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走一步都在掉渣』 语出饭友卷儿饭文:“记得以前有条饭说:人默默崩溃的时候,外面看着好好的,该干嘛干嘛,但内心其实像个酥皮饼,每走一步都在掉渣。”将内心譬喻为酥皮饼、将“崩溃”比拟为掉渣,这一换喻的过程是文学过程,也是将切肤之慨提纯为个性化表述的过程把细节与画面拧成一股绳,托出一幅锥心之丧,静悄悄。
『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网络流行语,据称出自莎士比亚,自带网间常见的托“人”言志网感,反正莎老退休已久,无力出面争长辩短,尽可随意托付,实际语用场景多做表情包配文,表述极度嫉妒、艳羡,且为此不惜自损自黑,以配合受赞方的自豪与骄矜,变格有“嫉妒使你(我)可怕”“嫉妒使你(我)丑陋”等,自轻自贱满格,宜纳入闺蜜词典备用,路人关系则需慎重使用。
『Vstory』 语出作者谢逸琪文章,由腾讯新品“yoo视频”衍生的概念,“Vlog”即Video Blog,叫视频博客,而“Vstory,(则)可以理解为类似微短剧、微综艺。后者其实是腾讯自己创造的新概念。据悉,这类内容的合作模式包括内容提案、联合出品、联合招商,算是比较成熟的一种商业化内容”视频消费的异军突起确已打破纯文本一统天下,在这一判断前提下,Vstory属视觉虚构,而Vlog则属视觉非虚构?
『你的骚变成刺向你的刀』 网路流行语,基本语义为莽撞者终将自付代价,它跟网络熟语“真香”可算近邻,不同是,当“骚”字的内涵成为自由定义项时,其语用范围已远超“真香”,成为旁观者哂笑当事人的常用百搭句,它勉强就是熟词“自食其果”升级版,当然,这级必须升得面、目、全、非。
『油沫感』 来自好奇心词典(作者潘姜汐熹、龚鉴)原创,可视为“‘幽默感’的油腻变体,(也)是展现幽默感失败后的产物,多见于那些一生热衷于将‘一次性用具’‘应激性行为’故意断句成‘一次/性用具’和‘应激/性行为’的油沫男子”。按照作者定义逻辑,油沫够多,也就“腻”了……油腻是这样炼成的。
『你孤独的程度还不够大』 语出作家麦克尤恩。英国著名作家麦克尤恩访华,在回答一位读者的提问(你本人很孤独吗?)时,麦克尤恩说:“我其实一点也不孤独,我家庭人口众多,一直可以找到伴,我如果真的很孤独,我可以去酒吧喝喝酒很快就可以打消这种孤独感,所以孤独不是问题。相反问题是,生活在现当代社会,你独立的空间不够大。”将麦老师末一句理解为“你孤独的程度还不够大”会更传神?我觉得可以啊。在社交媒体年代,喧闹多,寂寥少,共处多,独处少,而对一位写作者而言,寂寥或独处,心声才更易听见或铭记?
『虚荣指标』 来自好奇心日报的一项小调查,调查以社交“虚荣指标”为题,对诸如“游戏里的最近胜率”“支付宝里的芝麻分”“某条评论入选之后获得的点赞/互动数”等子题进行调查,截止目前,“点赞”位居社交虚荣榜榜首,“给人类似于‘被很多人翻牌子’那种‘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喜悦”,这句“翻牌子”的明喻太歹毒啊。
『一种从嗓子眼里喷涌出来的浑厚的哭腔』 来自作者小武文章。在校大学生小武在某平台实习,为记者做预采访时,接触到大量“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投資者,在过去的夏天里,他们损失了自己的财产”。“哭”句是小武对一位受访者哭声的描述,“我想成为一名记者,我觉得这是一份很酷的工作,但没想到,居然要消化这么多眼泪”。小武的文字刻录了一个哭声,让我们听见它,谢谢小武。
『精致穷』 网络流行语,前不久某官微发明这一概念。有人说精致穷就是“穷得明明白白,活得开心闪亮”,也有人说,诸如“虽然赚的不多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精致”才算“精致穷”。它描述一种态度:不是无穷丧,也不是破罐破摔,它像无穷丧里的积极丧,又像惰性气体绪里的活性气体……有点玄。我是不是又在强制阐释?
『这片子给我的震撼相当于连看五遍《爵迹》』 作者刘融文章。文章以“当代生活新度量单位”为题,从描述性量词的角度探究当下语言生活中小规模流行。作者人为,诸如“Ta生气了,买十个包都哄不好的那种”“这片子给我的震撼相当于连看五遍《爵迹》”这类描述性量词还相对清晰明确,但“21 De”(21Delivery=工作忙碌到连续一周送来的快递都没空拆)、“1PDD”(1pinduoduo=财务状况降级到了需持续使用拼多多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水平)之类,则因极度压缩而令人费解。不过,这类非功利性、蛋疼式研究有趣之外,也极大拓展了我们对量词既有的语义边界的想象,其语义生成的多维组配、跨界拼,其丰富语素原料与既有抽象符号间的巧妙搭接,让向来冰冷的量词,忽然多出一番既陌生又新奇的美学范式,了不起。
『短链条正义』 语出学者孙立平专栏文章。所谓短链条正义,是指“在一件事情是否正义的判断中,去除掉动机、背景、实质、进一步效果等等这些相关的因素,就事情本身做出简单的判断。当然不是说这些因素不存在,而是说暂时弃之不管”。作者认为,短链条正义,是一种“简单化判断”,抓住要点,“避免因枝节横生而把事情弄得复杂化、模糊化甚至是非颠倒”。这说法强调讨论中逻辑队形整齐的重要性大于文辞队形的工整,文辞工整,但逻辑歪楼,塌得更快。
『猜心游戏』 语出作者孙然文章。“猜心游戏”4个字是对“算法”一统天下实况的戏称,“算法”会“让机器会变着花样试探、猜测你的各种喜好”,也会挖掘到消费者的潜在欲望,“大量的购物行为是在没有实现规划和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甚至所谓的冲动消费也是其中一种情况”。简单讲,“猜心游戏”即“你在看商品,算法在看你”,对你它当然温情脉脉,可对你的钱包来讲,恐怕刚好相反。
『把胡说八道变成一本正经更可怕』 来自作者言一,针对某“洋葱论文”学术写作团队频频得手一事,作者认为,“洋葱论文大作战”不只是一场恶作剧,事实上,学术研究的刻板化、套路化,才是恶作剧团队嫉妒愤怒并讥而讽之的主要动因,“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远没有强行把胡说八道变成一本正经来得可怕,不是么?”换句话讲,当学术论文已成为胡说八道的强制滤镜时,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便成为匕首——实操的、类似于行为艺术的匕首。
『单个雪花再怎么努力也救不了雪崩』 来自知乎网某评论后的评论。前不久,百搭句“雪崩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重又引发讨论,有网友发表异见,认为:“雪崩不是因为雪花不负责任,而是雪花的堆叠结构出了问题。胡夫金字塔千年不倒,并不是因为胡夫金字塔的石块都勇于承担责任,而是建筑设计是稳态。同样是石块,好的制度和堆叠方式,可以让在比萨斜塔负不起责任的石块,在胡夫金字塔这里,依然安全。 这远比单纯要求每一片雪花‘负起你的责任’要更有意义”。——知乎的这句,更像是这番讨论的归结:单个雪花再怎么努力也救不了雪崩。
『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网络流行语,据称出自莎士比亚,自带网间常见的托“人”言志网感,反正莎老退休已久,无力出面争长辩短,尽可随意托付,实际语用场景多做表情包配文,表述极度嫉妒、艳羡,且为此不惜自损自黑,以配合受赞方的自豪与骄矜,变格有“嫉妒使你(我)可怕”“嫉妒使你(我)丑陋”等,自轻自贱满格,宜纳入闺蜜词典备用,路人关系则需慎重使用。
『Vstory』 语出作者谢逸琪文章,由腾讯新品“yoo视频”衍生的概念,“Vlog”即Video Blog,叫视频博客,而“Vstory,(则)可以理解为类似微短剧、微综艺。后者其实是腾讯自己创造的新概念。据悉,这类内容的合作模式包括内容提案、联合出品、联合招商,算是比较成熟的一种商业化内容”视频消费的异军突起确已打破纯文本一统天下,在这一判断前提下,Vstory属视觉虚构,而Vlog则属视觉非虚构?
『你的骚变成刺向你的刀』 网路流行语,基本语义为莽撞者终将自付代价,它跟网络熟语“真香”可算近邻,不同是,当“骚”字的内涵成为自由定义项时,其语用范围已远超“真香”,成为旁观者哂笑当事人的常用百搭句,它勉强就是熟词“自食其果”升级版,当然,这级必须升得面、目、全、非。
『油沫感』 来自好奇心词典(作者潘姜汐熹、龚鉴)原创,可视为“‘幽默感’的油腻变体,(也)是展现幽默感失败后的产物,多见于那些一生热衷于将‘一次性用具’‘应激性行为’故意断句成‘一次/性用具’和‘应激/性行为’的油沫男子”。按照作者定义逻辑,油沫够多,也就“腻”了……油腻是这样炼成的。
『你孤独的程度还不够大』 语出作家麦克尤恩。英国著名作家麦克尤恩访华,在回答一位读者的提问(你本人很孤独吗?)时,麦克尤恩说:“我其实一点也不孤独,我家庭人口众多,一直可以找到伴,我如果真的很孤独,我可以去酒吧喝喝酒很快就可以打消这种孤独感,所以孤独不是问题。相反问题是,生活在现当代社会,你独立的空间不够大。”将麦老师末一句理解为“你孤独的程度还不够大”会更传神?我觉得可以啊。在社交媒体年代,喧闹多,寂寥少,共处多,独处少,而对一位写作者而言,寂寥或独处,心声才更易听见或铭记?
『虚荣指标』 来自好奇心日报的一项小调查,调查以社交“虚荣指标”为题,对诸如“游戏里的最近胜率”“支付宝里的芝麻分”“某条评论入选之后获得的点赞/互动数”等子题进行调查,截止目前,“点赞”位居社交虚荣榜榜首,“给人类似于‘被很多人翻牌子’那种‘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喜悦”,这句“翻牌子”的明喻太歹毒啊。
『一种从嗓子眼里喷涌出来的浑厚的哭腔』 来自作者小武文章。在校大学生小武在某平台实习,为记者做预采访时,接触到大量“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投資者,在过去的夏天里,他们损失了自己的财产”。“哭”句是小武对一位受访者哭声的描述,“我想成为一名记者,我觉得这是一份很酷的工作,但没想到,居然要消化这么多眼泪”。小武的文字刻录了一个哭声,让我们听见它,谢谢小武。
『精致穷』 网络流行语,前不久某官微发明这一概念。有人说精致穷就是“穷得明明白白,活得开心闪亮”,也有人说,诸如“虽然赚的不多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精致”才算“精致穷”。它描述一种态度:不是无穷丧,也不是破罐破摔,它像无穷丧里的积极丧,又像惰性气体绪里的活性气体……有点玄。我是不是又在强制阐释?
『这片子给我的震撼相当于连看五遍《爵迹》』 作者刘融文章。文章以“当代生活新度量单位”为题,从描述性量词的角度探究当下语言生活中小规模流行。作者人为,诸如“Ta生气了,买十个包都哄不好的那种”“这片子给我的震撼相当于连看五遍《爵迹》”这类描述性量词还相对清晰明确,但“21 De”(21Delivery=工作忙碌到连续一周送来的快递都没空拆)、“1PDD”(1pinduoduo=财务状况降级到了需持续使用拼多多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水平)之类,则因极度压缩而令人费解。不过,这类非功利性、蛋疼式研究有趣之外,也极大拓展了我们对量词既有的语义边界的想象,其语义生成的多维组配、跨界拼,其丰富语素原料与既有抽象符号间的巧妙搭接,让向来冰冷的量词,忽然多出一番既陌生又新奇的美学范式,了不起。
『短链条正义』 语出学者孙立平专栏文章。所谓短链条正义,是指“在一件事情是否正义的判断中,去除掉动机、背景、实质、进一步效果等等这些相关的因素,就事情本身做出简单的判断。当然不是说这些因素不存在,而是说暂时弃之不管”。作者认为,短链条正义,是一种“简单化判断”,抓住要点,“避免因枝节横生而把事情弄得复杂化、模糊化甚至是非颠倒”。这说法强调讨论中逻辑队形整齐的重要性大于文辞队形的工整,文辞工整,但逻辑歪楼,塌得更快。
『猜心游戏』 语出作者孙然文章。“猜心游戏”4个字是对“算法”一统天下实况的戏称,“算法”会“让机器会变着花样试探、猜测你的各种喜好”,也会挖掘到消费者的潜在欲望,“大量的购物行为是在没有实现规划和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甚至所谓的冲动消费也是其中一种情况”。简单讲,“猜心游戏”即“你在看商品,算法在看你”,对你它当然温情脉脉,可对你的钱包来讲,恐怕刚好相反。
『把胡说八道变成一本正经更可怕』 来自作者言一,针对某“洋葱论文”学术写作团队频频得手一事,作者认为,“洋葱论文大作战”不只是一场恶作剧,事实上,学术研究的刻板化、套路化,才是恶作剧团队嫉妒愤怒并讥而讽之的主要动因,“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远没有强行把胡说八道变成一本正经来得可怕,不是么?”换句话讲,当学术论文已成为胡说八道的强制滤镜时,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便成为匕首——实操的、类似于行为艺术的匕首。
『单个雪花再怎么努力也救不了雪崩』 来自知乎网某评论后的评论。前不久,百搭句“雪崩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重又引发讨论,有网友发表异见,认为:“雪崩不是因为雪花不负责任,而是雪花的堆叠结构出了问题。胡夫金字塔千年不倒,并不是因为胡夫金字塔的石块都勇于承担责任,而是建筑设计是稳态。同样是石块,好的制度和堆叠方式,可以让在比萨斜塔负不起责任的石块,在胡夫金字塔这里,依然安全。 这远比单纯要求每一片雪花‘负起你的责任’要更有意义”。——知乎的这句,更像是这番讨论的归结:单个雪花再怎么努力也救不了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