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西适时提出“一大四小”工程,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突出独特的生态优势,加快生态型工业园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发挥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建设;江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6-0100-02
随着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以及武广高铁的建成通车,江西面临着在中部地区被边缘化的处境。然而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是支撑江西快速发展无与伦比的优势。
1 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生态城市的理念渊源很长,可上溯到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欧洲古代城市和美国印第安人的村庄。现代的生态城市思想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物圈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基础上。
1.1 生态理念源远流长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早就有生态的理念,注意从区域、用地结构、建筑风貌等方面来创造优美的环境,保持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商君书•徕民篇》:“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以城市及周围的用地比例作为土地使用、居民分布的规定,来保证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先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理念。很多古代宫殿、古城、古镇、古民居、古代园林、宗教名胜建筑群体现了基于山水理念进行的环境设计,各具特色的意境创造和城市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基本条件,作为现代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的载体,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20世纪40年代赖特的《不可救药的城市》、赛尔特的《我们的城市能否存在》警示了环境破坏的后果,20世纪60年代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及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高级别的承诺。
1.2 当前城市的生态状况
随着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迁徙聚集,城市生态状况愈加不容乐观。城市建成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废弃物的排放量占到总量的70%~80%,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质量下降,酸雨产生,能见度降低,破坏臭氧层增加紫外线照射,伴随能源、水、森林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导致城市局部气象、生物链改变。密集的高层建筑物和地下水、矿藏等的过量开采,导致城市地面沉降,造成建筑物损毁,潮水倒灌,地表积水等人为公害。大量人工环境造成交通拥堵、房地产价格飙升,以及视觉、心理的巨大不适应。
纵观我国近几十年来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的演进轨迹,可以概括为“三生兼顾、永续发展”。第一阶段,可称为“生产型”城市阶段。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建设阶段,不注重生态环境,不重视生活服务。第二阶段,可称为“生活型”城市阶段。开始突出生活,兼顾生产。认识到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既是生产的载体,也是消费的中心,城市交通、通信、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完善。第三阶段,可称为“生态型”城市阶段。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品质、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使城市持续发展。
2 江西生态城市建设的比较优势
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上就是低度市场化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偏低。一个地区走向现代化,人口等生产要素逐步向城市集中,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增强,带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
2.1 江西城市化发展现状
2007年江西11个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282.61亿元,占全省当年经济总量的41.50%;人均GDP达24617元,几乎是全省平均水平12633元的两倍。人均非农产业产值呈显著增长趋势,2007年江西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为83.6%,比1978年提高了25.2%。这表明江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出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就业结构的演变总体上也呈现出非农化变动特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规模逐步扩大。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285.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468.8万人,比重由22.8%增长到62%。但从城市化率来看,江西落后于全国,2008年只有40.9%,而全国平均水平是44.9%。
2.2 江西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江西地处中亚温带,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和湖泊水系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0.05%。绿水青山,一派田园风情,自然风光优美,有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长江、赣江等众多的名山大川。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据统计,鄱阳湖的鸟类共有310多种,占全国鸟类的1/4,每年大概有30万只。湖中鱼类140种,占长江水系中鱼类的46.7%。鄱阳湖有巨大的自我净化功能,水质现在基本维持在2~3类。
20世纪80年代,江西举全省之力,实施了一项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宏大系统工程——“山江湖工程”,遵循“治湖需治江、治江需治山、治山需治穷”的系统理念。江西近来又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战略,实施“一大四小工程”,确保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的后劲、财富和优势。目前已形成生态系统齐全,生物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前景可喜的局面,绿色农产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是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独特的优势,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后发优势。
3 江西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3.1 加快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
借鉴 “经济发达,工业优先”的经验,梯度转移沿海地区低污染、低能耗、生态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搞粗放型尤其是污染型产业。将生态型工业园区作为江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共青城的变化可以说是江西省这几年的缩影,2002年开始按照建设服装城、生态休闲城、教育与高新产业城的发展总体思路,着力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共青城两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达30000人,服装纺织加工能力达5000万件,拥有“鸭鸭”、“回圆”、“大嘴鸭”等著名品牌。
3.2 建立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制度体系
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在土地征用和户籍管理等领域率先改革,建立城乡开放、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和功能性分割,使农民在选择职业时与城镇居民具有等同教育权、医疗权和低保权等。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让城乡居民自由迁徙,按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员,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弹性管理,户口与人随走随迁随落户。将强制性的行政征用土地改为交易性的市场购买,让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成为独立的市场交易主体,杜绝对农村土地的不合理征用。
3.3 加快生态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
城市是人口、资本、生产和消费聚集的地方,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自然资源、人力作用资源和人文资源作为功能载体,带动、辐射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等通道为主轴的“大井字”生产力布局,借鉴珠三角、长三角的经验,借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加快培育若干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形成有特色的经济区。在每个经济区内率先发展一两个大城市,形成二级区域中心,根据不同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形成不同的功能定位,实现城乡互为资源、市场、服务、生态融合的局面。
3.4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江西是我国传统粮食主产区,“偏农”、“重农”导致产业结构始终处于低层次状态,城市经济实力明显偏弱,与发达的沿海地区同类城市相比,城市聚集和辐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功能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生态型城市体系,将县城建设成具有沟通城乡市场,衔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功能。选择若干在经济、地理、生态和人文资源方面有优势的城镇加以扶持,发挥小城镇对人口分流的作用,使农民获得大量非农就业机会,使城市化、工业化、生态化和“三农”现代化并驾齐驱,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
3.5 加快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江西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环境,鄱阳湖是江西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温家宝总理指出:要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三带(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构建四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建设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圈。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合理利用资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体系,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培育城市群。
参考文献:
[1]肖金成,杨洁,袁朱,等.打造中心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肖良材(1972—),男,汉族,江西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办公厅财务处处长,研究方向:中部地区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建设;江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6-0100-02
随着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以及武广高铁的建成通车,江西面临着在中部地区被边缘化的处境。然而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是支撑江西快速发展无与伦比的优势。
1 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生态城市的理念渊源很长,可上溯到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欧洲古代城市和美国印第安人的村庄。现代的生态城市思想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物圈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基础上。
1.1 生态理念源远流长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早就有生态的理念,注意从区域、用地结构、建筑风貌等方面来创造优美的环境,保持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商君书•徕民篇》:“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以城市及周围的用地比例作为土地使用、居民分布的规定,来保证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先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理念。很多古代宫殿、古城、古镇、古民居、古代园林、宗教名胜建筑群体现了基于山水理念进行的环境设计,各具特色的意境创造和城市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基本条件,作为现代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的载体,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20世纪40年代赖特的《不可救药的城市》、赛尔特的《我们的城市能否存在》警示了环境破坏的后果,20世纪60年代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及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高级别的承诺。
1.2 当前城市的生态状况
随着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迁徙聚集,城市生态状况愈加不容乐观。城市建成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废弃物的排放量占到总量的70%~80%,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质量下降,酸雨产生,能见度降低,破坏臭氧层增加紫外线照射,伴随能源、水、森林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导致城市局部气象、生物链改变。密集的高层建筑物和地下水、矿藏等的过量开采,导致城市地面沉降,造成建筑物损毁,潮水倒灌,地表积水等人为公害。大量人工环境造成交通拥堵、房地产价格飙升,以及视觉、心理的巨大不适应。
纵观我国近几十年来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的演进轨迹,可以概括为“三生兼顾、永续发展”。第一阶段,可称为“生产型”城市阶段。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建设阶段,不注重生态环境,不重视生活服务。第二阶段,可称为“生活型”城市阶段。开始突出生活,兼顾生产。认识到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既是生产的载体,也是消费的中心,城市交通、通信、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完善。第三阶段,可称为“生态型”城市阶段。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品质、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使城市持续发展。
2 江西生态城市建设的比较优势
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上就是低度市场化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偏低。一个地区走向现代化,人口等生产要素逐步向城市集中,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增强,带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
2.1 江西城市化发展现状
2007年江西11个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282.61亿元,占全省当年经济总量的41.50%;人均GDP达24617元,几乎是全省平均水平12633元的两倍。人均非农产业产值呈显著增长趋势,2007年江西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为83.6%,比1978年提高了25.2%。这表明江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出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就业结构的演变总体上也呈现出非农化变动特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规模逐步扩大。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285.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468.8万人,比重由22.8%增长到62%。但从城市化率来看,江西落后于全国,2008年只有40.9%,而全国平均水平是44.9%。
2.2 江西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江西地处中亚温带,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和湖泊水系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0.05%。绿水青山,一派田园风情,自然风光优美,有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长江、赣江等众多的名山大川。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据统计,鄱阳湖的鸟类共有310多种,占全国鸟类的1/4,每年大概有30万只。湖中鱼类140种,占长江水系中鱼类的46.7%。鄱阳湖有巨大的自我净化功能,水质现在基本维持在2~3类。
20世纪80年代,江西举全省之力,实施了一项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宏大系统工程——“山江湖工程”,遵循“治湖需治江、治江需治山、治山需治穷”的系统理念。江西近来又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战略,实施“一大四小工程”,确保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的后劲、财富和优势。目前已形成生态系统齐全,生物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前景可喜的局面,绿色农产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是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独特的优势,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后发优势。
3 江西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3.1 加快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
借鉴 “经济发达,工业优先”的经验,梯度转移沿海地区低污染、低能耗、生态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搞粗放型尤其是污染型产业。将生态型工业园区作为江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共青城的变化可以说是江西省这几年的缩影,2002年开始按照建设服装城、生态休闲城、教育与高新产业城的发展总体思路,着力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共青城两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达30000人,服装纺织加工能力达5000万件,拥有“鸭鸭”、“回圆”、“大嘴鸭”等著名品牌。
3.2 建立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制度体系
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在土地征用和户籍管理等领域率先改革,建立城乡开放、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和功能性分割,使农民在选择职业时与城镇居民具有等同教育权、医疗权和低保权等。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让城乡居民自由迁徙,按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员,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弹性管理,户口与人随走随迁随落户。将强制性的行政征用土地改为交易性的市场购买,让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成为独立的市场交易主体,杜绝对农村土地的不合理征用。
3.3 加快生态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
城市是人口、资本、生产和消费聚集的地方,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自然资源、人力作用资源和人文资源作为功能载体,带动、辐射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等通道为主轴的“大井字”生产力布局,借鉴珠三角、长三角的经验,借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加快培育若干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形成有特色的经济区。在每个经济区内率先发展一两个大城市,形成二级区域中心,根据不同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形成不同的功能定位,实现城乡互为资源、市场、服务、生态融合的局面。
3.4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江西是我国传统粮食主产区,“偏农”、“重农”导致产业结构始终处于低层次状态,城市经济实力明显偏弱,与发达的沿海地区同类城市相比,城市聚集和辐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功能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生态型城市体系,将县城建设成具有沟通城乡市场,衔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功能。选择若干在经济、地理、生态和人文资源方面有优势的城镇加以扶持,发挥小城镇对人口分流的作用,使农民获得大量非农就业机会,使城市化、工业化、生态化和“三农”现代化并驾齐驱,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
3.5 加快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江西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环境,鄱阳湖是江西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温家宝总理指出:要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三带(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构建四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建设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圈。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合理利用资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体系,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培育城市群。
参考文献:
[1]肖金成,杨洁,袁朱,等.打造中心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肖良材(1972—),男,汉族,江西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办公厅财务处处长,研究方向:中部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