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每个个体而言,能够将梦想照进现实,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对一位校长来说,能够将学校办成期待的样子,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周群的教育人生无疑是无憾无悔的。
周群校长的履历看似极为简单,在一所学校工作了一辈子;但又极不简单,因为她的教育人生是与云南师大附小的改革发展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的。20岁那年,她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后意气风发地站上附小的讲台,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24岁就被破格提拔为副校长,37岁担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43岁正式接任校长,到59岁依然在为包括“一校五区六点”、在校师生9000余人的附小擘画集团化办学的新蓝图……她用一生的挚爱与坚守,在一所学校里,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模样,为自己、为附小书写了一页又一页多彩的篇章。学校屡获殊荣,她也先后获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小学校长”“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教育功勋奖”“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诸多称号。
人们常说,在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知名学校当校长,所要担负的“守业”责任,并不亚于“创业”的艰难。作为附小的当家人,周群校长并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做个“维持者”,而是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化为肩上的纤绳,带领新一代附小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先辈的旗帜傲立于红土高原之上。
云南师大附小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附设学校走来,历史厚重、文化璀璨、成绩斐然,在社会期待值日渐高涨但教学条件却日益受限的现状下,作为名校的继任者,周群深知这个“接力棒”的分量。她认识到,在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每个校长都只是一个“过渡者”,因而否定前人或者标新立异,并不能彰显一个校长的能力;如何基于教育人的信仰和情怀,让西南联大这一优秀血脉得以延续,让学校发展站上新的台阶,才是她这个校长应该肩负的责任。
她带领团队全面认识附小的过去与当下,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在前人的精神和思想中为学校寻找新的生长点。“刚毅坚卓”的校训一脉相承,新的办学理念是从老校歌延伸而来,同时吸纳、融汇了新的时代精神,学校特色文化体系逐步确立。在此基础上,附小的各项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提升,教学设施也从落后陈旧跻身全国领先,学校逐渐形成民主、科学、规范的管理新格局。
一所传统老校的破茧重生,需要领导者有“守正”的定力和“出新”的勇气。周群知道,若要计较做事风险与个人得失,那么只需安稳地守好“家业”,也能做好一所名校的校长,但这也会使学校在社会变革与时代发展的大潮中错失进一步跃升的有利时机。骨子里,周群是一个勇敢进取的人,她更希望以开拓附小未来的勇气,以前瞻孩子未来的责任,在变通与突破的历程中积极实践,让学校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于是,她带领学校在跨界参评并获得昆明市第九届市长质量奖和云南省政府第四届质量奖后,再次闯入全国质量奖候选,让具有持续改进作用的绩效管理模式,成为支撑学校追求卓越的原动力。
担任校长16年来,她带领学校進行了多项创新实践:系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主题鲜明的系列德育课程,突破学科疆域整合实施校本课程;构建并实施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主动与省内外各高校合作,持续开展教师“梯级培养”;挖掘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小场地、大课间”少儿民族韵律操活动,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整套“体育综合育人”的实践路径,让五育并举落在实处;打造“做人教育”品牌,致力于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
在学校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周群心间有一个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云南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突出。如何让附小的“一枝独秀”带来更多学校的“春色满园”,如何让乡村教师的素养提升也能面向未来,如何为更多山区孩子打开一扇扇看世界的窗?她走进过许多大山里的贫困学校,改善乡村教育的念想也一次次被激活、被点燃。
于是,她开始主动寻找机会,将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全省辐射,带领附小教师倾情填写了一份教育扶贫的精彩答卷。一方面,学校敞开大门,积极承担作为“国培”“省培”基地的培训任务,连续十多年与有关基金会合作开展全省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影子培训”的方式培训乡村校长。另一方面,学校主动出击,持续组织小分队送教下乡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一批批教师走进怒江、香格里拉、昭通、德宏、保山等偏远地区送教,成为“云岭大地上的逐梦人”。已经连续举行了八届的“同在一片蓝天下”大型公益活动,为800位从没下过大山的贫困地区教师点燃了梦想的火种,如今这火种正年复一年在红土高原上传递、播撒。
人生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件事,39年不变的热爱与坚守,周群为云南师大附小的发展绘上浓墨重彩,也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做了最美的诠释。
(编辑 谢 凡)
周群校长的履历看似极为简单,在一所学校工作了一辈子;但又极不简单,因为她的教育人生是与云南师大附小的改革发展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的。20岁那年,她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后意气风发地站上附小的讲台,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24岁就被破格提拔为副校长,37岁担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43岁正式接任校长,到59岁依然在为包括“一校五区六点”、在校师生9000余人的附小擘画集团化办学的新蓝图……她用一生的挚爱与坚守,在一所学校里,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模样,为自己、为附小书写了一页又一页多彩的篇章。学校屡获殊荣,她也先后获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小学校长”“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教育功勋奖”“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诸多称号。
人们常说,在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知名学校当校长,所要担负的“守业”责任,并不亚于“创业”的艰难。作为附小的当家人,周群校长并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做个“维持者”,而是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化为肩上的纤绳,带领新一代附小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先辈的旗帜傲立于红土高原之上。
其一,稳抓“接力棒”,让学校发展的根基深扎在历史传统的沃土上。
云南师大附小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附设学校走来,历史厚重、文化璀璨、成绩斐然,在社会期待值日渐高涨但教学条件却日益受限的现状下,作为名校的继任者,周群深知这个“接力棒”的分量。她认识到,在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每个校长都只是一个“过渡者”,因而否定前人或者标新立异,并不能彰显一个校长的能力;如何基于教育人的信仰和情怀,让西南联大这一优秀血脉得以延续,让学校发展站上新的台阶,才是她这个校长应该肩负的责任。
她带领团队全面认识附小的过去与当下,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在前人的精神和思想中为学校寻找新的生长点。“刚毅坚卓”的校训一脉相承,新的办学理念是从老校歌延伸而来,同时吸纳、融汇了新的时代精神,学校特色文化体系逐步确立。在此基础上,附小的各项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提升,教学设施也从落后陈旧跻身全国领先,学校逐渐形成民主、科学、规范的管理新格局。
其二,勇作“弄潮人”,让学校前行的脚步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一所传统老校的破茧重生,需要领导者有“守正”的定力和“出新”的勇气。周群知道,若要计较做事风险与个人得失,那么只需安稳地守好“家业”,也能做好一所名校的校长,但这也会使学校在社会变革与时代发展的大潮中错失进一步跃升的有利时机。骨子里,周群是一个勇敢进取的人,她更希望以开拓附小未来的勇气,以前瞻孩子未来的责任,在变通与突破的历程中积极实践,让学校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于是,她带领学校在跨界参评并获得昆明市第九届市长质量奖和云南省政府第四届质量奖后,再次闯入全国质量奖候选,让具有持续改进作用的绩效管理模式,成为支撑学校追求卓越的原动力。
担任校长16年来,她带领学校進行了多项创新实践:系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主题鲜明的系列德育课程,突破学科疆域整合实施校本课程;构建并实施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主动与省内外各高校合作,持续开展教师“梯级培养”;挖掘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小场地、大课间”少儿民族韵律操活动,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整套“体育综合育人”的实践路径,让五育并举落在实处;打造“做人教育”品牌,致力于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
其三,甘当“铺路者”,让优质学校承担起引领示范的社会责任。
在学校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周群心间有一个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云南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突出。如何让附小的“一枝独秀”带来更多学校的“春色满园”,如何让乡村教师的素养提升也能面向未来,如何为更多山区孩子打开一扇扇看世界的窗?她走进过许多大山里的贫困学校,改善乡村教育的念想也一次次被激活、被点燃。
于是,她开始主动寻找机会,将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全省辐射,带领附小教师倾情填写了一份教育扶贫的精彩答卷。一方面,学校敞开大门,积极承担作为“国培”“省培”基地的培训任务,连续十多年与有关基金会合作开展全省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影子培训”的方式培训乡村校长。另一方面,学校主动出击,持续组织小分队送教下乡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一批批教师走进怒江、香格里拉、昭通、德宏、保山等偏远地区送教,成为“云岭大地上的逐梦人”。已经连续举行了八届的“同在一片蓝天下”大型公益活动,为800位从没下过大山的贫困地区教师点燃了梦想的火种,如今这火种正年复一年在红土高原上传递、播撒。
人生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件事,39年不变的热爱与坚守,周群为云南师大附小的发展绘上浓墨重彩,也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做了最美的诠释。
(编辑 谢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