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气测试基本技术”是电气类一门应用技术课程,随着科技发展和学生培养模式的改变,本课程教改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电气测试技术 项目教学 设计方案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电气测试基本技术”是电类专业的基础专业技术课之一,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经过本课程学习与考核,学生将掌握基本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电气测量的基本方法及电测量指示仪表的检验方法等电类专业基本技能,是其他电力类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变,培养模式正在向着工学结合、学以致用转变,教学模式逐渐向着行动导向、因材施教发展[1]。“电气测试基本技术”课程将直接服务于生产实际,因此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专业针对性[2]。本文总结了课程教改过程中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
二、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要求
1.课程内容
针对不同专业对本课程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和课程结构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展开授课及实验内容重组,并增加教材中不包含却与电测内容或专业关系紧密的内容。后期教学可根据具体专业特点选择不同教学模块和实验项目。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是以工作任务(即各种具体仪器仪表的使用)制定不同的实训项目,下表中列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案的选择。
把以上内容解构为以下实训项目:磁电系仪表的使用,电磁系仪表的使用,电动系仪表的使用,万用表和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感应系电能表仪表的使用,兆欧表和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使用,测量用互感器的使用,数字式仪表的使用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3]。
2.课程要求及培养目标
(1)专业知识要求
①了解电气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测量误差,电气测量安全知识;②掌握常用电测仪表如电磁系仪表、磁电系仪表、电动系仪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电能表、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及使用训练;③掌握指示仪表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④掌握电量变送器、电桥、示波器及数字仪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训练;⑤了解非电量的电测量技术;⑥掌握独立设计测量电路及接线图。
(2)能力培养目标
①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②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④培养学生自学及善于思考的能力;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⑥培养学生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3.教学方法
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电气测试技术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建立“以项目为牵引,强调实践”的,以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验设计为主的教学形式;教、学、做相结合,以“教师引导性学习、学生自主性练习、师生共同研习”的“学、练、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然,根据具体实验项目还可灵活采用其他不同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及自学法等。
4.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制作并收集大量多媒体资料,实物与动画的配合演示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教学:收集课程有关的电视影片,可让学生通过声、画等媒体手段,加强对知识的吸收。
分组讨论、实验及互评: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分析、讨论及解决问题,进行交流。当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辅导、评价及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
以往教学考核方式偏向于各种理论考试,对实验的考核力度小,不能反映综合能力。在教学评价改革中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并借鉴形成性考核方法,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在每个实验项目中,都有实验记录和实验评分标准的表格,以记录学生的实验情况,调整成绩组成比例。侧重过程教育和考核,使学生不再只在期末考试前加强学习,而是重在平时积累。
实验记录20% 实验成绩评定50% 实验报告30%=学生课程成绩
以磁电系仪表的使用为例:
表1 实验记录
表2 实验成绩评定
另外,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数据处理报告,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加强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
四、结语
“电气测试基本技术”课程进行教改后,加强学生学习的工程实践性,能充分体现任务驱动、过程性学习等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所需的交流、合作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晓慧.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2]程德福,等.宽口径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
[3]赵卫东,等.电气测试基本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关键词: 电气测试技术 项目教学 设计方案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电气测试基本技术”是电类专业的基础专业技术课之一,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经过本课程学习与考核,学生将掌握基本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电气测量的基本方法及电测量指示仪表的检验方法等电类专业基本技能,是其他电力类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变,培养模式正在向着工学结合、学以致用转变,教学模式逐渐向着行动导向、因材施教发展[1]。“电气测试基本技术”课程将直接服务于生产实际,因此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专业针对性[2]。本文总结了课程教改过程中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
二、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要求
1.课程内容
针对不同专业对本课程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和课程结构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展开授课及实验内容重组,并增加教材中不包含却与电测内容或专业关系紧密的内容。后期教学可根据具体专业特点选择不同教学模块和实验项目。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是以工作任务(即各种具体仪器仪表的使用)制定不同的实训项目,下表中列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案的选择。
把以上内容解构为以下实训项目:磁电系仪表的使用,电磁系仪表的使用,电动系仪表的使用,万用表和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感应系电能表仪表的使用,兆欧表和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使用,测量用互感器的使用,数字式仪表的使用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3]。
2.课程要求及培养目标
(1)专业知识要求
①了解电气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测量误差,电气测量安全知识;②掌握常用电测仪表如电磁系仪表、磁电系仪表、电动系仪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电能表、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及使用训练;③掌握指示仪表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④掌握电量变送器、电桥、示波器及数字仪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训练;⑤了解非电量的电测量技术;⑥掌握独立设计测量电路及接线图。
(2)能力培养目标
①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②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④培养学生自学及善于思考的能力;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⑥培养学生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3.教学方法
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电气测试技术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建立“以项目为牵引,强调实践”的,以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验设计为主的教学形式;教、学、做相结合,以“教师引导性学习、学生自主性练习、师生共同研习”的“学、练、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然,根据具体实验项目还可灵活采用其他不同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及自学法等。
4.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制作并收集大量多媒体资料,实物与动画的配合演示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教学:收集课程有关的电视影片,可让学生通过声、画等媒体手段,加强对知识的吸收。
分组讨论、实验及互评: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分析、讨论及解决问题,进行交流。当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辅导、评价及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
以往教学考核方式偏向于各种理论考试,对实验的考核力度小,不能反映综合能力。在教学评价改革中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并借鉴形成性考核方法,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在每个实验项目中,都有实验记录和实验评分标准的表格,以记录学生的实验情况,调整成绩组成比例。侧重过程教育和考核,使学生不再只在期末考试前加强学习,而是重在平时积累。
实验记录20% 实验成绩评定50% 实验报告30%=学生课程成绩
以磁电系仪表的使用为例:
表1 实验记录
表2 实验成绩评定
另外,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数据处理报告,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加强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
四、结语
“电气测试基本技术”课程进行教改后,加强学生学习的工程实践性,能充分体现任务驱动、过程性学习等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所需的交流、合作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晓慧.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2]程德福,等.宽口径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
[3]赵卫东,等.电气测试基本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