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小学生语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学习汉字。学习象形文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音、形、义、字。如果教师在语文课上采用强制性教学方式,效果会很差,学习效率也不会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识字课,这也是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和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作为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一部分,在扫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探索识字方法和规律,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意识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作用,以达到良好的识字效果。
1.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不符合学生实际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上学之前就面临很多事情,家长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早教,让孩子在上学之前就知道了很多单词。如果教师继续在课堂上提供传统教学的识字课程,将无法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对学生现有知识缺乏了解,教学没有目的性。
1.2偏离了识字教学目标
一些教师偏离了教学素养的目标,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不足以实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例如在识字课上,学生能很好地背诵生词,背诵效果也很好,但老师并没有过多分析“歪”字的解释。学生只认识这个词,不能用表达的语言把它应用到自己身上。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语言练习中可以灵活地使用他们知道的单词,但事实是他们只能认字而不能使用它们,这与识字教学目的不同。[1]
1.3识字形式单一,趣味性不足
受应试教学的影响,一些教师正在加大对字词的抄写力度,使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和书写字词,通过重复和机器抄写来达到读写的目的。这种读写分离、机械抄写、背诵的形式,它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识字的享受,而且使识字课变得乏味,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课的效果受损。不像预期的那么好。
1.4忽视了识字方法的讲授与培养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识字方法的讲授与培养。在课文中,在解释和分析形式时应该强调哪些汉字,在拼音课中应该强调哪些汉字和哪些拼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采用同样的识字教学方法,而忽视了识字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而导致教学失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课堂亮点,攻克课堂难点。
2.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2.1用游戏趣味识字
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小学生低年级偏爱的学习形式,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在识字课中运用趣味游戏,如组织学生猜谜等,通过游戏来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做一组游戏,把堆在手中的生字卡片拿出来,如果对方能正确读出卡片上的汉字,就可以把卡片取下来,最后看谁拿了多少。此外,老师还可以设置猜字谜的游戏,根据汉字设计谜语,如“面”这个字:一根木棍、一个方盒、一把梯子,搭在中央”。[2]从而使学生对汉字有更直观的认识,方便学生记忆。另外,老师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谜语,让学生相互猜谜语,既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读写的效率。
2.2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互补性,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汉字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这是因为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小故事,如词汇来源等,激发学生对汉字分析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汉字,并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和投入。对于读写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电子图象、视频、音频等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者能以多种感觉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去识字。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识字的效率大大提高。
2.3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无限的潜能,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例如在教“鹅”这个汉字时,老师可能经常会问学生:“想一想,我们怎么记住这个汉字?”有些学生说可以通过对比“鹅”字和“鸭”“鸡”这些词来记忆。从记忆偏旁部首开始,再找出不同的方法,归纳记忆这些创新的问题,学生可以积极探讨和提出各种各样有趣的背汉字方法,同时还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另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老师可要求学生先认真学习汉字,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学生以思维卡将同部首或读音相近的生字连成连结,然后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设计新单词的思维导图。[3]
2.4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授识字课之前,教师应考虑学习者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征,选择适合学习者发展的教学方法,理顺学习情境,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展现学习者的主导地位和学习者的求知欲。有更多的学习和练习空间,使用灵活的汉字进行书写和阅读。在识字方面,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思维方式选择内容,帮助学习者探索汉字的奥秘,发现汉字的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创造情境,让学生体验识字的魅力,结合汉字的视觉和结构特征,有效地将汉字与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图像联系起来。
3.结语
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难度较大,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诸如不重视学生自主素养而导致学习方式个性化、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等问题。为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李淑青.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21(27):114-115.
[2]李雨露.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09):46-47.
[3]何森林.小學语文低年级生字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1):87-88.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识字课,这也是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和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作为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一部分,在扫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探索识字方法和规律,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意识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作用,以达到良好的识字效果。
1.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不符合学生实际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上学之前就面临很多事情,家长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早教,让孩子在上学之前就知道了很多单词。如果教师继续在课堂上提供传统教学的识字课程,将无法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对学生现有知识缺乏了解,教学没有目的性。
1.2偏离了识字教学目标
一些教师偏离了教学素养的目标,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不足以实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例如在识字课上,学生能很好地背诵生词,背诵效果也很好,但老师并没有过多分析“歪”字的解释。学生只认识这个词,不能用表达的语言把它应用到自己身上。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语言练习中可以灵活地使用他们知道的单词,但事实是他们只能认字而不能使用它们,这与识字教学目的不同。[1]
1.3识字形式单一,趣味性不足
受应试教学的影响,一些教师正在加大对字词的抄写力度,使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和书写字词,通过重复和机器抄写来达到读写的目的。这种读写分离、机械抄写、背诵的形式,它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识字的享受,而且使识字课变得乏味,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课的效果受损。不像预期的那么好。
1.4忽视了识字方法的讲授与培养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识字方法的讲授与培养。在课文中,在解释和分析形式时应该强调哪些汉字,在拼音课中应该强调哪些汉字和哪些拼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采用同样的识字教学方法,而忽视了识字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而导致教学失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课堂亮点,攻克课堂难点。
2.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2.1用游戏趣味识字
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小学生低年级偏爱的学习形式,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在识字课中运用趣味游戏,如组织学生猜谜等,通过游戏来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做一组游戏,把堆在手中的生字卡片拿出来,如果对方能正确读出卡片上的汉字,就可以把卡片取下来,最后看谁拿了多少。此外,老师还可以设置猜字谜的游戏,根据汉字设计谜语,如“面”这个字:一根木棍、一个方盒、一把梯子,搭在中央”。[2]从而使学生对汉字有更直观的认识,方便学生记忆。另外,老师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谜语,让学生相互猜谜语,既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读写的效率。
2.2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互补性,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汉字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这是因为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小故事,如词汇来源等,激发学生对汉字分析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汉字,并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和投入。对于读写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电子图象、视频、音频等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者能以多种感觉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去识字。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识字的效率大大提高。
2.3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无限的潜能,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例如在教“鹅”这个汉字时,老师可能经常会问学生:“想一想,我们怎么记住这个汉字?”有些学生说可以通过对比“鹅”字和“鸭”“鸡”这些词来记忆。从记忆偏旁部首开始,再找出不同的方法,归纳记忆这些创新的问题,学生可以积极探讨和提出各种各样有趣的背汉字方法,同时还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另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老师可要求学生先认真学习汉字,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学生以思维卡将同部首或读音相近的生字连成连结,然后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设计新单词的思维导图。[3]
2.4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授识字课之前,教师应考虑学习者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征,选择适合学习者发展的教学方法,理顺学习情境,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展现学习者的主导地位和学习者的求知欲。有更多的学习和练习空间,使用灵活的汉字进行书写和阅读。在识字方面,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思维方式选择内容,帮助学习者探索汉字的奥秘,发现汉字的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创造情境,让学生体验识字的魅力,结合汉字的视觉和结构特征,有效地将汉字与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图像联系起来。
3.结语
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难度较大,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诸如不重视学生自主素养而导致学习方式个性化、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等问题。为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李淑青.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21(27):114-115.
[2]李雨露.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09):46-47.
[3]何森林.小學语文低年级生字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