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士修,字长倩,号无寄生,云间(今上海松江)人。善刻印,朱简《印经》把他和梁千秋、吴午叔、吴孟贞、胡曰从等归为“雪渔派”。杨士修《印母》主要从印章的篆刻与印章的品评、鉴赏要求及标准这几方面来进行论述,对篆刻艺术应有的状态、格调、雅俗、印章材质等艺术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建立了一个较明代更为完整的篆刻艺术理论体系。《印母》一文为之后的批评理论观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完善了明代印论的品评观及批评框架,其运用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设立正反两方面的参照物、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等这些品评方法,使文章更加的丰富、生动,更容易与人们产生共鸣。
在朱天曙先生《印母蠡评》文中提到“情者,对貌而言也。所谓神也,非印有神,神在人也。人无神,则印亦无神,所谓人无神者,其气奄奄,其手龙钟,无饱满充足之意。譬如欲睡而谈,既呕而饮,焉有精彩?若神旺者,自然十指如翼,一笔而生息全胎,断裂而光芒飞动。”这里所说“人无神,则印亦无神”强调印章创作的神妙之思。古人重视艺术创作的过程,其构思活动为“神思”。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绪纵横驰骋,艺术形象即在笔底呈现。杨士修在论印“五观”中首重“神”,神在人,“神旺”则印精彩。杨士修关于印章风格的讨论中,开始注意到“印章”和“人”的对应关系。如他对印章中“情”“神”的讨论,落脚点在即“人”,“神情畅满,不失为上乘之物”“有古貌,古意,古体。貌不可强,意则存乎其人,体可勉而成也”等。又以“伶俐”和“厚重”来概括了印章风格的两大类型,特别强调和人密切联系的品格,他列举了印章“正”“诡”“媚”“老”“仙”“清”“化”“完”“变”“精”“捷”“神”“典”“超”共十四格,很多风格的意象都和印人之“意”密切相连。,他突出以印章风格为审美主体的品评方式,提出的“五观”“十四格”,以及“古”“坚”“雄”“清”“纵”“活”“转”等若干品评术语都从创作和审美的角度加以品评阐发,有标准,有原理,有对比,有宗法,内涵丰富,凸显了印章批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因此,黄惇先生认为,“印章批评框架的典型意义,在明代当以杨士修所著《印母》为最。”《印学气力论探析》文中通过印学《气力论》的提出以及构成,文章条例清晰,逻辑严谨,通过列举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这一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执刀须拔山扛鼎之力;运刀若风雨雷电之神,两言而外无刀法矣!”在杨士修看来,力和气在篆刻中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执刀的核心是力,运刀的核心是气,除此之外 ,其他的都不是核心,“两言而外无刀法”正是对气、力的高度推崇。既然这两方面对篆刻来说很重要,必然是篆刻之人都想修成此二法,就如何修行,杨士修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然而,有不可强者,机也。情深不畅则机不满,兴致不高则机不动,胆力不壮则机不远,此皆不可猝办,甚矣,养之一字为要也”这段话强调了“养”的重要性,只有养足精神、兴致、胆力才能促发机缘的到来,则反之,机缘未到,不可强为。也让我想到了蔡邕《九势》的观点“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我们要有心境去沉淀自己,丰富自身阅历。
杨士修《印母》的主要印学观点是以追求印如其人、寄兴勃发的情兴观;主张格有其胜、不亵不俗的品评观;推崇印宗秦汉、入古出新的复古观;强调尊法明度、自有神采的格调观;提倡大家所擅、慧眼如炬的变通观;崇尚赏识之间、自成大雅的雅俗观。全文以随笔短文的方式来表达,各观点间又相互论证,交替论述。对于印学理论的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诗、书、画的艺术审美理论中一点点慢慢探索出来的。至先秦开始,历朝历代艺术审美理论都在不断的产生与发展。其中的一个观点“复古观”需要我们了解,“一日,过程仪父,示余《宝章集古》二编,则古印文也,皆以印印紙,可信不诬,因假以归,采其尤古雅者,凡摹得三百四十枚,且修其考证之文,集为《印史》,汉魏而下典型质朴之意,可仿佛见之矣。”对汉魏印章的“古雅”与“质朴”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杨士修将“古”细致的分为“古貌”、“古意”、“古体”三类,并对每一类型的“古”进行了其特质详细描述,并明确地提出了“古”与“旧物”之间的关系,直击了问题的关键。“古”成了印章篆刻与众不同的特殊审美品格,它不再是印面的平面效果,而是在历史的发展上,或者说它是用实践来定格时间,在历史文化的洗礼中凝结了金与石、古与今。文中所指的“貌”与“体”是指印章的外貌与表象,是指古代篆书的古趣。但在方寸之间的艺术天地里“古”不仅是“一味的摹古、泥古”摹秦规汉,或不趋先秦,都是没有出路的。正如明代如文彭、何震等人继承赵孟頫、吾衍的复古主张在推崇秦汉的同时,还开创了篆刻流派艺术的新局面。《明代后期印学的尚意思想》中强调,明后期印坛的“尚意”思想,是以会意通神为核心、入古出新为方法、避俗求雅为目的的一种时代审美潮流,系统而全面,在我国印论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这一思想对明末及有清迄今的流派印章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蔡老师通过对明代印学史论当中具有代表的语句展开论述的,通过列举一些共性的句子进行描述,同时联系《中国古代论文选》中的部分句子进行分析,例如:沈野《印谈》中讲到“印虽小技,须是.静坐读书,凡百技艺,未有不静坐读书而能入室者。”“自古无不读书之人,故不但篆隶,更须读书。古人云,画中有诗。今吾欢古人印章,不直有诗而己,抑且有禅理,第心独知之,几不能言。”和杨士修《印母》中“情者,对貌而言也。所谓神也,非印有神,神在人也。”宋黄庭坚的名论:“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同时也说明了“尚意”思想。对杨士修《印母》主张的思想反复揣摩,写出的文章很有条例,这一点值得我去学习和研究,同时,杨士修的观点这两天也影响着我,让我明白书法篆刻已不是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是在遵循古法的前提下,是情感的表达,表达的要有根据。
在朱天曙先生《印母蠡评》文中提到“情者,对貌而言也。所谓神也,非印有神,神在人也。人无神,则印亦无神,所谓人无神者,其气奄奄,其手龙钟,无饱满充足之意。譬如欲睡而谈,既呕而饮,焉有精彩?若神旺者,自然十指如翼,一笔而生息全胎,断裂而光芒飞动。”这里所说“人无神,则印亦无神”强调印章创作的神妙之思。古人重视艺术创作的过程,其构思活动为“神思”。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绪纵横驰骋,艺术形象即在笔底呈现。杨士修在论印“五观”中首重“神”,神在人,“神旺”则印精彩。杨士修关于印章风格的讨论中,开始注意到“印章”和“人”的对应关系。如他对印章中“情”“神”的讨论,落脚点在即“人”,“神情畅满,不失为上乘之物”“有古貌,古意,古体。貌不可强,意则存乎其人,体可勉而成也”等。又以“伶俐”和“厚重”来概括了印章风格的两大类型,特别强调和人密切联系的品格,他列举了印章“正”“诡”“媚”“老”“仙”“清”“化”“完”“变”“精”“捷”“神”“典”“超”共十四格,很多风格的意象都和印人之“意”密切相连。,他突出以印章风格为审美主体的品评方式,提出的“五观”“十四格”,以及“古”“坚”“雄”“清”“纵”“活”“转”等若干品评术语都从创作和审美的角度加以品评阐发,有标准,有原理,有对比,有宗法,内涵丰富,凸显了印章批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因此,黄惇先生认为,“印章批评框架的典型意义,在明代当以杨士修所著《印母》为最。”《印学气力论探析》文中通过印学《气力论》的提出以及构成,文章条例清晰,逻辑严谨,通过列举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这一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执刀须拔山扛鼎之力;运刀若风雨雷电之神,两言而外无刀法矣!”在杨士修看来,力和气在篆刻中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执刀的核心是力,运刀的核心是气,除此之外 ,其他的都不是核心,“两言而外无刀法”正是对气、力的高度推崇。既然这两方面对篆刻来说很重要,必然是篆刻之人都想修成此二法,就如何修行,杨士修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然而,有不可强者,机也。情深不畅则机不满,兴致不高则机不动,胆力不壮则机不远,此皆不可猝办,甚矣,养之一字为要也”这段话强调了“养”的重要性,只有养足精神、兴致、胆力才能促发机缘的到来,则反之,机缘未到,不可强为。也让我想到了蔡邕《九势》的观点“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我们要有心境去沉淀自己,丰富自身阅历。
杨士修《印母》的主要印学观点是以追求印如其人、寄兴勃发的情兴观;主张格有其胜、不亵不俗的品评观;推崇印宗秦汉、入古出新的复古观;强调尊法明度、自有神采的格调观;提倡大家所擅、慧眼如炬的变通观;崇尚赏识之间、自成大雅的雅俗观。全文以随笔短文的方式来表达,各观点间又相互论证,交替论述。对于印学理论的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诗、书、画的艺术审美理论中一点点慢慢探索出来的。至先秦开始,历朝历代艺术审美理论都在不断的产生与发展。其中的一个观点“复古观”需要我们了解,“一日,过程仪父,示余《宝章集古》二编,则古印文也,皆以印印紙,可信不诬,因假以归,采其尤古雅者,凡摹得三百四十枚,且修其考证之文,集为《印史》,汉魏而下典型质朴之意,可仿佛见之矣。”对汉魏印章的“古雅”与“质朴”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杨士修将“古”细致的分为“古貌”、“古意”、“古体”三类,并对每一类型的“古”进行了其特质详细描述,并明确地提出了“古”与“旧物”之间的关系,直击了问题的关键。“古”成了印章篆刻与众不同的特殊审美品格,它不再是印面的平面效果,而是在历史的发展上,或者说它是用实践来定格时间,在历史文化的洗礼中凝结了金与石、古与今。文中所指的“貌”与“体”是指印章的外貌与表象,是指古代篆书的古趣。但在方寸之间的艺术天地里“古”不仅是“一味的摹古、泥古”摹秦规汉,或不趋先秦,都是没有出路的。正如明代如文彭、何震等人继承赵孟頫、吾衍的复古主张在推崇秦汉的同时,还开创了篆刻流派艺术的新局面。《明代后期印学的尚意思想》中强调,明后期印坛的“尚意”思想,是以会意通神为核心、入古出新为方法、避俗求雅为目的的一种时代审美潮流,系统而全面,在我国印论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这一思想对明末及有清迄今的流派印章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蔡老师通过对明代印学史论当中具有代表的语句展开论述的,通过列举一些共性的句子进行描述,同时联系《中国古代论文选》中的部分句子进行分析,例如:沈野《印谈》中讲到“印虽小技,须是.静坐读书,凡百技艺,未有不静坐读书而能入室者。”“自古无不读书之人,故不但篆隶,更须读书。古人云,画中有诗。今吾欢古人印章,不直有诗而己,抑且有禅理,第心独知之,几不能言。”和杨士修《印母》中“情者,对貌而言也。所谓神也,非印有神,神在人也。”宋黄庭坚的名论:“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同时也说明了“尚意”思想。对杨士修《印母》主张的思想反复揣摩,写出的文章很有条例,这一点值得我去学习和研究,同时,杨士修的观点这两天也影响着我,让我明白书法篆刻已不是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是在遵循古法的前提下,是情感的表达,表达的要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