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这16字5个方面的内容看,每一项内容都与农民的自身素质息息相关,生产发展需要农民有良好的生产技能,生活宽裕需要农民有开阔的眼界和致富门路,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村容整洁需要农民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生活品味,管理民主需要农民有良好的参政本领、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是主体,忽视或降低农民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把农民群众培养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下面就如何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立足长远,制定规划,突出特色
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整体素质提升缓慢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因此,要把农民培训工作切实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其规律,找准加快提升农民素质的方式方法,以农民素质的提升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当前,要切实改变对农民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无科学规划、短期行为、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务必使培训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的轨道。农民培训规划的制定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十六字方针,根据本地区农民素质实际,体现本地区特色,并要和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同步制定,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充分体现其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制定具体的年度培训工作实施计划或方案,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和安排稳步推进培训工作,使培训形成制度,并使之常态化。培训内容的设定要以当地农民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精神面貌、学识学历等实际为依据来制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突出脱贫致富这个重点,以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和现状为基础,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和拓展实用生产技能、提高产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创业致富的本领,尽快向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目标迈进。要根据确定的内容认真制定培训教材,把培训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教材的编制要体现地方特点,突出区域特色,使教材更有针对性。对产业项目和致富项目的设定要给农民选择的空间,项目发展介绍要多而广,比如中小药材类、特产类、经济作物类等,尽量把常见的品种都囊括进去,农民想种植哪个项目可以从中挑选学习。
二、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培训队伍建设
农民培训工作要层层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并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常设机构应在新农办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专职工作人员应从涉农部门中选调精干人员组成,负责做好日常工作,对培训计划予以落实。与些同时,要组建农民培训讲师队伍,“引进外来的,用好现有的,培养乡土的”。“引进外来的”,就是要聘请国家或省里权威专家学者作为客作教授,需要时,邀请其深入农村基层进行授课。”“用好现有的”,就是要从当地涉农部门中挑选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技师,组成讲师团,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和课程安排,分别承担起授课任务。“培养乡土的”,就是在培训队伍建设中,重视农村乡土人才的挖掘、培养和使用,一些农村乡土人才在多年的产业项目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要通过专业人员指导,把乡土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化的课程知识体系,促使乡土人才亲自走上讲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使他们既当实验员又当讲解员,其作用比从事理论研究的专业讲师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把这部分乡土人才纳入到培训讲师队伍中,让隐藏在大山里的金子发光发热,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民培训队伍要畅通出口和进口,实施动态管理,实现吐故纳新,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吸纳新人、新思想和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满足农村日新月异的培训需要。
三、创新培训模式,抓好课堂教学,务求实际效果
农民生活在农村,要按时春种秋收,农民的家庭事务繁杂,很少有空闲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农民的实际安排好教学管理和授课方式,要做到灵活、实用。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根据农民实际制定管理办法,不能过细过严,很多农民闲散惯了,要尽量采用粗放式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进步;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夏冬等农闲时间开展授课;在授课组织形式上,既要上大课,也要上小课。上大课就是要把各村的农民集中起来,分批培训,可以将他们集中到镇政府等具有较大场地的地点进行授课。上小课就是要针对少数农民的特殊需要,深入到村里或者农户家中为他们开小灶,要把夜校资源利用好,充分发挥作用,满足农民个别的或者特殊培训要求;在教学资源利用方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的作用。目前各乡镇都普遍购置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要通过上大课的方式,把授课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既有语言讲解,也有影像资料,使农民学员能够直观的看到实物实景和实际成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训对象选择方面,重点要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包括青壮年妇女,经过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实用技能,提高脱贫致富实际本领;在培训方式上,要把课堂授课和参观学习结合起来。农民培训要把学习文化知识和具体致富实践结合起来,重点要落在行动上和具体致富操作上。要选取新农村建设好的地区和好的村屯做为学习参观点,带领农民实地感受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变化,看农民的精神状态,看村容村貌,看发展变化,看产业化典型,看致富项目,学习具体的技术和经验;在培训方向上,农村妇女要重点学习庭院经济项目,利用房前屋后的场地,发展简单的种养业,把创收和家务管理结合起来。未成家的青年农民,要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劳务经济,让他们在发达和较为发达的地区学到新鲜的管理经验和致富渠道,引导他们在若干年后回乡创业,或者带领农民共同致富。青壮年男劳力要重点学习研究产业发展项目,立足长远,发挥特长,在促进农业产业化上实现创新发展和进步。要切实注意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典型,以身边的实例教育、影响和带动本村的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总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对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切实根据农村实际,在规划、制度、管理等各环节实施创新,培养适合现代农村发展的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立足长远,制定规划,突出特色
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整体素质提升缓慢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因此,要把农民培训工作切实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其规律,找准加快提升农民素质的方式方法,以农民素质的提升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当前,要切实改变对农民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无科学规划、短期行为、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务必使培训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的轨道。农民培训规划的制定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十六字方针,根据本地区农民素质实际,体现本地区特色,并要和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同步制定,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充分体现其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制定具体的年度培训工作实施计划或方案,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和安排稳步推进培训工作,使培训形成制度,并使之常态化。培训内容的设定要以当地农民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精神面貌、学识学历等实际为依据来制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突出脱贫致富这个重点,以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和现状为基础,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和拓展实用生产技能、提高产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创业致富的本领,尽快向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目标迈进。要根据确定的内容认真制定培训教材,把培训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教材的编制要体现地方特点,突出区域特色,使教材更有针对性。对产业项目和致富项目的设定要给农民选择的空间,项目发展介绍要多而广,比如中小药材类、特产类、经济作物类等,尽量把常见的品种都囊括进去,农民想种植哪个项目可以从中挑选学习。
二、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培训队伍建设
农民培训工作要层层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并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常设机构应在新农办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专职工作人员应从涉农部门中选调精干人员组成,负责做好日常工作,对培训计划予以落实。与些同时,要组建农民培训讲师队伍,“引进外来的,用好现有的,培养乡土的”。“引进外来的”,就是要聘请国家或省里权威专家学者作为客作教授,需要时,邀请其深入农村基层进行授课。”“用好现有的”,就是要从当地涉农部门中挑选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技师,组成讲师团,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和课程安排,分别承担起授课任务。“培养乡土的”,就是在培训队伍建设中,重视农村乡土人才的挖掘、培养和使用,一些农村乡土人才在多年的产业项目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要通过专业人员指导,把乡土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化的课程知识体系,促使乡土人才亲自走上讲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使他们既当实验员又当讲解员,其作用比从事理论研究的专业讲师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把这部分乡土人才纳入到培训讲师队伍中,让隐藏在大山里的金子发光发热,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民培训队伍要畅通出口和进口,实施动态管理,实现吐故纳新,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吸纳新人、新思想和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满足农村日新月异的培训需要。
三、创新培训模式,抓好课堂教学,务求实际效果
农民生活在农村,要按时春种秋收,农民的家庭事务繁杂,很少有空闲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农民的实际安排好教学管理和授课方式,要做到灵活、实用。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根据农民实际制定管理办法,不能过细过严,很多农民闲散惯了,要尽量采用粗放式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进步;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夏冬等农闲时间开展授课;在授课组织形式上,既要上大课,也要上小课。上大课就是要把各村的农民集中起来,分批培训,可以将他们集中到镇政府等具有较大场地的地点进行授课。上小课就是要针对少数农民的特殊需要,深入到村里或者农户家中为他们开小灶,要把夜校资源利用好,充分发挥作用,满足农民个别的或者特殊培训要求;在教学资源利用方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的作用。目前各乡镇都普遍购置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要通过上大课的方式,把授课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既有语言讲解,也有影像资料,使农民学员能够直观的看到实物实景和实际成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训对象选择方面,重点要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包括青壮年妇女,经过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实用技能,提高脱贫致富实际本领;在培训方式上,要把课堂授课和参观学习结合起来。农民培训要把学习文化知识和具体致富实践结合起来,重点要落在行动上和具体致富操作上。要选取新农村建设好的地区和好的村屯做为学习参观点,带领农民实地感受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变化,看农民的精神状态,看村容村貌,看发展变化,看产业化典型,看致富项目,学习具体的技术和经验;在培训方向上,农村妇女要重点学习庭院经济项目,利用房前屋后的场地,发展简单的种养业,把创收和家务管理结合起来。未成家的青年农民,要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劳务经济,让他们在发达和较为发达的地区学到新鲜的管理经验和致富渠道,引导他们在若干年后回乡创业,或者带领农民共同致富。青壮年男劳力要重点学习研究产业发展项目,立足长远,发挥特长,在促进农业产业化上实现创新发展和进步。要切实注意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典型,以身边的实例教育、影响和带动本村的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总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对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切实根据农村实际,在规划、制度、管理等各环节实施创新,培养适合现代农村发展的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