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参考随机性分组法,均分对照组(n=53)、观察组(n=53),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最终结果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ICU重癥颅脑损伤患者中,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ICU;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效果;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095-02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JI Shao-juan (ICU of Kunshan zongrenqing Memorial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106 cases of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from March 2018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3)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3).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The final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he scores of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pplied to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an get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 words] ICU; nursing;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effect; clinical nursing path
在临床中,对于重症颅脑损伤而言,其大多都是因为各类暴力作用至头颅所引发的一种损伤,其是临床中十分普遍的高危疾病;由于这类患者较易出现死亡,所以,就算患者进入至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也极有可能使得病情有所加重,如果在这时没有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并出现十分严重的后果[1]。所以,临床中更具针对性的救治、干预均是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各类并发症的核心[2]。以往临床中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大多应用常规性护理,但是,其最终的效果不够理想[3]。而在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后,可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以保障其预后[4]。本研究特选取本院10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应用价值。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摘选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参考随机性分组法,均分对照组(n=53)、观察组(n=53),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在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4:19;年龄53~74岁,均值在(63.81±10.99)岁;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干损伤患者依次是24例、13例、9例、7例。在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5: 18;年龄54~73岁,均值在(63.33±10.11)岁;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干损伤患者依次是19例、13例、11例、10例。两组患者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式 对照组给患者开展常规性护理,对病房环境加以管理,保障病房中的温度、湿度都处在最为适宜的状态下,且定时进行消毒;掌握患者的各项情况,并随时报告给医生;在患者出现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后,立即进行处理。 观察组施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参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制订出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在进行制订期间,需要与有关的科室间进行交流、沟通,以保障最终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能够符合于患者的各项需求。①在进入至ICU的第1d:先借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患者实施评估,若评分超出了8分,需要对患者施予降低颅压、吸氧等;若评分处在9~12分的范围中,需要对患者开展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测,以明确其皮下层是否出现了淤血或是较小的出血点,并进行相应的处理。②在进入至ICU第2d~第3d: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等各项情况随时实施检测,并对其体温进行检测,若体温处在36.2℃~37.9℃的范围中,即为正常;若体温太高或是太低,需要对患者施予冬眠合剂以实施辅助性治疗,并借助冰帽保护好其大脑。 ③在进入至ICU第4d~第5d:对患者的眼部、口腔等实施护理,每天借助生理盐水及1%-3%的双氧水对长时间昏迷或是鼻饲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以减少口腔感染发生的机率;同时,保障患者的口腔更为湿润、清洁。对无法闭合上眼睑的患者而言,需要对其角膜应用凡士林纱布或是涂擦红霉素眼膏。④在进入至ICU第6d~第7d:需要定期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并给其进行拍背以辅助排痰,进而避免引发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等。⑤在进入至ICU超出8d:需要对患者施予肠内营养支持,参照其病情,尽早对其留置胃管。选取500~1000mL的短肽型肠内营养液,更为均匀且持续性地给患者进行泵入。
1.3观察指标 ①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护理后,评估并记录下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护理后,评估并记录下2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而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了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③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后,评估并记录下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重度:分数超出70分;中度:分数在60~70分;轻度:分数在50~59分;正常:分数低于50分[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护理前,对于SAS评分、SDS评分,观察组依次是(38.67±3.99)分、(36.48±4.20)分,与对照组依次是(37.90±2.00)分、(35.39±3.59)分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依次是(27.99±1.48)分、(26.35±1.33)分,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依次是(33.32±1.19)分、(32.08±1.81)分相比明显更低(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對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观察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患者依次是1例、1例、1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66%,与对照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患者依次是2例、4例、5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0.75%相比明显更低(P<0.05)。
2.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 比较 护理后,对于住院时间、住院花费,观察组依次是(4.98±0.54) d、(4.48±0.77)万元,与对照组依次是(8.03±0.46)d、(6.90±0.14)万元相比明显更低(P<0.05)。
3 讨论
对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其是由于患者受到各类外力作用或是被疾病所影响,引发了颅脑损伤,其病情十分严重,需要转入至ICU中以进行各项治疗;这类患者治疗所需的花费较高、创伤十分严重,在进行治疗的这一整个过程中,较难全方位地掌握其各项指标所发生的改变[6]。若在进行护理期间,并未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施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轻的会使得护理无效;十分严重的会使得患者出现有关的并发症或是死亡[7]。以往临床中所应用的常规性护理最终的效果不够理想,其无法给患者给予康复方面的帮助,所以,会使得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有所延长,且其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也不够理想[8]。
现阶段,在各项新兴的医疗技术得到十分迅猛地发展后,许多护理方法也应时而生,而其中,临床护理路径就是一种[9]。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现代化医疗与服务理念,把满足于患者的各项需求当作核心,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10]。而其中,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参照患者各项表现与症状所发生的改变以制订出更具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从而更为精确地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增强护理最终的效果与质量[11]。同时,在实施护理的这一整个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需要护理人员对部分十分细节的数据进行记录,进而给调整护理方案给予更多的参照[12]。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施予临床护理路径,这一护理能够由患者住院直至出院对患者施予全程化护理,比如,借助GCS量表对患者实施评估、随时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检测、给患者实施眼部与口腔等方面的护理、对患者施予肠内营养支持、定时辅助患者进行翻身,进而保障护理更为全方位且高效,最终,让患者获得更多的舒适度、安全感。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由此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对于SAS评分、SD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具有十分理想的改善效果、价值。
综上,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降低其SAS评分、SDS评分,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笑英, 郭洁欣, 朱小冬, 等. 改进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9, 26(2): 223-226. [2] 牟静, 李玲, 熊光, 等. 球囊扩张训练式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吞咽困难病人环咽肌痉挛的康复作用[J]. 安徽医药, 2019, 23(9): 1868-1871.
[3] 李丽华, 唐瑜, 杜春秀, 等.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NICU专科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 西部医学, 2019, 31(10): 1621-1625.
[4] 李细荣, 胡爱龙, 柳平霞. 精细化护理改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开颅术后康复质量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8): 71-75.
[5] 李晓莉, 艾艳.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 14(4): 200-202.
[6] 陈美芳, 吴月峰, 黄春华. 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对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4): 693-695.
[7] 杨小丽, 姜丽娟, 顾玉慧, 等.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則的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急救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3): 324-326, 330.
[8] 杨丽娜, 陈烨, 李丽丽, 等. 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16): 186-189.
[9] 李娇龙, 赵晓辉, 朱玲玲. 中医平衡理论配合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致昏迷患者意识复苏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7, 23(11): 115-116, 119.
[10] 仲爱玲, 张强, 王海波, 等. 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8, 32(17): 2817-2819.
[11] 卢佩蕾, 陈晓荷. 应急预案急救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应用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7): 3028-3030.
[12] 陈安丽, 刘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9): 1232-1234.
【关键词】ICU;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效果;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095-02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JI Shao-juan (ICU of Kunshan zongrenqing Memorial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106 cases of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from March 2018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3)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3).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The final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he scores of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pplied to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an get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 words] ICU; nursing;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effect; clinical nursing path
在临床中,对于重症颅脑损伤而言,其大多都是因为各类暴力作用至头颅所引发的一种损伤,其是临床中十分普遍的高危疾病;由于这类患者较易出现死亡,所以,就算患者进入至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也极有可能使得病情有所加重,如果在这时没有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并出现十分严重的后果[1]。所以,临床中更具针对性的救治、干预均是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各类并发症的核心[2]。以往临床中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大多应用常规性护理,但是,其最终的效果不够理想[3]。而在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后,可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以保障其预后[4]。本研究特选取本院10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应用价值。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摘选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参考随机性分组法,均分对照组(n=53)、观察组(n=53),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在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4:19;年龄53~74岁,均值在(63.81±10.99)岁;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干损伤患者依次是24例、13例、9例、7例。在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5: 18;年龄54~73岁,均值在(63.33±10.11)岁;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干损伤患者依次是19例、13例、11例、10例。两组患者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式 对照组给患者开展常规性护理,对病房环境加以管理,保障病房中的温度、湿度都处在最为适宜的状态下,且定时进行消毒;掌握患者的各项情况,并随时报告给医生;在患者出现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后,立即进行处理。 观察组施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参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制订出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在进行制订期间,需要与有关的科室间进行交流、沟通,以保障最终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能够符合于患者的各项需求。①在进入至ICU的第1d:先借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患者实施评估,若评分超出了8分,需要对患者施予降低颅压、吸氧等;若评分处在9~12分的范围中,需要对患者开展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测,以明确其皮下层是否出现了淤血或是较小的出血点,并进行相应的处理。②在进入至ICU第2d~第3d: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等各项情况随时实施检测,并对其体温进行检测,若体温处在36.2℃~37.9℃的范围中,即为正常;若体温太高或是太低,需要对患者施予冬眠合剂以实施辅助性治疗,并借助冰帽保护好其大脑。 ③在进入至ICU第4d~第5d:对患者的眼部、口腔等实施护理,每天借助生理盐水及1%-3%的双氧水对长时间昏迷或是鼻饲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以减少口腔感染发生的机率;同时,保障患者的口腔更为湿润、清洁。对无法闭合上眼睑的患者而言,需要对其角膜应用凡士林纱布或是涂擦红霉素眼膏。④在进入至ICU第6d~第7d:需要定期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并给其进行拍背以辅助排痰,进而避免引发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等。⑤在进入至ICU超出8d:需要对患者施予肠内营养支持,参照其病情,尽早对其留置胃管。选取500~1000mL的短肽型肠内营养液,更为均匀且持续性地给患者进行泵入。
1.3观察指标 ①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护理后,评估并记录下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护理后,评估并记录下2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而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了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③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后,评估并记录下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重度:分数超出70分;中度:分数在60~70分;轻度:分数在50~59分;正常:分数低于50分[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护理前,对于SAS评分、SDS评分,观察组依次是(38.67±3.99)分、(36.48±4.20)分,与对照组依次是(37.90±2.00)分、(35.39±3.59)分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依次是(27.99±1.48)分、(26.35±1.33)分,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依次是(33.32±1.19)分、(32.08±1.81)分相比明显更低(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對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观察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患者依次是1例、1例、1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66%,与对照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患者依次是2例、4例、5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0.75%相比明显更低(P<0.05)。
2.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 比较 护理后,对于住院时间、住院花费,观察组依次是(4.98±0.54) d、(4.48±0.77)万元,与对照组依次是(8.03±0.46)d、(6.90±0.14)万元相比明显更低(P<0.05)。
3 讨论
对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其是由于患者受到各类外力作用或是被疾病所影响,引发了颅脑损伤,其病情十分严重,需要转入至ICU中以进行各项治疗;这类患者治疗所需的花费较高、创伤十分严重,在进行治疗的这一整个过程中,较难全方位地掌握其各项指标所发生的改变[6]。若在进行护理期间,并未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施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轻的会使得护理无效;十分严重的会使得患者出现有关的并发症或是死亡[7]。以往临床中所应用的常规性护理最终的效果不够理想,其无法给患者给予康复方面的帮助,所以,会使得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有所延长,且其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也不够理想[8]。
现阶段,在各项新兴的医疗技术得到十分迅猛地发展后,许多护理方法也应时而生,而其中,临床护理路径就是一种[9]。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现代化医疗与服务理念,把满足于患者的各项需求当作核心,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10]。而其中,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参照患者各项表现与症状所发生的改变以制订出更具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从而更为精确地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增强护理最终的效果与质量[11]。同时,在实施护理的这一整个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需要护理人员对部分十分细节的数据进行记录,进而给调整护理方案给予更多的参照[12]。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施予临床护理路径,这一护理能够由患者住院直至出院对患者施予全程化护理,比如,借助GCS量表对患者实施评估、随时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检测、给患者实施眼部与口腔等方面的护理、对患者施予肠内营养支持、定时辅助患者进行翻身,进而保障护理更为全方位且高效,最终,让患者获得更多的舒适度、安全感。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由此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对于SAS评分、SD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具有十分理想的改善效果、价值。
综上,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降低其SAS评分、SDS评分,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笑英, 郭洁欣, 朱小冬, 等. 改进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9, 26(2): 223-226. [2] 牟静, 李玲, 熊光, 等. 球囊扩张训练式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吞咽困难病人环咽肌痉挛的康复作用[J]. 安徽医药, 2019, 23(9): 1868-1871.
[3] 李丽华, 唐瑜, 杜春秀, 等.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NICU专科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 西部医学, 2019, 31(10): 1621-1625.
[4] 李细荣, 胡爱龙, 柳平霞. 精细化护理改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开颅术后康复质量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8): 71-75.
[5] 李晓莉, 艾艳.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 14(4): 200-202.
[6] 陈美芳, 吴月峰, 黄春华. 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对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4): 693-695.
[7] 杨小丽, 姜丽娟, 顾玉慧, 等.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則的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急救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3): 324-326, 330.
[8] 杨丽娜, 陈烨, 李丽丽, 等. 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16): 186-189.
[9] 李娇龙, 赵晓辉, 朱玲玲. 中医平衡理论配合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致昏迷患者意识复苏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7, 23(11): 115-116, 119.
[10] 仲爱玲, 张强, 王海波, 等. 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8, 32(17): 2817-2819.
[11] 卢佩蕾, 陈晓荷. 应急预案急救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应用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7): 3028-3030.
[12] 陈安丽, 刘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9): 123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