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培训市场有多乱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5日,一桩被业内称为“中国考研培训第一案”的官司,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这起商业纠纷是非悬念的背后,是关于考研培训市场巨大利润的各方争夺。
  
  考研培训市场规模近14亿元
  
  这起官司,源于一个授权。
  2007年12月,案件原告焦某与北京世纪文都教育科技公司(下称“文都”)签定了2009年考研培训《远程项目合作协议书》。协议书规定,由文都提供考研、大学英语四六级等教学课件资源,授权焦先生在安徽省合肥市负责招生宣传、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2008年,双方续签了合同,合同期限至2010年1月31日。
  双方合作关系曾一度融洽。2009年5月开始,文都给焦某陆续发来2011年考研项目招生文件及配合招生的课件等,要求焦某开始进行2011年考研培训招生。于是,焦某先期投入资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招生宣传,还预先招收了学员。但当年12月,焦某被文都告知将不再续签2010年-2011年的合作协议。
  眼看着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焦某以侵犯经营权和名誉权为由,将文都告上法庭。
  尽管在6月15日的庭审中,法庭并未当庭宣判,使双方谁是谁非仍留悬念,但案件中双方的争执,暴露出考研培训市场的巨大利益。
  据焦某介绍,其在合肥经营考研培训的第一年,由于市场开拓必要的前期投入,他只挣了几万元;但到了第二年,他就有了十几万元的利润;第三年,按照当时的市场规模预测,他觉得完全可以有50万元的纯收入。但文都方面认为,其经营业绩相比其他代理商“明显不足”,所以才决定不再与其续约。
  那么,考研培训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在北京,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小赵告诉记者,在整个考研期间她的花费在5000元以上。其中,她报读的政治科目的暑期强化班和点题预测班,就花去了将近1000元。
  “我这算很少的了,还有同学会报‘白金班’、‘钻石班’之类的高端辅导,他们的花费就更高了。”她说。
  据业内人士估算,全国硕士研究生2009年报名人数为140万,按照平均每个学生花费1000元保守计算,考研培训的市场规模可达14亿元。而随着考生人数的增长和辅导班价格的提高,这个市场还会不断扩大。
  
  “天价辅导班”浮出水面最高达10万元
  
  在各高校暑假即将来临之际,2011年考研培训的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
  5月22日,在一培训机构的考研数学“名师授课”培训班的现场——北京海淀某礼堂 ,整个礼堂座无虚席,共有1400多人在上课。而在另一培训机构的英语培训班课堂——海淀某体育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5月中旬,该机构英语班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据了解,目前针对考研复习的三个阶段,考研培训班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每年3月-7月开课的针对数学、外语等公共课复习的系统性和长期性而开设的“基础班”;二是在每年的7、8月份开课的暑期“强化班”;三是在研究生考前最后冲刺阶段的“冲刺班”,政治时事综合辅导一般是“重头戏”。
  而根据价位不同,还可以将考研培训班分为“普通班”和“高端班”。在北京,最普遍的是公共课基础班,价格在1100元左右,上千人一起上课,上课地点多在体育馆和大礼堂,场面很是壮观。而各种“高端辅导班”,如某培训机构推出的“白金班”,全程报下来大概在6000元~8000元,这是针对某一门课的专门辅导,有培训机构“教研室”老师负责答疑,每个班人数在30人以下;更高层次的,则是VIP“钻石班”,费用最高的可达19800元,据称“能为考生提供一对一的名师辅导,使考生享受到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辅导从报名开始,到提供院校专业分析、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一直到复试结束。
  虽然“白金班”和“钻石班”学费已趋“天价”,但据一位从业者透露,“每年依然有5%左右的考研者会报名”。
  而近年来,更有培训机构推出了价格10万元左右的“超高端辅导”,对考生进行封闭式集中管理训练,小班教学,据称可“打造100%通过率,签过关协议”。
  
  可疑的“名师”
  
  “考研培训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这是一家考研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对这个行业的总结。正是一年一年不断更新的“韭菜”,使考研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涉足其中。
  在中国人民大学东门附近的一处宣传栏里,一家考研培训机构贴出的传单中“命中率再次雄踞全国第一”以黄色大号字体标出。在另一家考研培训机构的官网,记者也看到“遥遥领先的中国第一考研品牌,规模实力超过中国其他任一考研机构60倍以上的领袖品牌”的大号字广告。①
  在宣传中,师资力量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所在。有的老师,尤其是公共课的名师,已经成为了各大机构的“香饽饽”,同时出现在多家机构的宣传单里。
  在一个“名师授课”考研培训班的现场,一位高校女生告诉记者,她们并不在意一间教室上千人的拥挤,她们看重的是“名师讲授”和传言中准确度极高的“押题”。同样,身在外地、只能听远程辅导的同学对名师和押题也“格外看重”。一位来自河南大学的学生也表示,自己就是冲着某名师来的,“他们都是参与过阅卷的,有经验。”
  但“名师”有限,一个老师该如何保证那么多机构的课程呢?对此,一家考研培训机构的前台负责人告诉记者:“(某政治老师)是和我们签死合同的,他可能在别的机构也讲一天或者半天,但是肯定没有这里讲的全面,要先保证我们这边的教学。”
  “连续两年修订统考大纲”等描述也成为一些考研培训机构对师资的宣传重点。②但在各家机构的宣传资料里,记者发现,专业课的师资介绍中大部分都没有指明具体的授课老师,只笼统地写为刘教授、王老师之类。面对记者的疑问,上述前台负责人打电话询问许久之后,也没有给出老师的具体姓名。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出于对在职任教老师的保护,不便告诉学生老师的姓名,但是对老师的描述都是真实的,一定能保证师资。
  在“保护”之下,很多“著名教师”的身份显得可疑。在一家著名考研培训机构心理学专业的师资中,列出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教授“丁老师”、“寇老师”。而记者在登录北师大心理学系的主页后发现,心理学系根本没有丁姓和寇姓的教授。
  某考研机构的一位加盟商向记者透露,即便是远程的考研班,在加盟商和总部所签的合同中,也没有明确哪一门课具体由哪个老师来讲,只能根据总部提供的总的老师名单进行宣传,而真正拿到的培训课光盘,也不一定就是名师的,面对学生的质疑,加盟商也只能用“老师可能会有调整”来搪塞。
  而“押中真题”、“保证高分”这些为吸引学生报名而开出的承诺,又究竟实现了多少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告诉记者:“我去年报的某机构的政治普通班。当时押题时,老师承诺说这道题肯定会考。但是,最后的状况实在是惨不忍睹,很多都没考到。这些承诺都是没有保证的。”
  随着考研大军的不断扩大,考研机构的校园代理也应运而生。③
  处于考研报班旺季的今年3月,考研培训机构万学海文在北京理工大学的代理、大学生小李每天都忙着找考研学生的信息,他的理念是:不管同学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总会有班适合他。仅仅3月1日一天,小李就收了大概16万元的报名款。整个3月份,他挣到1万多元的提成。
  万学海文北京分校某负责人讲起这事时十分兴奋,他告诉记者,做代理要有营销策略,“不光是报名时的宣传,办讲座也一样,不管主讲老师好不好,都要讲是最牛的老师,这样才能招揽到人来听。”
  
  “考研班”亟待规范
  
  对于考研培训市场,国家能否进行有效监管呢?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的教育部门只负责考研培训机构的教学行为,工商部门只管理考研培训机构的市场行为。由于国家没有明文规定,考研辅导机构究竟由哪个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从而使得这一行业长期处于一种“三不管”状态,即教育部门不管、地方政府不管、工商部门不管。
  近年来,教育部虽然一再对高校考研辅导班“叫停”,但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机构却大有高歌猛进之势。
  据了解,教育部曾在2008年1月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发布虚假招生简章(广告)骗取钱财或管理混乱,社会影响恶劣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要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并对培训机构进入校园张贴广告、考试大纲编写人员参与相关培训等行为明令禁止。
  业内人士认为,实际上,不少考研培训机构对此“置若罔闻”,而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是抱着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缺乏有效监管。
  那么,日益庞大的考研市场究竟该如何规范?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考研培训行业首先应该做到行业内的自律。培训机构应该是教育机构,但现在却完全做成了商业机构,只是当作挣钱的手段,而不是为了学生本身。
  对此,相关人士建议,要想规范考研培训班,需要在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上下功夫,由管理部门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认证,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等方面作出硬性规范,这样才能优胜劣汰,规范发展。在有效的管理机制形成前,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取缔涉嫌虚假宣传的“黑”培训班。
  
  
  就事说法
  〉〉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② 教育部2008年下达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考试大纲编写人员、命题人员不得公开其参与命题、考试工作的身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补习和辅导活动;
  ③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严禁社会培训机构进入校园以张贴简章、广告等各种方式进行考研辅导培训的招生宣传和组织活动。
其他文献
“办得好奥运,办得好亚运,不一定办得好春运”——进入1月19日,这条段子迅速风靡微博,“春运会”这个派生名词也就此产生。  名副其实,对于组织者来说,一场“春运会”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高超的组织安排能力;对于“参赛者”——亿万回家过年的中国人来说,这更是一场体力与智力的超强度竞技。  在一些极端条件下,需要竞赛的还有心理承受能力:北京西站一位连续5天凌晨4时来排队却最终没能买到票的男子,怒骂之
借助《人民日报》强大的传播效应,*ST星美暴得“大名”,俨然成为近期股市聚焦的热点。  这只不折不扣的垃圾股刺目但又真实地反映出内地股市博傻成风。其间荒悖,除了这家市值高达24.2亿元的上市公司员工人数不过7名、营业收入几近于零、资产净值早已为负,更糟糕的是,这种看似逐臭的投资者群体性癫狂,反倒因为比比皆是的“成功范例”以及言之有据的规律总结,不断收获市场怂恿乃至奖励。  然而市场扭曲终究需要有人
7月初,新华社曾针对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情况发表长篇评论,该文一开始便用“浴火重生”四个字来形容上海经济上半年所遭遇的特殊境况。  近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上半年经济数据证明了“浴火重生”中的上海经济确实增长乏力,全市GDP同比增长5.6%,财政收入增长同比下降2.5%。  “上海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近期内不一定会恢复到以前那么快的水平,”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4月4日,本刊第13期刊发了《太原“最牛”楼里的守望者》一文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内众多媒体跟进报道。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山西省长王君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本刊报道作出批示,要求高度关注并切实处理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太原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此责成相关领导和部门迅速组织协调,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4月14日,本刊记者再次来到东山煤矿洋灰桥4号宿舍楼。偌大的空地上停满了公安、煤气、电力等应急车辆
全球最大的电梯公司之一,电梯发明者奥的斯电梯公司(OTIS,下称“奥的斯”),早在1888年便与中国结缘。那年,奥的斯通过美国代理商Tullock & Co.获得中国第一份电梯合同。据说,清单里的那两部电梯就安装在当时上海和平饭店里。  123年之后,中国成为最大的世界电梯市场。然而就在7月5日,存在设计缺陷的奥的斯513MPE型扶梯突发事故,使得一个13岁的安徽男孩失去生命,3人重伤,27人轻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安徽这样一个长期人均财力全国居后,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省份。  2010年,安徽人均财力3161元,据全国倒数第二,仅为全国(4447元)的71%,上海(16480元)的19%。但即便这样,安徽省的民生工作也依然做得有声有色。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的财力有限,蛋糕比较小,更要科学、民主、主动理财、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    民生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诸多“世界之最”常常为人称道,然而,上海市市长韩正却不愿看到人们用“最贵”等词汇来形容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  今年2月初,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世博会是“最贵世博会”,花费达4000亿元。观点一出,舆论哗然,因为这样的数字与上海市委、市府提倡的“勤俭办博、廉洁办博”理念相违背。  日前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韩正面对“质疑”坦言:“我看网上在炒作上海世博会是‘最贵的世博会’,说花了
电“越发越亏”,火电如今已是电企最头疼的业务。电企人士透露,国资委日前已就电力央企巨亏问题调研。又一轮电价上调呼声响起。    三年亏掉千亿元  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8月,电力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5%(火电业务为1.5%),是各主要上下游行业中最低的。  1—6月,全国水电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元,同比增长16.7%;核电企业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下降22.9%,增速由正转负;火电企业利润总
在华尔街之前经历的数次危机中,“1929大萧条”重演都是市场极易发生的联想。幸运的是,此前的联想从未真正发生。这一次,类似的担忧依然是多虑吗?    2008年的12月中旬,当鲁宾尼、罗杰斯、惠特尼、席勒等八大经济学家、金融家提出预言——道琼斯指数将跌至4000点时,中国却有许多人不屑一顾。  的确,那时的美国股市正在反弹,而当时的布什政府也在极力迎合华尔街的口味,极力营造“最坏的时候就是现在,一
在家电中一直占据“王者席位”的电视,如今山雨欲来风满楼。  电视既是接收影像的接收器,也是向消费者传播内容的信息渠道。在家电厂家那里,电视就是一个图像接收的工具;但到了使用阶段,制作节目、播出节目则需要从国家那里拿到许可,播放节目由国家电视台NHK和众多的民间电视台来完成。  现在两个环节都出现了变化。从2000年开始,日本已经出现了“传播与通信的融合”,过去的传播形式就要发生变革了。而这种变革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