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期待新修订的体育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有深入、全面、具体的解读,在提高认识和强化管理、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下积极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学;创新思维;积极探索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历经10年的实验,成果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课标修订稿出台前夕,本研究从目标、方式、内容、组织等分析了体育新课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将来的体育新课改提出期待。
1.体育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目标过于全面且不够具体。第8次体育新课程改革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5大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包括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所涉及到的从生理到心理,从知识技能到情感态度等的方方面面[1],而且是基础教育的每个学段,都提出了这5大领域目标。很多一线教师错误地将这5大领域目标直接搬到了课堂,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完全按照5大领域进行设计,如有位一线教师为一节搏击健美操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终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自觉参与学习。(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与肢体动作的关系。(3)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发展灵敏、柔韧、耐力和力量及反应等能力。(4)心理健康目标: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机智灵活的优秀品质,体验音乐和运动相结合的运动乐趣(教育学/学科教育论文 。(5)社会适应目标:在集体活动中提高群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从该目标所表述的内容来看,几乎任何一节体育课都难以完成该目标中的各项要求,一是因为目标过多,而上课时间有限,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练习次数与时间就更少,有限的时间难以对学生发展的促进面面俱到;二是目标要求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就难以评价。如“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发展灵敏、柔韧、耐力和力量及反应等能力”,灵敏、柔韧、耐力、力量及反应等能力都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所能得以提高的能力,各方面的提高都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这样的目标实际上并不能看出是某节体育课的目标,某些目标项更像是单元目标或学期目标。就目标而言,新课改实验前期教学目标大量套用5大领域目标,后来研究者已经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但一线教师的教案中所反映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1.2新的教学方式有所引入但对实质把握不准。新课改后,体育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诸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逐渐出现在课堂中,但在运用这些方式的时候,明显表现出“形式化”的现象,反映出一线教师对这些方式的理论认识不够深入。如简单地把合作学习看作分组学习,把自主学习看作自由学习,把探究学习看作讨论学习等[2]。如在这次新课改前期,探究学习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关注,在课堂上大量出现探究学习,但问题在于,一线教师对“何为探究学习”“探究什么”“如何探究”等一系列问题缺乏全面和准确的把握,导致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出现“只见扎堆不见探究”(集合在一起讨论)的现象[3]。后来随着新课改培训工作和实验的不断深入,在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引导后,虚假的探究学习有所降温。
就内容而言,改革初期呈现泛杂现象,随着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提高,也随着国家审定教材的编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逐渐趋于正常化,那些不该进课堂的内容逐渐减少,但体操尤其是器械类体操项目的教学依然在大部分地区难以开展。
2.对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的期待
2.1深入、具体的新课标解读。体育新课标修订稿即将出台,结合新课改实验期间的种种问题和突出现象,对新课标修订稿的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具体的新课标解读文本展示给广大一线教师,让他们能够通过全方位系统的解读,深刻了解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不至于再次走进误区,从而少走弯路。如新的学习方式的解读,不但要能够介绍新的学习方式,更需要说明新的学习方式的引入方法及评价引入效果的方法。也就是说,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新课标是什么的层面上,更要能够让一线教师知道“为什么”,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解读才能真正发挥其解读功能。
2.2提高认识、强化管理。体育新课程改革10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课改过程中认识上的不到位,管理的滞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顺利实施新课改产生了不良影响,由此,学校领导需要对体育新课改的重要性、全局性等方面提高认识,还需要在管理上采取更有效的跟进措施。如体育课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若跟不上,则难以执行新课改,学校领导是否能够给予大力支持,决定着改革是否能够正常推进。
就教研部门而言,如果某个省、某个区在体育课改进程中出现了体育课改的异化现象,愿不愿和能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也是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因为,教师在改革中的积极尝试,难免有时缺乏准确的判断,如若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研员的正确的管理和引导,就很难从误区中尽早走出来,势必会影响到体育课改目标的实现。
2.3不断学习,积极探索。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想顺利实施,一线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用发挥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改革进程与速度,而且影响改革的质量水平。要顺利实施课改,教师首先需要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要能够吃透新课标及其解读,需要不断地丰富知识和完善技能,为顺利推行课改做好准备工作,如果说前期的课改对此有所忽视,那么加强学习则是必然选择。除此之外,体育新课改希望一线教师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和能力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尝试才能有丰富的经验,从而摸索出一条新课改成功之路。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学;创新思维;积极探索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历经10年的实验,成果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课标修订稿出台前夕,本研究从目标、方式、内容、组织等分析了体育新课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将来的体育新课改提出期待。
1.体育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目标过于全面且不够具体。第8次体育新课程改革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5大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包括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所涉及到的从生理到心理,从知识技能到情感态度等的方方面面[1],而且是基础教育的每个学段,都提出了这5大领域目标。很多一线教师错误地将这5大领域目标直接搬到了课堂,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完全按照5大领域进行设计,如有位一线教师为一节搏击健美操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终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自觉参与学习。(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与肢体动作的关系。(3)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发展灵敏、柔韧、耐力和力量及反应等能力。(4)心理健康目标: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机智灵活的优秀品质,体验音乐和运动相结合的运动乐趣(教育学/学科教育论文 。(5)社会适应目标:在集体活动中提高群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从该目标所表述的内容来看,几乎任何一节体育课都难以完成该目标中的各项要求,一是因为目标过多,而上课时间有限,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练习次数与时间就更少,有限的时间难以对学生发展的促进面面俱到;二是目标要求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就难以评价。如“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发展灵敏、柔韧、耐力和力量及反应等能力”,灵敏、柔韧、耐力、力量及反应等能力都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所能得以提高的能力,各方面的提高都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这样的目标实际上并不能看出是某节体育课的目标,某些目标项更像是单元目标或学期目标。就目标而言,新课改实验前期教学目标大量套用5大领域目标,后来研究者已经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但一线教师的教案中所反映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1.2新的教学方式有所引入但对实质把握不准。新课改后,体育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诸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逐渐出现在课堂中,但在运用这些方式的时候,明显表现出“形式化”的现象,反映出一线教师对这些方式的理论认识不够深入。如简单地把合作学习看作分组学习,把自主学习看作自由学习,把探究学习看作讨论学习等[2]。如在这次新课改前期,探究学习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关注,在课堂上大量出现探究学习,但问题在于,一线教师对“何为探究学习”“探究什么”“如何探究”等一系列问题缺乏全面和准确的把握,导致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出现“只见扎堆不见探究”(集合在一起讨论)的现象[3]。后来随着新课改培训工作和实验的不断深入,在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引导后,虚假的探究学习有所降温。
就内容而言,改革初期呈现泛杂现象,随着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提高,也随着国家审定教材的编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逐渐趋于正常化,那些不该进课堂的内容逐渐减少,但体操尤其是器械类体操项目的教学依然在大部分地区难以开展。
2.对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的期待
2.1深入、具体的新课标解读。体育新课标修订稿即将出台,结合新课改实验期间的种种问题和突出现象,对新课标修订稿的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具体的新课标解读文本展示给广大一线教师,让他们能够通过全方位系统的解读,深刻了解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不至于再次走进误区,从而少走弯路。如新的学习方式的解读,不但要能够介绍新的学习方式,更需要说明新的学习方式的引入方法及评价引入效果的方法。也就是说,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新课标是什么的层面上,更要能够让一线教师知道“为什么”,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解读才能真正发挥其解读功能。
2.2提高认识、强化管理。体育新课程改革10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课改过程中认识上的不到位,管理的滞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顺利实施新课改产生了不良影响,由此,学校领导需要对体育新课改的重要性、全局性等方面提高认识,还需要在管理上采取更有效的跟进措施。如体育课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若跟不上,则难以执行新课改,学校领导是否能够给予大力支持,决定着改革是否能够正常推进。
就教研部门而言,如果某个省、某个区在体育课改进程中出现了体育课改的异化现象,愿不愿和能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也是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因为,教师在改革中的积极尝试,难免有时缺乏准确的判断,如若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研员的正确的管理和引导,就很难从误区中尽早走出来,势必会影响到体育课改目标的实现。
2.3不断学习,积极探索。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想顺利实施,一线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用发挥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改革进程与速度,而且影响改革的质量水平。要顺利实施课改,教师首先需要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要能够吃透新课标及其解读,需要不断地丰富知识和完善技能,为顺利推行课改做好准备工作,如果说前期的课改对此有所忽视,那么加强学习则是必然选择。除此之外,体育新课改希望一线教师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和能力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尝试才能有丰富的经验,从而摸索出一条新课改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