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不够好,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要想迅捷、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英语教学,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话语,将关联理论贯彻于听力课堂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文章通过陈述关联理论和阐述关联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启示,提出扩大学生认知语境、选取合适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寻找关联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关联理论;听力教学;教学策略
为满足由于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材的巨大需求,我国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改革,英语听力教学不但受到人们的重视,还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学生的听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的英语听力教学仍处于薄弱环节。而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有极强的解释力。如果我们用关联理论指导英语听力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听力教学策略,这对英语听力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一、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dre Wilson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的。该理论是在认知理论、人类行为理论、Grice理论以及神经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Serber和Wilson认为,人类话语的理解、人类的故意交流决不仅仅是一个非智能的、机械的编码——解码过程。因此,关联理论把交际定义为“明示——推理的行为”,明示与说话人有关,推理主要与听话人有关。
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建构体,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可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语境,它把关联看作是常项,把语境看作变项,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关联理论的语境效果。如果新信息加强或否定了现实语境假设,或与现实语境假设相结合,就产生语境效果。语境效果的大小是这样确定的,“在同等条件下,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最佳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要出现最佳关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话语能够足以引起听话人注意;(B)听话人需要付出一定努力,也就是说处理努力不能等于零,以保证语境效果的存在。
二、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根据关联理论,英语听力教学实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明示——推理行为。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说的话是一种明示,这种明示给学生提供新信息,加强或削弱学生的现实语境假设。学生利用现有的认知语境和老师提供的新信息形成新的现实语境假设,通过推理,付出或大或小的努力,找出老师话语中的最佳关联并理解老师的话语,从而理解听力材料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实现成功交际。关联理论认为,听话者的认知语境包含着各种信息,主要由三种信息组成: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那么,起主导作用的老师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语境(词汇量的大小、知识面的宽窄、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等)。老师的口语表达要与学生的现有语境假设有交叉点,但又不能完全重复;要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语境假设,找到关联或最佳关联,产生语境效果,充分利用话语的明示作用引导学生完成听力理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学习者的语言输入, 一靠阅读, 二靠听。在中国, 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不够好,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教学任务繁重。要想迅捷、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英语教学,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话语,将关联理论贯彻于听力课堂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关联理论启示我们在听力教学中,应注意:所选听力材料的难度,着重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选择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课堂上设法营造温馨、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畅所欲言,使人人都成为交际的中心;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会话结构的不同,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把文化因素引入听力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听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避免听力活动的单一;从各个方面挖掘学生的知识潜力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目前,英语听力教学的普遍模式是老师给学生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学生做题,然后通过对答案的方式检测、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这一教学模式,由于信息的单向传递方式,学生不是交际的参与者,只是被动地接收听力材料的信息,缺乏主动性,难以捕捉到听力材料中信息间的关联或听力材料与自身认知语境间的关联。基于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启示,这里重点讲解如下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1、选择材料的策略
根据关联理论,合适的英语听力材料应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语境基础上。其次,听力材料提供的信息必须有利于学生寻找关联,不能采用无关联的材料。必须把无关联的材料和表面看起来无关联、但实际上有关联的材料区别开来。如:
A、Well, did you manage to get information from Professor Baker? When are our results coming in?
B、Well she was a bit tight-lipped about it.
在以上对话中,表面看来,B的回答和A的问题好像是无关联的,但通过推理,它们彼此间是有关联的。B回答中的 “tight-lipped”意为“嘴巴紧的”,指对某事保密、不愿透露消息。从B的回答中就可推知Professor Baker不愿就考试成绩的事多说,B间接地回答了A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我们应首先要根据听力目的对内容进行分级分类。要给初学者或在初始阶段使用那些语速较慢、声音非常清晰的、较易的(听两三遍后似懂非懂的为宜)听力材料,来为他们提供辨音和理解的延缓时间与机会,这种过渡往往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从而打好基础——在语音和意义间建立准确、牢固的联系。然后,接触较真实、清晰和快速的相关材料。最后接触真实、时而不清晰、语境多样的扩展材料。其次要把握材料的量。精听的材料宜少而典型,泛听的则宜多而通俗。三是以常用的、实用的、易得到和可操作的材料为主,如对话、访谈、新闻报道、讲故事、打电话等。具体的操作是:(1)确定一、二种好教材(偏易的、实用的、有趣的)进行系统教学;(2)要求掌握教材中80%以上的内容;(3)一定要基本完成教材的主要练习;(4)注意内容的重复和连贯;(5)补充相关的强化辅导材料。 2、优化语境的策略
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是动态的。我们认为英语听力理解过程是学生重建信息、重构认知语境的过程。学生在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被认识的新信息与已经被处理的、存在于听话人认知语境中的部分信息相结合形成新的认知语境,而新的认知语境又与新信息结合,不断构成新的认知背景。所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的现有认知语境就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关的认知语境,就无法与说话人的认知语境“相互显映”和“互明”,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无法找到最佳关联,进行推理,明白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如:
A. I’m sorry, Miss. You’ll have to come with us. Hidden cameras have detected what you have done. Leave the merchandise here.
B. I’ll come along, but I assure you that I can prove my innocence.
Q.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likely take place?
回答问题的关键是理解 “hidden cameras”(隐形摄像头)和“merchandise”(商品)的意义,并且要知道在国外很多商店都安有隐形摄像头这一百科知识。如果学生不具有以上的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学生就很难推出“他们谈话的地点是商店”这一结论。在听力教学之前或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听力材料的难易情况、就听力材料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词汇信息,对相关内容稍作讲解,增加其背景知识,使其形成新的认知语境,这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很有帮助。
在听力教学中,要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语境,有效优化利用语境。建议具体的操作是:(1)备一部短波收音机(用来随身听),最好是收录机(录下需反复听的材料),加上电视机(用来欣赏听),有条件的可买录像机(录下需反复听的材料),并接通宽带网(用来听、模仿和阅读);(2)以常用的内容如对话、新闻为主追踪学习,坚持不懈地完成某一阶段的任务;(3)多到英语角、多与英语本族人接触(也可与之网上聊天),克服怕羞、怕错心理;(4)采用适当的听练方法,以自练为主;(5)教师要指导课后听力材料选择、适当布置一些连贯性的联系,使学生利用其语言学习环境。
3、寻找关联的策略
关联是指语言交际, 是一个互动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配合默契, 主要是由于关联性。将语料语言作为外语听力测试时,对听者而言, 就是明确地寻找关联进行听力话语理解的过程。如:
M: Is Jane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home for the summer?
W: She is counting the days.
Q: 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本题中女士没有直接对男士问题做答, 而是提供一个新信息: 数日子( counting the days ) , 这个信息就产生了话语间的一种隐含关联。若听者能透过字面找到构成话语内涵的隐性关联, 便能立刻明白女士的含义。从而确定选项D)Jane is eager to go home for the vacation 正确。
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明示作用,引导学生寻找话语中的最佳关联,以取得好的语境效果。如:
A. I understand you dropped Professor Jordan’s classes and took one of Professor George’s classes, didn’t you? Is he that interesting?
B. Let me put it this way. I can safely say I will never need a cup of coffee before I go to the classes.
以上对话并没有十分复杂的单词和短语,但是喝咖啡与否和A的问题有什么必然联系?学生可能不会马上找出彼此的关联。那么,老师在此就可以通过层层提问的方式给学生一些明示。①What’s the use for drinking coffee in our daily life? Give a lift when we feel sleepy.②What does “I will never need a cup of coffee” mean?It means B don’t feel sleepy.③Why doesn’t B feel sleepy? Because Professor George’s classes are interesting.老师的层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力理解过程中,得出Professor George’s classes are interesting 的结论,从而明白了B的交际意图。
总之,我认为,如果英语教师能够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贯彻关联理论的相关观点及本文提出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日积月累,学生练习听力的积极性和听力水平一定能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薛莉芳《关联理论对话语理解的指导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5月第28卷第3期。
[2]何自然、 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广州:《现代外语》1998年第3期(总第81期):92-107页。
[3]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总第104期)。
[4]张亚非《关联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总第91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听力教学;教学策略
为满足由于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材的巨大需求,我国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改革,英语听力教学不但受到人们的重视,还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学生的听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的英语听力教学仍处于薄弱环节。而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有极强的解释力。如果我们用关联理论指导英语听力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听力教学策略,这对英语听力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一、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dre Wilson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的。该理论是在认知理论、人类行为理论、Grice理论以及神经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Serber和Wilson认为,人类话语的理解、人类的故意交流决不仅仅是一个非智能的、机械的编码——解码过程。因此,关联理论把交际定义为“明示——推理的行为”,明示与说话人有关,推理主要与听话人有关。
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建构体,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可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语境,它把关联看作是常项,把语境看作变项,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关联理论的语境效果。如果新信息加强或否定了现实语境假设,或与现实语境假设相结合,就产生语境效果。语境效果的大小是这样确定的,“在同等条件下,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最佳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要出现最佳关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话语能够足以引起听话人注意;(B)听话人需要付出一定努力,也就是说处理努力不能等于零,以保证语境效果的存在。
二、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根据关联理论,英语听力教学实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明示——推理行为。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说的话是一种明示,这种明示给学生提供新信息,加强或削弱学生的现实语境假设。学生利用现有的认知语境和老师提供的新信息形成新的现实语境假设,通过推理,付出或大或小的努力,找出老师话语中的最佳关联并理解老师的话语,从而理解听力材料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实现成功交际。关联理论认为,听话者的认知语境包含着各种信息,主要由三种信息组成: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那么,起主导作用的老师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语境(词汇量的大小、知识面的宽窄、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等)。老师的口语表达要与学生的现有语境假设有交叉点,但又不能完全重复;要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语境假设,找到关联或最佳关联,产生语境效果,充分利用话语的明示作用引导学生完成听力理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学习者的语言输入, 一靠阅读, 二靠听。在中国, 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不够好,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教学任务繁重。要想迅捷、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英语教学,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话语,将关联理论贯彻于听力课堂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关联理论启示我们在听力教学中,应注意:所选听力材料的难度,着重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选择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课堂上设法营造温馨、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畅所欲言,使人人都成为交际的中心;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会话结构的不同,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把文化因素引入听力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听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避免听力活动的单一;从各个方面挖掘学生的知识潜力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目前,英语听力教学的普遍模式是老师给学生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学生做题,然后通过对答案的方式检测、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这一教学模式,由于信息的单向传递方式,学生不是交际的参与者,只是被动地接收听力材料的信息,缺乏主动性,难以捕捉到听力材料中信息间的关联或听力材料与自身认知语境间的关联。基于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启示,这里重点讲解如下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1、选择材料的策略
根据关联理论,合适的英语听力材料应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语境基础上。其次,听力材料提供的信息必须有利于学生寻找关联,不能采用无关联的材料。必须把无关联的材料和表面看起来无关联、但实际上有关联的材料区别开来。如:
A、Well, did you manage to get information from Professor Baker? When are our results coming in?
B、Well she was a bit tight-lipped about it.
在以上对话中,表面看来,B的回答和A的问题好像是无关联的,但通过推理,它们彼此间是有关联的。B回答中的 “tight-lipped”意为“嘴巴紧的”,指对某事保密、不愿透露消息。从B的回答中就可推知Professor Baker不愿就考试成绩的事多说,B间接地回答了A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我们应首先要根据听力目的对内容进行分级分类。要给初学者或在初始阶段使用那些语速较慢、声音非常清晰的、较易的(听两三遍后似懂非懂的为宜)听力材料,来为他们提供辨音和理解的延缓时间与机会,这种过渡往往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从而打好基础——在语音和意义间建立准确、牢固的联系。然后,接触较真实、清晰和快速的相关材料。最后接触真实、时而不清晰、语境多样的扩展材料。其次要把握材料的量。精听的材料宜少而典型,泛听的则宜多而通俗。三是以常用的、实用的、易得到和可操作的材料为主,如对话、访谈、新闻报道、讲故事、打电话等。具体的操作是:(1)确定一、二种好教材(偏易的、实用的、有趣的)进行系统教学;(2)要求掌握教材中80%以上的内容;(3)一定要基本完成教材的主要练习;(4)注意内容的重复和连贯;(5)补充相关的强化辅导材料。 2、优化语境的策略
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是动态的。我们认为英语听力理解过程是学生重建信息、重构认知语境的过程。学生在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被认识的新信息与已经被处理的、存在于听话人认知语境中的部分信息相结合形成新的认知语境,而新的认知语境又与新信息结合,不断构成新的认知背景。所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的现有认知语境就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关的认知语境,就无法与说话人的认知语境“相互显映”和“互明”,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无法找到最佳关联,进行推理,明白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如:
A. I’m sorry, Miss. You’ll have to come with us. Hidden cameras have detected what you have done. Leave the merchandise here.
B. I’ll come along, but I assure you that I can prove my innocence.
Q.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likely take place?
回答问题的关键是理解 “hidden cameras”(隐形摄像头)和“merchandise”(商品)的意义,并且要知道在国外很多商店都安有隐形摄像头这一百科知识。如果学生不具有以上的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学生就很难推出“他们谈话的地点是商店”这一结论。在听力教学之前或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听力材料的难易情况、就听力材料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词汇信息,对相关内容稍作讲解,增加其背景知识,使其形成新的认知语境,这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很有帮助。
在听力教学中,要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语境,有效优化利用语境。建议具体的操作是:(1)备一部短波收音机(用来随身听),最好是收录机(录下需反复听的材料),加上电视机(用来欣赏听),有条件的可买录像机(录下需反复听的材料),并接通宽带网(用来听、模仿和阅读);(2)以常用的内容如对话、新闻为主追踪学习,坚持不懈地完成某一阶段的任务;(3)多到英语角、多与英语本族人接触(也可与之网上聊天),克服怕羞、怕错心理;(4)采用适当的听练方法,以自练为主;(5)教师要指导课后听力材料选择、适当布置一些连贯性的联系,使学生利用其语言学习环境。
3、寻找关联的策略
关联是指语言交际, 是一个互动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配合默契, 主要是由于关联性。将语料语言作为外语听力测试时,对听者而言, 就是明确地寻找关联进行听力话语理解的过程。如:
M: Is Jane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home for the summer?
W: She is counting the days.
Q: 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本题中女士没有直接对男士问题做答, 而是提供一个新信息: 数日子( counting the days ) , 这个信息就产生了话语间的一种隐含关联。若听者能透过字面找到构成话语内涵的隐性关联, 便能立刻明白女士的含义。从而确定选项D)Jane is eager to go home for the vacation 正确。
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明示作用,引导学生寻找话语中的最佳关联,以取得好的语境效果。如:
A. I understand you dropped Professor Jordan’s classes and took one of Professor George’s classes, didn’t you? Is he that interesting?
B. Let me put it this way. I can safely say I will never need a cup of coffee before I go to the classes.
以上对话并没有十分复杂的单词和短语,但是喝咖啡与否和A的问题有什么必然联系?学生可能不会马上找出彼此的关联。那么,老师在此就可以通过层层提问的方式给学生一些明示。①What’s the use for drinking coffee in our daily life? Give a lift when we feel sleepy.②What does “I will never need a cup of coffee” mean?It means B don’t feel sleepy.③Why doesn’t B feel sleepy? Because Professor George’s classes are interesting.老师的层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力理解过程中,得出Professor George’s classes are interesting 的结论,从而明白了B的交际意图。
总之,我认为,如果英语教师能够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贯彻关联理论的相关观点及本文提出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日积月累,学生练习听力的积极性和听力水平一定能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薛莉芳《关联理论对话语理解的指导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5月第28卷第3期。
[2]何自然、 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广州:《现代外语》1998年第3期(总第81期):92-107页。
[3]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总第104期)。
[4]张亚非《关联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总第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