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年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变直为曲 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
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背影》一文中写道:“……父亲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如果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这样提问:“联系前文看,父亲买橘子轻不轻松?”有的学生会说“不轻松”,在这时就可提出关键的一问:“父亲为什么要故作轻松?”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父爱的伟大、无私。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设疑新颖 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做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呢?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发散设疑 提高素养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能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沁园春·雪》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描写“雪”的诗句还有哪些?又如学习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可让学生在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基础上思考:社会上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积累、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 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教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开篇让学生思考:1+1等于2吗?请举例说明。此时,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并跃跃欲试: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李白+酒=诗百篇;李白+月=三人;一个男子+一个姑娘>二人……由此导入课文,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灵动,使议论文教学多一些情趣,多一些生机,这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五、分层设计 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一、变直为曲 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
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背影》一文中写道:“……父亲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如果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这样提问:“联系前文看,父亲买橘子轻不轻松?”有的学生会说“不轻松”,在这时就可提出关键的一问:“父亲为什么要故作轻松?”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父爱的伟大、无私。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设疑新颖 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做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呢?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发散设疑 提高素养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能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沁园春·雪》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描写“雪”的诗句还有哪些?又如学习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可让学生在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基础上思考:社会上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积累、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 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教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开篇让学生思考:1+1等于2吗?请举例说明。此时,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并跃跃欲试: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李白+酒=诗百篇;李白+月=三人;一个男子+一个姑娘>二人……由此导入课文,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灵动,使议论文教学多一些情趣,多一些生机,这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五、分层设计 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