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 科学发展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ence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在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后,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全省最快,地区经济更具活力。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以青海中信国安3.5万吨碳酸锂项目、庆华集团100万吨煤焦化项目、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甲醇项目等为代表的近60项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累计签约和达成意向性协议的资金超过了2000亿元。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不仅遥遥领先于青海省,而且也高于全国水平。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煤焦化工、轻工业及生物资源加工以及建材工业等重点项目如期建成并新增产值约40亿元,今年又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53.28亿元,德令哈、天峻、冷湖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到位资金目标任务,为海西州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目前,柴达木盆地已经形成了以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和乌兰四大工业园区为核心的“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化工循环产业集群,极大地推动了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全州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7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3.4%。
  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海西州在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按照“西部枸杞、东部马铃薯、城郊蔬菜、基地养殖”的思路,今年投入产业化资金900万元,重点投向无公害蔬菜、枸杞、优质油菜、马铃薯制繁种、现代养殖、林草六大产业,从而使全州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79%,较上年增长6个百分点。枸杞产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海西农牧民群众投身枸杞种植的热潮,目前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14.1万亩,为了提高产业化水平,建成了投资550亿元的年产枸杞(白刺)浓缩汁8000吨生产线,生产线选用国内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具备低温中空浓缩、自动、全自动灭菌、无菌包装等工艺技术,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海西州把改善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全州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465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00人,新建廉租房1700套,改造棚户区住房4820套,改造城市危旧房屋350套,建设游牧民定居住房255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屋700套;享受免费教科书、免学杂费、寄宿制生活补助、公用经费补助人数达13万人,金额1490万元;全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73万人,建立农牧民健康档案37468户145058人。在去年建成212个固定村卫生室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117个牧业村流动卫生室,配备了总价值351万元的交通工具,改善了36个乡镇卫生院、329个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同时还建成了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3个,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增强了农牧民科技致富的本领,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期又落实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146个,计划于2010年实施完成。16个乡镇开通乡镇网站,搭建起了农牧民群众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农牧民群众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励精图治,科学发展,让我们在中共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每一项实际工作中,使柴达木盆地成为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型工业基地和新型农牧业基地。
其他文献
“中国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2009昆仑文化主题论坛”,已于6月29日下午在青海格尔木市会议中心隆重举办,论坛邀请了省内外诸多专家学者,深层次挖掘和探讨昆仑文化,为加快海西旅游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全新的观点丰富了昆仑文化内涵,为景区点赋予了新的内容,进一步拓宽了海西旅游开发的视野,总体呈现出高规格、高水平。在丰富格尔木旅游文化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野牛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基层党建工作中出现了党组织设置不尽合理、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党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海西州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解决,创造了许多工作亮点和有益经验,有力地推进了全州基层党建工作发展。    一、以“联建”为主要形式,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党建资源,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双向受益,共同发
期刊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是世界各国争相研究、勘探的重要对象。    我国能源勘查史上的一座丰碑     中国、青藏高原、海拔4062米的青海木里。   2009年9月25日上午,在国土资源部一个非比寻常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被称为天
期刊
三月上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这是在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海西州委十届十次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会议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继续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把提高民生水平作为重要目标,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加快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转变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
期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就我州而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的就是要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准确把握省情、州情、县情,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思想去指导发展,为确保海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使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使我州跨越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抓住理论学习与实践这一根本,重要就是要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期刊
我国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其历史与现实意义都十分重大,其理论与实践要求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实际来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题在于“三农”    “三农”问题也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它不仅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而且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且决不可动摇的主题。  (一)农业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 [1](P
期刊
索南达杰乘坐的汽车正行驶在可可西里复地。这里根本没有路,车子走得异常艰难,车轮经常驶进看似平坦坚硬实则是松软的陷阱里。好在这里的泥沼不是很深,面积也不大,车陷进去扑腾几下就出来了。其实在这里行进最大的困难是难辨方向。走在四野茫茫的地方,荒原无际,不时有雪峰出现在前方或左右两侧,弄不清东南西北。特别是阴天或雨雪天,他们就像掉进茫茫海面,茫然得很。幸亏有索南达杰在西宁买的指南针,他们才没走失。就在汽车
期刊
“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华各民族精神文化凝聚而成的一个集合概念,它标志着中华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饱受磨难却始终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迈着她坚实的步伐踏破无数的坎坷,矢志不渝地向美好的未来奋进,表现出极大的凝聚力和无往而不胜的力量。这种“力”体现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孕育在各民族人民的心灵深处,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合精神的体现。    一、民族向心力的形成与发展    无论考察一个个
期刊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我国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每个青少年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得到应有的公平机会,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要将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以认识,胡锦涛提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1],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
期刊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善”文化贯穿古今而不衰,它渗入在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化在每个民族成员的血液之中,成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我们常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像五十六朵花一样开放在祖国的大地上,璀璨艳丽、斑斓多彩。在这种异彩缤纷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道”、“善”的精神追求,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华各民族共同生命的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