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2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残匪仍在贵州部分乡村活动,危害百姓。形势需要组织力量到农村去工作,西南革命大学贵阳分校承担了培训干部的任务,我就在这所学校任区队长。分到队上来的40多名学员中,有12个女学员。一位中等身材,乌黑的齐肩短发遮去半边脸的城市姑娘很特别。她不爱说话,有时勉强说几句,脸也红红的,显得纯洁而美丽,第一眼看见她,就让我怦然心动。“革大”分校虽不属于部队,但按部队要求管理,纪律很严,我只能把对她的好感悄悄埋在心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被分配到贵州省瓮安县银盏村去开展工作。这里四面环山,农户分散,有钱人家大都修了碉堡。为了安全,我们就住在肖家修的碉堡里。碉堡分三层,比我长几岁的老周住底层,兼作厨房用;我住第二层,兼作办公室;我和老周认为第三层最安全,让这位不爱说话的城市姑娘居住。碉堡比较小,一层只有一小间,每层的楼梯口就是房门口,等于没门。她上第三层,必经一、二层。
  白天,我们走村串寨,晚上,集中在我住的地方,在油灯下整理资料。和这位叫阿凤的姑娘渐渐熟了,我洗衣服,她就主动过来帮忙;她拿重东西,我当然不会站着看。我一忙就把脏衣服、臭袜子塞在床下,她就悄悄拿去洗;她不会烧火做饭,我在部队里经过锻炼,便一揽包干。一次,我在睡懒觉,她突然出现在面前,用一种命令的口吻说:“今天天气好,把内衣内裤换了,被子拆了,我拿去洗。”她勇敢地看着我,目光里含着一种深情。
  老周善解人意,经常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我们彼此间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她最初叫我区队长、队长,继而叫章建人,后来就省去了姓。没人的时候,亲昵而俏皮地喊我“阿建”。我知道这些微妙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可是,当时有规定,必须25岁以上、8年军龄以上、团级以上的干部才允许恋爱、结婚(被我们称为“二五八团”规定)。我和心爱的阿凤不但不能结婚,连恋爱都在禁止之列,违者以违纪论处。当时,我和阿凤同在一个小山村工作,住一个碉堡,常常一个洗菜,一个挑水;一个劈柴生火,一个煮饭,无处不表现出只有夫妻才有的关心、爱护和体贴。一位老奶奶以为我们是夫妻,说“和和美美,多好的一对”。在那种情况下,不要说谈恋爱,就是同居,也没人知道。但我们彼此尊重,不要说越轨,连手也没拉过一次。
  不久,我离开银盏村,到另一个区接受新任务,她悄悄塞给我一张半身照片,照片上是风姿绰约的阿凤,却没有留言。我要离开她了,千言万语,不知道该说什么,回赠给她的只是依依惜别的一眼。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暂时的分别,竟然造成终身遗憾。不属一个区队,分别半年多,仅仅见了两次面,而且都是集中在县城“整风”的时候。“整风”,当然包括整谈情说爱。我和阿凤关系密切,早有风传,不得不倍加小心。“整风”期间,强调集体行动,我必须跟大家在一起。偶尔见上一面,只能争分抢秒地说上几句,每次都以“以后详谈”,把没说完的话包含进去。两次“整风”,都没有捞着详谈的机会。最糟糕的是第二次“整风”以后,她被调回贵阳,我得留在原地工作一段时间。她走后给我写过一封信,由于邮路不畅,一个多月才收到。给我寄出那封信的第3天,她又调了,去了哪里?不知道。我寄给她的信,由于无法投递而成死信。3个月以后,我调回贵阳。不久,派往黔北某市工作。从此,我和阿凤断了联系。4年后初夏的一个傍晚,我在贵阳街头偶然碰见老周,他说,阿凤有人了。我无法形容当时的痛苦与绝望。
  事后才知道,共和国颁布了《婚姻法》,不再执行“二五八团”的规定。阿凤在当地未婚女青年干部中是佼佼者,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这时候的阿凤,正处于极度苦闷之中。组织部门正以组织的名义无休止地找她谈话,好心的老大姐们不厌其烦地“牵线搭桥”,要她嫁给某位领导;同时,还得应对小伙子们的频频求爱和姐妹们的冷嘲热讽。她勇敢地放话,声明她的白马王子就是我。但口说无凭,久了还是不行。她于是由爱而转为恨、怨。
  没有尽头的等待,没完没了的应对,弄得阿凤惶惶不可终日。一位好友开玩笑说,干脆抓阄。这位好友把向她求婚人的姓名,分别写在纸片上,搓成团,抓到谁就选谁。这玩笑不胫而走,一个追求者更加大胆地接近阿凤,以至造成难以弥合的伤痛……
  我们终于见面了。这是企盼已久的见面,但它真的到来了,又感到那么突然、痛苦和懊丧。阿凤哭泣不止,责备自己背叛了初衷。我只能极力克制自己,好生劝慰,总不能让她痛上加痛啊!我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只能面对现实,我们还是好朋友啊。”我们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我和她相距几百里,不能经常见面,却一直保持书信往来。我们在坚守不伤害对方家庭的情况下,亲切如初。尽管多么想透彻地诉说思恋之情,都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
  这么多年,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被下放劳动,调到基层去,受过错误处理,她都始终如一地信任我。我调到哪里,她的信就到哪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天凉了,她提醒我该加衣服了;知道我身体不好,提醒我按时服药。夫人对我和她过去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非常理解,阿凤每次到来,她都盛情招待。阿凤只有一件大事没有告诉我,她年过半百之后,还是离婚了。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我没问,怕引起她更深的伤痛。
  她会准时给我寄生日礼物:吃的、穿的、用的……最后一次见面,她才告诉我,早先她就开始给我织一件毛衣,后来没了我的信息,就中断了编织,最近又从箱底翻了出来,她要一针一针的把我们50多年的真挚情感织进去,送给我作75岁的生日礼物。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心肌梗塞,一小时不到,她就与世长辞了。
  那件没有织完的毛衣,永远没法织完了,留给我的伤痛同样永远。
其他文献
人物:王道金,91岁, 原遵义地委副书记,是省十次党代会最高龄代表。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介:1930年,参加了红军,经过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师党委常委和第一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1958年9月,任铜仁地委常委、专署副专员;1971年8月,调遵义工作,先后任遵义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遵义地委副书记;1983年12月离休。省九次党代会代表。  精彩回放:王
期刊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也是伍修权将军获得“解放”的日子。70年后的今天,记者对伍修权之女伍一曼及丈夫洪炉进行了专访。    “我们对‘遵义会议’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记者:2006年9月份在北京举办的“遵义会议70周年纪念活动”,你们两次走进展览大厅观看展览。看完展览有什么感触呢?   伍一曼:在遵义会议上确定了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舵手地位,这样,中国革
期刊
赵西林(贵州省诗词学会会长)  刘学洙(原贵州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何光渝(贵州省文联副主席)   戴明贤(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龙异腾(贵州师范大学教授)   陈昌旭(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  陈如昌(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  林钟美(晚晴杂志社总编)  姚云凤(晚晴杂志社社长)
期刊
我小时候,家很窄,总共两间屋,父母住里屋,我们姐弟4人和1位保姆聋婆婆住外屋。  父母每月发薪的那天,一回到家,他们总是脸色凝重,匆忙的进里屋,关上门。等上好久,他们开门,一同走出来,威严的父亲宣布当月的开支计划。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提出购买的衣物、鞋子都是被否决掉的,甚至交纳学杂费的计划也会被延后。  每月从粮店买回的细粮、粗粮和油,在做饭时都用计量用的容器量出来,交给聋婆婆。  临近春节,母亲再
期刊
那天,我刚乘车离开丽江,又十分冲动地想乘车回去。  我这样难舍丽江,是不是漏看了什么重要的风景?倒也不是,虽然的确还有许多景点我不曾游览。我之所以想重返丽江,只是想在那里继续发呆。  事实上,800年的古城丽江,现在已是极热闹的地方,从雅的说,弥漫着唐风宋韵;从俗的说,恰似一个琳琅满目的旅游大超市。况且,从丽江出发,6小时可到香格里拉、泸沽湖、攀枝花,3小时可到大理、虎跳峡、长江第一湾,7小时就可
期刊
孙子两岁后,便开始呀呀学语了。不过,这时学语,并非单靠他主动学,通常要靠大人教。假如说,学喊“爸爸”、“妈妈”以及“吃饭”、“睡觉”之类最简单的话语是学语的“初级阶段”,那么,学唱儿歌则是上点“档次”了。当然,儿歌也有雅俗之分,难易之别。  我在教孙子学唱儿歌时,开始是从教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段子”起步的。那首耳熟能详的《小燕子》就是其中的一首。请听:“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
期刊
德国的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统计,现在德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4个孩子,2006年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14.4万人,预计到2030年,德国总人口将由目前的8250万人下降到7800万人。伴随着人口数量的下降,德国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由目前约1600万人增加到2400万人。  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的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国民经济生产力下降,税收负担加重,而且会加
期刊
2006年7月,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和妻子翁帆的南行(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就如巨星巡回演出,四处被热情的“粉丝”围拥追逐,在三地刮起了猛烈的“杨振宁旋风”,引人瞩目。杨振宁在新加坡的公开讲座,更是吸引了2500名听众,座无虚席之外,连站位也插针不进。  杨振宁于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殊荣的两位华裔科学家之一。经过半个世纪,他对群众仍然具备如磁铁般的吸引力,跟他做出在8
期刊
许愿  一对夫妻来到一口许愿井旁,丈夫弯腰,许了个愿还往井里扔个硬币,妻子也想许愿,但她弯腰时不小心翻入井里,丈夫惊呆了,然后狂笑自语道:怎么这样灵啊。    只学怎么赢  龙龙看见飞飞和苗苗在下象棋,觉得非常好玩,他回到家里对妈妈说:“妈妈,教我下象棋吧。”“行。学象棋要有耐心,双方都有将、士、相、车、马、炮、兵7种棋子,走法都不同,这要慢慢地学。”“不!我不学走法,专门学怎么赢就行了。”   
期刊
每当鲜桃上市的季节,我就会想起40多年前一桩难以忘怀的往事。  记得那是我读中师二年级一个初夏的课间休息,门卫黄大爷急匆匆跑来找我,说:“你爸爸带着水果来看你来了,在门卫室等好久了,你快去吧。”   猛一听,我还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因之一:我一直以为父亲是讨厌我的,因为家里4个孩子,只有我不顾家里的经济情况,一直闹着要继续读书。初中3年里,每当我回家索要伙食费时,父亲的脸色都是极其难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