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半狄:我的叛逆期很长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22日,赵半狄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一次特殊的野餐会。当天是他在尤伦斯个展“赵半狄的中国Party ”的最后一天。这个野餐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在油画作品《中国Party》前进行。期间,赵半狄和朋友们在展区内铺上野餐布,摆上食物,一边吃喝,一边玩儿游戏,不时有观众来参观。赵半狄说,在展厅内举行野餐可以被视为一种行为艺术,是对此次展览主题“中国Party”概念的延展。
  这种派对式的行为艺术在2016年也上演过一次,那是一个名为“中国Party·肖邦”的项目,赵半狄邀请亲朋参与在成都郊区举办的聚会,同时一位少女在湖中演奏肖邦的钢琴曲。在派对过程中,赵半狄完成了画作《中国Party》。
  这两件行为艺术作品是赵半狄和“熊猫时代”说再见之后的创作。
  作为一名艺术家,赵半狄最早以“现实主义”绘画的精湛技巧而闻名,绘画作品构图严谨、笔法克制,以叙事性的日常场景为对象,刻画具体时空中普通人的存在与精神状态。中国最著名的油画家之一靳尚谊曾给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打出了全年级最高分数——满分5分;而在1990年代初,他的绘画作品就拍卖出数万美元的高价;到2013年,他的绘画作品拍卖成交价已超过1300万人民币。
  不过,就在赵半狄的绘画事业如日中天时,叛逆的他却选择放下了画笔。特别是1996年之后,赵半狄开始运用辨识度极高、国家象征符号的可爱熊猫形象,创作了一系列摄影、装置、行为和多媒体作品,开始了他的“熊猫时代”。
  “熊猫时代”的赵半狄是有争议的,但近20年裹挟熊猫形象的作品让他的艺术深度介入公共领域,成为了大众认识他的一个标志。1999年《赵半狄和熊猫》,他以和熊猫对话的视觉形式创作了一系列展示公益性内容的灯箱。2004年《熊猫人失恋的故事》中,他将两家使用其广告摄影作品而未注明版权信息的媒体告上法庭,通过在法庭现场“插播”虚构女友的信件而扰乱了秩序,最终获得胜诉。2005年,他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办了一场虚构的私人奥运会“开幕式”。2007年,他和熊猫团队去往不同的地方进行“熊猫慰问”。2008年开始,他多次抵制美国大片《功夫熊猫》,还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进行了沟通。
  而赵半狄最有争议的“熊猫作品”是2007年和2009年分别在北京和巴黎举行的“熊猫时装秀”,以及2013年的电影《让熊猫飞》。
  “熊猫时装秀”中,赵半狄用熊猫符号演绎了中国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包括了民工、追星族、乞丐、同性恋、网络红人、法官、三陪、二奶、腐败官员等33套时装。这两场时装秀在当代艺术领域大获成功,但也招来社会不同层面的很多非议。时装秀后,赵半狄还向工商局申请注册“半狄熊猫”时装品牌商标,但被驳回,法院也支持了这一驳回。
  《让熊猫飞》耗时三年拍摄,却是豆瓣评分只有2.0分的一部电影。不过,这部电影并不是商业片,赵半狄其实是用电影的形式在完成一个艺术项目。2010年至2013年,赵半狄发起艺术慈善项目“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吸引两万多名青少年参与创作艺术作品,他利用所得收入在河南省开封市建立了一家孤老院,让46名孤寡老人获得安身之所。这个电影则是这一项目的呈现方式之一,内容也以此展开。
  然而,《让熊猫飞》成为了赵半狄“熊猫时代”的最后一件作品。此后,他又拿起了画笔,也开始了新的行为艺术,但今后的一切仍处在不确定之中。
  您在1990年代初期绘画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放弃绘画转而进入 “熊猫时代”,最主要的动机和考虑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契机?
  赵半狄: 动机也不是很纯,从虚荣心的角度来说,仅当画家还是缺少光环的,当然,我也是希望新的光亮能点燃我内心的热情。
  1993年,我被邀请参加 “中国前卫艺术展”,在欧洲走了一圈,也去了美国,整个巡展历时七个月。这次大展使我大开眼界,我不光是看到了国外的艺术,还看到我的同代人在干什么。在这之后,我找到了一点点放弃绘画的契机。我觉得我应该换个活法。作为一个画家,我似乎能够感觉到人生的轨迹会很顺利,但是我觉得应该挑战一下自己。我始终相信,艺术家的生活一定是影响了艺术,我不想一辈子做个画家,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
  另外,我的画看上去很轻松,但这中间经历了很多磨难,很痛苦。我画不好,晚上睡觉不舒服,我画得好了,有时候会半夜醒来开灯再看一眼。长此以往我觉得受不了,可能要成梵高了,后来就有了“熊猫”的想法。
  从1996年与张浅潜合作《三口之家》开始,您的熊猫作品涉及到许多行为艺术,不过我在现有的采访和资料中,却很少看到有人直言这些作品是行为艺术。在您看来,“熊猫时代”的创作,和行为艺术的關系是什么?
  赵半狄: 这些作品是行为艺术,但是我的这些创作是有开拓性的,我的作品扩展了以往既定的艺术边界,当然也包括行为艺术的边界。
  我觉得熊猫这个符号具有辨识度,有点像“国家符号”,也没有什么特别生动的内涵。它本身空洞但又特别可爱,很有亲和力。我作品中第一个熊猫形象出现在一张年历上,就是《三口之家》。图像是我抱着一只熊猫,旁边站着张浅潜。荷兰人戴汉志把这个年历寄给了全世界的400多个艺术界人士。但做完年历我意识到,尽管被寄到了全世界,这还是小众作品,太晦涩了,我要做简单的,不要创造自己的符号。之后,我去街头看文明公约和一些标语,我就抄这些东西。我觉得这些足够公共化,我要用自己的形式做到这样的公共化。我觉得这是那个时期我在创作中走出的很重大的一步,我跟熊猫在一起要表现的必须是主流社会的内容。   您在创作一个熊猫作品的时候,哪些事或哪些人会成为创作的灵感和线索?
  赵半狄: 其实你被裹挟在混沌的“熊猫”社会中,你呼吸的空气都是线索。我会给自己一个暗示,作品本身是什么,传递的信息并不重要,但是作品本身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沟通的媒介,能否是连接我和社会的一个桥梁呢?
  我对凶猛的行为艺术不感兴趣,我希望即便自己做,也是一个优雅的姿态。对我来说,不管是讽刺还是戏谑,都要不乏优雅,应该把它们结合到一起。
  2007年及2009年的熊猫时装秀和2013年的电影《让熊猫飞》,有行为艺术的成分吗?
  赵半狄: 由于“熊猫时装秀”造成了广泛而负面的社会影响,2010年申请注册“半狄熊猫”商标被工商局驳回,三年后高等法院驳回了起诉,称“半狄熊猫”无法在商业领域被使用,所以“熊猫时装秀”最终定格为一次行为艺术。
  关于我的电影,它和通常的电影是不同的,它最精彩的剧情是在现实中改变了46个孤寡老人的生活。诉求不同,所以我的电影可以接受零票房,我用熊猫的概念,完成了“熊猫时代”最后一个艺术项目,成就现实中这样一件事情:在黄河边上建一座孤老院,现在46个孤寡老人已入住两年多了。
  对于行为艺术创作来说,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赵半狄: 最困难的是你不能确定哪种媒材能够“正确”传达行为艺术,但所有的媒材甚至误传都是通道。
  很多人会觉得当代艺术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很多内容很难被看懂。您的“熊猫”作品也招致很多非议,在您来看,你的熊猫作品和观看者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赵半狄: 有关系融洽的时候,也有关系不妙的时候。这么多年,我的“熊猫时代”是在展开我自己的世界,我认为我跟主流世界是平行的,偶尔和它交叉、交错。但是人们可能不理解,只是以图像、影像来看这个作品,但是没有关系,好在我走过来了,这是我的人生。艺术生活对我很重要,不仅仅是我的活法,更是我的机会,是我能够自由生活的机会。
  2013年,您结束了“熊猫时代”,这又是为什么呢?和当年放弃绘画有什么不一样?
  赵半狄: 最主要原因是“熊猫”社会令我失望了。还有原因可能是我的叛逆期很长,我总是想远离自己最熟悉的那部分。曾经,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毕业作品得到全年级唯一的5分,所有人都说赵半狄的技巧一流,画得好!我当时就想“凭什么要得到大家认可的这么一种好?”我要扔下这些,做点儿陌生的事情。所以1993年之后,哪怕是胡闹,哪怕不是艺术的,都是对我的挑戰,装置、行为、综合媒介我都想尝试一遍。
  如今,我对表面的“新”已经没有兴趣了。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也许这样创造力能离我更近一点。而画笔对我来说是古典的,跟这个社会反到有某种对应。我觉得整个世界是沉沦的,我看不到希望,拿起古典画笔能使我与这个时代保持距离,我喜欢这种距离感。
  在您看来,这两年的新作品《中国Party·肖邦》以及刚结束不久的、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野餐会,是一种行为艺术吗?
  赵半狄: 是行为艺术。在尤伦斯的野餐,愉悦而且令我遐想,那就让它继续下去吧,我还没野餐够呢!
  从进行艺术创作至今,您有什么遗憾吗?
  赵半狄: 遗憾只能装在心底。
  想问下您怎么看待行为艺术在中国的状态和发展。
  赵半狄: 行为艺术、行为艺术家本身和公众,都狭隘了一些,不光中国,世界范围也是这样的状况,所以我觉得需要有新风。
其他文献
城市夜景中,最浪漫的莫过于烟花,伴随着声声炮响,一条条火龙升天,绽放出巨大的五彩花朵,然后又消失在夜空中。烟火不仅增添了色彩,弥补了夜景照片天空过暗、没有细节的单调感,还增添了节日气氛,渲染出充满幸福感的时间背景。在这种情况下,留下一张自己和烟花的合影,也是不错的尝试!  什么样的相机和镜头才能胜任这一拍摄任务呢?相机最好具备可以调控光圈、快门、感光度参数的功能,并能在暗光环境下迅速、准确地进行对
期刊
每年,都有少数几位优异的摄影师,凭借自己的长期项目问鼎世界各大摄影比赛的大奖。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唯获奖论”,但这些项目的确会有一些非常独特的闪光点——它们可能关注当下最热的社会议题,或是有着非常卓越的表现手法。反过来,获奖也会让它们更具有影响力,让项目在舆论中持续发酵。  而创作者如何想,他们如何完成项目又想向大众传递什么,挖掘这些照片背后的逻辑则是我们今年开辟“获奖者说”这个专栏的初衷。在这
期刊
作为通讯社摄影记者,我航拍的主题大多是新闻事件。开始,我曾尝试使用无人机拍摄突发新闻,后来发现无人机其实更适合拍摄人文、风光和比较宏大的场景。而除了摄影記者外,这些也是摄影师平时拍摄最多的题材。  最早接触无人机航拍是在2011年,我购买了派诺特公司推出的四轴飞行器。当时技术有限,无人机并没有配备定位系统,相机没有稳定云台,飞行器也没有专门的遥控器,而是靠一个App来遥控。那台无人机机身主体使用泡
期刊
2016年7月8日,北京今日美术馆,何云昌个展《啊昌》开幕,集中展示他20余年来的20件代表作品。而这次个展的最吸引人之处是,他在第二天实施了最新的行为艺术作品《长生果》,向所有观众开放。  《长生果》实施期间,何云昌在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层大厅一张透明的茶几上,或坐、或卧、或立,不吃不喝,不离开茶几,持续了72小时。此间,他身后是白色的纱幔,周围摆满了以白色纱布覆盖、浸泡过的花生。作品名称由此而来
期刊
美国作家哈珀·李(Harper Lee)在其名著《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中曾这样寫道:“你可以选择朋友,但无法选择家人。不管你是否承认他们,家人始终是家人。拒绝承认这一点,会让你看起来很傻。”可谓一语道破了家庭关系的内部矛盾。  家人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有时友爱平和,但很多时候也可能并不尽如人意。共有的基因把我们和亲人联系在一起,带给我们温暖的安全
期刊
15岁时,他开始全球探险;19岁时,他就成为联合航空10万英里俱乐部(United Airlines 100,000 mile Club)最年轻的会员。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用影像和文字为文化遗产存档。他就是美国摄影学者皮埃尔·奥第艾尔(Pierre Odier)。  在这里,奥第艾尔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发生在1990年代的探险故事。他和同伴共同穿越西伯利亚,记录下即将消失的尤卡吉尔族(Yukaghi
期刊
无论你身居何处,都不会孤立无助。这是我看到弗洛里安·比特纳(Florian Büttner)照片后最大的感受。  1980年出生的比特纳在高中毕业后曾到亚洲旅行,这让他下决心成为一名摄影师,因为他觉得可借此实现走遍世界的梦想。但从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摄影专业毕业之后,他并没有以旅行见闻拍摄为主,而是选择做了一名关注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报道摄影师。借助镜头体现人文关怀,细致入微体察低收入阶层的百姓生活
期刊
陈伟在爱尔兰参观养牛场,路过一间牛舍时,听见里面有牛“哞哞哞”地叫唤,他一扭头,看见木头门上方露出一头牛的半个脑袋——因为生病或者别的原因,这个被迫跟同伴分开,被单独圈在舍里的孤独家伙正努力抬起脸,睁大一双牛眼向门外探视。  陈伟随手拍下了这头牛的眼神。之后,又在这家养牛场,他拍下了一匹马温驯漂亮的眼睛。  我们注意到陈伟的摄影作品,就是始自这两张照片,它们出现在一个肉类行业的摄影比赛上,在诸多飘
期刊
马丁·帕尔(Martin Parr)身上的标签有很多:马格南图片社前主席、最负盛名的英国当代摄影师之一,等等。他的身上也充满了同样多的争议:他对纪实摄影的颠覆,古怪而又充满讽刺的画面语言……就像布列松曾经评价他:“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对你讲,你来自完全不同的星球。”当下,帕尔已经近56岁,或许作为一位摄影艺术家来说,已经到了研究者可以从头开始梳理他的创作脉络的时候了。  瓦尔·威廉姆斯(Val Wil
期刊
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镜头随全画幅微单?A7RM3一同发布,对这只镜头,相信许多人都带有极大的期望。以往,除了G大师镜头FE 24-70mm F2.8 GM外,類似焦段的全画幅E卡口镜头只有FE 24-70mm F4 ZA OSS和FE 24-240mm F3.5-6.3 OSS,这两只镜头虽然能满足一般拍摄需求,但在普通镜头和G大师镜头间的中间,标准变焦镜头一直都是空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