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且急需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专业。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现象十分突出,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造成学生就业率低、出现供需错位的根源。本文在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改善与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等进行探索。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构建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的数据表明旅游服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呈线性增长,意味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旅游行业在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等方向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达数百万,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大量高校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旅游行业就业的部分高校毕业生纷纷出现职业困境。我国特有的这种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激烈矛盾反映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缺陷,其中旅游实验教学的落后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1.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实验教学体系不合理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合理穿插,实验项目简单孤立,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逐步递进,而是在一定时期统一进行,显得过于集中和呆板,缺乏综合性和层次性。实验教学体系急需划分实验层次,优选实验项目,使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2实验教学定位不准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旅游企业管理类人才和研究型科研人才,与社会和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符。教学方式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此外,旅游实验教学内容重验证轻探索,实验方式大多是老师主讲学生模仿,这种实验教学难以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无法逐步提高。
1.3实验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
受经费制约,许多高校旅游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设备陈旧,旅游实验管理软件滞后,先进的旅游分析管理软件无法投入旅游实验教学。此外,旅游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多为演示性教学、主题性讨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较少,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不多,旅游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不尽如人意,实验成绩的评定只重视实验结果,难以对学生整体表现进行科学考核。
1.4实验师资结构急需优化
旅游管理实验课程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教师的知识和素质外,还应该具有旅游专业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经验,即做“双师型”教师。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教师或从外专业(如中文)转行,或毕业即从事旅游教学工作,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实验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很多实验教学无法开展,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实施。
1.5实验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涉及面较广,所需实验室种类繁多,受经费制约,很多高校都无法建立完整的旅游实验室体系。而校外旅游企业大多追求经济利益,或把实训学生当旅游旺季的廉价劳动力,或拒绝实训期短的实验教学安排,导致很多高校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合旅游实验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
2.构建与改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本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手段。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实验教学体系急需改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作为实验教学体系中极重要的一环急需拓展。
2.1改善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实验教学体系
2.1.1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验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疲惫不堪。如果在实践教学环节,多采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专题管理分析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模拟旅游路线设计、旅游服务流程优化、统计分析旅游经济问题等实验项目的手段,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可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2.1.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旅游专业实验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提高从教人员的资格标准,不仅注重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而且要着力于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主要措施有:①完善引进教师标准,多注重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②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行业能力培训;③加强教师科研的地方应用性,提高教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
2.1.3完善实验教学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是做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作为指导现有实验教学水平提升的风向标。现行评估机制主要针对理论教学而设,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强,教学考核机制急需完善。要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方法,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操作实习及毕业实习等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估。通过学生实习报告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定期的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实习工作态度、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
2.2扩展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训环境,提高自身行业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旅游院校可以适当引进合作企业,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突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功能、社会培训功能、职业资格鉴定功能、专业技能比赛功能和科研创新功能,打造仿真教学环境,建立理念先进、构思新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实训基地。
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旅游院校不仅应通过协作关系,与校外企业和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还应该主动出击,建立相应的合作办学关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与质量。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配合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管理策划、开发规划等工作;校外企业还可以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同时为教师挂职锻炼、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旅游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应以学生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资,多做有益工作,提升实验实训条件与环境,在软件设施上,注重教学水平提升与教师自身能力培养,完善相应实验教学考核机制。此外,还应该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重新建构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体系的协调配合结构,建立起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苏志平.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想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396-397.
[2]李炳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4-77.
[3]夏学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0-103.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构建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的数据表明旅游服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呈线性增长,意味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旅游行业在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等方向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达数百万,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大量高校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旅游行业就业的部分高校毕业生纷纷出现职业困境。我国特有的这种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激烈矛盾反映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缺陷,其中旅游实验教学的落后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1.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实验教学体系不合理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合理穿插,实验项目简单孤立,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逐步递进,而是在一定时期统一进行,显得过于集中和呆板,缺乏综合性和层次性。实验教学体系急需划分实验层次,优选实验项目,使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2实验教学定位不准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旅游企业管理类人才和研究型科研人才,与社会和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符。教学方式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此外,旅游实验教学内容重验证轻探索,实验方式大多是老师主讲学生模仿,这种实验教学难以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无法逐步提高。
1.3实验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
受经费制约,许多高校旅游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设备陈旧,旅游实验管理软件滞后,先进的旅游分析管理软件无法投入旅游实验教学。此外,旅游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多为演示性教学、主题性讨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较少,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不多,旅游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不尽如人意,实验成绩的评定只重视实验结果,难以对学生整体表现进行科学考核。
1.4实验师资结构急需优化
旅游管理实验课程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教师的知识和素质外,还应该具有旅游专业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经验,即做“双师型”教师。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教师或从外专业(如中文)转行,或毕业即从事旅游教学工作,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实验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很多实验教学无法开展,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实施。
1.5实验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涉及面较广,所需实验室种类繁多,受经费制约,很多高校都无法建立完整的旅游实验室体系。而校外旅游企业大多追求经济利益,或把实训学生当旅游旺季的廉价劳动力,或拒绝实训期短的实验教学安排,导致很多高校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合旅游实验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
2.构建与改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本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手段。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实验教学体系急需改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作为实验教学体系中极重要的一环急需拓展。
2.1改善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实验教学体系
2.1.1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验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疲惫不堪。如果在实践教学环节,多采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专题管理分析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模拟旅游路线设计、旅游服务流程优化、统计分析旅游经济问题等实验项目的手段,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可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2.1.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旅游专业实验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提高从教人员的资格标准,不仅注重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而且要着力于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主要措施有:①完善引进教师标准,多注重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②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行业能力培训;③加强教师科研的地方应用性,提高教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
2.1.3完善实验教学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是做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作为指导现有实验教学水平提升的风向标。现行评估机制主要针对理论教学而设,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强,教学考核机制急需完善。要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方法,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操作实习及毕业实习等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估。通过学生实习报告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定期的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实习工作态度、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
2.2扩展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训环境,提高自身行业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旅游院校可以适当引进合作企业,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突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功能、社会培训功能、职业资格鉴定功能、专业技能比赛功能和科研创新功能,打造仿真教学环境,建立理念先进、构思新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实训基地。
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旅游院校不仅应通过协作关系,与校外企业和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还应该主动出击,建立相应的合作办学关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与质量。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配合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管理策划、开发规划等工作;校外企业还可以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同时为教师挂职锻炼、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旅游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应以学生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资,多做有益工作,提升实验实训条件与环境,在软件设施上,注重教学水平提升与教师自身能力培养,完善相应实验教学考核机制。此外,还应该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重新建构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体系的协调配合结构,建立起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苏志平.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想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396-397.
[2]李炳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4-77.
[3]夏学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