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村窑古瓷标本与绘画装饰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e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扒村窑是黄河南岸宋代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它位于禹州市浅井乡。该窑以烧制白地绘黑花瓷为代表,产品大多是当时民间常用物品。纹饰内容取自民间流行的历史故事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花卉、禽鸟、文字、风景、人物等(图1)。因此被人们誉为是北方古代瓷窑的一个典型代表。过去很少见有文献对该窑产瓷记载,但是在民间发现的传世品很多,大都是宋、金、元时期的产品,它以白地绘黑花纹饰为主,其次是白地划花,翠青地绘黑花或印花,白地绘褐黑花,白釉、黑釉、绿釉、宋三彩、宋加彩等。过去人们往往把该窑的产品与河北磁州窑产品混为一谈,因此,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扒村窑进行调查。扒村窑的规模十分可观,西起虎头山,南起花果岗,北起扒村。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百万平方米。据我们在扒村窑遗址调查发现的标本资料看,该窑产品种类繁多。全系民间实用器,碗、盘、盆最多,其次为瓶、罐、枕、炉、缸、杯等。白地黑花瓷是扒村窑匠师们在当时烧造的非常受民间欢迎的一个瓷种。在它的影响下,这个品种很快发展到邻近的老砦、边家坟、五家坟、瓦窑沟、猫儿朵等地瓷窑,在黄河以南形成了一个大型民间北方瓷窑体系。受其影响烧制白地黑花瓷的还有郏县黄道窑、登封曲河窑、密县窑沟窑等。扒村窑在烧制白地黑花瓷的同时,又创绘了一种白釉绘褐黑彩瓷器(图2),使原本单一的白地黑花瓷又增加了多种釉彩品种。
  
  扒村窑的产品比较注重装饰,瓷器上的纹饰不但题材广泛,而且内容丰富。装饰技法有:绘画刻花、划花、剔花、印花、凸线纹、塑贴、镂孔和加彩等。其花纹的种类有:牡丹、莲花、菊花等。
  牡丹花纹象征繁荣昌盛,美好幸福,这类花卉常见于盆底或碗心,前者为白地绘黑花,后者为划花。
  莲花纹:象征清廉洁白,出污泥而不染。莲花曾在佛教艺术中为“圣花”,后来逐渐成为工艺品上的常见装饰。在扒村窑宋、金瓷器的表面,如白釉黑彩盆、白釉刻花碗、白釉印花盘等,常以莲花、荷叶、水波装饰相映衬。有的在器盖上画一个舒展的荷叶及两朵盛开的莲花,空白地绘上水波纹以烘托,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风貌。
  
  菊花纹:有的在白釉釉下彩器盖上绘一朵盛开的菊花,修长的花瓣向四周展开,给人以清秀不俗之感。有的在白釉酱彩盆心,分别绘以折枝菊花或缠枝菊花,手法相似,姿态互异,构成了别出新意的各式图案,极大地丰富了花卉内容的装饰艺术。这种花卉图案线条流畅,生动逼真,充分体现出了民间绘画艺术的特色。
  动物纹有龙、虎、狮、鹿、兔、鹅、雁、鹤(图3),还有风景、人物(图4)等。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扒村窑调查时,曾收集到两件白釉绘黑彩的瓷盆残底(图5、图6)。从两件图片上可以看出,其中一荒底器面上画一婴儿,手举荷叶,另外一件盆底绘画一婴儿伏在一盛开的荷叶下,双手拿着一只莲蓬在玩耍。婴儿以他那丰腴的脸庞,合拢的小嘴,稚气好奇的眼神,天真可爱的姿态,隐现在荷花叶下,显得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人们常把这种来源于佛教“化生”图案的吉祥图案称做“莲生贵子”。
  
  金元时期,扒村窑的生产主要以碗、盘、盆、瓶为主,碗、盘不仅产量大,而且式样多。有敞门、弧腹、小圈足,多数内外皆施白釉。有的在器里刻上花卉图案,有的在碗中写上一个单体字,有郭、净、清、雪、花、忍等。盆:全系敞口,浅腹,平底。瓶:主要为生活用品,但由于造型秀丽,式样美观,有些成为美化生活的陈设品。其造型可分为梅瓶、鹅颈瓶、荷叶口瓶等多种。梅瓶为小口,翻沿,宽肩,弧腹,下有小圈足,瓶身体长、秀美。这时期的盆和瓶器表多数为白釉绘黑花,很多在器身写有“招财利市”、“风花雪月”、“道德清静”、“春夏秋冬”等。字体显得遒劲豪放,既注重实用,美观大方,又有民间的艺术特色,颇受民众喜爱,故得以广泛流传。
  
  扒村窑产品的主要特征是:胎质粗松,无论是白釉、绿釉、黄釉或白地绘黑花、宋三彩、宋加彩等。釉下均施有一层白色的化妆土。该窑烧制的白地黑花瓷构图比较严谨而繁密,从图7可以看出它的釉调非常鲜明,可以说达到了白如雪、黑如铁的程度。但是也有些釉面不甚坚实,常有剥落失亮的现象,特别是到了元代,产品更为突出,从图8、图9可以看到它的失亮和剥落情况。但是在元明时期的器物画面上,看到的笔绘技法,要比宋金时期的绘画技法有所提高和进步。其特点是用笔简练,线条明快,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扒村窑在烧制白地黑花瓷时,受到河北磁州窑的技术影响,但它又具备自己的独特风格。它不仅产品丰富,而且种类俱全,既有高温的黑白瓷,又有低温的釉上彩。但该窑还是以烧制白地黑花瓷为主,兼烧别样,虽互有交替,但各有侧重,在主流上泾渭分明,各有千秋。如果说当地钧窑开启了铜红釉之先河,在陶瓷发展史上曾放异彩,那么扒村窑可谓进而丰富了瓷器的釉色和造型,更多地满足了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该窑产品繁多,影响广泛,如白地黑花瓷的碗、盘、盆等器,长期以来为北方民间所喜用,但它的其他品种釉彩瓷器更是独具特色,有的已达到红如朱、白如腊、黑如漆、绿如翠的水平。这说明该窑在借鉴其他窑系的先进技术后,又在原材料质地粗劣的条件下,善于利用白色化妆土,做到了粗料细作,精益求精,合乎实用,经济、美观的大众需求,这是扒村窑最成功的一面。
  扒村窑瓷器的绘画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因格调朴拙粗犷,不为宋时上层人士重视,是很自然的。扒村窑匠师把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予以概括,用纯熟简练的笔触画在瓷器上,使人们首先对题材感到亲切,其次扒村窑的白地褐黑彩绘画装饰又是一种新型的瓷绘艺术。它把制瓷工艺和传统书画艺术两者结合在一起,在器物的主要部位画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等。画面线条流畅,题材生动亲切,色彩对比强烈,为一般农村民众所喜闻乐见,构成了扒村窑的特有格调。扒村窑的装饰不拘一格,除常见的白地黑花以外,还有白地褐黑花,珍珠地划花、白釉红绿彩等,产品多达十几个品种。如此丰富的装饰工艺,为其他窑系产品所难以比拟,因而能在河南地区宋代几大窑系中卓然自立。
  (责编:耕生)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05年1月7日,由宁夏新闻出版局主办,《收藏界》杂志社承办,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美籍华人、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崔如琢主讲的“弘扬传统文化报告会”在银川举行。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新消息报》、《银川晚报》、《现代生活报》、《法制新报》、《华兴时报》、《宁夏广播电视报》等新闻媒体作了大量报道,引起巨大反响和广泛好评。  出席此次报告会的宁夏自治区领导有: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
期刊
编者按:  “开平通宝”属泉中大珍,诸谱均定为“无定价”级,真品多年未见面世,钱谱图样均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旧拓辗转传抄。此泉未见实物,所见彩照钱文粗犷随意,包浆锈色亦较好,但鉴定结论尚需据实物情况,此泉如属真品,市场估价将在10万元以上。    在我所收藏的众多钱币中,有一枚开平通宝,现借《收藏界》一隅,将我珍藏有年而一直不露的这枚珍品古钱展示出来,以供广大古钱爱好者鉴赏、点评。  2001年春
期刊
2005年岁首,在京举槌的红太阳迎春拍卖会名为御用品、邮、币、卡专场,实际上御用品珐琅吉祥灯虽拍出6600万元的天价,但拍品以数量而言,主体拍品还是琳琅满目的纸币拍品。  这次拍出的纸币约200余张,看起来洋洋大观,但是却缺乏钱币收藏家眼中的大珍品,不但没有像“大清兑换券”、“客商洋钞”各省大清银行龙票、军用钞票等为人关注的名誉品,就是连建国后的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大团结”黑拾元也未见露面。可见这次
期刊
石龙明清家具博物馆探宝  千 里    在东莞的石龙镇有一家民间博物馆,是“全国十大民间博物馆”之一,收藏的展品也相当“专”,专集古家具。石龙家具博物馆的藏品以明、清两代为主,年代跨度就有五百多年,其中又以北方家具居多,多产自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等地。也有少数清末民初的南方浙、沪一带的家具,雕工细致、精密,带有南方人特有的灵气与精致。从匾额、屏风,到中国古代传统的桌、椅、条案、翘头案、床榻等,一
期刊
2004年第9期《收藏界》发表周少华先生文章,认为他收藏的“宝巩当五十”钱是“难得一见的祖钱”,“难得一见”我承认,但说“祖钱”则站不住脚。由于泉界素来重视母钱的识别和鉴赏,董大勇先生也认为:“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所以在下不揣谫陋,愿提出来与周先生商榷。  “祖钱”即钱中之祖,是最早的母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雕母”。雕母,顾名思义即手上雕刻的,由技艺很高的工匠在优质精炼的铜
期刊
钱币上的严重锈蚀会影响到钱币的质地与价值。有的古币收藏者为了能使币保持原有的“古代风采”,不愿意除锈,这样古币上可能会附上一层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化合物,其化学反应就易形成更加严重的腐蚀。但除锈时应小心谨慎,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对古币上轻微的锈色,则不必除去,因为古币适当的锈色能增加其审美价值。此外由于年代久远被氧化锈蚀极其严重的“脱胎”古币,因为其已十分脆弱,也不能作除锈处理,否则钱体会断裂。 
期刊
这枚币经能谱仪扫描,含锌高达70%,含铜不到30%,经擦拭币的边缘,见币色已非黄色,而呈白色,故称其为锌币。  我力所能及地查资料,终于在1991年版的《中国硬币标准图录》第20页上找到了咸丰通宝宝泉局所铸的锌币,定为珍稀品,惜至今尚未见实物。此锌币更早其数十年,我想它在中国铸币史上应有一定研究价值,也应有其一席之地。  该币径24毫米,厚1.45毫米,重3克,铸工精美,钱文无粘连,表面有一层金红
期刊
竹雕西厢记笔筒    笔者在深入市郊农村收集藏品时,偶尔在一古老村庄的一户四合院家庭,发现了一个竹雕西厢记笔筒(见图)。由于设计独特,雕刻精美,令人爱不释手。    这一用竹雕成的西厢记笔筒,口沿为花瓣形。高17.8厘米,径12.8厘米,周长40.2厘米,其中雕刻西厢记图案的长度为24.8厘米,约占周长的60%。图案采用浅雕、深雕和透雕三种技法,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图案内容是:在高高的垂杨柳下,有
期刊
咸阳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秦王朝国都之所在,汉唐帝王多葬于斯,故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咸阳博物馆建馆四十年,馆藏文物多达万余件(组)。其中,玉器为精品中之重要一宗。本文从数百件玉器中选精撷要,作一介绍,供大家鉴赏,以证咸阳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之不虚也。  龙虎玉剑首(图1)外径4.7厘米,孔径0.3厘米,厚0.5厘米,征集。玉质润白细腻,局部有黄褐色小沁斑。正面图案为浮雕龙虎曲身舞爪相斗的场面。龙体细
期刊
青瓷又称为“绿瓷”,是我国古代生产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它是在坯体上施用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釉,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一种瓷器。我国的青瓷经历了原始青瓷(始于商代)、早期青瓷之后,一般认为在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进入成熟阶段。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而根据地下发掘出土的实物证明,远在东汉时期四川就能烧制出相当成熟的青瓷。  四川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邛窑系中的青羊宫窑址的过程中,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