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发展的空间逐渐向高层以及地下空间发展。地下室的数量逐渐增多,在数量增多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施工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地下室渗漏的原因以及相关防治措施分析。
【关键词】 地下室渗漏;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高层写字楼数量急剧增长,与之相应的地下室工程更是由1层增至2层、3层不等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深层地下室工程的防水抗渗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要求工程建设者不断开拓新技术新材料以适应新的要求下面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谈谈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1、工程实例
某建筑面积研发大楼为30478.2平方米;培训大楼为18396.6平方米;1~3#办公楼均为1027平方米;地下车库12067.4平方米;研发大楼为12F;培训大楼为9F;1~3#办公楼均为3F;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建筑高度±0.0相当于绝对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3.6m,室内外高差0.3m女儿墙顶标高研发大楼为48.70m;培训大楼41.1m。本工程几栋建筑物均在地下室之上,地下室在进行施工之时,因为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等原因,导致局部或节点出现一定的渗漏现象。
2、地下室出现渗漏的状况
该建筑的地下室渗漏通常都是以局部漏水形式出现的,地下室所处的地质状况不同,使用功能不同,设计与施工不同,其渗漏部位和形式也有着多样性。
2.1、渗漏部位:
地下室局部渗漏通常都是只占地下室外面积的极小部分,但对地下室的使用和耐久性危害很大。渗漏部位大约一半以上产生在底板部分,而多数又发生在底板或坑的交角(在室内看为阴交角),少数在地下室外墙壁的中下部。
2.2、渗漏形式
渗漏的形式与地质、结构、季节有关,主要表现有涌水、潜流、透漏、波动渗漏等几种状况。
3、地下室渗漏原因
3.1、建筑做法设计的合理性欠缺
该地下室在设计时过于强调结构混凝土的自防水功能,从而削弱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以外的外设防水层。结构留缝设计不合理:主要是墙板的变形缝或后浇带留设位置不合理,存在未按规范要求留设,从而导致局部位置出现渗漏)结构配筋设计不合理:目前很多项目还存在在地下室结构配筋设计中采用二级钢,从而导致含筋量过高,使得某些特殊部位钢筋非常密集,在浇筑混凝土时候,无法全数振捣密实,给渗漏埋下隐患。
3.2、建筑细部构造不当引起的渗水
设备安装穿过地下室结构时,都会做预埋套管,预理套管均设止水环、套管与结构混凝土之问结合是紧密的,一般不会漏水,但防水层与套管的细部做法不当,使设备管与套管之阿产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层与套管结合不合理,或设备管道与套管之间不严密产生穿水通道。地下室的外墙通常是混凝土墙,浇筑完成后的支模板定位时需要使用对拉螺栓,若螺栓的止水片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地下室的外墙渗水。
3.3、材料质量原因
材料的质量一直是建筑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话题,建筑企业的成本主要就是材料的购买。一旦材料质量问题,就会连带建筑质量产生问题。特别是地下室这种基础结构,对材料的质量要求极为重要,地下室属于地基加固层,在浇筑混凝土时一旦出现施工缝、贯穿性裂缝、蜂空、张嘴、翘边等现象,说明浇筑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修整,会影响混凝土凝固的密实性,加速墙体裂缝延伸。
4、相关防治措施
4.1、重点再考虑附加设置的防水层
建议以柔性防水为主,减少渗漏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现行的做法是在自防水混凝土外的迎水面加设防水附加层,抑制水资源的渗入,并且要在地下室外围结构涂上附加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或涂膜,从而有效的隔离外界水资源浸入,防水层的具体材料和厚度需结合建筑物的特定区域环境以及水资源丰富与否而定。加强对细部防水构造的设计,尽量减少建筑物构造缝的数量。在施工缝处要安装一定的止水带或止水条,并对细微结构进行材料明确。在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40m设置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总之,在结构设计时要结合整体结构的性质去优化变形缝位置的留设以及后浇带的合理设置。
4.2、材料质量管理
一般企业的材料购买都是有专门负责人统一购买,容易受不定项因素影响。特别是地下基础层面,对混凝土、钢筋的质量要求极高。材料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建筑安全隐患,近年来频繁发生。部分工作人员“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厅的行为极不负责任,把建筑的质量问题一度推向风口浪尖,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对象。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材料进购负责人必须把建筑的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不断培养责任意识,加强材料管理力度。
4.3、施工阶段管理
加强工程质量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特别要抓紧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实施三阶段质量控制,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4.3.1、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加强混凝土和防水材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所有材料必须先检后用,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对地下室重要的部位、关键的节点和工序实行样板引路制度,样板验收合格后方能大面积正式施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力争把问题在本道工序内解决。严格控制施工现场降水,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混凝土浇筑时避免砼产生分层、离析,段与段之间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出现施工缝。同时要加强防水施工阶段的成品保护工作,防水层施工完毕立即施工保护层,防止防水层遭到破坏。
4.3.2、配制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连续浇筑防水混凝土底板,严格检查防水套管和对拉螺桂上的防水圈的焊接质量,井进行渗油试验,正确设置止水带的位置,并固定到位,模板拆除后,混凝土根部割除对拉螺栓,然后用1:2的水泥砂装填平,外刷一遍防水沥青,抹一道水泥砂浆。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混凝土振捣措施,对钢筋分布密集的结构应考虑采用细骨料棍凝土,保证工程质量。地下室底板的柔性防水屡的做法是将防水涂料刷或防水卷材粘贴在底板的垫层上,底板结构的防水混凝土则直接浇筑在防水层上面。由于防水层与混凝土层之间为采取粘连处理,当底板发牛变形时就很容易与防水层脱离,而影响防水效果。困此,可在中间铺油毡、无纺布等作为隔离层,以加强防水层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粘连,防止困底板变形而破坏防水层。为保证防水效果,应适当延长防水混凝土的带模养护时间。地下室的侧壁、立柱等竖向构件在模板拆除后,应在表面涂刷混凝土保护剂来养护。另外,相关规范规定:“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士养护时间应大于14d。”而且地下室的底板是大体积连续浇筑的混凝土,因此,必须根据施工季节必及施工现场的环境制定台适的养护方案。
4.3、混凝土养护
对混凝土进行及时养护,以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应浇水养护至少14d以上,使混凝土始终保持在潮湿的环境中,并覆盖保护措施,避免混凝土因过早失水而产生干缩。此外,为了防止竖向结构拆模后出现有害裂纹,应当在墙柱面增加洒水湿润次数,达到加强养护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国家明文条列规定,建筑行业要本着建设良心工程為目的,实施质量安全可靠的建筑工程项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属于空洞化发展,只注重外在规模,不注重内在细节。建筑行业是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每个部门的工作项目都关系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哪怕是一砖一瓦都不容忽视。但是目前国内的建筑企业不重视细节处理,特别是对于重要部位的细节处理相当不到位。对于地下室这种不作为居住标准的地下基层部位,经常作为被忽视对象,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被发现。这就是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不完善,管理不成熟,设计技术不精湛等原因造成的。我国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克服以上存在的基本问题,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强.地下室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7:272.
[2]黄文龙.房屋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J].价值工程,2014,04:120-121.
【关键词】 地下室渗漏;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高层写字楼数量急剧增长,与之相应的地下室工程更是由1层增至2层、3层不等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深层地下室工程的防水抗渗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要求工程建设者不断开拓新技术新材料以适应新的要求下面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谈谈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1、工程实例
某建筑面积研发大楼为30478.2平方米;培训大楼为18396.6平方米;1~3#办公楼均为1027平方米;地下车库12067.4平方米;研发大楼为12F;培训大楼为9F;1~3#办公楼均为3F;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建筑高度±0.0相当于绝对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3.6m,室内外高差0.3m女儿墙顶标高研发大楼为48.70m;培训大楼41.1m。本工程几栋建筑物均在地下室之上,地下室在进行施工之时,因为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等原因,导致局部或节点出现一定的渗漏现象。
2、地下室出现渗漏的状况
该建筑的地下室渗漏通常都是以局部漏水形式出现的,地下室所处的地质状况不同,使用功能不同,设计与施工不同,其渗漏部位和形式也有着多样性。
2.1、渗漏部位:
地下室局部渗漏通常都是只占地下室外面积的极小部分,但对地下室的使用和耐久性危害很大。渗漏部位大约一半以上产生在底板部分,而多数又发生在底板或坑的交角(在室内看为阴交角),少数在地下室外墙壁的中下部。
2.2、渗漏形式
渗漏的形式与地质、结构、季节有关,主要表现有涌水、潜流、透漏、波动渗漏等几种状况。
3、地下室渗漏原因
3.1、建筑做法设计的合理性欠缺
该地下室在设计时过于强调结构混凝土的自防水功能,从而削弱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以外的外设防水层。结构留缝设计不合理:主要是墙板的变形缝或后浇带留设位置不合理,存在未按规范要求留设,从而导致局部位置出现渗漏)结构配筋设计不合理:目前很多项目还存在在地下室结构配筋设计中采用二级钢,从而导致含筋量过高,使得某些特殊部位钢筋非常密集,在浇筑混凝土时候,无法全数振捣密实,给渗漏埋下隐患。
3.2、建筑细部构造不当引起的渗水
设备安装穿过地下室结构时,都会做预埋套管,预理套管均设止水环、套管与结构混凝土之问结合是紧密的,一般不会漏水,但防水层与套管的细部做法不当,使设备管与套管之阿产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层与套管结合不合理,或设备管道与套管之间不严密产生穿水通道。地下室的外墙通常是混凝土墙,浇筑完成后的支模板定位时需要使用对拉螺栓,若螺栓的止水片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地下室的外墙渗水。
3.3、材料质量原因
材料的质量一直是建筑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话题,建筑企业的成本主要就是材料的购买。一旦材料质量问题,就会连带建筑质量产生问题。特别是地下室这种基础结构,对材料的质量要求极为重要,地下室属于地基加固层,在浇筑混凝土时一旦出现施工缝、贯穿性裂缝、蜂空、张嘴、翘边等现象,说明浇筑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修整,会影响混凝土凝固的密实性,加速墙体裂缝延伸。
4、相关防治措施
4.1、重点再考虑附加设置的防水层
建议以柔性防水为主,减少渗漏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现行的做法是在自防水混凝土外的迎水面加设防水附加层,抑制水资源的渗入,并且要在地下室外围结构涂上附加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或涂膜,从而有效的隔离外界水资源浸入,防水层的具体材料和厚度需结合建筑物的特定区域环境以及水资源丰富与否而定。加强对细部防水构造的设计,尽量减少建筑物构造缝的数量。在施工缝处要安装一定的止水带或止水条,并对细微结构进行材料明确。在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40m设置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总之,在结构设计时要结合整体结构的性质去优化变形缝位置的留设以及后浇带的合理设置。
4.2、材料质量管理
一般企业的材料购买都是有专门负责人统一购买,容易受不定项因素影响。特别是地下基础层面,对混凝土、钢筋的质量要求极高。材料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建筑安全隐患,近年来频繁发生。部分工作人员“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厅的行为极不负责任,把建筑的质量问题一度推向风口浪尖,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对象。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材料进购负责人必须把建筑的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不断培养责任意识,加强材料管理力度。
4.3、施工阶段管理
加强工程质量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特别要抓紧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实施三阶段质量控制,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4.3.1、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加强混凝土和防水材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所有材料必须先检后用,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对地下室重要的部位、关键的节点和工序实行样板引路制度,样板验收合格后方能大面积正式施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力争把问题在本道工序内解决。严格控制施工现场降水,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混凝土浇筑时避免砼产生分层、离析,段与段之间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出现施工缝。同时要加强防水施工阶段的成品保护工作,防水层施工完毕立即施工保护层,防止防水层遭到破坏。
4.3.2、配制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连续浇筑防水混凝土底板,严格检查防水套管和对拉螺桂上的防水圈的焊接质量,井进行渗油试验,正确设置止水带的位置,并固定到位,模板拆除后,混凝土根部割除对拉螺栓,然后用1:2的水泥砂装填平,外刷一遍防水沥青,抹一道水泥砂浆。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混凝土振捣措施,对钢筋分布密集的结构应考虑采用细骨料棍凝土,保证工程质量。地下室底板的柔性防水屡的做法是将防水涂料刷或防水卷材粘贴在底板的垫层上,底板结构的防水混凝土则直接浇筑在防水层上面。由于防水层与混凝土层之间为采取粘连处理,当底板发牛变形时就很容易与防水层脱离,而影响防水效果。困此,可在中间铺油毡、无纺布等作为隔离层,以加强防水层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粘连,防止困底板变形而破坏防水层。为保证防水效果,应适当延长防水混凝土的带模养护时间。地下室的侧壁、立柱等竖向构件在模板拆除后,应在表面涂刷混凝土保护剂来养护。另外,相关规范规定:“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士养护时间应大于14d。”而且地下室的底板是大体积连续浇筑的混凝土,因此,必须根据施工季节必及施工现场的环境制定台适的养护方案。
4.3、混凝土养护
对混凝土进行及时养护,以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应浇水养护至少14d以上,使混凝土始终保持在潮湿的环境中,并覆盖保护措施,避免混凝土因过早失水而产生干缩。此外,为了防止竖向结构拆模后出现有害裂纹,应当在墙柱面增加洒水湿润次数,达到加强养护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国家明文条列规定,建筑行业要本着建设良心工程為目的,实施质量安全可靠的建筑工程项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属于空洞化发展,只注重外在规模,不注重内在细节。建筑行业是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每个部门的工作项目都关系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哪怕是一砖一瓦都不容忽视。但是目前国内的建筑企业不重视细节处理,特别是对于重要部位的细节处理相当不到位。对于地下室这种不作为居住标准的地下基层部位,经常作为被忽视对象,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被发现。这就是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不完善,管理不成熟,设计技术不精湛等原因造成的。我国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克服以上存在的基本问题,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强.地下室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7:272.
[2]黄文龙.房屋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J].价值工程,2014,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