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课像一首歌,要有一个美妙的前奏;也像一部戏,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序幕,是每节课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它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成功的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状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气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应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学习和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导入方法:
   一、歌曲导入,轻松活泼
   教学中,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没有好的导入,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就是很好的导入形式,小学生喜欢唱歌,用歌曲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相辅相成。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起伏的变化,在感到放松、愉快的同时,会产生兴奋情绪。把唱歌的形式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学3A Unit 2 PartB颜色单词前,先让学生听一曲color song,小学生活泼,爱说爱唱,而且这首英语歌曲曲调欢快,节奏明快,学生能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无意识地感知新课内容。这种用唱歌导入新课进行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学习,使学生既学习了英语语言,又在熟悉的旋律中学到了新知,轻松自然。
   二、谈话导入,温故知新
   小学教学中许多都是用很轻松的谈话的形式作为开头的。谈话导入法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新课之前,英语教师都会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与学生进行“freetalk”。通过一番“freetalk”,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热情进入新课。我们知道每节课的教与学都不是孤立的,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旧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谈话内容。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8 In class时,笔者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Hi…,how are you? Can you see…over there? 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 How many classrooms can you see in our school?”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既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复习,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识的教学。
   三、游戏导入,趣味无穷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很好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导入形式。“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教学游戏可以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寓教于乐。游戏有许多种:Play letter games(字母游戏);Look say and guess (看看,说说,猜猜);Hide and seek (藏一藏,找一找);Do a survey (调查报告);Pass the card (传卡片); Do the action(听音乐,做动作)等。例如,在教学3B Unit 5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孩子们从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摸出乒乓球,然后用英语说出数字,最后做加减法的游戏,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气氛活跃,教学也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实物导入,直观形象
   实物导入并不是所有教学中都能运用的导入形式,但在条件可能的时候用实物去导入新课,效果很好。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范围有限,决定了他们对直观、新颖、有趣的材料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学中的实物、直观教具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中,出示实物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感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2 A Unit 2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如勺子、护士帽、教棒、听诊器等,通过句型Who often uses this?引出单词,导入新课。
   五、设问导入,启迪思维
   审问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故意设疑,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就给学生设下悬念,能勾起学生强烈的破疑愿望,激发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4A Unit 7 It’s late 时,笔者事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学生:What’s this? 学生可能回答:It’s a circle. It’s a ball. It’s a sun.等等,接着笔者在圆内画一个小圆点,再问学生,此时他们会回答:It’s a clock.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这节课的内容。
   六、情景导入,融入生活
   新课程实施后,小学的英语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特别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创设教學情境是小学英语导入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阶段的英语对话和课文多出现在一定的情景中。英语教师可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同学们触景生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新知识。如在教学3B Unit 9 Shopping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服装店,挂满衣服,并标明价格。学生老师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这样借助直观教具,配合动作、手势和表情等,设计一个买东西的真实情景,引出新授句子:Can I help you? I’d like…How much is it?有了真实情境的烘托,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
   教学的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约定俗成的导入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只要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积极思考,不断反思和总结,就能设计出许许多多精彩且有效的课堂导入。
  
其他文献
日前,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将出版。相比去年,今年《考试说明》的语文科目中,《红楼梦》等6部经典作品纳入必考范围。据了解,去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在《考试说明》中首次增加“经典阅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今年对“经典阅读”的考查内容进一步细化。  我国每年出版三四十万种图书,如何从中选择最值得看的书,是读者面临的一个难题。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如果我们认同这一
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目标设计要从偏重道德认知目标,转变到让学生更好地"过道德生活"的多维目标;教学内容的取向要坚持贴近和卷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教学流程的展开,要坚
近日重温《作园丁当然收硕果》一文,魏书生老师痴心一片,为教育改革事业呕心沥血,“三个收获”是他对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独特、深刻、真挚的感悟和理解。  我2009年参加工作,学校是一所十分偏远的农村学校。从农村出发,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美好未来的畅想,毕业后最终又回到了乡下,刚开始内心充满了挣扎和彷徨,夹杂着淡淡的的感伤和忧郁。  但漫步在静谧的校园,看着孩子们纯朴的笑脸,听着其他教师乐观的谈吐,重
在新课程改革中,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辩证的教学新理念.树立教学新理念,其内涵包括:教学是课程开发生长的过程;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要重结
五年级下学期开学不久,儿子的语文老师在班内推行“一人一句分享活动”,即每天第一堂语文课上,指定一名学生登台分享一句名言或警句,须说明句子的作者,厘清关键字词,扼要阐述个人理解与感受或分享理由。班里几十位学生,一个学期“掐头去尾”,人人有机会;而每次分享,时间不拘长短,师生要品评互动,每周末还要总结并评出“最佳分享”。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颇高。  周四这天,儿子即将登场。头天晚上,他早早完成了家庭作业
一 开篇  1924年的校园,聚集了这样一群人: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匡互生、刘薰宇、朱光潜……这里不是京城的某个大学,而是一所乡下中学。她的名字叫——春晖中学。  半西式的校园坐落在世外桃源般的白马湖畔。走出教室,闲暇时间,凭栏远眺,湖光山色,诗意盎然,就像园林一般的宁静优美。他们以此为家,建起了极具自然风光的“小杨柳屋”“平屋”,精心栽种花木。他们还创办了校刊《春晖》,让五四后期的新文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激励教学法,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增强了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可以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针对激励
一对教育价值观的普遍认识价值观即价值取向.它是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也就是主体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
“有偿补课”一直是教育部对教师划出的行为红线。10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部分教师有偿补课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4名“有偿补课”教师受到留党察看、降低岗位等级、取消荣誉称号等处分。  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教师有偿补课。教育是大事,必须抓好、管好。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广大教师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自觉抵制有偿补课等不正之风,一点都没错。教师有偿补课违反了职业道德,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