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而其中声乐是以人的语言为中介,通过人自身的发声器官产生的高低强弱的声音来表情达意,反映时间的万事万情,其艺术上的作用是任何器乐所无法代替的。声乐又可分为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合唱的表现力最为丰富,表达情感也更为感人,其效果也是一个人或两个人所无法达到的。就童声合唱教学中很易忽视的,但非常重要、非常有效地几个方面的训练方法做一些阐述
关键词:音乐 合唱 乐感
一、使儿童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发声与歌唱的动力,可以说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现在许多学生普遍存在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保持气息和控制气息等错误方法,所以在训练中要由浅到难,由吸气到呼气在控制、保持、利用一些形象的,易于儿童心理接受、理解的比喻来讲解这抽象的歌唱时的呼吸。如:可利用大哈欠、叹气、受惊吓之前的吸气状态,来体会深吸气,在此步骤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气息的保持和控制,同时,还可以用像吹气球的感觉来练习快吸慢呼;用吹蜡烛的感觉练习快吸快呼;用“嘶”音象抽丝一样大而均匀地吐气的感觉练习慢吸慢呼,以及用咳嗽的“狗喘气”的感觉练习气息的弹跳等······运用这些形象的比喻很容易让学生接受,起的作用也非常好,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是利用这些形象的比喻来讲解,很少用抽象、单纯的语言空洞地讲呼吸、保持。此外,还要指出呼吸时一个自然连贯的过程,不可孤立某过程而单纯的练习。
二、在解决好儿童歌唱呼吸问题后,就要来解决发声与共鸣的问题了。儿童在演唱中常出现高音区呈喊声,中声区呈白声,低声区呈嘘声的问题,所以训练声音要从要求有高位置的头声出發,无论起音、收音、上行、下行都要求有高位置,在高位置的基础上,在掌握声音的共鸣,使声音经过发声器官的共鸣而充分震动,这样的声音就会变得自然、圆润、丰满。合唱的共鸣不仅光指每个人的发声共鸣,还包括集体声音的共鸣,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共鸣,所以就要求每个人的音量,共鸣要适中,即可以听到自己声部的声音,又能听清其他声部的旋律,并保证各自的节奏、音准、强弱的正确。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运用轻声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声音。轻声可以克服学生的喊叫现象,使歌唱者能够听见伴奏的声音和同伴的声音,使之控制自己的声音,并融于合唱之中,向集体靠拢,形成协调一致的音色。
三、除了声音上的要求,儿童合唱中的音准与节奏的训练也非常重要,合唱是一门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和谐是合唱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求音准、节奏绝对的准确。合唱的音准联系,主要加强进行两声部。同时演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的基础上形成音准概念,从而掌握合唱的音准,这种练习要由浅入深,先练习旋律音程,利用一组唱根音,另一组唱冠音的方法,过渡到和声训练,演唱时要求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逐步稳定声部之间的音准问题。对于节奏训练,合唱的起句和收句是最容易发生节奏不准现象的地方,因此,节奏训练中可将强弱关系及一些有特点的节奏型和生活中常听见的自然节奏声响结合起来,如:马蹄声、钟摆声等,通过形象的模仿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四、合唱时语言的艺术,所以歌唱的咬字、吐字的训练也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吐字、咬字与歌唱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更富有感染力的效果,歌唱时的发音可以运用朗读歌词等形式,通过字情与调的和谐运用,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歌曲情感,更加优美地去歌唱。
除了合唱的技巧和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乐感,就乐感的训练,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体态的表现等方面来进行,关于教师的语言描述这里不必多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述曲子的背景,反映的思想内容主题风格,以及强弱对比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们对所唱曲子有所了解,并唱出乐感来。这里,体态语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眼神与表情,这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最直接的反映,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暗淡无光的眼神会使学生也感到疲乏无力、昏昏欲睡,而炯炯有神的目光则可使学生感到情绪激昂,精力充沛,不同的目光可以影响学生歌声的质量。如在合唱中指挥《国歌》、《长江之歌》等满怀豪情的歌曲时,教师明亮、神采飞扬的眼神和表情,可以很快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也热血沸腾,从而使声音更加充满激情与活力。而唱《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较柔和、较抒情性的歌曲时,教师亲切、温和的表情与眼神更可将小朋友们带入如诗如画般的大自然的意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使小朋友们体会到应用甜美悠扬的歌声去演唱此类歌曲。又如在唱《春天在哪里》、《快乐的节日》等轻快活泼、天真的表情与眼神将学生带入到活泼的音符间,带入到快乐的意境中,从而使学生主动随着音乐表现出活泼可爱的儿童天性,唱出稚嫩欢快、欢乐天真的童声,近而收到更加满意的合唱效果。
2.教师做为一个合唱队伍的指挥,其指挥手势中所流露的情感的外在表现,可以灵活恰当的向合唱队员们表达歌曲所包含的情感,激情处可用竖立成分为主有力的手势;高潮时手势可夸张,造出宏大的场面;柔美的手势则可以横向为主,柔美的成份加多;活泼时,可用幅度很小,但力度很强的点状手势······千万不可以使手只居于划划拍子,划划基本图示的地位,这样的手势也会使同学们感到单调与乏力。一个好的乐队指挥要会依据乐曲的内容,情绪表达,会用音乐元素来分析整首乐曲的主题、高潮、尾声等,从而设计出优美、恰当,具有感染力的指近图示,或高、或低、或收、或放,以各种略带夸张的手势来表达音乐中的强弱高低,通过手势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歌声按照手势的高低收放或轻、或重、或顿、或连,从而使声音更具有感召力,更富魅力。
3.除了上面两发面,教师的身体各种动作甚至发声器官的体态语言,对激发小学生的歌唱的兴趣,提高,培养他们良好的乐感都起着重要作用。
合唱队除了唱、指挥,伴奏也非常重要,伴奏要注意依附于歌唱,要随着合唱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切不可喧宾夺主。
关键词:音乐 合唱 乐感
一、使儿童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发声与歌唱的动力,可以说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现在许多学生普遍存在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保持气息和控制气息等错误方法,所以在训练中要由浅到难,由吸气到呼气在控制、保持、利用一些形象的,易于儿童心理接受、理解的比喻来讲解这抽象的歌唱时的呼吸。如:可利用大哈欠、叹气、受惊吓之前的吸气状态,来体会深吸气,在此步骤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气息的保持和控制,同时,还可以用像吹气球的感觉来练习快吸慢呼;用吹蜡烛的感觉练习快吸快呼;用“嘶”音象抽丝一样大而均匀地吐气的感觉练习慢吸慢呼,以及用咳嗽的“狗喘气”的感觉练习气息的弹跳等······运用这些形象的比喻很容易让学生接受,起的作用也非常好,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是利用这些形象的比喻来讲解,很少用抽象、单纯的语言空洞地讲呼吸、保持。此外,还要指出呼吸时一个自然连贯的过程,不可孤立某过程而单纯的练习。
二、在解决好儿童歌唱呼吸问题后,就要来解决发声与共鸣的问题了。儿童在演唱中常出现高音区呈喊声,中声区呈白声,低声区呈嘘声的问题,所以训练声音要从要求有高位置的头声出發,无论起音、收音、上行、下行都要求有高位置,在高位置的基础上,在掌握声音的共鸣,使声音经过发声器官的共鸣而充分震动,这样的声音就会变得自然、圆润、丰满。合唱的共鸣不仅光指每个人的发声共鸣,还包括集体声音的共鸣,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共鸣,所以就要求每个人的音量,共鸣要适中,即可以听到自己声部的声音,又能听清其他声部的旋律,并保证各自的节奏、音准、强弱的正确。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运用轻声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声音。轻声可以克服学生的喊叫现象,使歌唱者能够听见伴奏的声音和同伴的声音,使之控制自己的声音,并融于合唱之中,向集体靠拢,形成协调一致的音色。
三、除了声音上的要求,儿童合唱中的音准与节奏的训练也非常重要,合唱是一门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和谐是合唱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求音准、节奏绝对的准确。合唱的音准联系,主要加强进行两声部。同时演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的基础上形成音准概念,从而掌握合唱的音准,这种练习要由浅入深,先练习旋律音程,利用一组唱根音,另一组唱冠音的方法,过渡到和声训练,演唱时要求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逐步稳定声部之间的音准问题。对于节奏训练,合唱的起句和收句是最容易发生节奏不准现象的地方,因此,节奏训练中可将强弱关系及一些有特点的节奏型和生活中常听见的自然节奏声响结合起来,如:马蹄声、钟摆声等,通过形象的模仿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四、合唱时语言的艺术,所以歌唱的咬字、吐字的训练也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吐字、咬字与歌唱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更富有感染力的效果,歌唱时的发音可以运用朗读歌词等形式,通过字情与调的和谐运用,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歌曲情感,更加优美地去歌唱。
除了合唱的技巧和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乐感,就乐感的训练,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体态的表现等方面来进行,关于教师的语言描述这里不必多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述曲子的背景,反映的思想内容主题风格,以及强弱对比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们对所唱曲子有所了解,并唱出乐感来。这里,体态语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眼神与表情,这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最直接的反映,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暗淡无光的眼神会使学生也感到疲乏无力、昏昏欲睡,而炯炯有神的目光则可使学生感到情绪激昂,精力充沛,不同的目光可以影响学生歌声的质量。如在合唱中指挥《国歌》、《长江之歌》等满怀豪情的歌曲时,教师明亮、神采飞扬的眼神和表情,可以很快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也热血沸腾,从而使声音更加充满激情与活力。而唱《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较柔和、较抒情性的歌曲时,教师亲切、温和的表情与眼神更可将小朋友们带入如诗如画般的大自然的意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使小朋友们体会到应用甜美悠扬的歌声去演唱此类歌曲。又如在唱《春天在哪里》、《快乐的节日》等轻快活泼、天真的表情与眼神将学生带入到活泼的音符间,带入到快乐的意境中,从而使学生主动随着音乐表现出活泼可爱的儿童天性,唱出稚嫩欢快、欢乐天真的童声,近而收到更加满意的合唱效果。
2.教师做为一个合唱队伍的指挥,其指挥手势中所流露的情感的外在表现,可以灵活恰当的向合唱队员们表达歌曲所包含的情感,激情处可用竖立成分为主有力的手势;高潮时手势可夸张,造出宏大的场面;柔美的手势则可以横向为主,柔美的成份加多;活泼时,可用幅度很小,但力度很强的点状手势······千万不可以使手只居于划划拍子,划划基本图示的地位,这样的手势也会使同学们感到单调与乏力。一个好的乐队指挥要会依据乐曲的内容,情绪表达,会用音乐元素来分析整首乐曲的主题、高潮、尾声等,从而设计出优美、恰当,具有感染力的指近图示,或高、或低、或收、或放,以各种略带夸张的手势来表达音乐中的强弱高低,通过手势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歌声按照手势的高低收放或轻、或重、或顿、或连,从而使声音更具有感召力,更富魅力。
3.除了上面两发面,教师的身体各种动作甚至发声器官的体态语言,对激发小学生的歌唱的兴趣,提高,培养他们良好的乐感都起着重要作用。
合唱队除了唱、指挥,伴奏也非常重要,伴奏要注意依附于歌唱,要随着合唱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切不可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