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开端,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教学,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可看出,在幼儿阶段对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我国优良的中华美德,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品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故分析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探究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阻碍,提出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文明礼仪;行为教育;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8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更新与变革,教育领域对幼儿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幼儿教育不仅要专注于向幼儿传授理论知识,还应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幼儿的年龄较小,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事物识别能力,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有利于为幼儿构建终身文明礼仪观。调查发现,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已然成为当今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辅助作用。
   一、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幼儿园幼儿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热衷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因此,幼儿在学习了一定文明礼仪知识后,会对自身的行为产生规范。幼儿园开展各种各样的文明礼仪活动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引导幼儿表现出文明、友好的一面,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二)培养综合型人才
   在幼儿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可加深幼儿对文明礼仪知识的理解,还可从小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意识,帮助幼儿树立文明观,最终将文明礼仪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文明礼仪教育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幼儿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引导幼儿掌握基础的礼仪动作。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的个人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阻碍
   (一)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存在弊端
   现如今,我国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尚未成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日常的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中,教师应确立基本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和体系。举例来说,在人际礼仪交往、生活礼仪交往、学习礼仪等方面,教师都应为幼儿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当前,我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实施方法尚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明礼仪教育的质量。
   (二)文明礼仪教育被忽视
   自古以来,文明礼仪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习近平总書记明确指出:如果不能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无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少不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扶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从幼儿开始,加强对幼儿文明礼仪的培养,从基础上提高幼儿的个人素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新时代人才。
   (三)成长环境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正处在转型时期,传统的教育模式不符合当今新时代德育教育工作的标准。对幼儿素质的培养仍存在欠缺,很多家长只关心幼儿的学业发展,忽略了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建立了文明礼仪的初步框架。因此,幼儿的成长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幼儿个人素质的高低。部分家长的文明素质较差,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对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幼儿出现叛逆、无礼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幼儿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日常交往。
   三、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健全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新的教育纲要,加强对幼儿文明礼仪的基本建设,遵循幼儿文明礼仪的教材,完善幼儿文明礼仪的教学体系建设。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立足于科学的礼仪教材。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材,培养幼儿的知识处理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鼓励幼儿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文明风气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园可利用幼儿这一特性,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个性化的活动。举例来说,教师可开展情景表演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附近的植物园或动物园。此外,幼儿园还可适当举办幼儿知识竞赛,在竞赛等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将文明礼仪与知识教育深度融合。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礼仪与知识的认识逐渐深刻,这有利于幼儿园营造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师的文明礼仪意识
   教师是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应注重培养教师的文明素养,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规范教师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整体文明礼仪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可定期组织教师的文明礼仪学习,对教师的文明礼仪教育成果进行考核,提高对教师文明素养的重视程度,加深教师对文明教育的意识。专题讲座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师的知识水平,幼儿园可定期开展文明礼仪专题讲座,组织各级教师积极参与,加深教师对文明礼仪行为的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教师文明礼仪的专业素养,深化幼儿教育文明礼仪战略。    (四)在课程建设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在课堂上具有较高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选择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园可开设有关文明礼仪的课程,为幼儿开展全面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设置个性化的教育课程。举例来说,针对升国旗时部分幼儿说话打闹、缺乏严肃的态度这一现象,教师可开设有关国旗的文明礼仪课程,在相关课程上介绍国旗和国歌的来源,向幼儿传授中国的奋斗历史,引导幼儿践行升旗礼仪。教师还可开展国旗下讲话等活动,逐步引导幼儿遵循升国旗的礼仪,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针对幼儿乱扔垃圾、缺乏保护环境意识这一现象,教师可设置有关保护环境的课程,并借助春游、参观图书馆等形式,向幼儿传达保护环境的内涵和做法。
   (五)在日常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对于幼儿园组织的区角游戏十分热衷,但在游戏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幼儿乱扔乱放玩具,玩耍缺乏秩序。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适时对其进行教育,寻找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机。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内部的管理者,与其共同商量对策,制定大家同意的游戏规则,形成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氛围,共同遵循区角游戏的文明规范。
   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关键阶段,教师可将多个领域的培养目标与文明礼仪教育进行融合,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幼儿的实际体验,将文明礼仪教育内化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拓展文明礼仪的涉及范围和教育渠道,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家校同力推进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教育不能夠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家长也应承担一份义务。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提出“家园共育”观念,现如今,“家园共育”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新型的幼儿教育模式。“家园共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共”,即幼儿园与家庭通力配合,教师与家长通力合作,以此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的礼仪教育可遵循此种教学模式,优化改革。教师不仅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还要与家长建立一致的目标,与家长共进退,教师应与家长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为幼儿成长共同付出努力。教师可通过创办礼仪知识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所在。在此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个人的礼仪修养,激发家长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的积极性。
   家庭与学校应积极地进行沟通,教师向家长讲述幼儿在园的学习礼仪与贯彻礼仪行为的具体情况,家长可向教师讲述幼儿在家的具体表现。此外,沟通与交流不应局限于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可进行教育经验的交流,以拓宽礼仪教育的空间。家园合作将家长的血缘权威与教师的学识权威、榜样力量紧密配合,形成一股合力,势必会对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出贡献。
   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也是辅助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传统节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师可在节日前夕向幼儿传授这些礼节独特的文明内涵,向幼儿传达其蕴含的积极社会意义。将文明礼仪教育与我国优秀传统节日相融合,既能够为幼儿带来欢庆佳节的乐趣,还能够通过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幼儿对践行文明礼仪知识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加强对幼儿文明礼仪的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和教师的日常教育,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的文明礼仪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对幼儿的成长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阻碍,并提出了幼儿阶段贯彻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路径,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蔡静芳.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
  [2]龚楠.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问题及实施途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
  [3]王飞.幼儿礼仪教育:让文明成为习惯[J].人民教育,2019(20).
  [4]杨晓宇.幼儿文明礼仪家庭教育新样态[N].语言文字报,2019-9-27.
  [责任编辑 谷会巧]
其他文献
摘 要:足球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团队竞技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小学足球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其教育意义的发挥。故简要阐述足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细致分析当前小学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对其展开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项具体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重视学生针对具体地理现象的了解、针对时空的把握、针对不同地区风俗习惯的了解,以此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案例教学法侧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应用与思考。为此,在核心素养培养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作用更加显著,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的提升,道德素质、价值观念及语言表达等都成為关键性的教育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代初中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做好对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文章以此为指导方针,先对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对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推动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工作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民族传统文化则对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重要影响。特围绕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为主题展开分析,详细了解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促进把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传统文化;激趣;欣赏教学;课外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
摘 要: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区域游戏中环境创设与游戏组织策略有效结合起来,能突出幼儿教育的关键点,对其自身的成长发育也有着关键影响和作用。幼儿本身就喜欢各类游戏活动,当环境与游戏结合到一起,经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效推进,给幼儿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空间。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活动;环境创设;游戏组织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定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认知及心理发展需求,强化课堂效率意识,重视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合理处置好课堂预设与生成,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此确保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重任。对此,教师可就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教育者进行交流。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品质及关键能力,能够将学生价值观念、科学知识等等各个方面充分反映出来。核心素养符合学生实际发展,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所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以及社会的一个重要研究話题,在此过程中小学特色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已经成为教育关键。基于此,故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特色美术教育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特色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相比于小学、中学的学生,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应该受到重视,包括幼儿思维、创造力在内的基础培养。其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幼儿阶段,每个儿童都拥有自己的创造力,这是每个儿童所特有的潜能。幼儿的这种潜能会通过幼儿的日常行为展现出来,这种潜能不仅会体现儿童的智力,还体现出儿童的心理。因此,儿童的创造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造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生物学科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具有基础性、试验性、思想性和现代性的特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初中生物学科,有一部分学生依然把它当成是“小科”或者“副科”,重视程度不够。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初中生物在育人中的重要性,也意味着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调整初中生物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摘 要: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材料是幼儿进行数学操作的物质基础,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合理性对幼儿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区活动是一种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和材料,让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获取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逐渐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学习形式。教师在投放数学区域材料时应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