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期望与小学生课余生活安排关系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2515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普遍心理,“高学历、好工作”是每一个父母希望孩子达到的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父母都对于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由于父母们对于孩子期望植较高,导致了以下情况的发生:成绩好一点的孩子家长希望他们能够考进外国语学校、重点中学,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孩子家长也希望他们能够把成绩提高,从而考入较好的中学;还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具备专长,所谓“艺多不压身”。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下,父母们就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和培养技能。这样,最终就导致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充斥着与学习和特长有关的各种各样的活动,社会上各种各样名目的辅导班、培训班也层出不穷。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父母是因为看到别的孩子都在课余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特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那么,究竟父母期望与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安排有怎样的关系呢?人们只是凭直觉认为它们之间有关系,却鲜有实证的论文用数据说明问题。本文就利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试图用调查得来的数据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父母期望是通过子女的知觉和投射两种心理机制,使他们或在自觉意识水平上或在自发无意识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之后又通过日积月累的反馈作用,使他们个人行为目标动力系统中产生某种适应性变化,从而对子女的学习目标、生活计划等的定向起到调节作用。(1)本文将父母期望分成了三个维度进行考察:父母学习期望、学历期望和职业所属阶层(2)期望。
  本文中的“课余生活”是指小学生放学回家以后写完作业后的时间。并且,将课余生活安排分成了课余生活内容安排和时间安排两部分考察,主要关注的是两个方面:平时(周一至周五)课余生活内容和时间安排以及课余参加辅导班或培训班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我们预期,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期望、学历期望、职业期望与小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内容安排有关;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期望、学历期望、职业期望与小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辅导班的个数、花费时间有关。
  
  二.调查方法
  
  1.调查的对象
  在南京市区抽取了两所小学,分别是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和南京市化工二厂小学。在两所学校五年级共随机抽取了三个班。样本总数为104人,其中男生57人(占样本总数的54.8%);女生47人(占样本总数的45.2%)。
  2.调查的工具
  自编问卷《关于父母期望与小学生课余生活安排关系的调查》。该问卷指导语要求作答者认真如实地不记名填写问卷,在卷首利用一张表格考察了诸如回答者性别、年龄、父母学历和文化程度等自然情况。主体部分有14题,其中前6题考察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期望、学历期望、职业期望以及孩子对于父母期望的接受度,后8题考察了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以及孩子对于课余生活安排的接受度。在问卷中均未出现“父母期望”和“课余生活安排”等术语。
  3.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由班主任将自编问卷在课堂上发给学生,班主任阅读问卷指导语后,学生进行不记名填答,完成后在教师的协助下统一收回。总计回收问卷11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为90.4%。所有数据均用统计软件SPSS11.5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关于父母期望
  (1).父母学习期望、学历期望、职业所属阶层期望的频数分布
  
  表1.父母学习期望的频数分布表
  


  
  表2.父母学历期望的频数分布表
  


  
  表3.父母职业所属阶层期望的频数分布表
  


  在这104名学生的父母中,希望自己孩子的学习在班上较优秀的人最多(59人,占56.7%),希望自己孩子学历达到研究生的最多(53人,占51.0%),希望自己孩子的职业所属阶层达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最多(85人,占81.7%)。由此可见,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学习期望、学历期望、职业所属阶层期望三个方面普遍较高。
  (2).小学生对父母期望的接受度
  
  表4.小学生对父母期望接受度的频数分布
  


  小学生对父母期望接受度排在第一位的是“比较能接受”(51人,占49.0%)。可见,近半数的小学生还是比较能接受父母对于他们的期望的。
  (3).父母期望与考试实际排名的关系
  
  表5.父母期望与考试实际排名的相关系数(rR)
  


  经过考察父母期望与小学生本学期期末考试的排名情况的关系发现,父母的学习期望、学历期望以及本次考试成绩期望都与小学生本学期期末考试的排名情况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相关),其中父母的学习期望和本次考试成绩期望与小学生本学期期末考试的排名情况有很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R=0.574,rR=0.569)。
  2.关于课余生活安排
  (1).平时课余生活内容和时间安排
  
  表6.平时课余生活时间由谁安排的频数分布
  


  在这104名小学生中,平时(周一至周五)的课余生活时间有父母参与安排的有89人,占到了总人数的85.6%。可见,绝大多数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不能自主决定,需要父母参与决定。
  
  表7.平时父母经常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的频数分布
  


  在92名有父母参与安排课余生活内容的小学生中,父母经常安排的课余生活学习类的最多(50人,占54.3%),如果再加上一些有学习类也有其他类的就更多(73人,占79。3%)。可见,父母很重视小学生的学习,在课余生活中也大多给孩子安排了学习的内容。而给小学生经常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在种类上安排得很全面的(兼顾了特长兴趣爱好类、学习类和娱乐类)只有2名小学生的家长,占总人数92人的2.2%。笔者还考察了这92名小学生平时父母经常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与自己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的关系,发现平时父母经常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与自己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的x2值为54.733(df=36,Sig.:0.023),两者差异显著。说明小学生并不是很能接受父母在课余生活内容上的安排,他们自己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与父母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有差异。
  (2)、课余参加兴趣班或辅导班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表8.有无参加兴趣班或辅导班的频数分布
  


  
  表9.由谁安排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的频数分布
  


  
  表10.由谁安排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的频数分布
  


  在104个样本中,参加了兴趣班或辅导班的小学生有86名,占总人数的82.7%。其中具体是由父母安排参加或是自己安排参加或是父母和自己共同商量的人数是相当的(分别是29人、25人和33人)。参加兴趣班或辅导班的种类中,参加学习类辅导班的人数最多,达52人,占参加兴趣班或辅导班总人数的60.5%,如果加上既参加特长兴趣类又参加学习类的,那么参加兴趣班或辅导班涉及学习类的就有74人,占86.1%。另外笔者还考察了每个参加了兴趣班辅导班的小学生参加辅导班的个数,其中参加了一种辅导班的有18人,占参加兴趣班辅导班总人数的20.9%,参加了2个及以上种类辅导班的有68人,占参加兴趣班辅导班总人数的79.1%;还考察了每个参加了兴趣班辅导班的小学生每周参加辅导班的花费时间,其中每周3个小时以下的有18人,占参加兴趣班辅导班总人数的20.7%,每周花费3小时及以上的有68人,占参加兴趣班辅导班总人数的79.1%。
  3.关于父母期望与课余生活安排的关系
  (1).父母期望与父母平时课余生活内容和时间安排的关系
  父母学习期望与平时父母经常安捧的课余生活内容的X2值为14.150(df=18,Sig.=0.699),差异不显著;父母学历期望与平时父母经常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的X2值为14.562(df=24,Sig.c0.933),差异不显著。父母职业阶层期望与平时父母经常安排的课余生活内容的X2值为19.470(df=30,Sig.c0.930),差异不显著。
  父母学习期望与平时课余生活时间由谁安排的X2值为11.908(df=9Sig.:0.219),差异不显著。父母学历期望与平时课余生活时间由谁安排的X2值为12.480(df=12Sig.=0.408),差异不显著。父母职业阶层期望与平时课余生活时间由谁安排的X2值为15.377(df=15 Sig.c0.415),差异不显著。
  (2)父母期望与小学生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的关系
  
  表11.父母期望与小学生参加兴趣班辅导班个数、每周花费时间的相关系数(rR)
  


  *p<0.05**p<0.01
  由表11可知,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期望与小学生参加的兴趣班辅导班的个数和每周花费时间都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77和0.433。而父母对于孩子的学历期望和职业所属阶层期望与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的个数和花费时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12.小学生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的个数和父母期望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β)
  


  注:表中的数据为标准回归系数p*P<0.05
  以小学生参加的兴趣班辅导班的个数为因变量,以父母的各个期望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父母的学习期望对于小学生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的个数有显著的正性预测关系(Beta=O。‘254,P  
  表13.小学生参加兴趣班辅导班每周花费时间和父母期望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β)
  


  注:表中的数据为标准回归系数p**P<0.01
  以小学生参加兴趣班辅导班花费的时间为因变量,以父母各期望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父母的学习期望对小学生参加兴趣班辅导班花费的时间有极其显著的正性预测关系(Beta=O.310,P  
  四.结论
  
  1.关于父母期望
  (1).父母对于小学生的期望普遍较高
  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随着现代社会中一对父母只有一个孩子的核心家庭的增多,父母们普遍对孩子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
  另外,有一部分父母自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本,属于社会阶层中的上层,从而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也高。然而,对于某些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的期望是明显过高的。因为,父母的期望不能超出孩子原有的发展水平之上,父母应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将自己的期望点落在孩子“最近发展区”内,即将期望建立在孩子原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之上,但是又走在孩子发展的前面。另外,父母们也应意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对孩子的期望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好”、“学历高”,一个人是可以在多种方面取得成功的,应该拓宽对孩子的期望面。
  (2).小学生中大多数能接受父母对于他们的期望
  对于父母期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小学生来说,能接受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是合理的:而对于那些父母期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并且与自己的发展水平也不相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还能接受父母对于他们的期望可能是由于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从而认为自己确实能达到父母的期望;也可能是父母长期对于他们的高期望影响了他们对于自己的期望,因此无视自己现有的能力水平而过高地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
  (3).父母学习期望、学历期望越高,小学生本次期末考试成绩越好
  已有研究表明,在三种不同的家长期望水平条件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存有极为显著的差别。家长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其成绩普遍高于家长希望考中专的学生:后者的成绩又普遍高于家长希望中学毕业后随即就业的学生。因为家长对子女的较高期望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它通过其子女的知觉和投射两种心理机制,使他们或在自觉意识水平上或在自发无意识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之后又通过日积月累的反馈作用,子女就会更深刻地感受到家长的关切和信赖,于是就能产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努力,同时子女时时将自己与家长所期望的形象相比较,以此来调整他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计划,从而影响到他的成绩成就。
  2.关于小学生平时课余生活内容和时间的安排
  (1).大多数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捧有父母的参与
  小学生的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做事计划性不强,所以需要父母参与决定他们课余生活时间的安排。另外,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都是呵护备至、疼爱有加,并且这些父母一般都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的课余生活时间的安排就当然该由父母参与决定。
  (2).父母在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大多安排了学习类的内容
  现代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有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有高收入。再加上现代家庭大都是核心家庭,一对父母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多数抱着“子女成功全家成功,子女失败全家失败”的心理。还有的父母属于跟风现象,看到别人的孩子都在学习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放松,毕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父母才在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大多安排了学习类的内容。
  3.关于兴趣班辅导班
  绝大多数学生在或由父母安排或由自己安排或共同商量决定的情况下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兴趣班或辅导班,且他们参加的兴趣班辅导班中大多数都是学习类的。
  在当前学校教育不能照顾到所有孩子的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家长不得不在小学生的课下校外下功夫,让他们参加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希望他们能够多学一些知识技能、发展一些特长,毕竟“艺多不压身”。还有的父母是因为想让孩子进重点中学、考外语学校,所以就针对这些学校的招考科目,让孩子们在课外补习外语、奥林匹克数学、奥林匹克语文。还有的父母就是看到别人的孩子学这学那,就跟风也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
  4.父母的学习期望越高,小学生参加的兴趣班辅导班就越多,同时他们每周在兴趣班辅导班上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现在大多数父母最重视的还是孩子的智力发展,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期望普遍比较高,而对于对孩子学习期望高的家长来说,孩子学习好就希望更好,孩子学习不好就希望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就让他们参加各种学习类的辅导班。一般对孩子学习期望高的家长在别的方面期望也高,所以他们大多不仅希望孩子学习好还希望他们能够具备一些专而多才多艺。另外,如果孩子学习越好,父母往往学习期望值就越高,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现状回反过来作为原因,调节家长对他们的期望水平。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自己也会主动要求参加学习类的辅导班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成绩,也会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兴趣特长班。因此,造成了父母的学习期望越高,小学生参加的兴趣班辅导就越多这种现象的发生。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注释〕
  (1).教育社会学.鲁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09页。
  (2).职业所属阶层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所划分的十大阶层划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4).教育社会学.鲁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11页。
  
  〔参考文献〕
  (1).美国教育研究的设计与评估.(美)杰克·R.弗林克尔诺曼·E.瓦伦著.蔡永红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教育社会学.鲁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幼儿成长为合格的世界公民,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早期幼儿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目标取向,产生于10世纪60年代,目前在欧美方兴未艾[l]。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每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种族、文化和性别团体的幼儿都能够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帮助每个幼儿形成良好的自尊、自信,鼓励并增
期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农村人口的素质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农村的义务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通过政府的经济投入和社会各界的捐助得到加强。然而,农村的家庭教育还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与城镇的家庭教育相比较,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远远满足不了子女成长的需要。
期刊
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陕西关中东北部,与山西省接壤。全市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辖七镇七乡两办275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共有家庭7.9万余户、人口39.5万。  韩城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特色鲜明。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农业以椒、果、菜、畜为主,其中“大红袍”花椒形成了3000万株、年产1600万公斤的规模,产量占全国1/6,是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
期刊
一、如何理解孩子的特殊  仅仅从字面上说,所谓特殊就是不同,就是不一样。也就是说,特殊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本身没有评价意义。
期刊
“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充分交流,情感融洽的关系,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在我所接触的三百多个案中,父母能够自觉与子女进行交流的例子不足十分之七。  以读物为媒介,亲子通过阅读相同的读物,产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及交流的愿望,进而,亲子进入交流的状态,达到亲子充分交流的目的,这是我所设计的亲子学习的一种形式。  亲子阅读以及亲子交流应遵循下列五项基本原则。  以孩子为主体。  在阅读、交流的过程
期刊
家庭教育研究领域中,对家庭教育误区的研究是一个很容易吸引众多人思维的问题。事实上也是如此,比较起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误区”的关注,人们对家庭教育中误区问题的关心格外明显。
期刊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离乡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夫妻双双进城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
期刊
人的一生必然受到三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其中家庭教育是三种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发展,必须从家庭人手,重视并发展家庭教育。
期刊
研究缘起  台湾社会本身就具有多族群多元文化的本质。不过,以前的台湾社会比较封闭,似乎到了1990年以后,除了承认所有居住在台湾的国民具有相当的文化共通性以外,台湾社会慢慢地承认原住民、闽南人、客家人与外省族群的差异性。可是,似乎最近10年因为外籍配偶由于加入台湾社会才引起重视,而忽略了台湾早已有跨族群通婚。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惜教育投入。在重视孩子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中也出现了家长高期望的误区。孩子教育成本的增加与家长的教育高期望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教育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家长渴望获得教育收益的高期望,而家长的高期望又容易促成教育的高成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