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残匪仍在贵州部分乡村活动,危害百姓。形势需要组织力量到农村去工作,西南革命大学贵阳分校承担了培训干部的任务,我就在这所学校任区队长。分到队上来的40多名学员中,有12个女学员。一位中等身材,乌黑的齐肩短发遮去半边脸的城市姑娘很特别。她不爱说话,有时勉强说几句,脸也红红的,显得纯洁而美丽,第一眼看见她,就让我怦然心动。“革大”分校虽不属于部队,但按部队要求管理,纪律很严,我只能把对她的好感悄悄埋在心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被分配到贵州省瓮安县银盏村去开展工作。这里四面环山,农户分散,有钱人家大都修了碉堡。为了安全,我们就住在肖家修的碉堡里。碉堡分三层,比我长几岁的老周住底层,兼作厨房用;我住第二层,兼作办公室;我和老周认为第三层最安全,让这位不爱说话的城市姑娘居住。碉堡比较小,一层只有一小间,每层的楼梯口就是房门口,等于没门。她上第三层,必经一、二层。
白天,我们走村串寨,晚上,集中在我住的地方,在油灯下整理资料。和这位叫阿凤的姑娘渐渐熟了,我洗衣服,她就主动过来帮忙;她拿重东西,我当然不会站着看。我一忙就把脏衣服、臭袜子塞在床下,她就悄悄拿去洗;她不会烧火做饭,我在部队里经过锻炼,便一揽包干。一次,我在睡懒觉,她突然出现在面前,用一种命令的口吻说:“今天天气好,把内衣内裤换了,被子拆了,我拿去洗。”她勇敢地看着我,目光里含着一种深情。
老周善解人意,经常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我们彼此间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她最初叫我区队长、队长,继而叫章建人,后来就省去了姓。没人的时候,亲昵而俏皮地喊我“阿建”。我知道这些微妙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可是,当时有规定,必须25岁以上、8年军龄以上、团级以上的干部才允许恋爱、结婚(被我们称为“二五八团”规定)。我和心爱的阿凤不但不能结婚,连恋爱都在禁止之列,违者以违纪论处。当时,我和阿凤同在一个小山村工作,住一个碉堡,常常一个洗菜,一个挑水;一个劈柴生火,一个煮饭,无处不表现出只有夫妻才有的关心、爱护和体贴。一位老奶奶以为我们是夫妻,说“和和美美,多好的一对”。在那种情况下,不要说谈恋爱,就是同居,也没人知道。但我们彼此尊重,不要说越轨,连手也没拉过一次。
不久,我离开银盏村,到另一个区接受新任务,她悄悄塞给我一张半身照片,照片上是风姿绰约的阿凤,却没有留言。我要离开她了,千言万语,不知道该说什么,回赠给她的只是依依惜别的一眼。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暂时的分别,竟然造成终身遗憾。不属一个区队,分别半年多,仅仅见了两次面,而且都是集中在县城“整风”的时候。“整风”,当然包括整谈情说爱。我和阿凤关系密切,早有风传,不得不倍加小心。“整风”期间,强调集体行动,我必须跟大家在一起。偶尔见上一面,只能争分抢秒地说上几句,每次都以“以后详谈”,把没说完的话包含进去。两次“整风”,都没有捞着详谈的机会。最糟糕的是第二次“整风”以后,她被调回贵阳,我得留在原地工作一段时间。她走后给我写过一封信,由于邮路不畅,一个多月才收到。给我寄出那封信的第3天,她又调了,去了哪里?不知道。我寄给她的信,由于无法投递而成死信。3个月以后,我调回贵阳。不久,派往黔北某市工作。从此,我和阿凤断了联系。4年后初夏的一个傍晚,我在贵阳街头偶然碰见老周,他说,阿凤有人了。我无法形容当时的痛苦与绝望。
事后才知道,共和国颁布了《婚姻法》,不再执行“二五八团”的规定。阿凤在当地未婚女青年干部中是佼佼者,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这时候的阿凤,正处于极度苦闷之中。组织部门正以组织的名义无休止地找她谈话,好心的老大姐们不厌其烦地“牵线搭桥”,要她嫁给某位领导;同时,还得应对小伙子们的频频求爱和姐妹们的冷嘲热讽。她勇敢地放话,声明她的白马王子就是我。但口说无凭,久了还是不行。她于是由爱而转为恨、怨。
没有尽头的等待,没完没了的应对,弄得阿凤惶惶不可终日。一位好友开玩笑说,干脆抓阄。这位好友把向她求婚人的姓名,分别写在纸片上,搓成团,抓到谁就选谁。这玩笑不胫而走,一个追求者更加大胆地接近阿凤,以至造成难以弥合的伤痛……
我们终于见面了。这是企盼已久的见面,但它真的到来了,又感到那么突然、痛苦和懊丧。阿凤哭泣不止,责备自己背叛了初衷。我只能极力克制自己,好生劝慰,总不能让她痛上加痛啊!我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只能面对现实,我们还是好朋友啊。”我们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我和她相距几百里,不能经常见面,却一直保持书信往来。我们在坚守不伤害对方家庭的情况下,亲切如初。尽管多么想透彻地诉说思恋之情,都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
这么多年,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被下放劳动,调到基层去,受过错误处理,她都始终如一地信任我。我调到哪里,她的信就到哪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天凉了,她提醒我该加衣服了;知道我身体不好,提醒我按时服药。夫人对我和她过去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非常理解,阿凤每次到来,她都盛情招待。阿凤只有一件大事没有告诉我,她年过半百之后,还是离婚了。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我没问,怕引起她更深的伤痛。
她会准时给我寄生日礼物:吃的、穿的、用的……最后一次见面,她才告诉我,早先她就开始给我织一件毛衣,后来没了我的信息,就中断了编织,最近又从箱底翻了出来,她要一针一针的把我们50多年的真挚情感织进去,送给我作75岁的生日礼物。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心肌梗塞,一小时不到,她就与世长辞了。
那件没有织完的毛衣,永远没法织完了,留给我的伤痛同样永远。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被分配到贵州省瓮安县银盏村去开展工作。这里四面环山,农户分散,有钱人家大都修了碉堡。为了安全,我们就住在肖家修的碉堡里。碉堡分三层,比我长几岁的老周住底层,兼作厨房用;我住第二层,兼作办公室;我和老周认为第三层最安全,让这位不爱说话的城市姑娘居住。碉堡比较小,一层只有一小间,每层的楼梯口就是房门口,等于没门。她上第三层,必经一、二层。
白天,我们走村串寨,晚上,集中在我住的地方,在油灯下整理资料。和这位叫阿凤的姑娘渐渐熟了,我洗衣服,她就主动过来帮忙;她拿重东西,我当然不会站着看。我一忙就把脏衣服、臭袜子塞在床下,她就悄悄拿去洗;她不会烧火做饭,我在部队里经过锻炼,便一揽包干。一次,我在睡懒觉,她突然出现在面前,用一种命令的口吻说:“今天天气好,把内衣内裤换了,被子拆了,我拿去洗。”她勇敢地看着我,目光里含着一种深情。
老周善解人意,经常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我们彼此间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她最初叫我区队长、队长,继而叫章建人,后来就省去了姓。没人的时候,亲昵而俏皮地喊我“阿建”。我知道这些微妙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可是,当时有规定,必须25岁以上、8年军龄以上、团级以上的干部才允许恋爱、结婚(被我们称为“二五八团”规定)。我和心爱的阿凤不但不能结婚,连恋爱都在禁止之列,违者以违纪论处。当时,我和阿凤同在一个小山村工作,住一个碉堡,常常一个洗菜,一个挑水;一个劈柴生火,一个煮饭,无处不表现出只有夫妻才有的关心、爱护和体贴。一位老奶奶以为我们是夫妻,说“和和美美,多好的一对”。在那种情况下,不要说谈恋爱,就是同居,也没人知道。但我们彼此尊重,不要说越轨,连手也没拉过一次。
不久,我离开银盏村,到另一个区接受新任务,她悄悄塞给我一张半身照片,照片上是风姿绰约的阿凤,却没有留言。我要离开她了,千言万语,不知道该说什么,回赠给她的只是依依惜别的一眼。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暂时的分别,竟然造成终身遗憾。不属一个区队,分别半年多,仅仅见了两次面,而且都是集中在县城“整风”的时候。“整风”,当然包括整谈情说爱。我和阿凤关系密切,早有风传,不得不倍加小心。“整风”期间,强调集体行动,我必须跟大家在一起。偶尔见上一面,只能争分抢秒地说上几句,每次都以“以后详谈”,把没说完的话包含进去。两次“整风”,都没有捞着详谈的机会。最糟糕的是第二次“整风”以后,她被调回贵阳,我得留在原地工作一段时间。她走后给我写过一封信,由于邮路不畅,一个多月才收到。给我寄出那封信的第3天,她又调了,去了哪里?不知道。我寄给她的信,由于无法投递而成死信。3个月以后,我调回贵阳。不久,派往黔北某市工作。从此,我和阿凤断了联系。4年后初夏的一个傍晚,我在贵阳街头偶然碰见老周,他说,阿凤有人了。我无法形容当时的痛苦与绝望。
事后才知道,共和国颁布了《婚姻法》,不再执行“二五八团”的规定。阿凤在当地未婚女青年干部中是佼佼者,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这时候的阿凤,正处于极度苦闷之中。组织部门正以组织的名义无休止地找她谈话,好心的老大姐们不厌其烦地“牵线搭桥”,要她嫁给某位领导;同时,还得应对小伙子们的频频求爱和姐妹们的冷嘲热讽。她勇敢地放话,声明她的白马王子就是我。但口说无凭,久了还是不行。她于是由爱而转为恨、怨。
没有尽头的等待,没完没了的应对,弄得阿凤惶惶不可终日。一位好友开玩笑说,干脆抓阄。这位好友把向她求婚人的姓名,分别写在纸片上,搓成团,抓到谁就选谁。这玩笑不胫而走,一个追求者更加大胆地接近阿凤,以至造成难以弥合的伤痛……
我们终于见面了。这是企盼已久的见面,但它真的到来了,又感到那么突然、痛苦和懊丧。阿凤哭泣不止,责备自己背叛了初衷。我只能极力克制自己,好生劝慰,总不能让她痛上加痛啊!我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只能面对现实,我们还是好朋友啊。”我们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我和她相距几百里,不能经常见面,却一直保持书信往来。我们在坚守不伤害对方家庭的情况下,亲切如初。尽管多么想透彻地诉说思恋之情,都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
这么多年,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被下放劳动,调到基层去,受过错误处理,她都始终如一地信任我。我调到哪里,她的信就到哪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天凉了,她提醒我该加衣服了;知道我身体不好,提醒我按时服药。夫人对我和她过去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非常理解,阿凤每次到来,她都盛情招待。阿凤只有一件大事没有告诉我,她年过半百之后,还是离婚了。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我没问,怕引起她更深的伤痛。
她会准时给我寄生日礼物:吃的、穿的、用的……最后一次见面,她才告诉我,早先她就开始给我织一件毛衣,后来没了我的信息,就中断了编织,最近又从箱底翻了出来,她要一针一针的把我们50多年的真挚情感织进去,送给我作75岁的生日礼物。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心肌梗塞,一小时不到,她就与世长辞了。
那件没有织完的毛衣,永远没法织完了,留给我的伤痛同样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