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发展背景下,为实现初中教育阶段各项教育和课外活动顺利开展,合理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初中教师应当提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并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本文针对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几条具体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级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建设初中班级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打造优质的班风和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就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优质的班集体。
一、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初中教师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素质教育,以提供教学活动中的思想发展依据。教师在知识传授及考核的过程中,也应避免凭成绩片面地评价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后,对其学习、兴趣、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鼓励和指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使其不断突破自我,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也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基础的形成。班级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的优势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循序渐进,从每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始做起,逐渐建立优秀的班级文化。
二、引导学生参与
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班级成员积极参与,只有全员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班级未来的健康发展。如在日常班会中,教师应鼓励班干部和各小组组长讨论题目的设立和会议内容。讨论内容可能涉及今日的教学内容、即将到来的运动会安排、春游时期班级出行准则的设定等。通过学生积极踊跃的意见发表,教师可了解到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所思所想,并在后期的逐步建设中进行对应的调整。在涉及较为严肃且刻板的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引导,并调动学生兴趣,促进讨论的完成。并在讨论结束后向班干部和小組领导传达自己对整体会议主持的意见,增强学生干部于管理方面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更新管理方式
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个人管理。因班级现状存在不断变更的情况,教师应以建立班级文化为前提不定期进行一定的管理方式更新。具体的更新方式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状态决定。如在新学期伊始,教师应当结合上学期期末成绩和班级成员的学期度表现来进行班级平行管理,在学生中选出成绩优秀前三名和德育规范前三名,并给予口头表扬和黑板荣誉角一星期展示机会。同时也应评选出特殊贡献一名和进步最佳一名,给予小红花表扬,并持续到下次测验。这种由表扬个人而带动班级整体提升积极性的管理模式尽管常见,但相对有效。当然也应进行一些不同的管理尝试,但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借力使力的思想,从而有效提升管理能力,促进班级文化的逐步建设。
四、全方位建设班级文化,增加学生参与度
1、规范管理,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还需要规范管理。只有好的规则和秩序才能够引导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正轨。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召开班会,让学生一起讨论并制定属于自己本班的班级公约。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规则的制定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2、创建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
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要为学生创建健康积极,乐观的班级文化。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精神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这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首先,班主任需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做好班级舆论的导向。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体活动,增加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意识到自己也是整个班集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名成员。
3、建立科学的班级评价体系。
传统的班级评价效率比较低。而且评价的指标往往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展开,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班级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建立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考核的标准除了学习成绩,还需要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道德品质等其他方面的因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的时候也会更加地积极,能够主动地去展现自己的个性。科学的评价体系也能够帮助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参与班级活动。通过科学的班级评价体系也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习。这对于整个班级的良性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完善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体系将直接影响整体班级管理施行的效力,为使班级文化建设拥有健康长久的运行环境,应着重进行班级管理体系的完善。于学生方面,教师应当加强引导,使其秉承正面积极的思想健康成长,于自身方面,教师也应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学生共同进步。以双向发展为前提,教师应当从现行的班干部体系和小组体系入手,加大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管及帮助的力度,促进全员进行较为自觉的学习和活动。管理体系不应固定,学生和教师也不要过度依赖制度,只要对师生的成长有益,对现有管理体系的完善和现行班级文化的改进都是相对必要的。
结语
总之,初中班主任应当意识到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建设过程中推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更新管理方式和完善班级管理体系。在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的成功建设对初中教育的综合发展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相关的改革和创新的尽早执行,也能保证初中生实现高效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英.初中校园本真文化建设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9):53-54.
[2]张莺.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5):84-84.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级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建设初中班级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打造优质的班风和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就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优质的班集体。
一、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初中教师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素质教育,以提供教学活动中的思想发展依据。教师在知识传授及考核的过程中,也应避免凭成绩片面地评价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后,对其学习、兴趣、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鼓励和指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使其不断突破自我,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也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基础的形成。班级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的优势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循序渐进,从每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始做起,逐渐建立优秀的班级文化。
二、引导学生参与
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班级成员积极参与,只有全员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班级未来的健康发展。如在日常班会中,教师应鼓励班干部和各小组组长讨论题目的设立和会议内容。讨论内容可能涉及今日的教学内容、即将到来的运动会安排、春游时期班级出行准则的设定等。通过学生积极踊跃的意见发表,教师可了解到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所思所想,并在后期的逐步建设中进行对应的调整。在涉及较为严肃且刻板的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引导,并调动学生兴趣,促进讨论的完成。并在讨论结束后向班干部和小組领导传达自己对整体会议主持的意见,增强学生干部于管理方面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更新管理方式
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个人管理。因班级现状存在不断变更的情况,教师应以建立班级文化为前提不定期进行一定的管理方式更新。具体的更新方式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状态决定。如在新学期伊始,教师应当结合上学期期末成绩和班级成员的学期度表现来进行班级平行管理,在学生中选出成绩优秀前三名和德育规范前三名,并给予口头表扬和黑板荣誉角一星期展示机会。同时也应评选出特殊贡献一名和进步最佳一名,给予小红花表扬,并持续到下次测验。这种由表扬个人而带动班级整体提升积极性的管理模式尽管常见,但相对有效。当然也应进行一些不同的管理尝试,但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借力使力的思想,从而有效提升管理能力,促进班级文化的逐步建设。
四、全方位建设班级文化,增加学生参与度
1、规范管理,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还需要规范管理。只有好的规则和秩序才能够引导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正轨。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召开班会,让学生一起讨论并制定属于自己本班的班级公约。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规则的制定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2、创建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
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要为学生创建健康积极,乐观的班级文化。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精神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这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首先,班主任需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做好班级舆论的导向。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体活动,增加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意识到自己也是整个班集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名成员。
3、建立科学的班级评价体系。
传统的班级评价效率比较低。而且评价的指标往往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展开,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班级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建立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考核的标准除了学习成绩,还需要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道德品质等其他方面的因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的时候也会更加地积极,能够主动地去展现自己的个性。科学的评价体系也能够帮助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参与班级活动。通过科学的班级评价体系也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习。这对于整个班级的良性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完善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体系将直接影响整体班级管理施行的效力,为使班级文化建设拥有健康长久的运行环境,应着重进行班级管理体系的完善。于学生方面,教师应当加强引导,使其秉承正面积极的思想健康成长,于自身方面,教师也应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学生共同进步。以双向发展为前提,教师应当从现行的班干部体系和小组体系入手,加大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管及帮助的力度,促进全员进行较为自觉的学习和活动。管理体系不应固定,学生和教师也不要过度依赖制度,只要对师生的成长有益,对现有管理体系的完善和现行班级文化的改进都是相对必要的。
结语
总之,初中班主任应当意识到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建设过程中推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更新管理方式和完善班级管理体系。在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的成功建设对初中教育的综合发展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相关的改革和创新的尽早执行,也能保证初中生实现高效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英.初中校园本真文化建设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9):53-54.
[2]张莺.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5):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