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wu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概念与特征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中展开,以互相尊重、互相坦诚的民主的课堂互动为主要形式的,以具有挑战智慧活动为载体的,师生愉悦、积极的心理状态下的教学过程。
  “有效的课堂教学”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曾有人把课堂教学比做是给一个饥饿的人吃馒头,吃第一个馒头能够摆脱死亡,吃第二个馒头能增长力气,吃第三个感觉饱了,吃第四个就近乎浪费,每个馒头的效应是不同的。课堂教学也如此,要充分发挥每一个“馒头”的最大效能,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合理精确的课堂预设,还是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无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略,还是激励动容的教学评价,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和手段都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用性。
  下面以《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课为例,阐述如何更好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学情分析】
  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要了解学情,才能以学定教。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现有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及身理心理状况。经过了解,本课的学情分析如下:
  从知识上看,学生在学习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基础上,能理解城市化过程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
  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看,高中学生处于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已经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适应,具备了一定的地理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从学生学习心理上看,大部分学生对生活的周围环境有深刻的亲身感受,能较好地把地理基本理论和原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设计适切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也是教师教学最后要落实的结果。目标过高,难以通过教学达到;目标过低,在教学中学生感到没味道。所以目标的设计要适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②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逆城市化的成因;③了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②分析当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倾向,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学法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感性认识,把握地理内在的规律和本质。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课前分小组通过各种形式完成“我眼中的萧山”主题资料的收集,然后在课上围绕收集的素材开展以交通问题为例的角色体验。学生在兴致勃勃地扮演着各种人物的同时,不断地向自己和他人传输城市合理发展的重要性。由体验替代讲解,教师无需太多的讲解,学生则更容易在过程中“心领神会”。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把想说的说出来,既加深印象,又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学习资源】
  恰当的教学材料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需要与强烈兴趣的内容。教学材料的准备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贴切自然,同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基于这点,本课学习资料来源在上课之前,学生分小组通过摄影、上查阅报刊书籍、绘画创作等形式收集的“我眼中的萧山”主题资料,并将各种资料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生活的实际现象及多彩的多媒体图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给学生充分发表观点的机会,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生成】
  根据课堂中学生反馈的信息和出现的意外的学习现象作出适当调整,合理处理好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让课堂教学能有效的进行。
  1.引导帮助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支撑点。本课中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展示,交流,从中深刻体会到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和对环境的影响。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图片资料转化为语言。当学生表达不准确、不严谨时,不是直接否定学生,而是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出发,根据其“最近发展区”继续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
  2.教与学的和谐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不同的课,会有不同种场景,不同的师生同一节课也会有不同的氛围。有经验的老师在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过程中,总是十分看重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轻松愉悦与低沉单调的氛围收到的效果会截然不同。
  在本课教学中,毫不吝啬地将学生收集的有关“城市病”的图片资料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并加以肯定与赞赏。在为“城市病”寻找良方的过程中,用协商交流的方式,在学生疑惑时,辅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优秀城市的实例材料,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课堂气氛愉悦,在时间的推移中,知识在不断地建构。
  3.缩小个体差异是“有效教学”的平衡点。在备课时,应关注在共同学习基础下的差异。在目标设计时尽可能地细化与分步,提问设置时多采用梯级上升,教师讲解时也尽可能地做到低起点高落点。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心灵也得到健康发展。
  4.善于动态生成是“有效教学”的关注点。要突破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其关键是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部分内容本来的预设是教师将学生收集的资料按照课本的框架进行归纳,但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来看,感受不深,后及时地调整教学程序,改为由学生根据亲身体验,同时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等,交流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这样学生感受深了,有话讲了。教师在教学中灵活、适时地调整教学的程序,可使一些学生不易掌握的问题在动态的交流中随机生成。
  【实践活动】
  设计的活动要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练习内容的层次性,手段的灵活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为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设置了一下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学设疑。通过提供的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的交流展示资料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导致了城市建设的无序发展和城市破坏的不可逆转等资料,提出问题:①城市化过程给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②如果你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名环境医生,请为我们生活的城市号脉,并为“城市病”寻找良方。
  (设计意图:在情境创设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出学习要求,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互动交流,共同探究。活动一:学生根据亲身体验,同时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等,说说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哪些“病症”?活动二: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图片资料,加深城市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影响。活动三: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交流城市化过程的感受,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地理素养、思维能力和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3.情境参与,现场模拟。模拟新闻发布会现场——以萧山城区交通问题为例。分别由学生扮演市民、新闻记者、政府人员、环境问题专家等角色,发表对交通问题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体验,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4.深入思考,畅想未来。多媒体简单演示萧山城区在绿化美化、交通运输、污染治理、开发新区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提出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城市化问题,提升城市品位?各职责部门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作为普通市民,应该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情感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5.作业设计:研究性小论文《萧山城市化之我见》
  (设计意图:学会自主探究,进一步正确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地理新课标主张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知地——明理——说理——析事”的教学目的。
  【激励评价】
  所谓合适的激励与评价,应该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自身所产生的对错与是非;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还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
  “强化主体发展,遵循教学规律,落实课堂目标,体现激励增效”是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如何巧妙运用各种体态语言对学生课堂表现做出即时评价。所谓“体态语言”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或是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点拨或是信任的眼神,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表情”,“肢体”动作……这些都会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的修正,提高学习信心。
  在本课的实施中,最后我问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请你谈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A:老师您讲话太风趣了!(大家大笑。)
  生B:城市化的问题很多,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会影响城市的发展。(教师赞许地点头。)
  生C: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城市问题,特别是我们身边的城市问题,防治这些问题要从自身做起,我们要为城市的合理发展献计献策。(下课铃声响起,但被响亮的掌声淹没了!)
  教师要毫不吝啬地向每一位学生送出鼓励性的评价话语。一个小小的鼓励就可能激励学生终生去探究知识。
  三、实践后的反思
  教师要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要由“决定和包办一切”的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控制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迪”的教学研究者和引导者。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体精神得到凸现。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虚假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四要重经验总结。要通过有效教学,逐步改变过去那种教而不思、教而不研,学而不思、学而不研的状况,使师生共同学会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在英语课堂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亲身观察、分析、实践以解决各种问题。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述与灌输,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这对学生的思维扩散和创新能力发展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全新的教育局面下,这种陈旧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理念显然是不相符合的。本文就此展开探索,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进行简单论述,以期
一 写作历来都是考试中的重头戏,所占比重很大。可以说,作文分数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学生的语文成绩。面对写作,有的学生提笔起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有的学生虽有写
摘 要:信息资源建设是党校图书馆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党校教学科研的基础和条件。因此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体现特色性、实用性、连续性与新颖性的原则;还要体现前沿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要走网络化资源共享共建的道路;还要正确处理传统文献载体与数字化图书的关系。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直属校党委领导的为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
歌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普及音乐教育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音乐课程提出了歌唱教学等六个模块的选修内容,这就意味着高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自己喜欢的模块进行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歌唱模块教学呢?   一、明确歌唱教学理念与教育教学目标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主动参与,转变传统音乐教学中重技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的创造过程与任何其他知识的创造过程一样,在证明一个定理之前,先得猜想,还得推测证明的思路,在一系列的工作中,需要充分应用的不是演绎推理,而是合情推理。    一、什么是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就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情感的影响下,运用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猜想、估算、联想、顿悟、直觉等非演绎的(或非完全演绎的)思维形式,构造出关于合乎情理的认知过程。合情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20余年的历程,在纠正传统教育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卫校教师被严格地限制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框架之中,教师没有被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
分析入手术室后心理护理对非全麻手术患者的情绪影响。方法:将180例非全麻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常规术前访视及入手术室后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术前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