当然是折中主义,可它符合中国实际。
  其实,科举时代的聪明人,就是这么对付过来的。我曾举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例子。人家向他讨教如何对付那讨厌的八股文,他这么回答,八股文不过是敲门砖,尽快考过去,进入仕途后才有机会自由读书、旅游、写作。高考作文跟科考时代的八股文在功能上是一样的,考的是你的基本知識、表达能力以及政治立场。在这个限制里面,尽可能把自己的才华呈现出来,这就行了。古往今来,考场上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你真有才华,等进入大学甚至大学毕业以后,再去自由驰骋。
  人文学者须自省,方能见人文的“魅力与陷阱”
  《教育家》:您在“语文之美,教育之责——第三届语文教育论坛”上提到,人文学科的日渐式微,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人文学科教育有哪些应该反思的地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引导着我们探寻“人文学科教育发展的新规律”,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思考?
  陈平原:我们必须明白,曾经无比辉煌的人文学,而今在学术舞台上日渐萎缩,那不是毫无道理的。这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天下大势”,到底是什么东西,你喜欢也行,不喜欢也行,都必须认真面对、仔细辨析。只埋怨自家领导昏庸无能,不理解这潮流背后的深刻原因,那是不行的。这不仅仅是人事纠纷,还得将制度设计、历史演变、现实刺激,还有可操作性等考虑在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样,才不至于只是生闷气,或者“说了等于白说”。一句话,人文学者必须调整自家心态及论述策略。
  在那篇《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中,我说了这么一段:“今天谈大学问题,一定得了解‘学科文化’的复杂性。作为人文学者,我坚信人文学的价值,但如何让其他学科出身的学者也能真正理解,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真正的学者,而不是官员或大众。经常听人文学者抱怨当官的如何不讲理,或者大众如何盲目,其实,对人文学造成巨大压力乃至欺凌态势的,主要不是这两种人,而是你我一样的教授——只不过他们学的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因此,关键不在于说服一般读者,而是说服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专家,以及大学校长和政府官员。”
  人文学者必须自我反省,明白大势所趋并及时调整方向,防止变成“深宫怨妇”。但这种调整,最好是志存高远,攻守兼备,不能完全丧失自我,一味迎合时势。没错,“时势”确实能“造英雄”,但作为人文学者,我更推崇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教育家》:您说,“做学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假如将‘学问’做成了熟练的‘技术活’,没有个人情怀在里面,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悲哀。”我想,做教育也应如此。作为人文学者,也作为教育者,您认为怎样才能使人文精神真正融入教育,引导青少年提高独立、辩证的思考能力,滋养心灵,发展心智?
  陈平原:作为人文学者,我再三强调专业精神与社会关怀的统一。因为,越来越精细的学科分野、越来越严格的操作规则、越来越艰涩的学术语言,在推进具体的学术命题的同时,会逐渐剥离研究者与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别的学科不敢说,但对于人文学来说,这个代价并非微不足道。其实,中小学教师(尤其语文教师)也是一样,所谓“春风化雨”,着眼的是人格与精神,而不仅仅是知识与分数。在这方面,纯粹的技术操作并非理想的学术状态。
  至于如何“引导青少年提高独立、辩证的思考能力”,一线教师比我更有发言权。我就说一句:“别太迷信统编教材。”中国这么大,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及文化差异,使得统编教材无论如何努力,都难免顾此失彼。教材越编越规范,教辅越做越仔细,教学设计越弄越复杂,好处是兜底,不会太离谱;缺憾则是限高,束缚一些学校师生的想象力。过于强调统一,《数学》只是深浅问题,《语文》则很可能难接地气。而在我看来,多样性、差异性、在地性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其他文献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对教师职业资格实行“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基础上,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并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本次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属于教师
期刊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现在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学习、被教育,孩子不是自己主动学习。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很多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还没有专业兴趣、没有专业志向。这导致高考的时候,很多学生以分数来选择专业,分数考得好了一点就报重点大学,考得差了一点就报其他大学。或者是由家长甚至爷爷奶奶帮着选专业,而不是自己选专业。学生没有自己的爱好,没有自己的专业志向,将来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高中阶段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
期刊
即使我们无法阻挡电子书籍对于纸质书籍的侵蚀和替代,这个趋势貌似已难以扭转,但我们依然可以做些什么,守护、养育对书籍本身的敬畏之心,让书籍在一代代“后浪”中找到新的读者,发现新的生长土壤,以此来拯救书籍。  教育要为之承担责任,提出方案和采取行动。我有四条建议:第一,阅读教育,从“书籍教育”开始;第二,書籍教育,需实现“日常化”;第三,通过“五育”融合的方式,实施“书籍教育”;第四,“书籍教育”的根
期刊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海量的教育数据成为监测、分析和优化教学过程的“数据金矿”。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强调通过数据驱动的学习分析方法,探索智能教育教学的新模式,重构教学流程,开展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精准化管理以及智能化服务等应用探索,服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学习分析支持的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自
期刊
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哲学教我们反思,有助于我们维持整体视野,不至于总是局限于某个单一视角。对于哲学,著名哲学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陈嘉映强调:“哲学,尤其是今天的哲学,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们之所求,首先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他坦言:“我个人想要的是,认真思考,认真表述这些思考,召唤爱思考的人来一道思考。”  《教育家》:网络时代的阅读趋于碎片化,您认为我们
期刊
在对夏昆的采访中,可可因高考失利而自杀的事件让我深感揪心。因考试和分数而导致的悲剧每年都会上演多起。为何原本只是作为检测的考试,却发展成为一种决定,乃至对未来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可以否定一切,甚至可以否定最宝贵的生命。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很强的竞争色彩,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竞争化了。而竞争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在一个标准系统里和其他每一个人做出区分。的确,今天的
期刊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什么是真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强调,真教育要关注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從教近30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夏昆认为,教育就要“回到常识,一意孤行”。什么是教育的常识?夏昆说:“很简单,教育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行走在探索真教育的征途上并不容易,但他却笃定前行:“我坚信自己是在做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不需
期刊
被誉为“休闲之父”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休闲包含所有超越了生存实际需要的精神体验活动,是生命个体追求幸福满足、身心愉悦和自我发展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休闲不仅仅是休息,也蕴含着人的发展机会,更体现着人的精神状态。事实证明,科学、合理、健康地利用休闲时间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至关重要。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休闲不但是衡量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人
期刊
大数据,作为当今热词,已催生了许多行业的转型与变革。在教育领域中,同样蕴藏着具有应用价值的海量数据。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使之转变成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发生机理、监测学习过程、改进学习设计、优化学习效果、提供学习服务、辅助教育决策,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习分析技术应运而生。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渐深入,教育系统中积累了大量有关学生复杂学习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背后的本质可能正是
期刊
“一个校长至少要到50岁,才能让人看到他的教育功力。”四川省成都博骏公学(以下简称“博骏公学”)总校长、成都市彭州博骏学校校长段必聪在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学(以下简称“成都七中”)担任副校长时,曾听老校长戴高龄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校长的教育理念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打磨,如同美酒,越酿越香醇。  段必聪初任教师时,只有上好课、教好班级几十个学生的简单想法;随着教育经历逐渐丰富,他对教育的感悟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