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提倡寓教于乐和趣味化课堂的构建。以下笔者仅从小学语文学科出发,简要论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趣味化课堂,内容主要包括趣之始,精彩的导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關键词:寓教于乐;小学语文;趣味化;导入;创设情境;信息技术;小组合作
寓教于乐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在小学阶段不光是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一直在探究小学语文趣味化课堂的构建,以期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下仅将一些探究的成果归纳如下,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一、趣之始,精彩的导入
课堂导入是趣味化课堂构建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21世纪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难免会被各种科技产品所迷惑与分心。但无论科技怎样进步,游戏也好,VR也好,如果只是单纯的高科技感官体验,他们永远不会替代故事,人类对故事情感体验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故事所具有的离奇性、趣味性、巧合性等诸多特质,完全符合人的心理特征,只要人们还有耳朵,还能听见声音,故事就将以其自身的魅力延续下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所以,笔者在上课伊始,也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着很多女兵,并且她们表现出了绝不逊色于其他人的勇敢,1935年4月初,一队女红军刚刚赶到贵州的一个五里排的村子,敌机也随后而至,机枪的子弹,还有炸弹投射下来,很多人都不幸倒在了血泊中,负伤的人呻吟着动弹不得,一个叫贺子珍的战士不顾个人安危,去帮助别人。当尘埃散去她的身体里已经嵌满了弹片,这些弹片有些取了出来,有些永远的留在了她的身体里面。听完这个故事,学生都有些被震撼到了,激发了学生对那个年代,那段历史的浓厚兴趣。在接下来阅读中也能够更加用心。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构建趣味化的课堂。小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在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奇思幻想,但若是让他们就某一段描述,在脑海里想象出具体的样貌或场景,就变得有些困难了。信息技术兼具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轻松实现情境的创设,化幻想为现实,从而弥补小学生想象力的不足。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文中对地球的描写的很优美,比喻的也很贴切。但仅仅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还是难以使学生在脑海中描摹出地球的样貌,而对于“茫茫宇宙”和“渺小地球”也难以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于是笔者就通过微课技术将学生带到了广袤的外太空,在视频中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宇航员视角下的地球,让学生真实的看到了文中所描绘的“水蓝色星球”,并且笔者还制作了一份地球和宇宙对比的思维导图——分别将地球在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中的位置的图片,按顺序依次给学生看——地球越变越小,最终消失在了茫茫的宇宙中。在展示这些图片的时候配合笔者讲述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终于使学生对于“茫茫宇宙”有了具体的、清晰的概念。如此一来,在课上讲解中学生们在微课技术的帮助下了解了地球的样貌,明白了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弥补了想象力的不足,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内容。
三、小组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营造是构建趣味化课堂的关键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缺少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一直在喋喋不休,很少会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偶有提问也都是由教师指定学生回答,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学生所能获得发言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由此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低沉。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改变这种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一定的人数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遇到的疑问和困惑。这样一来,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此得到了加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在讲到《观潮》这篇文章时,笔者就让学生结组进行阅读学习。本文一共分为五段,就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段——观潮的人群、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于是笔者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按文章内容一人一段进行文章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内、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比较谁读得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营造出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总而言之,寓教于乐,趣味化课堂的构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诸位都能够重视起来,探索更为有效的寓教于乐的手段,使小学语文课堂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卢敏.规范化·形象化·趣味化·激励化——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39.
[2]裴海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趣味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125.
關键词:寓教于乐;小学语文;趣味化;导入;创设情境;信息技术;小组合作
寓教于乐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在小学阶段不光是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一直在探究小学语文趣味化课堂的构建,以期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下仅将一些探究的成果归纳如下,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一、趣之始,精彩的导入
课堂导入是趣味化课堂构建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21世纪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难免会被各种科技产品所迷惑与分心。但无论科技怎样进步,游戏也好,VR也好,如果只是单纯的高科技感官体验,他们永远不会替代故事,人类对故事情感体验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故事所具有的离奇性、趣味性、巧合性等诸多特质,完全符合人的心理特征,只要人们还有耳朵,还能听见声音,故事就将以其自身的魅力延续下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所以,笔者在上课伊始,也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着很多女兵,并且她们表现出了绝不逊色于其他人的勇敢,1935年4月初,一队女红军刚刚赶到贵州的一个五里排的村子,敌机也随后而至,机枪的子弹,还有炸弹投射下来,很多人都不幸倒在了血泊中,负伤的人呻吟着动弹不得,一个叫贺子珍的战士不顾个人安危,去帮助别人。当尘埃散去她的身体里已经嵌满了弹片,这些弹片有些取了出来,有些永远的留在了她的身体里面。听完这个故事,学生都有些被震撼到了,激发了学生对那个年代,那段历史的浓厚兴趣。在接下来阅读中也能够更加用心。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构建趣味化的课堂。小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在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奇思幻想,但若是让他们就某一段描述,在脑海里想象出具体的样貌或场景,就变得有些困难了。信息技术兼具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轻松实现情境的创设,化幻想为现实,从而弥补小学生想象力的不足。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文中对地球的描写的很优美,比喻的也很贴切。但仅仅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还是难以使学生在脑海中描摹出地球的样貌,而对于“茫茫宇宙”和“渺小地球”也难以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于是笔者就通过微课技术将学生带到了广袤的外太空,在视频中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宇航员视角下的地球,让学生真实的看到了文中所描绘的“水蓝色星球”,并且笔者还制作了一份地球和宇宙对比的思维导图——分别将地球在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中的位置的图片,按顺序依次给学生看——地球越变越小,最终消失在了茫茫的宇宙中。在展示这些图片的时候配合笔者讲述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终于使学生对于“茫茫宇宙”有了具体的、清晰的概念。如此一来,在课上讲解中学生们在微课技术的帮助下了解了地球的样貌,明白了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弥补了想象力的不足,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内容。
三、小组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营造是构建趣味化课堂的关键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缺少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一直在喋喋不休,很少会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偶有提问也都是由教师指定学生回答,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学生所能获得发言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由此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低沉。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改变这种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一定的人数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遇到的疑问和困惑。这样一来,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此得到了加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在讲到《观潮》这篇文章时,笔者就让学生结组进行阅读学习。本文一共分为五段,就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段——观潮的人群、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于是笔者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按文章内容一人一段进行文章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内、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比较谁读得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营造出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总而言之,寓教于乐,趣味化课堂的构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诸位都能够重视起来,探索更为有效的寓教于乐的手段,使小学语文课堂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卢敏.规范化·形象化·趣味化·激励化——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39.
[2]裴海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趣味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