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培养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工作,对高校社团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高校社团群体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社团群体教育模式,对高校社团工作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加强;改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被全社会所重视。各高校大学生社团,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之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要依赖于加强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做好高校社团群体教育,既要加强高校社团本身的建设,又要加强对高校社团的引导,采用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高校社团建设的新阵地。
一、 加强管理,促进高校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校社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应统一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中。学校要建立校、院系两级高校社团管理体制,学校、院系对各自所管辖的社团要加强指导。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社团监督领导工作。由于大学生社团由学生自愿组成、自主管理,再加上商业化运作、社会化交流,可能会因为辨别力不强,而把握不住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方向,把握不住社团活动的界限。因此,学校要对大学生社团有关的哲学科学的讲座、报告会严格把关,对高校社团组织的大型社会调查进行指导,对有关的组织提供资金或者便利开展活动的审核。对高校社团要加强法规纪律教育,群体活动应照有关规定进行申报或报告,确保安全与稳定。
学校要在人、财、物上对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力支持。主管部门要对社团收取会费的数额和期限进行调控,防止乱收费或多收费,应该依照财务制度进行管理,有条件的可以集中进行管理;学校要在学生有关经费中增列社团活动专项,确保高校社团活动有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学校应为社团活动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场地和设备,以确保高校社团开展活动的物质条件。
学校应研究并规范高校社团成员积极性调动的方式。如将高校社团干部的考核表彰与其他学生干部表彰统一起来。对各社团内部的考核与表彰要进行一定的规范,不能形成退会的时候都是优秀会员或者优秀理事的局面,确保表彰对象的先进性。
学校要切实提高高校社团活动骨干的素质。从现实来看,高校社团工作对社团活动骨干的个人依附性较强,有的社团骨干甚至成为该社团的“精神领袖”,骨干在社团就在,骨干不在社团就迅速垮掉。因此一支高素质的社团活动骨干是社团发展的基础,必须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有大批优秀的社团活动骨干存在,社团才可以真正得到发展。
统筹规划,优化高校社团整体结构。学校主管部门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团结构变化的规律,对于不同类型的社团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应该继续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支持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立项的论文写作;大力提倡公益服务型社团,支持学生用才智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于一些过时或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社团,及时予以调整;要鼓励、扶持具有前瞻性的高校社团。
拓展高校社团活动空间。从人、财、物来看,校内的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青年大学生须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的迫切需要来看,高校社团的活动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从社团本身的壮大发展来看,也必须要拓宽社团的发展空间,适当地走进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
二、 深化层次,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团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需要的直接反映,大量的学生加入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挑战。要切实加强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入社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系统进入社团。高校社团组织结构松散、成员广泛,使得思想工作难以系统地深入开展。社团主管部门、挂靠单位、指导老师和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合力,对同一社团的不同单位、专业的学生一视同仁进行教育和帮助,避免“各管各家人”的局面;既要以制度和规范引导高校社团和会员的发展,也要针对不同高校社团和不同学生个体做好思想工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要增强导向性。高校社团类型多,反映出社团文化的多样性,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更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引导高校社团活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高雅的文化品位,防止错误的消极言论、庸俗和畸形价值观、低俗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蔓延。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要在渗透性上做文章。思想工作进社团的优势就在于寓教于乐,渗透性和针对性强。因此要防止思想工作简单重复甚至照搬班级教育管理模式。要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组织的特点和社团活动的特点,润物无声,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社团活动和管理之中。
三、 坚持创新,开创高校社团群体教育的新局面
(一) 坚持开展高校社团制度创新
在社团的规范化建设、社团及其成员积极性调动、社团的支持系统调动等方面不断改革,为高校社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发挥制度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在制度设计中,既要强调规范性,也要注意导向性。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社团良性发展,支持社团创造性开展工作。
(二) 坚持开展高校社团组织形式创新
减少高校社团的管理层次,理顺高校社团的管理程序,鼓励进行社团组织形式探索,切实增强社团工作效率,杜绝“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现象。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鼓励高校社团进行组织创新,在条件成熟的社团建立党团组织,把高校社团中优秀分子吸收入党。
(三) 坚持开展高校社团活动创新
高校社团的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克服社团活动商业化的影响,坚持社团活动雅俗共赏;不同类型的高校社团,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大力进行活动创新,切实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
高校社团群体是在校大學生的重要群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社团工作,全面推进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加强;改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被全社会所重视。各高校大学生社团,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之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要依赖于加强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做好高校社团群体教育,既要加强高校社团本身的建设,又要加强对高校社团的引导,采用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高校社团建设的新阵地。
一、 加强管理,促进高校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校社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应统一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中。学校要建立校、院系两级高校社团管理体制,学校、院系对各自所管辖的社团要加强指导。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社团监督领导工作。由于大学生社团由学生自愿组成、自主管理,再加上商业化运作、社会化交流,可能会因为辨别力不强,而把握不住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方向,把握不住社团活动的界限。因此,学校要对大学生社团有关的哲学科学的讲座、报告会严格把关,对高校社团组织的大型社会调查进行指导,对有关的组织提供资金或者便利开展活动的审核。对高校社团要加强法规纪律教育,群体活动应照有关规定进行申报或报告,确保安全与稳定。
学校要在人、财、物上对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力支持。主管部门要对社团收取会费的数额和期限进行调控,防止乱收费或多收费,应该依照财务制度进行管理,有条件的可以集中进行管理;学校要在学生有关经费中增列社团活动专项,确保高校社团活动有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学校应为社团活动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场地和设备,以确保高校社团开展活动的物质条件。
学校应研究并规范高校社团成员积极性调动的方式。如将高校社团干部的考核表彰与其他学生干部表彰统一起来。对各社团内部的考核与表彰要进行一定的规范,不能形成退会的时候都是优秀会员或者优秀理事的局面,确保表彰对象的先进性。
学校要切实提高高校社团活动骨干的素质。从现实来看,高校社团工作对社团活动骨干的个人依附性较强,有的社团骨干甚至成为该社团的“精神领袖”,骨干在社团就在,骨干不在社团就迅速垮掉。因此一支高素质的社团活动骨干是社团发展的基础,必须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有大批优秀的社团活动骨干存在,社团才可以真正得到发展。
统筹规划,优化高校社团整体结构。学校主管部门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团结构变化的规律,对于不同类型的社团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应该继续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支持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立项的论文写作;大力提倡公益服务型社团,支持学生用才智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于一些过时或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社团,及时予以调整;要鼓励、扶持具有前瞻性的高校社团。
拓展高校社团活动空间。从人、财、物来看,校内的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青年大学生须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的迫切需要来看,高校社团的活动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从社团本身的壮大发展来看,也必须要拓宽社团的发展空间,适当地走进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
二、 深化层次,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团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需要的直接反映,大量的学生加入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挑战。要切实加强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入社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系统进入社团。高校社团组织结构松散、成员广泛,使得思想工作难以系统地深入开展。社团主管部门、挂靠单位、指导老师和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合力,对同一社团的不同单位、专业的学生一视同仁进行教育和帮助,避免“各管各家人”的局面;既要以制度和规范引导高校社团和会员的发展,也要针对不同高校社团和不同学生个体做好思想工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要增强导向性。高校社团类型多,反映出社团文化的多样性,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更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引导高校社团活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高雅的文化品位,防止错误的消极言论、庸俗和畸形价值观、低俗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蔓延。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要在渗透性上做文章。思想工作进社团的优势就在于寓教于乐,渗透性和针对性强。因此要防止思想工作简单重复甚至照搬班级教育管理模式。要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组织的特点和社团活动的特点,润物无声,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社团活动和管理之中。
三、 坚持创新,开创高校社团群体教育的新局面
(一) 坚持开展高校社团制度创新
在社团的规范化建设、社团及其成员积极性调动、社团的支持系统调动等方面不断改革,为高校社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发挥制度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在制度设计中,既要强调规范性,也要注意导向性。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社团良性发展,支持社团创造性开展工作。
(二) 坚持开展高校社团组织形式创新
减少高校社团的管理层次,理顺高校社团的管理程序,鼓励进行社团组织形式探索,切实增强社团工作效率,杜绝“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现象。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鼓励高校社团进行组织创新,在条件成熟的社团建立党团组织,把高校社团中优秀分子吸收入党。
(三) 坚持开展高校社团活动创新
高校社团的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克服社团活动商业化的影响,坚持社团活动雅俗共赏;不同类型的高校社团,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大力进行活动创新,切实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
高校社团群体是在校大學生的重要群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社团工作,全面推进高校社团群体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