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制度之比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实质审查是反垄断法中的重要制度,其具体的实践状况直接决定了这一制度能否实际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松下收购三洋案中界定相关市场、评估市场竞争状况、评估社会公共利益、确定最终对策等方面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提出了提高经营者集中审查的透明度、完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标准、完善附条件批准制度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 松下收购三洋案 经营者集中 相关市场界定 市场竞争评估 限制性条件
  作者简介:丁宇,南开大学法学院2011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033-0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和全球资本流动的普遍化,经营者的集中现象成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济的主旋律之一 。然而经营者集中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客观上减少了相关市场中的经营者数量,增强了实施集中行为的经营者对该相关市场的支配能力,从而很可能产生抑制市场竞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利后果。因此对经营者集中行为的事先审查是各国反垄断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之一。
  发生于2009年的松下收购三洋案是一起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的典型案例。本案的当事公司均为大型跨国企业,其集中行为受到了来自中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实质审查,并最终获得了不同的裁決。本文即对中日两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该案中的审查思路和审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探究如何使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案件的基本情况
  松下公司和三洋公司均为日本著名电器制造企业,在日本本国及海外电器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2008年12月18日,松下公司与三洋公司大股东高盛等三家金融企业达成协议,以每股131日元的价格公开购买三洋股票,整体收购金额超过5600亿日元(约合64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和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分别依据中日两国反垄断法律对这一收购行为进行了审查。
  中国商务部审查后认为,此项集中将在硬币型锂二次电池、民用镍氢电池以及车用镍氢电池等三个产品市场产生限制或排除竞争的影响,因此决定附条件批准此项集中。所附加的限制性条件包括,剥离三洋公司的硬币型锂二次电池业务、三洋公司或松下公司其中一方的民用镍氢电池业务,以及松下公司的车用镍氢电池业务;削弱松下公司对其与丰田公司合资设立的PEVE公司的控制权,并去除PEVE公司名称中的“Panasonic”字样等。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审查后认为,此项集中对住宅火灾警报器用圆筒形二氧化锰锂电池、民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车用镍氢电池等三个产品市场的影响较大,其中住宅火灾警报器用圆筒形二氧化锰锂电池市场的竞争可能实质性减少,因此决定附条件批准此项集中。
  二、 中日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的思路比较
  我国《反垄断法》第27—29条对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标准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包括实质审查的评价因素和可采取的对策等。在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实质审查时,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3)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4)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5)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日本《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第9、10、14、15条规定,禁止企业的事业支配力过度集中,以及因持有股份或公司合并而导致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实质性地限制竞争。其中“事业支配力过度集中”是指公司的经营规模过大,资金相关交易对其他经营者的影响过大,以及在相互关联的多个事业领域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妨碍公平、自由的竞争。而“实质性地限制竞争”,根据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企业结合审查指南》的规定,是指特定的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得以凭借其意志自由控制价格、品质、数量等交易条件,从而支配市场的状态 。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的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标准同属“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审查经营者集中行为对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并兼顾技术进步、消费者利益、国民经济发展等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一项完整的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也就通常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即:界定相关市场、评估市场竞争状况、评估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确定最终对策。下文即从这四个角度分别对中日反垄断执法机构在本案中的实践加以比较。
  三、 中日反垄断执法机构在本案中的实践比较
  (一) 界定相关市场的实践
  中国商务部将本案的相关商品市场界定为硬币型锂二次电池、民用镍氢电池以及车用镍氢电池市场,相关地域市场均界定为世界市场,但没有提及作出上述界定的任何理由。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将本案的相关商品市场界定为住宅火灾警报器用圆筒形二氧化锰锂电池、民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车用镍氢电池市场,相关地域市场均界定为日本全国市场,并简要论述了作出上述界定的理由。
  “车用镍氢电池”是唯一一种受到中日两国共同审查的相关商品,但中日两国为其界定的相关地域市场却不相同。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认为,各国汽车制造商在与电池制造商进行共同开发时,重视细小的技术性讨论以及信息交换等,有着将本国电池制造商作为研究开发合作伙伴的倾向。之后,当实际开始车辆的量产化时,会从作为研究开发合作伙伴的本国电池制造商处采购电池,因此应当将地域相关市场界定为日本全国 。从这一理由来看,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似乎是认为该商品的实际研发、生产和销售均仅限于日本国内,而几乎不存在进出口的情形。对于相同的并购双方,中日两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相关商品和地域市场的界定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然而由于中国商务部审查公告并没有就本案的相关市场界定作出解释,我们也就无从对中日两国在本案中的相关市场界定实践进行更加深入的比较。   然而作为一部“暂行规定”,该《规定》仍未规定上述考虑因素和评估指标的具体衡量标准,特别是没有规定HHI、CRn等指数的衡量标准,以及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评价因素的审查方法,对其他评价因素的补充性规定也明显不具有实质上的参考意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第11条:“经营者集中有助于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在特定情况下,经营者集中也可能破坏相关市场的有效竞争和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很难想象这种近乎常识的条文能够对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工作产生多大的帮助作用。
  各国经济水平和市场竞争状况不同,对同一指标的衡量标准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借鉴各国立法例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经济社会状况自主制定各类评估指标的衡量标准。与具有悠久竞争传统的国家相比,经历过政府主导型经济向民间主导型经济转化过程的国家与我国的立法背景更为接近,其以规制政府干预、扩大市场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反垄断经验对我国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
  (三) 完善附条件批准制度
  我国反垄断法目前尚未对附条件批准作出进一步规定。商务部于2013年起草了《关于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但至今尚未施行。这份征求意见稿将限制性条件的种类归纳为剥离资产等“结构性条件”,终止排他性协议等“行为性条件”,以及二者相结合的“综合性条件”,并对限制性条件的确定方法和实施方法作出了规定 。
  这份征求意见稿如果能够得以实施,将改变我国目前附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时无法可依的状况,但仍然无法解决本案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否有权剥离当事公司位于境外的业务,如何保障限制性条件的有效实施,以及改变企业名称是否有助于改善竞争状况等,因此在正式实施前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 结语
  总体而言,中国商务部对这一集中行为的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认定更加严重,采取的限制措施也更加严厉,这似乎反映出这一集中行为对我国的影响可能大于对日本的影响。本案同时受到了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审查,各国反垄断机构的不同裁决势必引发更多的法律实施和冲突问题。 对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审查是反垄断法中的重要制度,对其加以改进,使其更加科学可行,不仅是法制现代化的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注释:
  商务部条法司编.反垄断法理论与中外案例评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
  中国新闻网.松下64亿美元购三洋70%股权,将成日本最大电器商.http://www.c hinanews.com/it/jdxw/news/2008/12-18/1493143.shtml,检索时间:2014年7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关于附条件批准松下公司收购三洋公司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商务部公告[2009]第82号)》,http://fldj.mofcom.gov.cn/article/ztxx/200910/20091006593175.shtml,检索时间:2014年5月20日.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パナソニック(株)による三洋電機(株)の株式取得(平成21年度:事例7)》,http://www.jftc.go.jp/dk/kiketsu/jirei/h21mokuji/h21jirei7.html,检索时间:2014年5月20日.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企業結合審査に関する独占禁止法の運用指針.http://www.jf tc.go.jp/dk/kiketsu/guideline/guideline/shishin01.html,检索时间:2014年7月1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178页.
  徐佳佳.外商在华附条件并购制度研究.复旦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韩]权五乘.韓国反垄断法经验.韩国法专题研究:民法·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37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关于<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http://tfs.mofcom.gov.cn/article/as/201303/20130300068492.shtml,检索时间:2014年7月11日.
  戴龙.日本反垄断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48页.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已势在必行。在全球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美国信息隐私权与德国个人信息立法有着典型意义。美国信息隐私法以隐私权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而德国以一般人格權为其权利基础。本文认为,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制和观念前提下,隐私权和一般人格权均不能满足我国内在要求,我国立法应以具体人格权为基础构建个人信息权利体系。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权力基础 隐私权 人格权 
摘 要 当今时代,公益诉讼的相关理论、立法和实践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趋于普遍和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涉及群体利益的新型诉讼。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这类群体利益,我们要在借鉴国外公益诉讼制度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  关键词 国外 公益诉讼 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  作者简介:于崇刚,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健锋,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民行科助理检察员。 
摘 要 刑法分则条文中规定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涉及财产所有权的罪名很多,本文这里所讲的这类犯罪既包括该类犯罪的犯罪客体是单一的财产所有权,如:盗窃罪、诈骗罪,也包括其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中含有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如:贪污罪等。由于对被告人的定罪直接决定着量刑,因此,能否定罪、定什么罪是关系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问题,实际工作中应当引起我们执法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工作中遇到的一典型案例来说
摘 要 从规制金融犯罪初期至今,我国金融犯罪刑事政策基本保持“多罪化”和“重刑化”的定位。这一刑事政策有一定积极意义,然而防控金融犯罪效果不佳。应结合金融犯罪的特点,改变“重刑化”的刑事政策,设置更具有针对性的资格刑。我国刑法的资格刑原本就存在不足,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内容和适用方式不尽合理,缺少单位资格刑,建议充实资格刑的内容,完善资格刑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金融犯罪 刑事政策 资格刑 轻刑化 
摘 要 一个坏权力自然、野蛮生长的标本,隐喻了坏权力及坏制度发展的规律:在权力赋予上,赋权方式影响权力的善恶;在权力控制上,坏权力的权威离不开专制乃至暴力统治;在权力监督上,没有监督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总而言之,离开法治极易导致官德败坏。选人用人制度是法治的核心,只有实现吏治的法治才能最终实现吏治的德治。要实现吏治的法治必须处理好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法治与德治、德与才的关系。  关键词 坏权力
摘 要 随着学术的发展与法治进程的进步,国内外刑法学界对社会危害性这一概念的态度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诘难。在不同的犯罪论体系下,对社会危害性概念的认识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犯罪构成方面、认定犯罪路径方面等。无论是哪一种犯罪构成体系,都不能否认社会危害性的重要作用,已是一种不争事实。关键在于怎么区分社会危害性,将其纳入构成要件中,进而将其机能能合理彰显,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社会危
摘 要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此规定作为新刑诉法修订的亮点之一,检察机关需要将羁押必要性审查纳入到诉讼监督活动之中,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虽然新刑诉法第93条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确定为人民检察院,但在审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凉山地区彝汉间纠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状况的基础上,以凉山州喜德县人民法院实行的“特邀人民调解员”制度为例,进行查漏补缺,推出了一套结合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并适用于彝汉杂居地区彝汉间的纠纷解决机制,以期为其他民族杂居地区的纠纷解决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彝汉 纠纷解决机制 德古 邀人民调解员  基金项目:四川师范大学第十批学生科研创新项目(重点创新型) 。  作者简介:何金华,四
摘 要 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理论,自此人类开始对基因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如何进一步将已经解析的基因组情报加以充分利用,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课题,同时与基因技术相关的伦理、法律以及社会问题研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基因隐私权即为被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对基因隐私权的概念、特征以及保护现状作为切入点,提出对我国基因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基
摘 要 非法所得可税性的问题前几年在财税法学界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学者大体分为两派,对非法所得应当征税成为主流观点。也有学者对这场争论提出了新的见解,提出将“时间”纳入考量的范围,否则会使争论走入误区。本文认为在讨论非法所得是否应当纳税时,应当首先对“非法所得”的内涵做出合理界定。本文按照争论提供的框架线索,将“非法所得”进行具体分类,以确定争论双方讨论的“非法所得”的真正内涵,从而使争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