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抓好朗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中职语文课堂中对朗读教学的运用越来越少,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搞好朗读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朗读;中职语文;途径
目前,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学科越来越被边缘化,在注重技能训练为主的中职学校,一些学校提出了把文化课作为专业课的辅助课程来实施。此种情况下,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现状令人堪忧。中职生不会读、不会写的常用字越来越多,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面对社会上一些有关道德的问题没有正确理性的评判标准,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语文素养整体下滑。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须从抓好朗读做起。
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新课标指出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这说明了新课标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1.朗读是积累、记忆的基本方法。多读多背是学习语文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史学家白寿彝就非常重视朗读,曾说:“学语文有无捷径和秘诀?有。那就是要背诵”。其实,朗读的过程,就是对朗读的对象的理解、记忆及品悟的过程。每一次朗读,都会获得一次新的感受,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累知识。中职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对知识的接受比较快,反复朗读,多读多背,加深记忆,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2.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学习语文,语感是非常重要的。语感是如何获得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背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手段,因为朗读能表达出汉语音乐性强的特点。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这是因为元音在汉语语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元音属于乐音,读起来富有音乐感,另一个原因是汉语属于有声调的语言,语音的起伏、抑扬、强弱等,形成情感的节奏,构成音乐美。朗读中,通过对语气、节奏、语调等的把握,反映出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品表达的内涵。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说过: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绪气势或神韵。朗读作为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通过朗读,学生很自然的掌握字、词、句的妙处,领会语法、修辞等的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3.朗读是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必经之路。学习语文就要学会欣赏语文的美,语文的美主要有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境美等。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属于感性认识,意境美属于理性认识,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获得感性认识,逐步积累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此可见,朗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朗读优秀的作品,能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如朗读《屈原列传》时,我们会被屈原的爱国精神所震撼,从而升华思想。另外,朗读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搞好朗读教学的途径
1.语文教师要做好范读。示范朗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朗读指导中最传统、最有效的手段,它蕴含着教师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语文教师的语音、语调、语感等有着极高的要求。恰当到位的范读能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准确理解文本的感情色彩,激发学生的情感。文中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本身就能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教师借助肢体语言,绘声绘色的读出文意,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跟着教师动情的朗读,自然的进入到文学殿堂,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
2.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方法。有些学生嗓音很好,但羞于张口;有些学生模仿能力强,但怕发音不标准被其他人嘲笑;有些学生朗读到位,但兴趣不高。这些都是中职语文课堂中朗读上存在的问题。教学大纲规定朗读熟练程度有三层:一是正确,即使用普通话,读音正确,停顿恰当;二是流利,即把握住语调;三是传神,即熟练运用声音,能读出不同作家、内容、风格等作品的神采。朗读除了要有一定的天赋外,还要掌握一定朗读方法,如范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自读等;确定朗读材料后,还可以采用全篇读、比较读、重点读的方式。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从而准确表达出文章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3.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其实,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还是有阅读兴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学生被动的接受被分解的知识点,忽略了文章的美感享受,学生带着压力朗读,久而久之丧失了朗读的兴趣。因此,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快乐,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那么学生的朗读兴趣自然地就会被激发。只有学生愿意读、主动读,才能读得生动,读得有感情。
总之,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放下思想的包袱,随意的朗读,这样学生既能获得朗读的乐趣,又能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燕君.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浅说[J].中国科技信息,2008(1).
[2]赵呈强.中职语文如何搞好朗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0(8).
【关键词】朗读;中职语文;途径
目前,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学科越来越被边缘化,在注重技能训练为主的中职学校,一些学校提出了把文化课作为专业课的辅助课程来实施。此种情况下,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现状令人堪忧。中职生不会读、不会写的常用字越来越多,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面对社会上一些有关道德的问题没有正确理性的评判标准,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语文素养整体下滑。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须从抓好朗读做起。
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新课标指出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这说明了新课标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1.朗读是积累、记忆的基本方法。多读多背是学习语文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史学家白寿彝就非常重视朗读,曾说:“学语文有无捷径和秘诀?有。那就是要背诵”。其实,朗读的过程,就是对朗读的对象的理解、记忆及品悟的过程。每一次朗读,都会获得一次新的感受,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累知识。中职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对知识的接受比较快,反复朗读,多读多背,加深记忆,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2.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学习语文,语感是非常重要的。语感是如何获得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背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手段,因为朗读能表达出汉语音乐性强的特点。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这是因为元音在汉语语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元音属于乐音,读起来富有音乐感,另一个原因是汉语属于有声调的语言,语音的起伏、抑扬、强弱等,形成情感的节奏,构成音乐美。朗读中,通过对语气、节奏、语调等的把握,反映出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品表达的内涵。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说过: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绪气势或神韵。朗读作为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通过朗读,学生很自然的掌握字、词、句的妙处,领会语法、修辞等的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3.朗读是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必经之路。学习语文就要学会欣赏语文的美,语文的美主要有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境美等。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属于感性认识,意境美属于理性认识,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获得感性认识,逐步积累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此可见,朗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朗读优秀的作品,能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如朗读《屈原列传》时,我们会被屈原的爱国精神所震撼,从而升华思想。另外,朗读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搞好朗读教学的途径
1.语文教师要做好范读。示范朗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朗读指导中最传统、最有效的手段,它蕴含着教师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语文教师的语音、语调、语感等有着极高的要求。恰当到位的范读能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准确理解文本的感情色彩,激发学生的情感。文中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本身就能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教师借助肢体语言,绘声绘色的读出文意,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跟着教师动情的朗读,自然的进入到文学殿堂,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
2.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方法。有些学生嗓音很好,但羞于张口;有些学生模仿能力强,但怕发音不标准被其他人嘲笑;有些学生朗读到位,但兴趣不高。这些都是中职语文课堂中朗读上存在的问题。教学大纲规定朗读熟练程度有三层:一是正确,即使用普通话,读音正确,停顿恰当;二是流利,即把握住语调;三是传神,即熟练运用声音,能读出不同作家、内容、风格等作品的神采。朗读除了要有一定的天赋外,还要掌握一定朗读方法,如范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自读等;确定朗读材料后,还可以采用全篇读、比较读、重点读的方式。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从而准确表达出文章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3.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其实,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还是有阅读兴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学生被动的接受被分解的知识点,忽略了文章的美感享受,学生带着压力朗读,久而久之丧失了朗读的兴趣。因此,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快乐,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那么学生的朗读兴趣自然地就会被激发。只有学生愿意读、主动读,才能读得生动,读得有感情。
总之,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放下思想的包袱,随意的朗读,这样学生既能获得朗读的乐趣,又能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燕君.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浅说[J].中国科技信息,2008(1).
[2]赵呈强.中职语文如何搞好朗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