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在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后,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全省最快,地区经济更具活力。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以青海中信国安3.5万吨碳酸锂项目、庆华集团100万吨煤焦化项目、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甲醇项目等为代表的近60项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累计签约和达成意向性协议的资金超过了2000亿元。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不仅遥遥领先于青海省,而且也高于全国水平。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煤焦化工、轻工业及生物资源加工以及建材工业等重点项目如期建成并新增产值约40亿元,今年又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53.28亿元,德令哈、天峻、冷湖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到位资金目标任务,为海西州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目前,柴达木盆地已经形成了以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和乌兰四大工业园区为核心的“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化工循环产业集群,极大地推动了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全州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7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3.4%。
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海西州在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按照“西部枸杞、东部马铃薯、城郊蔬菜、基地养殖”的思路,今年投入产业化资金900万元,重点投向无公害蔬菜、枸杞、优质油菜、马铃薯制繁种、现代养殖、林草六大产业,从而使全州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79%,较上年增长6个百分点。枸杞产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海西农牧民群众投身枸杞种植的热潮,目前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14.1万亩,为了提高产业化水平,建成了投资550亿元的年产枸杞(白刺)浓缩汁8000吨生产线,生产线选用国内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具备低温中空浓缩、自动、全自动灭菌、无菌包装等工艺技术,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海西州把改善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全州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465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00人,新建廉租房1700套,改造棚户区住房4820套,改造城市危旧房屋350套,建设游牧民定居住房255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屋700套;享受免费教科书、免学杂费、寄宿制生活补助、公用经费补助人数达13万人,金额1490万元;全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73万人,建立农牧民健康档案37468户145058人。在去年建成212个固定村卫生室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117个牧业村流动卫生室,配备了总价值351万元的交通工具,改善了36个乡镇卫生院、329个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同时还建成了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3个,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增强了农牧民科技致富的本领,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期又落实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146个,计划于2010年实施完成。16个乡镇开通乡镇网站,搭建起了农牧民群众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农牧民群众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励精图治,科学发展,让我们在中共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每一项实际工作中,使柴达木盆地成为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型工业基地和新型农牧业基地。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以青海中信国安3.5万吨碳酸锂项目、庆华集团100万吨煤焦化项目、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甲醇项目等为代表的近60项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累计签约和达成意向性协议的资金超过了2000亿元。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不仅遥遥领先于青海省,而且也高于全国水平。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煤焦化工、轻工业及生物资源加工以及建材工业等重点项目如期建成并新增产值约40亿元,今年又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53.28亿元,德令哈、天峻、冷湖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到位资金目标任务,为海西州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目前,柴达木盆地已经形成了以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和乌兰四大工业园区为核心的“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化工循环产业集群,极大地推动了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全州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7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3.4%。
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海西州在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按照“西部枸杞、东部马铃薯、城郊蔬菜、基地养殖”的思路,今年投入产业化资金900万元,重点投向无公害蔬菜、枸杞、优质油菜、马铃薯制繁种、现代养殖、林草六大产业,从而使全州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79%,较上年增长6个百分点。枸杞产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海西农牧民群众投身枸杞种植的热潮,目前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14.1万亩,为了提高产业化水平,建成了投资550亿元的年产枸杞(白刺)浓缩汁8000吨生产线,生产线选用国内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具备低温中空浓缩、自动、全自动灭菌、无菌包装等工艺技术,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海西州把改善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全州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465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00人,新建廉租房1700套,改造棚户区住房4820套,改造城市危旧房屋350套,建设游牧民定居住房255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屋700套;享受免费教科书、免学杂费、寄宿制生活补助、公用经费补助人数达13万人,金额1490万元;全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73万人,建立农牧民健康档案37468户145058人。在去年建成212个固定村卫生室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117个牧业村流动卫生室,配备了总价值351万元的交通工具,改善了36个乡镇卫生院、329个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同时还建成了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3个,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增强了农牧民科技致富的本领,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期又落实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146个,计划于2010年实施完成。16个乡镇开通乡镇网站,搭建起了农牧民群众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农牧民群众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励精图治,科学发展,让我们在中共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每一项实际工作中,使柴达木盆地成为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型工业基地和新型农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