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族精神是国家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高校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民族精神的培育,并以民族精神为统领,稳步推进大学生国防教育。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国防教育 培育
民族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最终目标,民族精神是国家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的灵魂。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高校国防教育虽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很多高校在国防教育的过程中仍缺乏思考,忽视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作用,导致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薄弱。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是培育民族精神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高校的国防教育已经成为民族精神培育的一个主要阵地和窗口,在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民族意识淡薄、国防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培育民族精神。
1.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民族精神是国家的灵魂,是国家在繁衍发展的进程中积累和集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渊源,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巨大的凝聚激励作用。
2.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高校国防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防理论知识教育,主要涉及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构成,国防建设等方面;掌握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和海洋权益知识、国防历史知识、现代军事知识、国防科学技术普及知识、国防法律知识等。二是国防体育技能教育。包括军事体育、体能训练、军事技能演习、健康知识等,使学生具有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以适应国防建设与军事斗争的需要。三是国防道德情感教育。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荣誉感教育,国耻教育,居安思危教育等。四是国防精神教育,国防精神是与国防需要相适应的观念和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公民对国防的关心、对国防建设的重视,以及对国防的义务感和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国防精神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民族自强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1]
民族精神贯穿于高校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没有民族精神的统领,高校国防教育会显得混乱、繁杂、无序,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同时,高校国防教育又是对民族精神的实践,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和载体。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就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历史,面对现实,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安全和尊严。同时,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国防意识,以及国家防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通过加强国防教育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全民的智慧和力量,巩固和加强国防。[2]
国防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国防教育的源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通过国防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先进群体,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代表整个青年一代,他们的思想意识同样影响青年一代,并直接辐射社会,因此,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民族精神的培育。
二、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虽然对高校国防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很多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仍然在认识上或实践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国防理论知识教育和研究不够深入。
一方面,国防知识教育的氛围不够,缺乏长效性和深入性。大部分高校只把军事国防理论知识教育纳入第一学期的教学课程,没有把整个军事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国防理论知识得不到深入和巩固。另一方面,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层次、学历偏低,特别是业务和文化素质不能适应高等院校的发展和国防形势的需要,影响了国防理论知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高校国防体育技能教育落后,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高校国防体育技能教育主要是采取军训的形式,军训仅限于队列训练、内务卫生、实弹射击等项目,有的高校为了安全连实弹这块也取消了,更别说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等高强度户外体育技能项目。可见军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和缺乏创新,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国防体育技能教育的要求。
3.高校国防道德情感教育缺少氛围,国防精神缺失严重。
我国近30多年来已经没有战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和谐环境,忽视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国防精神的培育。国家周边环境虽有复杂情况出现,也仅限于媒体的报道,对于国家军队和军事及国防形势,没有让大学生系统地进行认识和重视,使得高校在国防道德情感上的教育流于形式,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荣誉感教育,国耻教育,居安思危教育氛围不浓。加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不断冲击着校园,大学生国防精神缺失严重。
三、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注重民族精神的培育
高校国防教育之所以出现诸多不和谐问题,根本上就是缺乏民族精神的统领,没有把国防教育与培育民族精神同步有效地结合。
1.提升国防教育活动品位,塑造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国家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是国防教育的精髓。因此,高校的国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学习时代先进文化内容和优秀思想,在传承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这就必须通过开展高层次和高品位的国防教育活动,塑造民族精神。
首先,将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的培养放在首位,强调国防教育的思想性和重大意义,通过国防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和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其次,通过国防教育特色和精品活动建设,提升国防教育内容的品位,力求推出有助于塑造学生民族精神的国防教育内容。
2.健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凝聚民族精神。
高校在制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时应突出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理想追求等民族精神方面的内容,给国防教育以灵魂,强调民族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把民族精神要求与具体国防教育课程结合起来,使之既能起规范作用,又能发挥民族精神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凝聚民族精神。
3.改进高校国防教育环境,体现民族精神。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环境建设,应特别强调融合体现民族精神。高校必须加大国防教育的经济投入,健全国防教育配套设施,注重如何发挥学校国防教育软、硬件设施对民族精神的传播和宣传功能,精心设计国防人文景观,体现民族精神。
4.强化以生为本的国防教育理念,铸就民族精神。
国防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国防教育理念,学生的日常表现是民族精神的直观反映,又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学生为本进行国防教育建设和优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精神的铸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教育的开展,通过加强学生国防理论知识和国防体育技能内容的建设,提升学生的国防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是铸造民族精神的关键。
民族精神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有巨大的凝聚力,在进行高校国防教育时,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展现民族精神,不断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铸就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武炳,张彦斌,杜景山.国防教育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
[2]郑水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本[J].北京:中国文献出版,2007.70.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国防教育 培育
民族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最终目标,民族精神是国家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的灵魂。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高校国防教育虽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很多高校在国防教育的过程中仍缺乏思考,忽视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作用,导致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薄弱。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是培育民族精神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高校的国防教育已经成为民族精神培育的一个主要阵地和窗口,在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民族意识淡薄、国防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培育民族精神。
1.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民族精神是国家的灵魂,是国家在繁衍发展的进程中积累和集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渊源,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巨大的凝聚激励作用。
2.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高校国防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防理论知识教育,主要涉及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构成,国防建设等方面;掌握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和海洋权益知识、国防历史知识、现代军事知识、国防科学技术普及知识、国防法律知识等。二是国防体育技能教育。包括军事体育、体能训练、军事技能演习、健康知识等,使学生具有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以适应国防建设与军事斗争的需要。三是国防道德情感教育。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荣誉感教育,国耻教育,居安思危教育等。四是国防精神教育,国防精神是与国防需要相适应的观念和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公民对国防的关心、对国防建设的重视,以及对国防的义务感和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国防精神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民族自强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1]
民族精神贯穿于高校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没有民族精神的统领,高校国防教育会显得混乱、繁杂、无序,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同时,高校国防教育又是对民族精神的实践,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和载体。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就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历史,面对现实,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安全和尊严。同时,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国防意识,以及国家防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通过加强国防教育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全民的智慧和力量,巩固和加强国防。[2]
国防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国防教育的源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通过国防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先进群体,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代表整个青年一代,他们的思想意识同样影响青年一代,并直接辐射社会,因此,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民族精神的培育。
二、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虽然对高校国防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很多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仍然在认识上或实践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国防理论知识教育和研究不够深入。
一方面,国防知识教育的氛围不够,缺乏长效性和深入性。大部分高校只把军事国防理论知识教育纳入第一学期的教学课程,没有把整个军事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国防理论知识得不到深入和巩固。另一方面,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层次、学历偏低,特别是业务和文化素质不能适应高等院校的发展和国防形势的需要,影响了国防理论知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高校国防体育技能教育落后,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高校国防体育技能教育主要是采取军训的形式,军训仅限于队列训练、内务卫生、实弹射击等项目,有的高校为了安全连实弹这块也取消了,更别说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等高强度户外体育技能项目。可见军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和缺乏创新,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国防体育技能教育的要求。
3.高校国防道德情感教育缺少氛围,国防精神缺失严重。
我国近30多年来已经没有战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和谐环境,忽视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国防精神的培育。国家周边环境虽有复杂情况出现,也仅限于媒体的报道,对于国家军队和军事及国防形势,没有让大学生系统地进行认识和重视,使得高校在国防道德情感上的教育流于形式,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荣誉感教育,国耻教育,居安思危教育氛围不浓。加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不断冲击着校园,大学生国防精神缺失严重。
三、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注重民族精神的培育
高校国防教育之所以出现诸多不和谐问题,根本上就是缺乏民族精神的统领,没有把国防教育与培育民族精神同步有效地结合。
1.提升国防教育活动品位,塑造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国家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是国防教育的精髓。因此,高校的国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学习时代先进文化内容和优秀思想,在传承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这就必须通过开展高层次和高品位的国防教育活动,塑造民族精神。
首先,将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的培养放在首位,强调国防教育的思想性和重大意义,通过国防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和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其次,通过国防教育特色和精品活动建设,提升国防教育内容的品位,力求推出有助于塑造学生民族精神的国防教育内容。
2.健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凝聚民族精神。
高校在制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时应突出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理想追求等民族精神方面的内容,给国防教育以灵魂,强调民族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把民族精神要求与具体国防教育课程结合起来,使之既能起规范作用,又能发挥民族精神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凝聚民族精神。
3.改进高校国防教育环境,体现民族精神。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环境建设,应特别强调融合体现民族精神。高校必须加大国防教育的经济投入,健全国防教育配套设施,注重如何发挥学校国防教育软、硬件设施对民族精神的传播和宣传功能,精心设计国防人文景观,体现民族精神。
4.强化以生为本的国防教育理念,铸就民族精神。
国防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国防教育理念,学生的日常表现是民族精神的直观反映,又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学生为本进行国防教育建设和优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精神的铸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教育的开展,通过加强学生国防理论知识和国防体育技能内容的建设,提升学生的国防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是铸造民族精神的关键。
民族精神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有巨大的凝聚力,在进行高校国防教育时,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展现民族精神,不断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铸就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武炳,张彦斌,杜景山.国防教育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
[2]郑水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本[J].北京:中国文献出版,20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