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物流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地关注,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甚至将现代物流业列为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现阶段的中国物流市场到底处在何种状态,又有什么样的前景 呢?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前景与其经济发展的水准和后续增长趋势有着直接关系。中国经济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制度创新、稳定的社会环境、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迅速增大了在经济领域中的投入……可以预料,如果中国不出现社会动乱、国家分裂、重大经济决策失误,会在今后20年的时间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起飞势头。这些为我国的物流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条件。
物流需求快速上升
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需求也持续地快速上升。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分析:1 991年一200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从51 82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不考虑价格因素,增长了3.8倍,年均增长14%。从物流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52.696,保管成本占31.896,管理成本占1 5.6%。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从1 991年的24%,下降到2002年的21.596。
第三方物流起步
由于长期农业文明统治的封闭性思维、长期形成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惯性、企业存量物流资产与相关人员的处理、企业内部部分人员追求个体利益的“潜规则”等原因,中国多数的民族工商企业仍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习惯于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客户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但大量外资企业外购物流的经营活动已经启动了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同时,少数敏感的中国民族工商企业在外资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也开始了外购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活动。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显示,2003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约为6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的2.4%同时,尽管中国目前的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还比较低(主要仍集中在对基本业务如干线运输、储存保管和市内配送等的需求上),对增值性高。综合的物流服务如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的需求还很少,物流服务的计费还没有摆脱传统的以运输费、仓储费等按功能计费的结算方式,但是已有部分客户不再局限于与物流企业就功能性服务收费进行讨价还价,而是系统地提出物流需求,比较各物流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全面评估物流服务在物流成本节省、物流资产减少、订单周期缩短、库存水平下降、资金周转加快等方面所带来的价值。一些企业甚至由董事会做出物流外包的决策。近几年,随着物流热潮在中国的兴起,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正从更多行业、更多企业、更大范围地释放出来,开始从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向传统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尚处起步阶段,前几年的物流热潮存在媒体炒作的因素,与中国一贯以来的“跟风”习惯和一些政府部门追求短期政绩的原因也有关。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中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7.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中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完成中级以上泊位45个,其中深水泊位36个,新增吞吐能力8220万吨,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按“十五”规划,大陆将建设164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4万吨,其中集装箱泊位69个,新增能力1940万标箱;新建大型原油和矿石接卸泊位各3个,新增能力各3000万吨;新建与改造内河泊位200个,新增吞吐能力2500万吨。近几年,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也大批涌现。
无序竞争的初级阶段
自1 999年中国产生物流热潮以来.不但传统的运输、仓储类企业纷纷改名为物流企业,外资物流企业大举进入中国, 中国国内很多其它行业的企业也纷纷进入这一行业,导致各地注册的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新增的物流企业每年以16%至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与物流有关的组织(其中绝大多数是企业)已达73万家左右。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需求尚处起步阶段,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数量众多,再加上传统运输、仓储类企业的竞争,物流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
同时,中国的物流发展历史短,不但社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足,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也不足,普遍只能提供较为原始和单一的物流服务。在不能提供差异化物流服务的情况下,价格就成了竞争的惟一武器。可以说,中国的物流行业总体上还处于低服务水准、低价格的低水平竞争阶段。另外,由于中国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和管理上的不到位, 目前的物流市场非常混乱,超载现象非常普遍:超载50%以上的车辆司空见惯,超载500%以上的车辆也不少见。某些不规范经营的劣质储运企业正是利用超载降低自己的运输成本,从而在拓展市场时给需求企业很低的报价,而目前的很多生产和商业企业出于成本的压力,在外包物流或某些物流功能时将物流企业的报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经常选择将运输功能单独外包给那些不规范经营的物流或运输企业,影响了工商企业将物流整体外包的进程。
眺望前景
——物流需求规模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在今后20年,中国经济将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继续快速增长,虽然中国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和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将使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逐步降低,但经济总量的扩大仍将带来物流需求规模的持续增长。此外,虽然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从中、美两国2002年的统计数据比较(见表)可轻易看出。
可以预料的是.为承载物流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也将不断发展。
其实,基于扩大内需和完善基础设施的考虑.中国在近年来已在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将在今 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采取多种措施保持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
——第三方物流需求快速增加,层次不断提高。由于行业和地方保护的存在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很多,企业具有自营物流的惯性与相应的资产沉淀,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的改革也还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等多种因素,使得中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需求还不足。但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将引致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大背景下,加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面临激烈竞争的中外企业为降低成本、集中核心竞争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外购第三方物流服务一定会成为更多工商企业的选择。
另外.中国已加入WTO,在融入世界整体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国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有碍第三方物流需求增长的制度改革将得到极大促进.从而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使中国日益成为一个“世界工厂”。一来将直接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带来国际物流需求的大量增加;二来这些外资企业对物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比较清楚,对通过物流管理降低其流通费用、缩短供货时间、增加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且多数有着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传统,进入中国后,多数该类企业无疑将对第三方物流产生需求,并进而逐步带动更多的中国民族企业外购第三方物流。根据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一2005年的年增长率可达25%。
——物流市场竞争逐渐有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法规建设的不断完善,一些不规范运作的物流企业将逐步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目前在物流市场还很猖獗的“非正常”竞争手段将不断减少。2001年3月,中国的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民用航空总局等六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指出政府部门在现代物流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很好的外部条件,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事实上,中国政府2003年下半年开展的治理公路“超限运输”的活动,就一度对很多依靠超限运输赢取客户的劣质物流和运输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同时,中国的资本也开始走向市场化。除原来的两家商业银行公开上市以外,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也正酝酿公开上市。这就使得部分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借助行政命令从银行融资更加困难。同时.这又为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融资便利,从而使得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更为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竞争优势和潜力的物流企业兼并劣势物流企业的进程将更为顺利.而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部分优秀物流企业在自身实力、品牌意识、技术装备增强的同时.经营与运作也会规范化,进而引致中国物流市场竞争的有序化。
编注:作者系深圳市仓储与运输管理协会专家委员,深圳市现代物流领导小组专家。
(整理/邵青 编辑/张立平)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前景与其经济发展的水准和后续增长趋势有着直接关系。中国经济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制度创新、稳定的社会环境、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迅速增大了在经济领域中的投入……可以预料,如果中国不出现社会动乱、国家分裂、重大经济决策失误,会在今后20年的时间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起飞势头。这些为我国的物流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条件。
物流需求快速上升
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需求也持续地快速上升。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分析:1 991年一200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从51 82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不考虑价格因素,增长了3.8倍,年均增长14%。从物流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52.696,保管成本占31.896,管理成本占1 5.6%。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从1 991年的24%,下降到2002年的21.596。
第三方物流起步
由于长期农业文明统治的封闭性思维、长期形成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惯性、企业存量物流资产与相关人员的处理、企业内部部分人员追求个体利益的“潜规则”等原因,中国多数的民族工商企业仍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习惯于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客户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但大量外资企业外购物流的经营活动已经启动了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同时,少数敏感的中国民族工商企业在外资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也开始了外购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活动。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显示,2003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约为6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的2.4%同时,尽管中国目前的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还比较低(主要仍集中在对基本业务如干线运输、储存保管和市内配送等的需求上),对增值性高。综合的物流服务如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的需求还很少,物流服务的计费还没有摆脱传统的以运输费、仓储费等按功能计费的结算方式,但是已有部分客户不再局限于与物流企业就功能性服务收费进行讨价还价,而是系统地提出物流需求,比较各物流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全面评估物流服务在物流成本节省、物流资产减少、订单周期缩短、库存水平下降、资金周转加快等方面所带来的价值。一些企业甚至由董事会做出物流外包的决策。近几年,随着物流热潮在中国的兴起,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正从更多行业、更多企业、更大范围地释放出来,开始从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向传统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尚处起步阶段,前几年的物流热潮存在媒体炒作的因素,与中国一贯以来的“跟风”习惯和一些政府部门追求短期政绩的原因也有关。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中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7.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中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完成中级以上泊位45个,其中深水泊位36个,新增吞吐能力8220万吨,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按“十五”规划,大陆将建设164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4万吨,其中集装箱泊位69个,新增能力1940万标箱;新建大型原油和矿石接卸泊位各3个,新增能力各3000万吨;新建与改造内河泊位200个,新增吞吐能力2500万吨。近几年,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也大批涌现。
无序竞争的初级阶段
自1 999年中国产生物流热潮以来.不但传统的运输、仓储类企业纷纷改名为物流企业,外资物流企业大举进入中国, 中国国内很多其它行业的企业也纷纷进入这一行业,导致各地注册的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新增的物流企业每年以16%至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与物流有关的组织(其中绝大多数是企业)已达73万家左右。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需求尚处起步阶段,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数量众多,再加上传统运输、仓储类企业的竞争,物流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
同时,中国的物流发展历史短,不但社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足,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也不足,普遍只能提供较为原始和单一的物流服务。在不能提供差异化物流服务的情况下,价格就成了竞争的惟一武器。可以说,中国的物流行业总体上还处于低服务水准、低价格的低水平竞争阶段。另外,由于中国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和管理上的不到位, 目前的物流市场非常混乱,超载现象非常普遍:超载50%以上的车辆司空见惯,超载500%以上的车辆也不少见。某些不规范经营的劣质储运企业正是利用超载降低自己的运输成本,从而在拓展市场时给需求企业很低的报价,而目前的很多生产和商业企业出于成本的压力,在外包物流或某些物流功能时将物流企业的报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经常选择将运输功能单独外包给那些不规范经营的物流或运输企业,影响了工商企业将物流整体外包的进程。
眺望前景
——物流需求规模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在今后20年,中国经济将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继续快速增长,虽然中国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和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将使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逐步降低,但经济总量的扩大仍将带来物流需求规模的持续增长。此外,虽然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从中、美两国2002年的统计数据比较(见表)可轻易看出。
可以预料的是.为承载物流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也将不断发展。
其实,基于扩大内需和完善基础设施的考虑.中国在近年来已在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将在今 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采取多种措施保持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
——第三方物流需求快速增加,层次不断提高。由于行业和地方保护的存在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很多,企业具有自营物流的惯性与相应的资产沉淀,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的改革也还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等多种因素,使得中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需求还不足。但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将引致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大背景下,加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面临激烈竞争的中外企业为降低成本、集中核心竞争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外购第三方物流服务一定会成为更多工商企业的选择。
另外.中国已加入WTO,在融入世界整体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国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有碍第三方物流需求增长的制度改革将得到极大促进.从而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使中国日益成为一个“世界工厂”。一来将直接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带来国际物流需求的大量增加;二来这些外资企业对物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比较清楚,对通过物流管理降低其流通费用、缩短供货时间、增加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且多数有着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传统,进入中国后,多数该类企业无疑将对第三方物流产生需求,并进而逐步带动更多的中国民族企业外购第三方物流。根据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一2005年的年增长率可达25%。
——物流市场竞争逐渐有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法规建设的不断完善,一些不规范运作的物流企业将逐步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目前在物流市场还很猖獗的“非正常”竞争手段将不断减少。2001年3月,中国的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民用航空总局等六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指出政府部门在现代物流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很好的外部条件,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事实上,中国政府2003年下半年开展的治理公路“超限运输”的活动,就一度对很多依靠超限运输赢取客户的劣质物流和运输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同时,中国的资本也开始走向市场化。除原来的两家商业银行公开上市以外,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也正酝酿公开上市。这就使得部分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借助行政命令从银行融资更加困难。同时.这又为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融资便利,从而使得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更为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竞争优势和潜力的物流企业兼并劣势物流企业的进程将更为顺利.而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部分优秀物流企业在自身实力、品牌意识、技术装备增强的同时.经营与运作也会规范化,进而引致中国物流市场竞争的有序化。
编注:作者系深圳市仓储与运输管理协会专家委员,深圳市现代物流领导小组专家。
(整理/邵青 编辑/张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