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听了本校老师一节语文课。听完后,不论是听课的老师,学生,还是上课的老师都给人以同一种感觉,那就是——累!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风筝》的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进行了朗读和字词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堂课,老师备教材备得很充分,可是一上课,老师就发现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去进行思考,他们的回答很多都让老师“没有想到”,所以措手不及的老师只好对学生强拉硬拽,迫使他们走进自己为他们设置的道路,最后完成了自己“教”的任务。
我想,假如把一堂语文课比作一张网,那么,作为教师一定要能够将这张网充分地撒开,才能收获更多的“鱼”。如何让学生在你的语文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智慧的“渔者”,认准撒网的时间、范围和收网的时间等,以期得到更好的效果。结合以上《风筝》这一教学案例,略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瞄准“鱼”多的方位,准确撒网
这是开课的艺术,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普遍感到比较棘手,但是面对“风筝”这个话题,扩大到童年的生活,就可以很快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课堂迅速活泼起来。因此,要把一堂课的头开好,就得找准切入点,想要收获自己最想要的“大鱼”,就得在“撒网”前设置好用来导出话题的“导入语”,激起学生的热情,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又能为后面的文本研读轻松过渡。
二、紧握渔网的“绳索”,收放自如
像这样叙事性的文章,大多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全文,《风筝》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我”的情感经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都是因内心这份沉甸甸的亲情,这是教师必须把握的。打开话匣子,这是“放”,但之后如果学生说得太散,就像写文章一样,没有一个主题了,就应该及时“收”。
导入时,从童年生活的回忆开始谈起,学生很有话说,这是“放”。但是,童年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收网”。比如,通过“在你的童年生活里,有谁还记得风筝的?”“你喜欢放风筝吗,为什么?”“你的风筝是自己制作的吗?”等问题的设置,很快就能引到文本研读的正题上来,这是“收”。
见了天空中多种多样的风筝,作者是却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也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应该放手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再慢慢把重心引导到“悲哀”这个词上来,进一步追述到对往事的回忆,最后再用“亲情”这条主线来“收”。
又比如,读了全文后,老师要让学生理解到文章所反映的“亲情”这一主题,先设置了“你觉得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按照老师的预设,要学生回答的是“知错就改”之类的答案,可是学生回答的是“残忍、无情”等等,教师这时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说,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引导学生认识“我”的凶狠的主观原因是像父母对儿女一样的“恨铁不成钢”,而客观原因是对社会深层的探究了。这样一放,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理解,挖掘了文本的深层。最后还是回到了“亲情”这一主题上来,“收”得巧妙、自然。
当弟弟说他早也忘了此事时,“我”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悲伤、自责?不管学生回答的话题有多宽,最终还是可以用“亲情”这条主线来收回,可见,亲情在“我”心中的份量是多么的沉重!
这样看来,只要把握了文本的主线,明确了文本的思想,并注意巧妙引导,不管学生的回答多么宽泛,只要是经过了思考,能找到文本的依据,我们就都能轻松“收”网的。
这又让我想到了在小说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些老师一定要学生按照内容的先后,或者自己预先设置好的某種顺序去说,其实未必要这样做。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去整理,这样先“放”,再“收”,效果一定要好得多。
三、注意“拉”网的时间,“收”网及时
当然,收与放的时间,需要老师依据课堂的内容和时间很好地去把握,只要学生的发言没有偏离文本太远,我们不妨多放放手,充分锻炼他们“说”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深层的认识和理解,允许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和独到的见解。如果走得太远了,就应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他们回头,只有收放自如,以放为主,适时收网的语文课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我想,假如把一堂语文课比作一张网,那么,作为教师一定要能够将这张网充分地撒开,才能收获更多的“鱼”。如何让学生在你的语文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智慧的“渔者”,认准撒网的时间、范围和收网的时间等,以期得到更好的效果。结合以上《风筝》这一教学案例,略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瞄准“鱼”多的方位,准确撒网
这是开课的艺术,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普遍感到比较棘手,但是面对“风筝”这个话题,扩大到童年的生活,就可以很快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课堂迅速活泼起来。因此,要把一堂课的头开好,就得找准切入点,想要收获自己最想要的“大鱼”,就得在“撒网”前设置好用来导出话题的“导入语”,激起学生的热情,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又能为后面的文本研读轻松过渡。
二、紧握渔网的“绳索”,收放自如
像这样叙事性的文章,大多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全文,《风筝》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我”的情感经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都是因内心这份沉甸甸的亲情,这是教师必须把握的。打开话匣子,这是“放”,但之后如果学生说得太散,就像写文章一样,没有一个主题了,就应该及时“收”。
导入时,从童年生活的回忆开始谈起,学生很有话说,这是“放”。但是,童年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收网”。比如,通过“在你的童年生活里,有谁还记得风筝的?”“你喜欢放风筝吗,为什么?”“你的风筝是自己制作的吗?”等问题的设置,很快就能引到文本研读的正题上来,这是“收”。
见了天空中多种多样的风筝,作者是却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也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应该放手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再慢慢把重心引导到“悲哀”这个词上来,进一步追述到对往事的回忆,最后再用“亲情”这条主线来“收”。
又比如,读了全文后,老师要让学生理解到文章所反映的“亲情”这一主题,先设置了“你觉得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按照老师的预设,要学生回答的是“知错就改”之类的答案,可是学生回答的是“残忍、无情”等等,教师这时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说,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引导学生认识“我”的凶狠的主观原因是像父母对儿女一样的“恨铁不成钢”,而客观原因是对社会深层的探究了。这样一放,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理解,挖掘了文本的深层。最后还是回到了“亲情”这一主题上来,“收”得巧妙、自然。
当弟弟说他早也忘了此事时,“我”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悲伤、自责?不管学生回答的话题有多宽,最终还是可以用“亲情”这条主线来收回,可见,亲情在“我”心中的份量是多么的沉重!
这样看来,只要把握了文本的主线,明确了文本的思想,并注意巧妙引导,不管学生的回答多么宽泛,只要是经过了思考,能找到文本的依据,我们就都能轻松“收”网的。
这又让我想到了在小说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些老师一定要学生按照内容的先后,或者自己预先设置好的某種顺序去说,其实未必要这样做。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去整理,这样先“放”,再“收”,效果一定要好得多。
三、注意“拉”网的时间,“收”网及时
当然,收与放的时间,需要老师依据课堂的内容和时间很好地去把握,只要学生的发言没有偏离文本太远,我们不妨多放放手,充分锻炼他们“说”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深层的认识和理解,允许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和独到的见解。如果走得太远了,就应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他们回头,只有收放自如,以放为主,适时收网的语文课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真正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