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网2005年9月13日报道:美国华商会会长邓龙先生曾多次受到胡锦涛主席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与鼓励。
邓龙,美国华商会会长,美国龙胜行集团公司、中国城超市集团公司、美国龙胜地产开发公司及纽约国际影视制作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他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他和雅虎的创办人杨致远作为美国新华商的领军人物,一起获选2005年亚太最具创造力之华商领袖奖。
他是美国最年轻的企业品牌创立者之一;他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最年轻的美国捐款人;他是“第八届世界华商大会”上韩国总理接见的最年轻的华商代表团团长。在风起云涌的商界,年轻是一种资本,一种自信,一种优势。38岁,邓龙年轻得与他所取得的成就似乎不相称。
以坚忍求生存,创业“龙胜行”
“我是客家人,客家人的血液在我身上流淌。我们客家人从小就有经商的思维,走南闯北去打天下。而客家人突出的品质就是坚韧,特别能吃苦耐劳,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都能生存;还有就是入乡随俗的传统,也就是能很快地适应生存环境。”
邓龙,从闽南西部群山中来。1968年他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梓口坊”降生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普通的男孩,三十年后会成为中美两国经贸领域的佼佼者。
1985年,17岁的邓龙开了三明市第一家旅游工艺品精品店。这个举动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正是这个精品店,让邓龙成了三明市第一个“万元户”。其转折点是一种台湾产的设计精美的情人卡。那是邓龙在一次去深圳进货时偶然发现的。然而这种情人卡价格不菲,但邓龙相信他的市场,“冒险”地用身上仅有的两千元钱购进这批卡。果然不出邓龙所料,此卡一经推出,即被年轻人一抢而空。
少年时牛刀小试的成功,让邓龙想到去大洋彼岸的美国寻找商机。
1990年,邓龙只身一人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从洛杉机机场出来,我看到3面美国星条旗挂在那里,我想,终于到美国了。我把行李放在边上,跪在地上,吻那个土地。”当时那种因为孤单和语言所造成的身在异乡的感觉是不可否认的,但那一刻在他心中升起的是另一种决心,那就是一定要在美国的土地上做出一番事业。
然而,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不懂英语,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创业从何谈起?在一家中餐馆蜗居打工了一段时间后,他用积蓄的微薄工钱买了飞往纽约的机票,他憧憬着纽约的无限商机……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更为艰辛的磨难。
在光怪陆离的繁华中,邓龙的第一个栖身之地是唐人街一个简陋的、“睡觉时老鼠蟑螂都会往身上爬”的地下旅馆。他第一份工作是做装修的散工,干的是通下水道、清理垃圾、帮人换水龙头等最脏最累的活。最后,他还被莫名其妙地解雇了。“现实的残酷如此始料不及,是客家人的韧性让我始终坚持着理想。”
三个月后,当他对装修这一行已摸的很清楚时,就申请注册成立了自己的装修公司。但当时的美国,正是20世纪90年代初百业萧条的时候,“常常为了揽到一个诸如换水龙头、捅水管这样很小的活,开几个小时的车去长岛等很远的郊区。”“印象最深刻的是1994年初的一次装修服务。当时美国东部遭遇一场罕见的暴风雪,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一位纽约牙买加的客户打来电话,说他家房子的屋顶被暴风雪掀起,需紧急抢修。去还是不去?记得当时我放下电话,提起工具箱就出门了。那么冷的天,工具箱好像特别沉。当我赶到客户家,嘴里衔着螺丝,一手拿着电枪,攀上屋顶时,暴风雪差点没把我冻成了雪人。”说到这里,邓龙先生似乎还带着一点幽默去回忆那时的艰辛:“当我拔出螺丝时,连嘴唇上的皮肉也被一起扯了下来……”邓龙先生在电话那头还轻轻笑了一下。
1994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福建的香菇好卖”。不久,就和几个朋友合伙,创办了自己的食品进出口公司,取名就叫“龙胜行”。如今如日中天的“龙胜行”集团公司最初就是从福建香菇做起。
公司虽然成立了,但“龙胜行”从迈出的第一步起就面临一种挑战。因为当时美国的东方食品进口事务过去一直由来自广东、越南的老华侨经营,圈外人要想打进这个圈子非常难。在最初的日子里,邓龙都是每天背着大包的香菇,顶着冬日刺骨的寒风,在曼哈顿中国城沿街一家一家地推销。“但是生意不好做,业务不景气,合伙人最后都退股了,怎么办?我咬咬牙,拿出所有积蓄买下了所有股份,也就成了‘龙胜行’公司惟一的拥有人。”“在你最想放弃的时候,就是最需要坚持的时候,往往过了这个坎,就是成功。”邓龙先生感慨地说道。
随后,邓龙先生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勤奋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一家超市的老板被邓龙每天坚持推销工作到七八点钟的行为所感动,并相信他依靠这样的努力能取得成功。作为支援,他愿意一次进货一百箱香菇,而当时一家超市一次只进货三五箱。邓龙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现在的“龙胜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主营食品进口、批发、零售,兼营房地产及影视制作发行业务的大型集团公司。“龙胜行”已经是北美地区华人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
牵线中美贸易,促进经济合作
2005年8月,邓龙先生与天津市有关部门签订协议。根据该协议,在未来3至5年内,邓龙将向天津投资3000万美元,改造和新建40个农贸市场,使其连锁超市化。这是邓龙赴美15年后首次回中国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另外,邓龙先生告诉记者:“天津的已经开业。现在跟北京方面也已经确定,不久后将向全国推广这种新型的‘菜市场’。Farmers market 在中国完全是一个创新。以前的菜市场,仅仅只是一个载体,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产品的新鲜度、购物环境、菜市场内部的重复经营和恶性竞争等。‘farmers market’将带给中国人全新的菜市场概念,卫生,新鲜,便捷,合理。”
除了自己向国内投资,邓龙先生作为华商会会长还为中外贸易牵线搭桥作出了很大贡献。最近的有2005年华商会帮助一个犹太公司在福建投资化工厂;华商会成员在天津投资了服装加工厂;另外,邓龙先生向记者透露最近华商会的活动,就是积极推动中国汽车卖到美国市场。“另外,我们正在组织美国的一些公司到中国去考察,主要是让一些纽约的中小企业到中国投资。以前主要是努力争取美国500强中的一些大企业到中国投资,针对中小企业的少。这是华商会一个新的努力方向。”
“现在每年中美贸易额已达2000多亿美元,其中由华商促成的占了70%;每年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将近600多亿,其中70%也是由华商促成的。近十几年来,中美的贸易合作增多。当时来美国的留学生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美国向中国投资、买货、聘用主管,而留学生也直接、间接地促成了中美的双边贸易,并购等经济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老板看到,跟大陆完成的交易利益是最大化的。”
当记者问到华商会将如何更好地充当中美贸易牵线人的时候,邓龙先生认为主要有两点可以作为努力的方向,一是如何让中美贸易之间的摩擦降低。“其实有很多政治措施都是被一些商会团体的利益所驱使。我们就要努力制止美国贸易委员会作出这类贸易制裁。”第二,多组织一些美国的公司和团体到中国参观考察。“很多贸易摩擦和贸易制裁都是因为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文化不了解造成的。现在我们的活动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龙”在异国他乡也一样能够飞腾
问及他为何把公司取名为“龙胜行”时,邓龙愉快地说:“龙是我的名字,但同时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我希望中国的‘龙’在异国他乡也一样能够飞腾,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就取了‘胜’。”
2001年,邓龙先生来到美国的第十一个年头,成立了美国纽约国际影视公司,拍摄制作了52集大型系列片《他乡中国情》。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拍这样一套片子时,邓龙先生很激动:“这是一个访谈类的节目。主要是采访一些优秀的华人,华商和民权运动的主席。我为什么要拍这个片子?那是因为我看到在美国有很多很多的华人,他们中有很多人也许没有很大成就,但是都有很多经历,很多不为人知的为了在美国生存创业经历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讲到这里,电话的那头沉默了几秒钟。邓龙先生非常重视这部记录片的拍摄制作,资金支持自然是不必说,主持人、采访对象都由他严格审核过。
同一年,邓龙先生还承办了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北美地区选拔赛。“承办这样的活动,对我来说不仅没有任何经济利益,还要资金支持的。我之所以要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因为我想多在美国传播来自中国的文化,给在美国的很多华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告诉他们永远不要忘了自己身上流淌的中华文化的血液。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华人华侨能够把根留住,把文化留住。”
2003年,邓龙先生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万美元,支持中国的SARS工作。
2005年,邓龙先生牵线的“美国华商华侨中心小学”项目已经启动,延伸到福建、山东、广东、西藏、浙江、广西,以及甘肃地区。他表示,争取在2008年,每个地区都有一所美国华商华侨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