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固定资产、基础设施等投入不断增强,建筑业规模极速扩张,但是作为建筑业中主要力量的施工企业的资产质量却没有随着规模的增长而同步发展。施工企业面临建筑商恶意拖欠工程款、已完工未结算占比加大,出现大量的呆账、坏账和潜在亏损,资产质量日趋下降,国有资产质量面临贬值风险。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提高资产质量是关键,而加强“两金”管理在资产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提升 资产质量 运营 管理水平
一、“两金”的现状及成因
1.应收账款的现状及成因。
1.1应收账款现状。有数据显示,我国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其中大部分应收账款已经逾期,形成呆账、坏账,却长期得不到处理,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大顽症。
1.2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成因。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整体社会信用环境欠佳。(2)施工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3)施工生产和收款存在时间差。(4)施工企业粗放式管理,对应收账款的重视不够。
2.“未完施工”的现状及成因。
2.1未完施工的现状。通常所说的“未完施工”实质反映的是施工方按照财务会计要求确认部分工程已完工且在会计期末确认其合同收入,但业主方的计量清单尚未批复,两者形成的差额。从实质来看,“未完施工”为还没有得到业主结算批复的工程。近些年,已完工未结算占当年完成建造合同收入比例普遍偏大,已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生产的顺利开展,同时,未完施工普遍存在缩水现象。
2.2未完施工居高不下的成因。
2.2.1客观环境的影响。未完施工主要是受业主计量规则、结算进度、管理程序的影响,目前建筑市场施工单位与业主地位不平等,业主对部分计量条款要求苛刻,对完工单项工程质量考察期较长。同时,施工市场不规范,部分工程出现边设计、边施工、边预算的情况,实际施工技术方案与设计图纸变化较大,产生大量变更、索赔事项,造成结算严重滞后,形成未完施工。
2.2.2会计政策的选择。目前施工企业应用较为广泛的建造合同确认方法为投入法:即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投入法下,完工程度需要依据预计总成本数值的准确性来确定。建造工程建设周期长、结构复杂、市场价格波动大,加上受到设计变更和施工环境的影响,预计总成本计算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造成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确定的完工百分比与实际完工进度存在差异,因此而产生已完工未结算。
2.2.3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建造合同的实施,需要企业的经营预算部门、工程部门、物资部门、财务部门等各个部门按规定提供并及时传递相关数据资料。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变更索赔资料准备不及时,验工计价资料上报不及时,工程现场管理不到位、人员窝工、材料浪费,折旧费用摊销较多,凡此种种,产生已完工未结算差异。
2.2.4调节利润,满足业绩考核需要。在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时,计算预计合同总成本、完工百分比时所需要提供的测算资料都为内部资料,这为其调整财务数据提供了方便。部分项目通过调低预计总成本,用提前办理材料领料手续、暂估人工、机械费用等方法增加账面成本,高估工程进度,增加当期合同毛利,操纵提高当期盈利,因此形成已完工未结算。
二、“两金”居高不下对企业的影响
1.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1应收账款大量占用,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应收账款的居高不下,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企业资金链的影响,应收账款无法转换为资金,企业的发展受限,引发财务危机。企业通过垫付资金承揽工程项目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由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变现而使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明显不足,企业会因流动资金短缺而发生支付困难,面临财务危机。
1.2应收账款存在的坏账风险,增加施工企业成本,影响盈利水平。目前,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过大,逾期现象明显,许多企业都存在实际坏账损失远远超过计提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存在很大的坏账风险。
2.未完施工对企业的影响。已完工未结算在施工企业营业收入比例中较大,同时在流动资产结构中比重也较大,将会对施工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2.1对资金及资金成本的影响。建筑行业已完工未结算金额巨大,一方面,导致了银行贷款需求比例大幅度提高,资金占用成本较大。另一方面,大量占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和资源,导致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资产周转效率降低,应付账款增加比例大幅攀升,企业偿债能力下降。
2.2对企业资产质量和利润的影响。在已完工未结算中,存在建筑施工单位单方面确认的变更工程和费用补偿部分,该部分尚未获得建设单位同意批复的资料、文件,其能否有效转化成应收账款的政策变化因素较多,风险较大。
2.3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为了满足管理者业绩考核需要,人为调低前期合同预计总成本,高估工程进度,增加前期合同毛利,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部分,在工程竣工结算后将很可能出现潜亏。
三、合理有效降低“两金”
1.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1)树立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意识。强化树立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召开专项会议、组织内部培训等形式从项目管理人员、公司各部门到公司高管人员,牢固树立抓好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效益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要求全体管理人员从日常工作中培养对工程项目全面管理的风险意识。(2)加强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管理。施工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敏感度不高,事前不筹谋、事中不跟进、事后不过问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企业债务负担过大,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做好过程控制已经变得尤为迫切。事前管理。加强应收账款合同管理,合同簽订必须明确工程价款的结算方法、付款时间、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等。每个工程业务不仅有必要的合同规范、合同条款,还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需要熟悉工程合同内容,在经济纠纷时能够有据可查,同时对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到监督和预警作用。事中管理。调整结算办理方式,缩短施工到结算办理的时间差,存在变更事项,要加强和业主单位的沟通,规范合同,及时完善变更索赔手续,定期了解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以及拖欠工程款项的原因。事后管理。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落实应收账款终身制。搭建应收账款的动态跟踪管理系统,成立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工作。
2.有效降低未完施工。
2.1建立建造合同已完工未结算的预警跟踪机制。施工企业要定期开展建造合同执行情况分析,根据自身管理情况,参考建筑行业已完工未结算与营业收入比率的平均值,建立预警跟踪机制,对存在较大偏差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分析。对已完工未结算形成的原因进行逐项认真梳理和分析,分清主客观原因。
2.2企业要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应组织各职能部门共同对项目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估,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预测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预计总成本;再次,提高预计总收入和预计总成本管理的内控权限审批效率。
2.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财务人员对经营、工程、物资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能对预计总收入和总成本编制疏漏、错误以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识别和判断,正确计算完工百分比,计算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同时,在会计处理过程中,要采用谨慎性原则,成本必须保证其真实有效,区分在建项目、完工项目和清单内、清单外的工程,合理设置成本核算对象和归集成本,避免虚调利润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张旭得.浅谈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运用中遇到的问题[J].财经界,2010(5).
[3]贾岚.建造合同之完工百分比法的缺陷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
关键词:提升 资产质量 运营 管理水平
一、“两金”的现状及成因
1.应收账款的现状及成因。
1.1应收账款现状。有数据显示,我国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其中大部分应收账款已经逾期,形成呆账、坏账,却长期得不到处理,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大顽症。
1.2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成因。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整体社会信用环境欠佳。(2)施工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3)施工生产和收款存在时间差。(4)施工企业粗放式管理,对应收账款的重视不够。
2.“未完施工”的现状及成因。
2.1未完施工的现状。通常所说的“未完施工”实质反映的是施工方按照财务会计要求确认部分工程已完工且在会计期末确认其合同收入,但业主方的计量清单尚未批复,两者形成的差额。从实质来看,“未完施工”为还没有得到业主结算批复的工程。近些年,已完工未结算占当年完成建造合同收入比例普遍偏大,已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生产的顺利开展,同时,未完施工普遍存在缩水现象。
2.2未完施工居高不下的成因。
2.2.1客观环境的影响。未完施工主要是受业主计量规则、结算进度、管理程序的影响,目前建筑市场施工单位与业主地位不平等,业主对部分计量条款要求苛刻,对完工单项工程质量考察期较长。同时,施工市场不规范,部分工程出现边设计、边施工、边预算的情况,实际施工技术方案与设计图纸变化较大,产生大量变更、索赔事项,造成结算严重滞后,形成未完施工。
2.2.2会计政策的选择。目前施工企业应用较为广泛的建造合同确认方法为投入法:即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投入法下,完工程度需要依据预计总成本数值的准确性来确定。建造工程建设周期长、结构复杂、市场价格波动大,加上受到设计变更和施工环境的影响,预计总成本计算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造成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确定的完工百分比与实际完工进度存在差异,因此而产生已完工未结算。
2.2.3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建造合同的实施,需要企业的经营预算部门、工程部门、物资部门、财务部门等各个部门按规定提供并及时传递相关数据资料。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变更索赔资料准备不及时,验工计价资料上报不及时,工程现场管理不到位、人员窝工、材料浪费,折旧费用摊销较多,凡此种种,产生已完工未结算差异。
2.2.4调节利润,满足业绩考核需要。在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时,计算预计合同总成本、完工百分比时所需要提供的测算资料都为内部资料,这为其调整财务数据提供了方便。部分项目通过调低预计总成本,用提前办理材料领料手续、暂估人工、机械费用等方法增加账面成本,高估工程进度,增加当期合同毛利,操纵提高当期盈利,因此形成已完工未结算。
二、“两金”居高不下对企业的影响
1.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1应收账款大量占用,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应收账款的居高不下,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企业资金链的影响,应收账款无法转换为资金,企业的发展受限,引发财务危机。企业通过垫付资金承揽工程项目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由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变现而使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明显不足,企业会因流动资金短缺而发生支付困难,面临财务危机。
1.2应收账款存在的坏账风险,增加施工企业成本,影响盈利水平。目前,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过大,逾期现象明显,许多企业都存在实际坏账损失远远超过计提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存在很大的坏账风险。
2.未完施工对企业的影响。已完工未结算在施工企业营业收入比例中较大,同时在流动资产结构中比重也较大,将会对施工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2.1对资金及资金成本的影响。建筑行业已完工未结算金额巨大,一方面,导致了银行贷款需求比例大幅度提高,资金占用成本较大。另一方面,大量占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和资源,导致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资产周转效率降低,应付账款增加比例大幅攀升,企业偿债能力下降。
2.2对企业资产质量和利润的影响。在已完工未结算中,存在建筑施工单位单方面确认的变更工程和费用补偿部分,该部分尚未获得建设单位同意批复的资料、文件,其能否有效转化成应收账款的政策变化因素较多,风险较大。
2.3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为了满足管理者业绩考核需要,人为调低前期合同预计总成本,高估工程进度,增加前期合同毛利,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部分,在工程竣工结算后将很可能出现潜亏。
三、合理有效降低“两金”
1.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1)树立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意识。强化树立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召开专项会议、组织内部培训等形式从项目管理人员、公司各部门到公司高管人员,牢固树立抓好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效益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要求全体管理人员从日常工作中培养对工程项目全面管理的风险意识。(2)加强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管理。施工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敏感度不高,事前不筹谋、事中不跟进、事后不过问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企业债务负担过大,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做好过程控制已经变得尤为迫切。事前管理。加强应收账款合同管理,合同簽订必须明确工程价款的结算方法、付款时间、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等。每个工程业务不仅有必要的合同规范、合同条款,还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需要熟悉工程合同内容,在经济纠纷时能够有据可查,同时对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到监督和预警作用。事中管理。调整结算办理方式,缩短施工到结算办理的时间差,存在变更事项,要加强和业主单位的沟通,规范合同,及时完善变更索赔手续,定期了解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以及拖欠工程款项的原因。事后管理。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落实应收账款终身制。搭建应收账款的动态跟踪管理系统,成立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工作。
2.有效降低未完施工。
2.1建立建造合同已完工未结算的预警跟踪机制。施工企业要定期开展建造合同执行情况分析,根据自身管理情况,参考建筑行业已完工未结算与营业收入比率的平均值,建立预警跟踪机制,对存在较大偏差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分析。对已完工未结算形成的原因进行逐项认真梳理和分析,分清主客观原因。
2.2企业要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应组织各职能部门共同对项目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估,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预测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预计总成本;再次,提高预计总收入和预计总成本管理的内控权限审批效率。
2.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财务人员对经营、工程、物资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能对预计总收入和总成本编制疏漏、错误以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识别和判断,正确计算完工百分比,计算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同时,在会计处理过程中,要采用谨慎性原则,成本必须保证其真实有效,区分在建项目、完工项目和清单内、清单外的工程,合理设置成本核算对象和归集成本,避免虚调利润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张旭得.浅谈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运用中遇到的问题[J].财经界,2010(5).
[3]贾岚.建造合同之完工百分比法的缺陷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