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中人与自然的美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观念纷呈的时代,在绘画界,关于热点问题的讨论层出不穷,一方面促进了艺术家对自身艺术创作的反思,另一方面,“绘画已死”“市场低迷”以及“艺术家如何生存下去”等诸多关于绘画艺术在当下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讨论,不断挑战艺术家的思维和信念。一部分人选择放弃,一部分人坚守着。传统的艺术形式,因为风格已经固定,囿于大众的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势必不能普及,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正以多变新潮的面貌出现,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无法抗拒地冲击着艺术原有的生存基础。在一系列因素的冲击下,对传统、对画作以及对艺术创作本身价值的质疑接踵而至。
  程瑞珍,生于银川,正是这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孕育了她直爽、憨厚、热情的性格。她从小喜欢静,喜欢画画,在报社工作期间从事美术编辑,画栏目、画插图、做广告设计到做部门管理工作都是那样认真踏实。短短几年间,不同的设计作品不计其数地投放市场,佳作频出。不过这一切似乎都不是她想要的,她不喜欢搭伙游玩,她想要的,是通过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中感受,于是,2015年她毅然决然返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恢复绘画。2016又到中央美术学院研修一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她从北京到山东大洼、威海、宏村、野三坡、青岛、马六甲等多个地方写生,她喜欢大自然的美,喜欢与大自然的灵性美进行灵魂上的交流,在她的画面中书写自己幻想中的艺术世界,也许她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一种心灵本能的表达?还是为实现多年的一种愿望?正如她所言:“绘画就是要像梵高那样至善至美,挚爱自然,无需杂质。把自由律动的点、线、面充分地表现在绘画之中。把大自然的美概括装饰在美妙的想象中。”清华美院教授王铁牛老师说:“程瑞珍拥有高级高雅的艺术气质,画很洋气,不同一般人的眼睛观察世界的角度。激情与情感倾注于作品中形成了生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这是一种天性,也是一份执着与追求。
  扎实的基础
  清华美院戴顺智老师这样评价:“程瑞珍的作品,介于主观与客观之间,具象与意象之间,表现与写实之间,她力图把这对立的两极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她这一系列的写生,实现了她的艺术追求的目标,而且做得很好……”其实程瑞珍真正画油画的时间仅仅三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画法精进很快,这与扎实的绘画基础和不懈的精研博取是分不开的。
  回顾程瑞珍多年来的从艺经历,包豪斯的色彩理论基础、85新潮美术运动、超写实绘画的影响以及吴冠中、叶浅予、张仃、韩美林、常莎娜、刘巨德等老师的耐心教导,均给予她非常深刻的影响。
  色彩教育是包豪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伊顿创立,并结合纳吉、保罗克利、康定斯基等人的理论体系发展而来, 伊顿善于研究不同材质、图形、颜色与色调之间的关系,探究作品的内在精神与表现内容,注重视觉感受能力的锻炼,不断地挖掘和诠释自然,是一位优秀的色彩大师,程瑞珍的色彩运用中一直延续着这种色彩理论的影响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程瑞珍是不断努力的,也是非常幸运的,在中央工艺学习时期,首次接触到了以姚庆章为代表的超写实主义画派,对全新画法的尝试,激发了程瑞珍内在的创造力和感悟力,用自身独特的眼光,把所见的物象收入画面,在不断地对比中进行描绘,运用细腻的手法,丰富对比强烈的色彩,把都市景象、田园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意味的形式
  程瑞珍个人画风和绘画理念的形成,不仅是个人长期坚持训练和不断思考的结果,她身上深深地留存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学理念以及美术界一个重要时代的烙印,作为那个时代的亲临者和见证者,她所一直信奉的准则,时至今日都是值得当今美术从业者深入思考的。在我与她对谈的过程中,她说“我喜欢自然的美,在绘画过程中,我依然喜欢有‘意味’的形式美。我喜欢独处,喜欢静态中发现人与自然的美。每一天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够静止,去画更多自己想画的内心世界。 回首过去,让我最欣慰的是,在绘画道路上,有幸遇到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的几位导师。在写生的路上遇到了几位诚挚可交的朋友。”
  20世纪80年代的新潮美术运动,是美术界的一个重要节点,在首次面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时,多数人只看到了其创新与叛逆带来的新奇感,却缺乏对西方艺术本质的深入了解。“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这些概念多被认为是对立的。但是在中央工艺美院,以张仃、吴冠中、白雪石、叶浅予、阿老、钱绍武、权正环、陈和鼎、侯德昌、庄寿红、朱军山、李燕、朱军山、刘巨德、戴顺智等为代表,开启的是一条融合中西的宽容的创作道路,关于“装饰美”“形式美”“抽象美”的讨论和不同态度,呈现为当时美术界创作的精彩纷呈,立足本土,加入自身的思考,不断探寻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绘画道路。
  程瑞珍在谈及自己作品风格的成因时曾说“绘画中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是千遍万化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内心思想意识的外化,你内心喜欢什么最终就会画出来什么,绘画过程中不能只追求带有装饰意味的形式,而缺乏对绘画本体的认识,在一副好的作品中這两者是共生、不可或缺的,无论哪种风格流派的绘画创作,都要回归到对绘画本质问题的关注和认识上。”构图上的协调、色彩上的对比、形式上的美感和对绘画本质问题的思考,诸多因素恰到好处地结合,才称得上优秀的艺术作品,没有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创作,虽然能够通过某一方面的创新,在短期内吸引大众的眼球,但是终将被时代淡忘。
  中央工艺美院教授汪钰林评价程瑞珍的画:“程瑞珍老师的画,装饰味里透出自然的气息。笔触和色彩充满力量感,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再看瑞珍的作品,画面里有着一种果敢、横断的动势。宇宙间的音乐被音乐家发现了,画面有了音律合声变化万千的交响乐章……程瑞珍出于天性,幼年时就藏符着的内心渴望,从短短几年里的作品中看到,她面对晴阴不定、冷暖聚变的自然景物,都有内在感应,画面出现了顺势流动,恰到好处的色快对比。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画面的感动与震撼!”   直至今日,程瑞珍都清楚记得吴冠中先生的教导,绘画学习中不注重艺术技巧,更注重对物象本质性的认识,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思维活动。作为一个画家,除了要有熟练的绘画技巧外,还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相应绘画技巧而只会思考的人,只能是空头艺术家。她不断研读中国美术史及国外艺术大师的作品,受蒙德里安的启发,汲取几何抽象派形体构成的精华,以抽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加入自我思考及二次转化出来形成的独特风格。她说:“绘画的过程,要调动各种因素来画,基本功是基础,对大自然充满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用画家名气来作为对绘画的评判标准。这么多年我不断在反省自己,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我觉得还是要花时间和大自然交流,西方绘画的脉络要细细研究,不能盲目跟风,不能缺少人文精神。”正如吴冠中先生在鼓励年轻人绘画时所说的:“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绘画的修养
  绘画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品位与格调,这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于画家内心对所画物象的理解和思考。每一个画家笔下所想绘制的图像,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别人无法主宰的,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关系到生活、内容和创新等,所有的思考都会在画作中充分体现,好的作品往往包括了画家的思想、气质、学识、修养和他们对绘画语言的探寻与追求,经过反复加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行为,而不是单纯、呆板的“画匠”。
  画家的修养品位,与长期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积累息息相关,得益于画家的知识结构、读书的多少、思考的深度以及美学修养。每个绘画者都需要准确找到自己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心中的世界。雷诺兹曾经说过“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程瑞珍性格中的热情、质朴、赋予幻想和创造等活跃成分,使得她将所学运用于创作时作品显得自然而富有生命力。时而厚重时而明快的颜色铺洒在清新、空旷、错落有秩的自然物象之上,画面色彩斑斓又不失传统文化底蕴,每幅画面都向世人诠释两个世界,一个真实存在,一个梦幻而豁达。在面对客观形象时,她更注重主观形象的输出,即从思想上摆脱具体物象对自身“内在精神”的束缚,试图去达到她之所想的画境的目的。
  近幾年,程瑞珍从北京到青岛、宏村、鼓浪屿、马六甲等多个地方写生,一路走来,从她的写生作品中可以看出,是她对艺术的敏感与直觉造就了她的绘画之路。她的作品大多是写生中的创作,大自然尽是她艺术创作的源泉。仔细观察她的每一副作品,均是反复推敲,大胆取舍。她说:“画画过程中我什么都不想,只想把自然物景为我所用,画我所想,画我所感。”
其他文献
所有的文化都是复合物,而伴随一个人出生的文化,则赋予了个人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正是这种文化的潜在影响造就了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气质。如果一个人要想进入另外一种文化,他或她必须有意识地进行一种近乎天生的转换,以便能够理解一个陌生的新世界。正是在这个不断转换的时空中,我发现了自己。不同文化的冲突在我的作品中,是一种持续的进化和演变,它就像一道道“艺术的电流”改变了我整个的人生和艺术。  通过多年来在海外的
期刊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迎来了20世纪文学史上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长达数十年相对开放、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深层嬗变过程中提供的丰厚的生活内容,使得该时期成为承载文学多方面自由探索的最好平台之一。这一时期尽管也时有小风小浪,但总体上大多数文学主张和方法都能找到足以驰骋的跑马场或率性成长的试验田。于是乎,文学创作的种种主张和方法纷纷粉墨登场,各展身手,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这中间,便包括先锋
期刊
石冲是在画身体吗?我们知道有无数的人在画身体,有无数的身体在绘画中显身——石冲画出来的身体和这所有绘画中的身体有何区别?直观的区别是:石冲做了一个身体的装置,然后对着这个装置写生。他画的是装置的身体。也就是说,装置是身体和绘画之间的一个中介。石冲不是对着身体本身,而是在身体和画笔之间安装了一个障碍。这意味着什么?  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肖像画传统。这个传统,总是试图消除画面和被画对象之间的差异,总是要
期刊
解读日本对于中国的紧要,今日更甚往昔。对曾求学日本的我,能编成一部专写日本的散文集,人感奢侈,心更忐忑。在《敬重与惜别——致日本》里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多摩川边的高幡不动,我看到了最后的一片红叶。高幡不动的红叶不多,但红艳醉人。1938年郁达夫曾回忆,鲁迅就在逝世前还曾约他,到了秋天同去日本看红叶。  我总觉得,日本的紅叶在给着我一个暗示。好像说,别非要追求什么永恒,权当一册文章,不过几片红叶
期刊
在新世纪中国文坛中,来自贵州的欧阳黔森绝对是一位有着独特风格和艺术个性的作家。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带着来自贵州的边地气息和现代气韵,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组成部分。但也许是因为欧阳黔森的文学创作涉猎过多种文体,举凡诗歌、散文、小说和影视剧本无不涉足其间,这就多少冲淡了学院派批评家对他的持续性学术关注。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和差异性,它很难被简单
期刊
一  与之前的所有朝代一样,清朝并不缺乏战争,各种形式的暴动和叛乱绵亘不绝,而终清之世,规模最大、破坏最烈、影响也最巨的,毫无疑问当属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及其拜上帝会在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并于咸丰三年,即公元1853年的3月19日,攻占江苏南京,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首都。定都不久,太平天国就展开了大规模的西征和北伐。领导北伐的是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
期刊
王德威在他的著作《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序论《“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里,第一小节《“有情”的历史》当中,首提即是:1961年夏天,沈从文写下《抽象的抒情》。然后自然引出了就在沈从文默默思考“抽象的抒情”的同时,海外的中国学界已经兴起一股抒情论述的风潮,英语世界里对抒情问题的探讨,首推陈世骧教授的系列文字,而又经同在美国的高友工教授作出进一步的扩展,另外还有捷克学者普实克等人。在
期刊
茶馆之于市井、之于江湖、之于文化,是民间自然生成的。唯其自然,故能自主与自由。我要说黄桷坪就是这样的场所,至今已然成为四川美院的精神象征和艺术圣地。尽管它还是这样简陋、这样寒碜,这样破旧。数十年没有什么改变,也不想有什么改变,甚至所有人都不想有什么改变,只想留下一处原来的、原有的地方,不仅可以留住经历和经验、回忆与回顾,还可以留下了生活与生命的痕迹。  这就是交通茶馆现象,最有意思的就是它不求有特
期刊
“乌民”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黑头懵懂的文盲。本文其实原题为《文盲说字》。  文盲能议论书法么?  这么措辞,因为以下论及的不是行楷草篆的汉文,而是蝌蚪文一般的经字。“乌民”者,阿语(ummin-文盲)之意译,常指非念经人,语带诙谐,是神职人员之外众人的谦称。  “乌民”谈书法,和文盲谈书法还不尽相同——它特指只有汉语文教育背景的人,眺望阿文书法的感觉。  以上是解题。有些绕,先致歉。  1  世纪
期刊
1987年冬天,我在读高三,却还有心情下围棋读闲书。下围棋未曾日常,但“月常”还是有的。农村孩子吃饱饭已经不易,买书当然不能奢望专项经费。要想喂脑子,就得亏肚子。回头再想,能读到那个程度,委实不易。言情武侠外国文学历史反思,都有。其中有两样延续——请注意不是坚持——至今,影响终身:一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袖珍本《唐诗》《宋词》,二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民国高级将领列传》。得之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