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爆发于去年9月的美国金融危机目前呈蔓延和深化趋势,有专家称,新一轮的金融危机正在形成,与金融危机第一波的冲击相比,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将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就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指出,金融危机还会持续,预计到今年第二、三季度,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达到最深的程度。]
美国:银行业问题超乎想像
随着金融行业的巨额亏损曝光,美国金融业正面临新一轮危机冲击的危险。这轮危机一旦形成,将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主要受害者将从上轮的投资银行转向商业银行,二是由于美国政府不会让任何对金融行业机构系统威胁的企业破产,结果将会出现更多大型金融机械被政府接管,大量地区性银行和对冲基金破灭。
危机发展到这一步,究其原因是实体经济的衰退反作用于金融业,随着经济形势快速恶化,商业房产抵押贷款以及企业和消费信贷的坏账率激增。在去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随着政府救市举措逐步发挥作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和金融企业债券市场一度有企稳的迹象,但是金融企业账目上的坏账比率并没有根本好转,反而随着实体经济的恶化进一步加剧。据华尔街一位金融从业人员透露,美国主要银行最近披露的亏损数据远小于实际亏损金额,银行业的问题远比目前公之于众的状况严重。
至于美国政府之前投入的3500亿美元救市资金为什么没有起到作用,业界有如下的分析:
首先,由于国会在解决危机上的分歧以及新旧政府交换造成了政府救市行动速度迟缓,而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坚持和对国有化的恐惧也让政府在很多举措上缩手缩脚、缺乏决断,进而导致问题被拖延得越来越严重。
其次,政府的救市资金在用途上并没有具体要求,政府期望的疏解信贷紧缩的目标并没有实现。金融企业在接受政府救助之后,一方面放缓对不良资产的处理速度,同时出于企业自身利益考虑,对其他企业进行并购,试图为经济好转后布局。为自身安全起见,金融企业又对各类(地产商、企业、个人消费)房贷限制重重,导致房地产市场并没有企稳,信贷市场仍然偏紧。
第三,政府的救市措施属于输血行为,但是对于一些问题严重、经营不善的企业来讲,没有外科手术式的重组,仅仅靠输血来拯救完全不起作用。目前来看,花旗银行极有可能成为新一波冲击中最先倒下的企业,公司除了其出售的所罗门美邦公司尚有盈利之外,其他业务部门全部处于亏损状态。鉴于公司现状,花旗很可能沦为继美国国际集团之后,又一个被政府接管的企业。
目前,还不清楚奥巴马新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拯救金融业,其选择也无非两条,一是将部分金融企业国有化,二是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各家金融企业的坏账。去年9月的金融风暴已经让华尔街千疮百孔,假如第二波金融危机真的来袭,真不知华尔街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陈刚)
欧洲:未雨绸缪严防死守
新年伊始,全球经济便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虽经各国大力救市,持续数月的金融危机不仅毫无缓和迹象,近期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金融巨头纷纷告亏,知名企业陆续倒台,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似乎预示着一场更猛烈的“风暴”即将形成。身为金融危机重灾区的欧洲正在严防“第二波”金融危机来袭。
银行纷纷报亏
当分析人士担心美国新一轮危机正在显现时,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也是形势吃紧。
由于投资者担心金融业亏损继续扩大,导致金融股大幅“跳水”,欧洲股市1月23日收盘时跌至6年来的最低水平。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300当天下挫0.3%,是过去13个交易日里第12次收低。其中,英国巴克莱银行重挫13.5%,因为市场愈发担心该行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或被国有化。法国巴黎银行、英国渣打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等欧洲金融巨头的股票也都大幅“缩水”。
这只不过是近期欧洲金融市场传出的诸多坏消息之一。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14日称,受金融危机影响,第四季度亏损可能达到48亿欧元,为5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据报道,作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前20大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将近3000亿欧元,整个德国金融体系持有的不良资产最高达1万亿欧元,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德国银行身陷困境。被迫请求政府救助。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19日也爆出英国企业史上最大年度亏损,亏损额约41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正如当初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迅速登陆欧洲一样,基于欧美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一旦美国金融形势急剧恶化,欧洲也势必难逃厄运。
经济深陷衰退
虽然欧盟成员国已运用了上万亿欧元资金用于金融救市计划,其后又纷纷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试图遏制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力挽经济狂澜,但迄今却难见收效。
欧盟委员会19日公布的最新预测结果显示,欧盟经济继去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后,今年全年将大幅萎缩1.8%,即使到明年也是增长乏力,这意味着欧洲经济面临的衰退相当严重而持久。就在两个月前,欧盟委员会在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还预计,欧盟经济今年将增长0.2%。如此大的反差足见金融危机对欧盟实体经济侵蚀速度之惊人。
受金融危机影响,推动欧盟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投资、出口和私人消费均已疲软,尤其是投资所受冲击最为严重。截至目前,欧盟各国的数万亿欧元金融救市计划和经济刺激计划并未能明显缓解因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局面,并且“惜贷”状况已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之间,而是向实体经济部门蔓延,导致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受阻,经济陷于危机。
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在日前结束的月度例会上指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大规模救市行动未能促使银行金融机构履行自己的职能,向实体经济部门发放贷款。
再掀救市高潮
为了防御金融危机升级,欧盟国家近期也掀起了第二波的救市高潮。
继去年10月出台总额约为3700亿英镑的金融救市计划后,英国政府1月19日再次推出大规模金融救市计划,为金融机构问题资产提供保险,以鼓励它们恢复放贷,各大媒体估计耗资总额高达2000亿英镑。此外,英国去年11月还宣布了一项总额2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计划。
德国政府日前则公布了一项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该国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达到800亿欧元,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刺激行动。据报道,德国政府目前还在考虑一个1000亿欧元的企业信贷支持方案。
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近日也透露,法国正在准备总额105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市计划,用于鼓励6家法国金融巨头放贷。
然而,伴随着救市计划不断加码,不少欧盟成员国政府正面临着另一种尴尬,那就是因为债台高筑而遭遇信用危机。由于赤字上升可能引发政府公债违约率上升,标准普尔日前分别下调了对西班牙和希腊两国的债信评级,并对葡萄牙和爱尔兰发出了警告。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在急需资金的当口,发债融资的成本将会增加,可谓进退两难。(尚军)
日本:提前感到第二波冲击
自去年9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振导致日本出口下降,企业生产下滑,失业人数增加,国民消费紧缩;另一方面,经济急剧恶化导致股市下跌,日元升值,房地产市场低迷,金融机构业绩下滑。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已提前感受到了第二波金融危机的冲击。
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贸易统计快报显示,由于对欧美以及亚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减少,日本2008年的出口7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3.4%,特别是去年12月份的出口同比骤降35%。当年的贸易盈余降至26年来的最低水平。
外需不振严重影响到日本汽车、钢铁等行业的生产活动,相关企业纷纷采取缩减投资、减产裁员等措施来应对危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日本丰田受内外需求下降和日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公司2008财年出现1500亿日元的亏损,这是该公司自1941年有年报记录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东京财团研究员关山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世界金融危机的第一波对日本的影响与欧美相比比较轻微,但是第二波冲击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具体来讲,第二波对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国投资者从日本撤资;二是与次级房贷相关的金融商品价格下跌;三是日本的出口急剧下滑。其结果是,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受损,企业的资金周转恶化,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关山健说,近年来,外国投资者拉动了日本的股市和不动产市场,向欧美等最终消费地区的出口增加支撑着日本经济增长。欧美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撤资的结果导致日本股市随之暴跌,各种金融商品价格下跌,日本金融机构自有资本的市价评估缩水。
尽管日本的金融系统在美国次贷危机和第一波金融危机中所受损失不像欧美金融机构那样严重,但是随着金融危机蔓延,股市下跌资产缩水、实体经济恶化,不良债权增加,日本的金融机构的收益下降。《日本经济新闻》最新统计预测说,2008财年前三季度,日本六大银行集团的合计纯利润不足2000亿日元,降幅超过80%。其中,日本最大的银行集团三菱日联集团甚至出现亏损。
另外,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六大都市银行的贷款余额比2007年底时增加了5.2%,增幅为18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日本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针对日本目前的经济状况,日本政府和央行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关山健认为,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金融机构自有资本受损”和“企业资金周转恶化”的问题。对于“金融机构自有资本受损”的问题,日本制定《金融机能强化法》,建立了对受本次危机影响较大的地方银行实施注资的制度;同时,日本央行还决定买进商业银行股票,确保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以促进放贷。对于“企业资金周转恶化”的问题,日本央行决定通过认购企业债券和商业票据来解决,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还决定对那些因一时经营不善而陷入赤字的企业进行注资,以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尽管如此,日本属外向型经济结构,加之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半多的国内消费持续低迷,这决定了如果全球经济在短期内不能恢复的话,日本经济也难以摆脱困境。
关山健认为,许多中小企业因出口不振,销售额下降,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资金周转极为困难,面临破产。特别是,3月底是日本大多数企业的年度决算期,也是资金需求的高峰期,企业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对今后的日本经济来说非常关键。(刘浩远)
美国:银行业问题超乎想像
随着金融行业的巨额亏损曝光,美国金融业正面临新一轮危机冲击的危险。这轮危机一旦形成,将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主要受害者将从上轮的投资银行转向商业银行,二是由于美国政府不会让任何对金融行业机构系统威胁的企业破产,结果将会出现更多大型金融机械被政府接管,大量地区性银行和对冲基金破灭。
危机发展到这一步,究其原因是实体经济的衰退反作用于金融业,随着经济形势快速恶化,商业房产抵押贷款以及企业和消费信贷的坏账率激增。在去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随着政府救市举措逐步发挥作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和金融企业债券市场一度有企稳的迹象,但是金融企业账目上的坏账比率并没有根本好转,反而随着实体经济的恶化进一步加剧。据华尔街一位金融从业人员透露,美国主要银行最近披露的亏损数据远小于实际亏损金额,银行业的问题远比目前公之于众的状况严重。
至于美国政府之前投入的3500亿美元救市资金为什么没有起到作用,业界有如下的分析:
首先,由于国会在解决危机上的分歧以及新旧政府交换造成了政府救市行动速度迟缓,而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坚持和对国有化的恐惧也让政府在很多举措上缩手缩脚、缺乏决断,进而导致问题被拖延得越来越严重。
其次,政府的救市资金在用途上并没有具体要求,政府期望的疏解信贷紧缩的目标并没有实现。金融企业在接受政府救助之后,一方面放缓对不良资产的处理速度,同时出于企业自身利益考虑,对其他企业进行并购,试图为经济好转后布局。为自身安全起见,金融企业又对各类(地产商、企业、个人消费)房贷限制重重,导致房地产市场并没有企稳,信贷市场仍然偏紧。
第三,政府的救市措施属于输血行为,但是对于一些问题严重、经营不善的企业来讲,没有外科手术式的重组,仅仅靠输血来拯救完全不起作用。目前来看,花旗银行极有可能成为新一波冲击中最先倒下的企业,公司除了其出售的所罗门美邦公司尚有盈利之外,其他业务部门全部处于亏损状态。鉴于公司现状,花旗很可能沦为继美国国际集团之后,又一个被政府接管的企业。
目前,还不清楚奥巴马新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拯救金融业,其选择也无非两条,一是将部分金融企业国有化,二是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各家金融企业的坏账。去年9月的金融风暴已经让华尔街千疮百孔,假如第二波金融危机真的来袭,真不知华尔街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陈刚)
欧洲:未雨绸缪严防死守
新年伊始,全球经济便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虽经各国大力救市,持续数月的金融危机不仅毫无缓和迹象,近期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金融巨头纷纷告亏,知名企业陆续倒台,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似乎预示着一场更猛烈的“风暴”即将形成。身为金融危机重灾区的欧洲正在严防“第二波”金融危机来袭。
银行纷纷报亏
当分析人士担心美国新一轮危机正在显现时,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也是形势吃紧。
由于投资者担心金融业亏损继续扩大,导致金融股大幅“跳水”,欧洲股市1月23日收盘时跌至6年来的最低水平。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300当天下挫0.3%,是过去13个交易日里第12次收低。其中,英国巴克莱银行重挫13.5%,因为市场愈发担心该行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或被国有化。法国巴黎银行、英国渣打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等欧洲金融巨头的股票也都大幅“缩水”。
这只不过是近期欧洲金融市场传出的诸多坏消息之一。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14日称,受金融危机影响,第四季度亏损可能达到48亿欧元,为5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据报道,作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前20大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将近3000亿欧元,整个德国金融体系持有的不良资产最高达1万亿欧元,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德国银行身陷困境。被迫请求政府救助。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19日也爆出英国企业史上最大年度亏损,亏损额约41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正如当初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迅速登陆欧洲一样,基于欧美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一旦美国金融形势急剧恶化,欧洲也势必难逃厄运。
经济深陷衰退
虽然欧盟成员国已运用了上万亿欧元资金用于金融救市计划,其后又纷纷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试图遏制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力挽经济狂澜,但迄今却难见收效。
欧盟委员会19日公布的最新预测结果显示,欧盟经济继去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后,今年全年将大幅萎缩1.8%,即使到明年也是增长乏力,这意味着欧洲经济面临的衰退相当严重而持久。就在两个月前,欧盟委员会在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还预计,欧盟经济今年将增长0.2%。如此大的反差足见金融危机对欧盟实体经济侵蚀速度之惊人。
受金融危机影响,推动欧盟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投资、出口和私人消费均已疲软,尤其是投资所受冲击最为严重。截至目前,欧盟各国的数万亿欧元金融救市计划和经济刺激计划并未能明显缓解因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局面,并且“惜贷”状况已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之间,而是向实体经济部门蔓延,导致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受阻,经济陷于危机。
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在日前结束的月度例会上指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大规模救市行动未能促使银行金融机构履行自己的职能,向实体经济部门发放贷款。
再掀救市高潮
为了防御金融危机升级,欧盟国家近期也掀起了第二波的救市高潮。
继去年10月出台总额约为3700亿英镑的金融救市计划后,英国政府1月19日再次推出大规模金融救市计划,为金融机构问题资产提供保险,以鼓励它们恢复放贷,各大媒体估计耗资总额高达2000亿英镑。此外,英国去年11月还宣布了一项总额2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计划。
德国政府日前则公布了一项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该国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达到800亿欧元,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刺激行动。据报道,德国政府目前还在考虑一个1000亿欧元的企业信贷支持方案。
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近日也透露,法国正在准备总额105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市计划,用于鼓励6家法国金融巨头放贷。
然而,伴随着救市计划不断加码,不少欧盟成员国政府正面临着另一种尴尬,那就是因为债台高筑而遭遇信用危机。由于赤字上升可能引发政府公债违约率上升,标准普尔日前分别下调了对西班牙和希腊两国的债信评级,并对葡萄牙和爱尔兰发出了警告。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在急需资金的当口,发债融资的成本将会增加,可谓进退两难。(尚军)
日本:提前感到第二波冲击
自去年9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振导致日本出口下降,企业生产下滑,失业人数增加,国民消费紧缩;另一方面,经济急剧恶化导致股市下跌,日元升值,房地产市场低迷,金融机构业绩下滑。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已提前感受到了第二波金融危机的冲击。
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贸易统计快报显示,由于对欧美以及亚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减少,日本2008年的出口7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3.4%,特别是去年12月份的出口同比骤降35%。当年的贸易盈余降至26年来的最低水平。
外需不振严重影响到日本汽车、钢铁等行业的生产活动,相关企业纷纷采取缩减投资、减产裁员等措施来应对危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日本丰田受内外需求下降和日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公司2008财年出现1500亿日元的亏损,这是该公司自1941年有年报记录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东京财团研究员关山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世界金融危机的第一波对日本的影响与欧美相比比较轻微,但是第二波冲击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具体来讲,第二波对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国投资者从日本撤资;二是与次级房贷相关的金融商品价格下跌;三是日本的出口急剧下滑。其结果是,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受损,企业的资金周转恶化,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关山健说,近年来,外国投资者拉动了日本的股市和不动产市场,向欧美等最终消费地区的出口增加支撑着日本经济增长。欧美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撤资的结果导致日本股市随之暴跌,各种金融商品价格下跌,日本金融机构自有资本的市价评估缩水。
尽管日本的金融系统在美国次贷危机和第一波金融危机中所受损失不像欧美金融机构那样严重,但是随着金融危机蔓延,股市下跌资产缩水、实体经济恶化,不良债权增加,日本的金融机构的收益下降。《日本经济新闻》最新统计预测说,2008财年前三季度,日本六大银行集团的合计纯利润不足2000亿日元,降幅超过80%。其中,日本最大的银行集团三菱日联集团甚至出现亏损。
另外,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六大都市银行的贷款余额比2007年底时增加了5.2%,增幅为18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日本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针对日本目前的经济状况,日本政府和央行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关山健认为,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金融机构自有资本受损”和“企业资金周转恶化”的问题。对于“金融机构自有资本受损”的问题,日本制定《金融机能强化法》,建立了对受本次危机影响较大的地方银行实施注资的制度;同时,日本央行还决定买进商业银行股票,确保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以促进放贷。对于“企业资金周转恶化”的问题,日本央行决定通过认购企业债券和商业票据来解决,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还决定对那些因一时经营不善而陷入赤字的企业进行注资,以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尽管如此,日本属外向型经济结构,加之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半多的国内消费持续低迷,这决定了如果全球经济在短期内不能恢复的话,日本经济也难以摆脱困境。
关山健认为,许多中小企业因出口不振,销售额下降,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资金周转极为困难,面临破产。特别是,3月底是日本大多数企业的年度决算期,也是资金需求的高峰期,企业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对今后的日本经济来说非常关键。(刘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