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网课,我从哥大毕业了!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5月26日,毕业生在哥大Alma Mater女神像前留影

  我的毕業典礼是在家喝着水、看着哔哩哔哩的直播结束的,连学士袍也是跟同学借来拍的毕业照。
  因为疫情,有的英美留学生“毕业”了,还没去过当地大学。而我还好,2019年9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2020年8月因疫情缘故,回国上网课,然后在今年5月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刚回到国内上网课,我还有一些不适应,因为日夜颠倒,有时候半夜上网课,上着上着就想睡觉。作业遇到问题,也没有机会和老师交流,只能默默等待邮箱的新消息通知。我回到家后,家人都很开心,但我却有一丝丝遗憾,谁能想到自己的研究生生涯被迫提前离校了呢?

迷失纽约地铁


  2019年8月27日,本科毕业回国之后,我时隔一年再次返回美国,接着完成研究生学业。初到纽约,我感觉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果然不一样—之前在西雅图读高中、在凤凰城读本科时,我感觉到的就是城市人少,去任何地方没车的话很困难,想要靠公共交通出行,基本上是“匪夷所思”。
  搬来纽约后,发现纽约客的日常就是坐地铁出行,这对于我来说还真是一个新鲜事。还记得刚开学的时候,从酒店出来,去学校坐地铁,我还经常会坐错线路或者坐反方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适应。跟一些从美国其他城市来纽约上学的同学交流时,我发现大家竟会有一样的困扰:美国当地人也会在纽约地铁里迷路。

  因为日夜颠倒,有时候半夜上网课,上着上着就想睡觉。

  开学后,我从酒店搬进了哥大宿舍,并与我的四个美国室友开始了同居生活。因为他们信仰的宗教不准吃肉,我和他们没在宿舍一起吃过饭。不过,听我说在中国出门不需要带现金或信用卡,坐高铁去10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只要4小时,他们纷纷表示,等暑假时一定要和我一起来一趟中国,见见我口中高速发展的国家。

短暂的快乐求学时光


  在选课的前一夜,对于选修课还不太了解的我,向比我早一学期入学的室友咨询,什么选修课比较有趣又可以得到成长。她向我推荐了社会语言学,这也是我进入哥大求学后的第一节课。
  初进教室时,我看到一个金发蓝眼的女人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她看起来四五十岁,脸上带着大大的微笑,让人生出一种亲切感。她冲着我说:“你今天过得好吗?” 我回道:“不算糟。你呢?”她回复:“我今天过得很棒。谢谢你的关心。随便选一个你喜欢的位子坐。”
  当教室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这位教授要求我们把桌子摆成“U”字行。她坐在中间,我们坐成一圈,每个人都面对着她。她说,喜欢这种与人交流的环境,每个人也可以看到大家的脸。自我介绍时,她说她叫Linda Wine,大家可以管她叫Linda或者Professor Wine;如果课上有任何想法,欢迎大家表达。
  在Linda的课上,我和小组的同学有机会一起去了主要语言为西语/英语的社区,去观察多语言者的生活环境。在这节课上,小组同学也成为了我的至交好友。
  就在我以为这种快乐的求学时光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疫情来了。2019年底,我还在英国过圣诞假,当我回到纽约,准备开始新的一个学期的时候,疫情来势凶猛,原本应该在教室上的课程全部变为网课。
  学校发出通知,请可以回家的同学尽量回家,不能回家的同学也需要搬离现住的宿舍。还没毕业,我却与室友们提前“分手”了,他们都回到了自己在美国的家。而对于家在一万公里以外的我来说,独居生活成了唯一的选择。

哥大女神像下冷清


  在国内的父母看到抖音上报道的美国疫情死亡人数,整日惶惶,每天在视频通话里,都是问我“你还健康吗?”而我都会说我很好,不用担心。随着校方发出新冠疫情警告,离开校园的人越来越多。到五六月时,本该是最热闹的毕业季,校园里的人也寥寥无几,和刚开学时的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毕业典礼那天,看到一些毕业生在校园里拍照,和哥大Alma Mater女神像进行告别,我心中想到,不该是这样的,今天应该是全校毕业生在图书馆门前的草坪庆祝的日子。
  2020年8月,暑假开始了。爸爸给我打电话,说给我买了一张直飞上海的机票,叫我赶紧把东西收拾好,准备回来上网课。
  在纽约的宿舍打包行李时,我心想,上网课也就上一学期吧,怎么着等我毕业,也有机会回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不承想,我的毕业典礼是在家喝着水、看着哔哩哔哩的直播结束的,连学士袍也是跟同学借来拍的毕业照。
其他文献
1980年前后,中国的变革急剧而深刻,政治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世界也与我们不再隔绝,切实的改变就发生在人们身边,整个世界用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换着它的模样。在80年代的街头,人们会发现以往遍地的军绿中多了一点红,以往被当作资本主义世界毒瘤的蛤蟆镜,双卡录音机出现在了人们脸上与肩头;在公开场合的男女亲密,也不再被看作堕落与腐化,反而成为一种开放与勇气的象征。同样在80年代,世界在接受着中国,中国
期刊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是这个日子自1992年诞生以来的第29年。精神疾病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焦虑症、忧郁症、躁郁症、恐慌症、社交恐惧症等。患有精神疾病绝对不是“疯了”,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感冒”。  根据世卫组织的最新统计,估计5%的成人患有忧郁症。根据2019年北大团队在《柳叶刀》子刊发表的研究,中國估计有9500万忧郁症患者。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将忧郁症筛查纳入了入学健康
期刊
加《生物学科学》9月刊  多年前,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分别造成了775人和850多人死亡。科学家们对RNA病毒感染的严重性感到震惊,由此通过基因分析,得以了解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但是,相对于作为研究重心的DNA研究来说,对RNA特征研究的不足,意味着对于与这些感染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及过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于任何一种RNA病毒的鉴定和特征分析,缺乏快速且成本可控的方法。然而,新冠疫情促进了
期刊
2021年9月21日,法国巴黎,凯旋门被2.5万平方米的银蓝色织物包裹起来。“被包裹的凯旋门”项目源于保加利亞已故艺术家克里斯托的设计,由其侄子弗拉基米尔·亚瓦切夫率领项目团队完成。火山不眠2021年9 月19 日,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西北部的拉帕尔马岛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喷发的火山名为老昆布雷,19 日下午开始喷发,火山口喷出橙色岩浆,冒出滚滚浓烟,约5000 人被紧急疏散。
期刊
在杨金远的小说中,战争只是全文的铺垫,如果不是“一根筋”的老谷,这次战争不过是再增加一个纪念碑式的无名烈士故事。    军号,老兵    现在看起来,《集结号》的诞生似乎是件很偶然的事。  2000年的一天,福建省莆田市作家杨金远正在家里看电视,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老兵的故事:这位老兵住在军营附近,特别爱听战士吹军号,天天都来听。  军号,老兵。虽然电视上的故事只有两分钟时间,但这两个意象顿时就引
期刊
编译/张海鹏    在美国内战中,手榴弹得到广泛使用。南北双方的士兵相互向对方阵地投掷手榴弹,并各自组建了专门的手榴弹投掷队伍。    陆战中的手榴弹    1862年,美国南北战事正酣。  1862年6月25日,北方联邦军队的第45伊利诺斯州兵团的进攻被阻止在了地雷坑道里,这本是他们为打开威克斯堡的防御工事的缺口而构筑的地雷坑道。南方同盟军队则抓住机会猛掷特制手榴弹——这种改进的炮弹雨点般纷纷向
期刊
阴魂不散的疫情和隔离,让曾被吐槽的象牙塔—单纯的大学生活,此刻变得无比亲切。  在一年多的网课之后,美国大学纷纷恢复正常教学。国际学生八仙过海般来到美国校园,发现美国人基本都在“躺平式”防疫。  新的开学季,英国签证一纸难求。本刊作者却在中英航班断航的情况下,于3月初转机前往牛津访学。那里有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尤为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考创造的能力。  如果说“双元制职业教育”给德国的制造业
期刊
纽约唐人街  对于长居海外的人来说,想吃某种食物也许不是为了满足味蕾,而是出于一种“乡愁”。  自从不在国内生活,我就对中国传统食物有了一种执念: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其实有些东西我平时并不喜欢吃,但是到了特定时候,我的身体仿佛按照中国农历被编程了一样,就自动很想吃某样东西。难搞到的月饼  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我生活在一个物资极为匮乏的国家。那里中国人都是凤毛麟角,更不用指望找到中
期刊
1949年那一场“兵灾”,让福建省东山岛铜钵村成为了“寡妇村”,夫妻、母子,从此被人为地分割在海峡两岸,隔海遥望。1987年,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从当年12月20日起,“壮丁”们才陆续回到家乡。    东山“兵灾”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杜甫诗中“拉壮丁”的情形。当年黄拱成读到这首诗时,没有想
期刊
编译/张海鹏    二战期间,约有四十万名德国战俘被带到美国并关进各战俘营。战俘营曾发生过两千多起越狱事件。但这当中没有一起可以跟亚利桑那州那一次集体越狱事件相比。这场计划周密、大胆并富于戏剧性的越狱,动机竟然是战俘们太过无聊,而萌发出玩越狱游戏的念头。    印第安人保留地    整个二战期间,大约有四十万名德国战俘被带到美国并关进各战俘营。美国第84安全部队位于亚利桑那州州府菲尼克斯(凤凰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