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应关注历史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强调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科渗透 能力培养
最近,零点调查公司一项关于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全体被访者中仅有1.5%的青少年能及格。这不能不引起历史教育者的重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钟情于死记硬背,结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历史教学除了要继续完成历史知识、技能的传授任务,注重学科内在知识联系外,还应在教学中关注历史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强调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一、时事热点,产生于今天,根源于过去,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昭示了历史“鉴往知来”的价值。
历史和现实同属于一个不可割断的时间链条,历史是现实的前奏,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和现实、古和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现实的理解有利于认识过去”,同样的道理,对过去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现实。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问题、中东问题、阿富汗问题、印巴问题等引起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士的关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青年学生关心时事、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等特点,及时追踪时代信息,筛选一些特殊的时事热点,或探究原因,或比较异同,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理解、综合、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理论素质和实际应用水平。
二、诗歌、民谣、成语、典故是历史事件的浓缩,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历史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真实性。
诗歌、民谣来自民间,反映了人民群众真实而朴素的情感。面对一曲《硕鼠》,无论是唇干舌噪的讲解,还是嘶心裂肺的控诉,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另一方面,诗歌、民谣以其细腻的笔触、饱满的形象勾勒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和物,从而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当我们在讲解梁武帝崇佛、东晋士族、唐玄宗腐败及赵构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等事件时,如能引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诗句,并结合诗歌含义,联系历史背景,使诗歌与历史相互印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体会诗歌的真正寓意,又能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文史一家”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成语是一种为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具有结构严谨、语言铿锵顺口、形式简洁、含义精深的特点。典故则出自典籍而又有故事性,是一个完整故事的高度概括。成语、典故虽寥寥数语,却寓意深刻。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祖逖“闻鸡起舞”的执着,无不深深打动每一位师生的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适时地引入这些语言历史的“文物”,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领域、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思想认识,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历史遗迹、出土文物,是过去历史的再现,“历史就在你身边”,从而使历史的陌生感、距离感荡然无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们自觉地以语言、文字记载历史,同时也不自觉地以实物保留住历史。当我们看到实物、遗迹能印证语言、文字时,不由得一阵狂喜,从而也找到了一条克服学习历史枯燥乏味的捷径。面对电视镜头中老山汉墓的层层揭开,汉代的墓葬制度、社会风俗等也随之呈现在观众面前,此时,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历史也是鲜活的、历史并不遥远。同样,面对雄伟的万里长城和雄壮的兵马俑,我们也无不为秦始皇“君临天下,振策长嘶”的恢宏气势所折服。而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到处都有丰富的人文蕴藏,到处都有光耀青史、绚丽多彩的历史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充分采撷、利用文物、遗迹这一直观教具,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考察战场旧地、文物遗存,参观博物馆、文物馆,借助于实物、实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长见识,接受教育,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一些专题展览会,如“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展览”、“中国历代服饰展览”、“古代墓葬展览”等,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都将有重大的帮助。或者组织学生采访现当代史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如对历史学家、革命英雄、劳动模范、历史人物的后代甚至普通人进行采访,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形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如《我的父辈在文革中》、《战斗英雄***》、《20年家乡的变化》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牢固的历史形象,从而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或者开展乡土史教学。乡土资源范围广、数量多,具有直观性和亲和力,与其它历史相比,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大缩短了学生认识水平与遥远历史史实之间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
四、小说演义、影视佳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全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与事,从而弥补了历史教科书的呆板与枯燥。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教材提供的只是沧海一粟,加上通史的局限,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不甚全面,容易产生误解或以偏概全,而小说演义、影视佳作以其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合理的历史诠释弥补了这一点。零点公司的调查同时表明,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正趋于多样化,图书和影视正成为更为重要的传播历史的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地引进一些文艺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阅读有关历史的小说、演义,如影视《开天辟地》、《太平天国》、《长征》、《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等,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药》、《最后的一课》、《红与黑》、《飘》等,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素材,而且比历史教科书更具体形象、更生动逼真,从而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形成全面、立体的知识体系,正确、详实的历史结论,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经验与反思。
1、不可喧宾夺主。引入课外资料虽然有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但过分占用课堂时间来探讨其它问题,将会影响学生学习基础的历史知识。离开了这些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再去谈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无疑是纸上谈兵。
2、必须立足于教材内容。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诗词、小说更是汗牛充栋,教师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问题,切不可将历史课变成“热点透视”专栏或“诗词朗颂会”。当然,适当地取舍教材、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也是必须的。
3、引入方式应不拘一格。可在导言、小结中引入,也可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引入;可以由教师直接引入,也可由学生的提问来引入。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导入图片、录像、声音等各种资料,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要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个性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丰富多彩,或许正是教师信手拈来的一句话或一段资料,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欣赏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的创新,容忍学生的错误,形成彼此间的理解、信赖与合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思想,展开自己的想象,张扬自己的个性,完善独立的人格”。
5、要留有“空白”。引入课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切不可滔滔不绝一讲到底,而应给学生以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6、改革作业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当堂可以完成的可采取口头的形式,如课堂交流、分组辩论等,需要课后完成的可采用如调查报告、人物简评、小论文等书面形式或者制作模型、示意图等实物。
参考文献
1、余伟民 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稚勇 方明生 主编《社会科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于友西 等 著《历史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林崇德 主编《历史教学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5、白月桥 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聂幼犁 著《中学历史教育论》[M].学林出版社,1999。
7、臧嵘 著《历史教材纵横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科渗透 能力培养
最近,零点调查公司一项关于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全体被访者中仅有1.5%的青少年能及格。这不能不引起历史教育者的重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钟情于死记硬背,结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历史教学除了要继续完成历史知识、技能的传授任务,注重学科内在知识联系外,还应在教学中关注历史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强调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一、时事热点,产生于今天,根源于过去,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昭示了历史“鉴往知来”的价值。
历史和现实同属于一个不可割断的时间链条,历史是现实的前奏,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和现实、古和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现实的理解有利于认识过去”,同样的道理,对过去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现实。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问题、中东问题、阿富汗问题、印巴问题等引起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士的关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青年学生关心时事、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等特点,及时追踪时代信息,筛选一些特殊的时事热点,或探究原因,或比较异同,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理解、综合、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理论素质和实际应用水平。
二、诗歌、民谣、成语、典故是历史事件的浓缩,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历史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真实性。
诗歌、民谣来自民间,反映了人民群众真实而朴素的情感。面对一曲《硕鼠》,无论是唇干舌噪的讲解,还是嘶心裂肺的控诉,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另一方面,诗歌、民谣以其细腻的笔触、饱满的形象勾勒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和物,从而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当我们在讲解梁武帝崇佛、东晋士族、唐玄宗腐败及赵构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等事件时,如能引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诗句,并结合诗歌含义,联系历史背景,使诗歌与历史相互印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体会诗歌的真正寓意,又能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文史一家”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成语是一种为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具有结构严谨、语言铿锵顺口、形式简洁、含义精深的特点。典故则出自典籍而又有故事性,是一个完整故事的高度概括。成语、典故虽寥寥数语,却寓意深刻。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祖逖“闻鸡起舞”的执着,无不深深打动每一位师生的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适时地引入这些语言历史的“文物”,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领域、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思想认识,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历史遗迹、出土文物,是过去历史的再现,“历史就在你身边”,从而使历史的陌生感、距离感荡然无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们自觉地以语言、文字记载历史,同时也不自觉地以实物保留住历史。当我们看到实物、遗迹能印证语言、文字时,不由得一阵狂喜,从而也找到了一条克服学习历史枯燥乏味的捷径。面对电视镜头中老山汉墓的层层揭开,汉代的墓葬制度、社会风俗等也随之呈现在观众面前,此时,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历史也是鲜活的、历史并不遥远。同样,面对雄伟的万里长城和雄壮的兵马俑,我们也无不为秦始皇“君临天下,振策长嘶”的恢宏气势所折服。而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到处都有丰富的人文蕴藏,到处都有光耀青史、绚丽多彩的历史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充分采撷、利用文物、遗迹这一直观教具,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考察战场旧地、文物遗存,参观博物馆、文物馆,借助于实物、实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长见识,接受教育,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一些专题展览会,如“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展览”、“中国历代服饰展览”、“古代墓葬展览”等,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都将有重大的帮助。或者组织学生采访现当代史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如对历史学家、革命英雄、劳动模范、历史人物的后代甚至普通人进行采访,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形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如《我的父辈在文革中》、《战斗英雄***》、《20年家乡的变化》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牢固的历史形象,从而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或者开展乡土史教学。乡土资源范围广、数量多,具有直观性和亲和力,与其它历史相比,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大缩短了学生认识水平与遥远历史史实之间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
四、小说演义、影视佳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全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与事,从而弥补了历史教科书的呆板与枯燥。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教材提供的只是沧海一粟,加上通史的局限,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不甚全面,容易产生误解或以偏概全,而小说演义、影视佳作以其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合理的历史诠释弥补了这一点。零点公司的调查同时表明,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正趋于多样化,图书和影视正成为更为重要的传播历史的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地引进一些文艺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阅读有关历史的小说、演义,如影视《开天辟地》、《太平天国》、《长征》、《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等,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药》、《最后的一课》、《红与黑》、《飘》等,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素材,而且比历史教科书更具体形象、更生动逼真,从而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形成全面、立体的知识体系,正确、详实的历史结论,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经验与反思。
1、不可喧宾夺主。引入课外资料虽然有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但过分占用课堂时间来探讨其它问题,将会影响学生学习基础的历史知识。离开了这些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再去谈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无疑是纸上谈兵。
2、必须立足于教材内容。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诗词、小说更是汗牛充栋,教师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问题,切不可将历史课变成“热点透视”专栏或“诗词朗颂会”。当然,适当地取舍教材、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也是必须的。
3、引入方式应不拘一格。可在导言、小结中引入,也可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引入;可以由教师直接引入,也可由学生的提问来引入。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导入图片、录像、声音等各种资料,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要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个性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丰富多彩,或许正是教师信手拈来的一句话或一段资料,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欣赏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的创新,容忍学生的错误,形成彼此间的理解、信赖与合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思想,展开自己的想象,张扬自己的个性,完善独立的人格”。
5、要留有“空白”。引入课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切不可滔滔不绝一讲到底,而应给学生以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6、改革作业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当堂可以完成的可采取口头的形式,如课堂交流、分组辩论等,需要课后完成的可采用如调查报告、人物简评、小论文等书面形式或者制作模型、示意图等实物。
参考文献
1、余伟民 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稚勇 方明生 主编《社会科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于友西 等 著《历史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林崇德 主编《历史教学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5、白月桥 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聂幼犁 著《中学历史教育论》[M].学林出版社,1999。
7、臧嵘 著《历史教材纵横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