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侵扰着我们的生活,却无法改变我们对知识的求索。2020上海书展于8月12日至18日如约而至。今年的讲座聚焦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城市、科技等方面内容,多位专家学者担纲主讲。在此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著名人文学者陈平原,以期看到更美的“读书风景”,探讨人文教育的意义。
纵有疫情起,读书依旧是最美的风景
《教育家》:今年8月,您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并带去几本新作与读者分享。能否谈谈在与读者的互动中以及在书展上,您看到了怎样的“读书风景”?
陈平原:上海书展宣传册上刊有我的短文《读书的风景及趣味》,其中提及15年前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读书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都变成纯粹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状态是,不只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
书展期间接受某电视台采访,要我谈参加上海书展的感受,我就说了一句话:“佩服上海人的胆识与教养。”疫情尚未完全过去,各地政府及官员全都如履薄冰,这个时候,不出事是第一要务。如期举办上海书展,即便已做了很多预案,也还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政府有政府的考量,上海民众的素质与教养更值得表彰。这个时候办书展,防疫措施很繁琐,需要读者认真配合。既要限制人流,又要保持氛围,分寸不太好把握。
对于读书人来说,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并与之结缘,是件很幸福的事。一般情况下,我不喜欢在书展里推广新书,感觉是在利用读者的从众心理;况且,书展里人来人往,演讲者需要“目不斜视”,我没有这个定力。但这回受邀参加上海书展,我一口就答应。这个时候,政府及民间,需要同心协力。今年我带到上海书展的有三联书店版《想象都市》《记忆北京》《当年游侠人》《学者的人间情怀》,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我在上海图书馆以及上海中心52层朵云书院所做的两场讲座,听众提问热烈,让我深感欣慰。
今年的上海书展,不再有“摩肩接踵”的场面,但众多有备而来的热心读者,还是让人很感动。看来,读书依旧是最美的风景。
《教育家》:全球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反思,让我们看到在风浪面前,人们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充实。上半年疫情期间,您录制了音频节目“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也写了好几篇原本就想写的文章,算作一种自我纾解。能否以您的经历谈谈,风浪来临时,人文教育能给人带来怎样的精神力量?
陈平原:平日里以书斋阅读写作为主,课堂讲授之外,不太喜欢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普通话不标准,加上缺乏表演才华,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坚信,稍为深入的思考与表达,无法借用“道听途说”的途径。专业著作追求研究的深度,理想状态是千里走单骑,很难做到雅俗共赏。写人物的《当年游侠人》相对好读些,于是接受三联中读的邀请,姑且试试。希望能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略为停下脚步,思考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与人生,顺便清理一下自己跌宕起伏的心情,并因而有所收获。但说实话,对着录音机演说,我还是不习惯,只能说是疫情期间所做的有趣且有益的实验。
在音频节目的导言中,我谈道:“在专业领域之外,还有自家的阅读兴趣,还能对社会发言,还敢写无关升等的文章,这种‘业余选手’的架势,或许不被方家看好,我却十分倚重。以‘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为题,谈论二十位现代名家的言行与风采,虽也谈人,但不是传记,更像侧影,包含作者的个人感怀或学术发现。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讲起承转合,如此‘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要求听众有较好的文化修养,能主动补齐作者没说出来的背景知识,方能明白你的‘一得之见’。……让诸多有趣味有神采的文人学者,走出专业的小圈子,方便大众欣赏与崇尚,这是本讲座的小小野心。”
专业文章不说,引一段之前的答问,更为切近当下的心境:“具体到每个人,年长的与年幼的,富裕的与贫穷的,企业家与公务员,受疫情影响很不一样。昨天是全国高考日,朋友圈里转不知出自何方的横幅,上面写着‘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看得我热泪盈眶。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也都有自己的突围之道,作为经历万千坎坷的长辈,我对年轻一代不敢轻言教诲,只有深深的祝福。”
好的中学老师,不以高考为最高目标
《教育家》:《六说文学教育》凝结了您20多年对文学教育的思考与感悟,书中也涉及有关基础教育的话题。您将研究视野延伸至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您曾说,今天的中国,大学的问题有很多,而很多问题在中小学里面已经隐藏了。这些隐藏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陈平原:我教过几年中小学,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难处在什么地方。大学课堂与中小学不一样,没有统一的高考作为指挥棒,比较好自由发挥。我能理解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的困境,你立意高远,想为孩子们一辈子的读书习惯及趣味着想,可家长很实在,更看重的是高考分数。基于公平的良好愿望,民众要求大学录取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中学校长们的任何雄心壮志,都必须在高考成功的前提下,才可能顺利推进。压力小的大学课堂尚且不太理想,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中小学教师?这也是我虽偶尔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出言谨慎的缘故——深知人家不容易,你别站着说話不腰疼。
大学教授谈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兼及中小学老师的趣味及立场,否则很难让人信服。唱高调容易,说坏话、怪话、俏皮话也不难,难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何重记诵而轻体会,那是因为阅卷时强调标准答案,而不鼓励独立思考。这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大学何尝不是如此?再扩展看,这其实是文化传统及社会氛围决定的,怨不得具体的大中小学老师。上至教材编写,中则高考制度,下到阅卷标准,都是这个立场与思路。我曾经感叹:今天的大中小学生,其知识水平普遍比二三十年前大为提升,但意气风发的特异之才少了,别出心裁的批判眼光也大为减弱,长此以往,不是好现象。 《教育家》:好的语文老师,会关注语文课对学生长期(甚至一辈子)的人文关怀,但成果是没有办法立时立刻得到验证的,所以他们又纠结于这种语文教学方式与高考之间的矛盾。对此,您怎么看?
陈平原: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方式,有不得已的操作规程,那就是标准化作业。好的中学老师,不以高考成绩为最高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趣味与写作能力,这才可能惠及一生。那种填鸭催肥式的教学与培训,在高考中确实起作用,但很可能败坏了孩子们的胃口,以致其进入大学后很难调整过来。这是很多志趣高远的中学老师感到很苦恼的地方。记得有一次公开演讲,家长问:你说得很好,可听了你的,孩子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这是个很实在且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我沉吟了一下,回答:平日听我的,临考时听老师的。这当然是折中主义,可它符合中国实际。
其实,科举时代的聪明人,就是这么对付过来的。我曾举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例子。人家向他讨教如何对付那讨厌的八股文,他这么回答,八股文不过是敲门砖,尽快考过去,进入仕途后才有机会自由读书、旅游、写作。高考作文跟科考时代的八股文在功能上是一样的,考的是你的基本知識、表达能力以及政治立场。在这个限制里面,尽可能把自己的才华呈现出来,这就行了。古往今来,考场上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你真有才华,等进入大学甚至大学毕业以后,再去自由驰骋。
人文学者须自省,方能见人文的“魅力与陷阱”
《教育家》:您在“语文之美,教育之责——第三届语文教育论坛”上提到,人文学科的日渐式微,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人文学科教育有哪些应该反思的地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引导着我们探寻“人文学科教育发展的新规律”,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思考?
陈平原:我们必须明白,曾经无比辉煌的人文学,而今在学术舞台上日渐萎缩,那不是毫无道理的。这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天下大势”,到底是什么东西,你喜欢也行,不喜欢也行,都必须认真面对、仔细辨析。只埋怨自家领导昏庸无能,不理解这潮流背后的深刻原因,那是不行的。这不仅仅是人事纠纷,还得将制度设计、历史演变、现实刺激,还有可操作性等考虑在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样,才不至于只是生闷气,或者“说了等于白说”。一句话,人文学者必须调整自家心态及论述策略。
在那篇《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中,我说了这么一段:“今天谈大学问题,一定得了解‘学科文化’的复杂性。作为人文学者,我坚信人文学的价值,但如何让其他学科出身的学者也能真正理解,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真正的学者,而不是官员或大众。经常听人文学者抱怨当官的如何不讲理,或者大众如何盲目,其实,对人文学造成巨大压力乃至欺凌态势的,主要不是这两种人,而是你我一样的教授——只不过他们学的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因此,关键不在于说服一般读者,而是说服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专家,以及大学校长和政府官员。”
人文学者必须自我反省,明白大势所趋并及时调整方向,防止变成“深宫怨妇”。但这种调整,最好是志存高远,攻守兼备,不能完全丧失自我,一味迎合时势。没错,“时势”确实能“造英雄”,但作为人文学者,我更推崇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教育家》:您说,“做学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假如将‘学问’做成了熟练的‘技术活’,没有个人情怀在里面,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悲哀。”我想,做教育也应如此。作为人文学者,也作为教育者,您认为怎样才能使人文精神真正融入教育,引导青少年提高独立、辩证的思考能力,滋养心灵,发展心智?
陈平原:作为人文学者,我再三强调专业精神与社会关怀的统一。因为,越来越精细的学科分野、越来越严格的操作规则、越来越艰涩的学术语言,在推进具体的学术命题的同时,会逐渐剥离研究者与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别的学科不敢说,但对于人文学来说,这个代价并非微不足道。其实,中小学教师(尤其语文教师)也是一样,所谓“春风化雨”,着眼的是人格与精神,而不仅仅是知识与分数。在这方面,纯粹的技术操作并非理想的学术状态。
至于如何“引导青少年提高独立、辩证的思考能力”,一线教师比我更有发言权。我就说一句:“别太迷信统编教材。”中国这么大,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及文化差异,使得统编教材无论如何努力,都难免顾此失彼。教材越编越规范,教辅越做越仔细,教学设计越弄越复杂,好处是兜底,不会太离谱;缺憾则是限高,束缚一些学校师生的想象力。过于强调统一,《数学》只是深浅问题,《语文》则很可能难接地气。而在我看来,多样性、差异性、在地性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纵有疫情起,读书依旧是最美的风景
《教育家》:今年8月,您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并带去几本新作与读者分享。能否谈谈在与读者的互动中以及在书展上,您看到了怎样的“读书风景”?
陈平原:上海书展宣传册上刊有我的短文《读书的风景及趣味》,其中提及15年前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读书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都变成纯粹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状态是,不只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
书展期间接受某电视台采访,要我谈参加上海书展的感受,我就说了一句话:“佩服上海人的胆识与教养。”疫情尚未完全过去,各地政府及官员全都如履薄冰,这个时候,不出事是第一要务。如期举办上海书展,即便已做了很多预案,也还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政府有政府的考量,上海民众的素质与教养更值得表彰。这个时候办书展,防疫措施很繁琐,需要读者认真配合。既要限制人流,又要保持氛围,分寸不太好把握。
对于读书人来说,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并与之结缘,是件很幸福的事。一般情况下,我不喜欢在书展里推广新书,感觉是在利用读者的从众心理;况且,书展里人来人往,演讲者需要“目不斜视”,我没有这个定力。但这回受邀参加上海书展,我一口就答应。这个时候,政府及民间,需要同心协力。今年我带到上海书展的有三联书店版《想象都市》《记忆北京》《当年游侠人》《学者的人间情怀》,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我在上海图书馆以及上海中心52层朵云书院所做的两场讲座,听众提问热烈,让我深感欣慰。
今年的上海书展,不再有“摩肩接踵”的场面,但众多有备而来的热心读者,还是让人很感动。看来,读书依旧是最美的风景。
《教育家》:全球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反思,让我们看到在风浪面前,人们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充实。上半年疫情期间,您录制了音频节目“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也写了好几篇原本就想写的文章,算作一种自我纾解。能否以您的经历谈谈,风浪来临时,人文教育能给人带来怎样的精神力量?
陈平原:平日里以书斋阅读写作为主,课堂讲授之外,不太喜欢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普通话不标准,加上缺乏表演才华,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坚信,稍为深入的思考与表达,无法借用“道听途说”的途径。专业著作追求研究的深度,理想状态是千里走单骑,很难做到雅俗共赏。写人物的《当年游侠人》相对好读些,于是接受三联中读的邀请,姑且试试。希望能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略为停下脚步,思考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与人生,顺便清理一下自己跌宕起伏的心情,并因而有所收获。但说实话,对着录音机演说,我还是不习惯,只能说是疫情期间所做的有趣且有益的实验。
在音频节目的导言中,我谈道:“在专业领域之外,还有自家的阅读兴趣,还能对社会发言,还敢写无关升等的文章,这种‘业余选手’的架势,或许不被方家看好,我却十分倚重。以‘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为题,谈论二十位现代名家的言行与风采,虽也谈人,但不是传记,更像侧影,包含作者的个人感怀或学术发现。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讲起承转合,如此‘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要求听众有较好的文化修养,能主动补齐作者没说出来的背景知识,方能明白你的‘一得之见’。……让诸多有趣味有神采的文人学者,走出专业的小圈子,方便大众欣赏与崇尚,这是本讲座的小小野心。”
专业文章不说,引一段之前的答问,更为切近当下的心境:“具体到每个人,年长的与年幼的,富裕的与贫穷的,企业家与公务员,受疫情影响很不一样。昨天是全国高考日,朋友圈里转不知出自何方的横幅,上面写着‘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看得我热泪盈眶。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也都有自己的突围之道,作为经历万千坎坷的长辈,我对年轻一代不敢轻言教诲,只有深深的祝福。”
好的中学老师,不以高考为最高目标
《教育家》:《六说文学教育》凝结了您20多年对文学教育的思考与感悟,书中也涉及有关基础教育的话题。您将研究视野延伸至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您曾说,今天的中国,大学的问题有很多,而很多问题在中小学里面已经隐藏了。这些隐藏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陈平原:我教过几年中小学,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难处在什么地方。大学课堂与中小学不一样,没有统一的高考作为指挥棒,比较好自由发挥。我能理解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的困境,你立意高远,想为孩子们一辈子的读书习惯及趣味着想,可家长很实在,更看重的是高考分数。基于公平的良好愿望,民众要求大学录取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中学校长们的任何雄心壮志,都必须在高考成功的前提下,才可能顺利推进。压力小的大学课堂尚且不太理想,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中小学教师?这也是我虽偶尔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出言谨慎的缘故——深知人家不容易,你别站着说話不腰疼。
大学教授谈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兼及中小学老师的趣味及立场,否则很难让人信服。唱高调容易,说坏话、怪话、俏皮话也不难,难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何重记诵而轻体会,那是因为阅卷时强调标准答案,而不鼓励独立思考。这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大学何尝不是如此?再扩展看,这其实是文化传统及社会氛围决定的,怨不得具体的大中小学老师。上至教材编写,中则高考制度,下到阅卷标准,都是这个立场与思路。我曾经感叹:今天的大中小学生,其知识水平普遍比二三十年前大为提升,但意气风发的特异之才少了,别出心裁的批判眼光也大为减弱,长此以往,不是好现象。 《教育家》:好的语文老师,会关注语文课对学生长期(甚至一辈子)的人文关怀,但成果是没有办法立时立刻得到验证的,所以他们又纠结于这种语文教学方式与高考之间的矛盾。对此,您怎么看?
陈平原: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方式,有不得已的操作规程,那就是标准化作业。好的中学老师,不以高考成绩为最高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趣味与写作能力,这才可能惠及一生。那种填鸭催肥式的教学与培训,在高考中确实起作用,但很可能败坏了孩子们的胃口,以致其进入大学后很难调整过来。这是很多志趣高远的中学老师感到很苦恼的地方。记得有一次公开演讲,家长问:你说得很好,可听了你的,孩子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这是个很实在且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我沉吟了一下,回答:平日听我的,临考时听老师的。这当然是折中主义,可它符合中国实际。
其实,科举时代的聪明人,就是这么对付过来的。我曾举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例子。人家向他讨教如何对付那讨厌的八股文,他这么回答,八股文不过是敲门砖,尽快考过去,进入仕途后才有机会自由读书、旅游、写作。高考作文跟科考时代的八股文在功能上是一样的,考的是你的基本知識、表达能力以及政治立场。在这个限制里面,尽可能把自己的才华呈现出来,这就行了。古往今来,考场上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你真有才华,等进入大学甚至大学毕业以后,再去自由驰骋。
人文学者须自省,方能见人文的“魅力与陷阱”
《教育家》:您在“语文之美,教育之责——第三届语文教育论坛”上提到,人文学科的日渐式微,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人文学科教育有哪些应该反思的地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引导着我们探寻“人文学科教育发展的新规律”,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思考?
陈平原:我们必须明白,曾经无比辉煌的人文学,而今在学术舞台上日渐萎缩,那不是毫无道理的。这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天下大势”,到底是什么东西,你喜欢也行,不喜欢也行,都必须认真面对、仔细辨析。只埋怨自家领导昏庸无能,不理解这潮流背后的深刻原因,那是不行的。这不仅仅是人事纠纷,还得将制度设计、历史演变、现实刺激,还有可操作性等考虑在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样,才不至于只是生闷气,或者“说了等于白说”。一句话,人文学者必须调整自家心态及论述策略。
在那篇《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中,我说了这么一段:“今天谈大学问题,一定得了解‘学科文化’的复杂性。作为人文学者,我坚信人文学的价值,但如何让其他学科出身的学者也能真正理解,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真正的学者,而不是官员或大众。经常听人文学者抱怨当官的如何不讲理,或者大众如何盲目,其实,对人文学造成巨大压力乃至欺凌态势的,主要不是这两种人,而是你我一样的教授——只不过他们学的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因此,关键不在于说服一般读者,而是说服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专家,以及大学校长和政府官员。”
人文学者必须自我反省,明白大势所趋并及时调整方向,防止变成“深宫怨妇”。但这种调整,最好是志存高远,攻守兼备,不能完全丧失自我,一味迎合时势。没错,“时势”确实能“造英雄”,但作为人文学者,我更推崇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教育家》:您说,“做学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假如将‘学问’做成了熟练的‘技术活’,没有个人情怀在里面,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悲哀。”我想,做教育也应如此。作为人文学者,也作为教育者,您认为怎样才能使人文精神真正融入教育,引导青少年提高独立、辩证的思考能力,滋养心灵,发展心智?
陈平原:作为人文学者,我再三强调专业精神与社会关怀的统一。因为,越来越精细的学科分野、越来越严格的操作规则、越来越艰涩的学术语言,在推进具体的学术命题的同时,会逐渐剥离研究者与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别的学科不敢说,但对于人文学来说,这个代价并非微不足道。其实,中小学教师(尤其语文教师)也是一样,所谓“春风化雨”,着眼的是人格与精神,而不仅仅是知识与分数。在这方面,纯粹的技术操作并非理想的学术状态。
至于如何“引导青少年提高独立、辩证的思考能力”,一线教师比我更有发言权。我就说一句:“别太迷信统编教材。”中国这么大,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及文化差异,使得统编教材无论如何努力,都难免顾此失彼。教材越编越规范,教辅越做越仔细,教学设计越弄越复杂,好处是兜底,不会太离谱;缺憾则是限高,束缚一些学校师生的想象力。过于强调统一,《数学》只是深浅问题,《语文》则很可能难接地气。而在我看来,多样性、差异性、在地性是语文教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