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营造民主、和谐的有利于个性化阅读活动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绝不能越俎代庖,要给学生增加阅读空间,要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从而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自然地产生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要给学生提供说出自己阅读体验的机会,交流时只有师生双方的地位没有高下之分,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学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由于学识的限制,学生自然会产生体验的局限性,教师不能轻易用教材惟一的答案去否定学生个性的感受,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利用、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其个性得以弘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解老师和学生之间尊卑长幼的“师道尊严”;有利于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我们的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互惠”。
二、 以课文为例,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和独特的言语表现形式,在阅读文本时,不管融入多少個人的经验,还是要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对文本意象及意象之间的联系的把握去理解文本的意义。教师应该以课文为例,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语言认知规律和阅读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平等地提出阅读要求,精心地设计阅读对话,通过不露痕迹的阅读提示,把自己阅读、研究教材时的发现,巧妙地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伴随着个性化阅读的那种豁然开朗似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自主性、完整性和多元性。
教学设计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丰富阅读课堂的教学资源,展现自主的阅读新方式。
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准备状态;教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此外还有情境、资源、工具、评价、反思等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还要考虑完善课堂阅读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学生差异设计差异教学,开发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引导课堂教学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运用“生活联系”、“逆向反弹”、“审视批判”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取得多样的阅读效果。
可见,要使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有效,一定要根据课程目标,尊重文本意义,关注言语形式;一定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要有多元的预设;一定要选择多种阅读方法的互融;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灵活多变,才能使课堂阅读更见个性。
三、 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课堂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课堂阅读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导”出来的,教师是“教学生学”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1)激情导趣,促进学生感受体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和源泉。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激情导趣,增强感受,唤起体验,深化理解,触发创意,促进个性化阅读。例如:语言性强的课文,可安排学生自编自演朗读;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巧用电教,可根据内容选配背景音乐图画等,拓展愉悦空间;内容较为浅显的文章,可让学生互学互教互评等;这样的多样化阅读教学不会使学生感到厌倦,相反,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影像等进入学习情境,智慧的火花会不断被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递增。便能真正唤起学生的感受体验,变被动的接受为能动地自己学习,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以充分彰显。
(2)重视课堂互动对话,“引导”感悟文本,形成与阅读初感的契合或碰撞,积极推动个性化阅读的开展。课堂阅读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课堂阅读教学必须重视互动对话,以推动个性化阅读。课堂互动对话包括“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和“时空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应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弥补完善优化自我结论,提升阅读质量。生师互动。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阅读能力的相互提高。时空互动。即文本、文本作者和阅读主体的相互交流。
我们认为课堂互动交流需要三方面的保障:一是时间保障,课堂务必留给学生1/3的时间;二是舞台保障,要有交流的场所,有活动的范围,有任务的定向;三是机遇的保障,人人都有大显身手展示风采的机会,要调动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巧设探究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文本内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断发问,提倡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为他们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巧设探究点,使学生的理解与文章的主题充分融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挖掘教材中可资质疑之处,精心设疑,通过设置连续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使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借此把思考引向深入,把学生引向新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审视。
(4)大胆整合教材,引进难度适宜的课外时文进行课堂阅读,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看,也需要我们及时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阅读材料。为此,围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我们对现行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在不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体系的基础上,从每单元的文章中挑选一篇比较典范的文章作为精读范本。另选两篇作为略读,其余的作为自读。以腾出时间,引进适宜的阅读文本进行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多措并举,学生阅读的文章多了,而且不同的文章给予学生不同的感受,无疑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