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2008年对西部落后地区49个村庄资金借贷现状调查的数据,对影响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因素进行大样本考察,以期为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体系的改良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新思路。从农户资金借贷发生率、融资偏好、借贷资金用途、借贷成本等方面考察了农户的资金借贷特征。在对农户资金借贷影响因素的研究上,首先提出影响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理论假说,再选取多元逻辑斯蒂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其进行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偿债能力以及对信用社的主观感受对农户的资金借贷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针对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借贷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04.4;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6-0007-07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共发布近百份文件涉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方方面面。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200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以及2004年至2010年连续7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等。农村金融体系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构建一个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已在政府和学术界达成共识,但围绕农村金融基本框架的各种金融机构的存量改革仍需谨慎斟酌。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市场发育缓慢等原因,在解决该地区农村金融体系问题时,必须根据地区特征对症下药。要切实了解农户的意愿,构建真正服务于农户生产、生活的金融体系,就要以农户为核心展开研究,以农户行为为切入点,全面、准确地认识农户行为特征和影响农户行为的因素,从而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业务拓展及金融创新提供思路与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发注重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农户的借贷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纵观诸多此类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个人因素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主要考虑了农户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这三方面的影响。贺莎莎的调查发现,女性发生借贷行为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年龄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方向上研究者们虽然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但其计量模型统计结果达到了高度一致,皆表明随着农户年龄的增加农户借贷发生率随之降低。冯旭芳指出文化程度与农户受到信贷支持呈同方向变化,即农户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使其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二是对于农户家庭因素的考察。劳动力水平高的农户不仅越容易获得非正规借贷,而且也越容易获得正规借贷。贺莎莎的调查结果表明家庭负担加大了借贷发生概率。然而,颜志杰等认为家庭负担越重的农户越不容易获得借贷,与贺莎莎的结果相悖。三是对偿债能力的考察。张学锋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还款能力因素作为影响农户借贷行为因子之一,对农户借贷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权重最大。史清华指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户借贷发生率比较高且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而增高。方文豪发现农户的工资性收入越高,则越有可能没有任何借贷,而农户的工商业收入越高则越有可能获得任何渠道的贷款。除上述三类因素外,根据在调研过程中对调研地地理位置、民俗等各种情况的掌握,研究者也设置了其他考察因素。何军等指出距离集镇距离越远的农户对民间借贷的需求就越大。冯旭芳指出在处在丘陵、平原和山区这三类农户的借贷行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以上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实证研究中样本过少或过于分散;二是某些实证研究中的数据较老,需要适时的更新;三是在绝大多数研究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都只将视线集中在客观因素上面,而忽视了可能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主观因素。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选取2008年在西部地区4个省区获取的调查数据,对农户资金借贷行为进行大样本考察,以期为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体系的改良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一、农户资金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西部地区4个省(区):陕西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49个自然村,适用于本研究的有效样本为1288份。
1.融资偏好。在被调查的农户中,表示发生过借贷行为的农户占样本的85.64%;仅有185户表示没有借贷经历,占样本的14.36%。在农户急需大额支出时,农户会首选以下渠道来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其中:亲友占74.28%;信用社占22.21%;村委会占0.23%;高利贷占3.08%;同时仅有0.20%的农户表示考虑通过其他渠道借款,其中包括国有银行以及各级政府的扶贫项目等。调查发现,有43.53%的农户与信用社发生过借贷关系,74.31%的农户表示发生过非正规借贷,其中95.62%的农户表示跟亲戚朋友借过钱。由此可见,此类地区活跃的民间借贷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情缘关系基础上的互助性借贷,信用社则是最主要的商业渠道。
2.借贷成本。在向亲戚朋友借过钱的915户中,有882户表示不用支付利息,占样本的96.39%。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绝大多数亲友之间的借贷是无息的。对于向亲友支付的利息,被调查农户有以下几种表述方式,如“象征性的给点儿”、“跟银行存款利息一样”或“跟信用社贷款利息差不多”。此外,本研究共发现发生在亲友之外的有息借贷138例,其中最高利息可达每月5%。表示每月支付1%~2%的农户共51户,占36.96%;支付2%~3%的农户共55户,占39.85%;支付3%~4%的农户共21户,占15.22%;支付4%~5%的农户共11户,占7.97%。按每月支付3%及以上的农户数量计算,民间高息借贷占所有民间借贷的总样本的3.34%。因此,虽然欠发达地区存在着高息借贷,但仅存在于个别案例之中。
3.资金用途。对“借款用途”的调查,即对借贷原因的调查表明,有42.53%的农户将贷款用于子女教育;28.32%的农户用于医疗;17.57%的农户用于婚丧嫁娶;40.23%的农户用于建房;25.85%的农户用于购买生产资料;10%的农户用于其他用途,包括扩大生产、应急等,其中86.67%的农户将借款用于扩大生产。从上述数据看出,农户借款投向的前3位分别是子女教育、建房和医疗花费。此外,调查发现维持性生产借贷的发生率远高于发展性生产借贷,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在发展性借贷中,农户表现出了极强的投资偏好,投向农业方向的农户占21.76%,投向非农业方向的农户占78.24%,其中从事运输业的农户占25.49%,表示开商店和家庭作坊的农户占52.75%,以上数据可看出农户更倾向于扩展非农业生产。
4.关于信用社。从调查中看,有43.53%的农 户与信用社发生过借贷关系。对于从信用社借贷的规模来看,10000元以下的贷款占到62.41%。此外,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有高达78.48%的农户希望从农信社获得大于10000元的贷款,这个比例约为实际发生率的4.5倍。此外,高达68.57%的贫困农户认为从当地信用社贷款很困难,53.52%的农户认为信用社提供的贷款只能满足小部分需求,甚至完全无法满足自身的借贷需求。并且,有过半数的被调查农户不认为小额信贷在其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农户从农信社借贷行为的调查,笔者发现在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市场中存在两个恶性循环。一个是能够获得较高数额贷款的农户通常是高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基本无法获得较高数量的贷款,甚至无法获得任何贷款。即高收入农户对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进行了替代,脱离了小额信贷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初衷,从而使农户对正规金融的认同感产生了负面效应。而对正规金融的不认同又会反过来影响农户的借贷行为,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此外,农户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以及公共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农户获得有限的资金支持后优先选择满足其生活及维持基本生产的需要。这种贷款由于缺乏持续的潜在回报,使得农户的还款压力加大,导致其偿还能力缺失,偿还能力的缺失既会使农户无法再次得到农信社的贷款用于维持生活或发展生产,又会导致农信社不良资产的增加,这便是第二个恶性循环。
(二)样本推断统计分析
1.理论假说。黄宗智教授提出了我国农户的“半无产化”属性以及“拐棍理论”,强调农户理性与自身现实的相结合,揭示了我国农户更为丰富的内涵。简单地认定我国农户经济行为是如同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仅仅作为家庭实体追求产量最大化,任何绝对的结论都难免过于简单。我国正处在由乡土社会结构向契约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农户既带有乡土社会的特征,又带有契约性社会的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农户差异性的存在,进而会衍生出不同的借贷行为。研究农户的借贷行为就必定会涉及到农户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既包括农户自身的差异,也包括农户家庭构成、收入、经营规模、人际关系、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充分考虑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农户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才可能是切实可行的。
本研究最基本的假设是,农户在选择是否借贷,通过什么途径融入资金的问题上是理性的。这个假设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农户不会盲目地发生借贷行为,并且不会为其所发生的借贷盲目地支付成本。所以农户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能带来较大效用的借贷方式。从理论上来讲,农户是否会发生借贷行为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农户是否存在借贷需求;二是农户能不能借到钱。农户自身的差异及其所面临的限制条件无疑是决定农户是否有借贷需求,以及其借贷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逻辑,本文提出的假设是:(1)农户的年龄以及家庭负担水平对农户获得借贷支持起反向作用;农户的劳动力水平和文化程度对获得借贷有正向影响。(2)理性人假设说明农户在遇到资金困难时,并不会盲目地追求外部资金,农户会首先想方设法地从自身出发来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从而避免背负债务,所以农户的打工收入越高,就越不会发生借贷行为。反而,农户经营收入越高,其偿债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获得借贷支持。耕地可以衡量农户的经营规模,反映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本文假设耕地面积与信贷支持有着正相关的关系。(3)农户越努力地借贷,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农户对信用社的认同感越强,从而越有可能获得来自信用社的贷款。(4)在被调查地区范围内,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信社运转状况较为良好,处在此类地区的农户会更加容易的获得源于农信社的贷款。此外,人际关系广泛的农户能更容易获得非正规借贷。
假如上述理论逻辑是成立的,那么农户借贷行为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可用如下简单的函数加以表示:
P=f(B,W,D,L)
其中因变量P表示农户发生借贷行为的概率。本文研究的农户借贷行为分为正规借贷行为和非正规借贷行为。根据被调查地区的实际情况,正规借贷指农户向国有银行、农信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贷款。非正规借贷指农户与亲友、熟人、私人放贷者以及其非正规借贷机构之间的借贷行为。
等式右边的自变量包括以下四类:(1)B表示农户的基本状况。本文选取的反映农户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农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劳动力水平、家庭负担水平。(2)W表示农户的财富状况,本文选取的反映农户财富状况的指标包括农户的经营收入、打工收入、农户所拥有的耕地面积。(3)D表示农户借贷的努力程度。本文设计的农户借贷倾向包括两个指标:农户借贷努力程度和农户的选择权。(4)L是指农户借贷的限制因素。本文主要考虑了两个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限制因素:农户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户的人际关系。
2.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选取。所选定的变量需经量化后,才能进入模型之中进行回归分析。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本文通过相应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量化。
对因变量的定义(见表1)。在某一段时间内,农户必定只存在两种借贷状态,即发生过借贷或没有发生过借贷。对于发生过借贷行为的农户来说,他可以只发生过非正规借贷行为,也可以只发生过正规借贷行为,或者两种借贷行为都发生过。
模型的选择。根据可得数据特征,本文采取了多分变量逻辑斯蒂模型,通过建立并拟合广义Logit模型对自变量的系数进行估计,对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多分变量逻辑斯蒂回归的统计原理,如果因变量具有j类可能性,那么第i类的模型可写为:
本文选取没有任何借贷作为参照水平。除了模型中的两个无序分类变量外,其他所有的解释变量均作为协变量进入回归程序,并采取SPSS16.0软件实现多变量逻辑斯蒂回归过程。
3.计量结果输出
表3是整体模型的似然比测试结果,在此表中给出了最终模型和只包含截距时的统计量,两者之差Chi-Square为1613。可见,最终模型和只含有常数项的无效模型相比,模型拟合度大大提高,且Sig值小于0.001,所以拒绝零假设。在模型有意义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各个解释变量的作用。
表4即通过与参照水平进行比较而输出的三组参数估计结果。
二、实证结果的分析
从表4所输出的回归参数估计结果中,可以更详细地判断出所选取的解释变量对不同类型借贷的影响力度及影响方向,从而给先前的假设以佐证或提供更多的信息将其修正。
1.从农户基本情况来看,农户的年龄越大越不能得到借贷支持,同时还可看出年龄对借贷行为的消极影响,尤其体现在与正规金融机构发生借贷上。对于只发生非正规借贷的农户来说,农户的文化程 度对其借贷行为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于只发生过正规借贷和同时发生过正规借贷以及非正规借贷的农户来说,文化程度是影响其行为的一个显著因素,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获得来自信用社的贷款。这与本文的假设取得了一致性的结果。家庭负担程度对正规借贷有着反向影响,而家庭负担对其余两类借贷行为的影响不明显。与本文假设不一致的是,农户家庭劳动力对所有三类借贷行为影响均不显著。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欠发达地区劳动边际报酬低下,就算有剩余劳动力,由于土地规模、资金以及农户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劳动力由“充足”变为“多余”。同时劳动力越多说明家庭规模越大,若劳动的边际报酬低于农户消费边际倾向,则会加重家庭负担,使得获得外部资金变得更加困难。
2.从农户偿债能力来看,农户的耕地面积在3个Logit模型当中的回归系数都为正值,且统计检验的显著水平小于5%,这说明农户拥有的土地越多,越容易得到借贷支持,而借款可能来自正规部门,也可能来自非正规部门。农户的经营收入对农户三种借贷行为影响显著,农户的经营收入越多,越有可能获得借贷支持。对于农户打工收入对借贷行为的影响,与本文先前的假设大致相符。从回归此结果可作出的判断是,打工收入对正规借贷有明显的替代效果,但是对非正规借贷的替代效果不显著。即农户的打工收入越高,其向正规结构借贷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若农户依旧需要外部资金支持,他更倾向于民间借贷。
3.从农户借贷倾向来看,农户越是努力去借钱,越有可能获得借贷支持。但对于正规借贷来说,农户借贷努力程度越高,越不可能获得借贷支持。本文用农户支出与收入的比值对农户借贷努力程度进行衡量,即农户的资金缺口越大,则农户借贷努力程度就越高。而资金缺口越大,即入不敷出的农户或频繁发生借贷的农户却因为自身的清偿能力,越不容易获得信用社的贷款。同时,农户对信用社持有的态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对信用社持认同态度的农户越倾于向信用社借贷,这和本文先前的假设一致。
4.从农户借贷的限制因素来看,农户所处地区经济水平对农户的非正规借贷行为和正规借贷行为有着相反方向的影响。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农户越不倾向发生非正规借贷,在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农户越倾向发生正规借贷。人际关系对农户获得非正规借贷有着正向影响,对农户获得非正规借贷具有相反的影响方向。农户的人际关系越广泛,这类农户更倾向于不从信用社贷款,以避免繁杂的贷款手续和较长的审批时间。
三、政策建议
我国欠发达地区各金融机构面临的不是仅仅增加资金供给的问题,而是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定位,如何配合,才能不仅有效的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并且改善、引导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从而达到转移农村劳动力、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前面对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笔者在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从合作金融角度出发,加大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力度。从上述研究看出,有超过三成的农户会为购买生产资料和扩大农业生产而发生借贷,这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发展以专业生产为依托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更符合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现实状况,例如依托农业生产的资金互助社与我省现行的“一村一品”政策相结合。这种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不仅会调节社员之间的资金余缺,还会加大互助社的社会影响力,吸纳较大规模的社员,从而为商业金融提供更具规模的市场,以获得其大额的批量信贷。
2.从政策金融角度出发,加大扶持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力度。从对上述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可发现西部地区农户贷款的显著的消费性特征,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共价格的居高不下。此外,由于农户的年龄对农户的借贷行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年纪较大的农户来说,消费型贷款的获得就更为不易。因此,农发行在现行政策下,应更关注该地区农户陷入“教育卫生”借贷困境的现象,对农村教育、医疗机构的建设及改革项目发放专项贷款。从而达到减轻农户负担,改善农户借贷困境的目的。
3.从商业金融的角度出发,在有力监管的前提下,吸纳民间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人市。从研究结果中可看出,经营收入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部分农户由于需求资金较多会同时发生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因此扩张商业性金融会将外部资金吸引到农村,扩充借贷容量,满足这部分农户的需求。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较好地区的农户会更倾向于发生正规借贷。因此,可在这类地区适当引进小型商业金融机构,为当地金融市场引进新鲜的血液,增加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竞争性,促进各类性质的金融机构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莎莎.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华岩溪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8(1):39-50.
[2]方文豪.农户资金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冯旭芳.贫困农户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世界银行某贫困项目监测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3):51-57.
[4]颜志杰,张林秀,张兵.中国农户信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4):2-8.
[5]张学峰.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西省河津市7个村的调查[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30-35.
关键词:农户;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借贷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04.4;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6-0007-07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共发布近百份文件涉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方方面面。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200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以及2004年至2010年连续7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等。农村金融体系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构建一个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已在政府和学术界达成共识,但围绕农村金融基本框架的各种金融机构的存量改革仍需谨慎斟酌。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市场发育缓慢等原因,在解决该地区农村金融体系问题时,必须根据地区特征对症下药。要切实了解农户的意愿,构建真正服务于农户生产、生活的金融体系,就要以农户为核心展开研究,以农户行为为切入点,全面、准确地认识农户行为特征和影响农户行为的因素,从而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业务拓展及金融创新提供思路与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发注重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农户的借贷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纵观诸多此类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个人因素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主要考虑了农户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这三方面的影响。贺莎莎的调查发现,女性发生借贷行为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年龄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方向上研究者们虽然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但其计量模型统计结果达到了高度一致,皆表明随着农户年龄的增加农户借贷发生率随之降低。冯旭芳指出文化程度与农户受到信贷支持呈同方向变化,即农户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使其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二是对于农户家庭因素的考察。劳动力水平高的农户不仅越容易获得非正规借贷,而且也越容易获得正规借贷。贺莎莎的调查结果表明家庭负担加大了借贷发生概率。然而,颜志杰等认为家庭负担越重的农户越不容易获得借贷,与贺莎莎的结果相悖。三是对偿债能力的考察。张学锋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还款能力因素作为影响农户借贷行为因子之一,对农户借贷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权重最大。史清华指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户借贷发生率比较高且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而增高。方文豪发现农户的工资性收入越高,则越有可能没有任何借贷,而农户的工商业收入越高则越有可能获得任何渠道的贷款。除上述三类因素外,根据在调研过程中对调研地地理位置、民俗等各种情况的掌握,研究者也设置了其他考察因素。何军等指出距离集镇距离越远的农户对民间借贷的需求就越大。冯旭芳指出在处在丘陵、平原和山区这三类农户的借贷行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以上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实证研究中样本过少或过于分散;二是某些实证研究中的数据较老,需要适时的更新;三是在绝大多数研究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都只将视线集中在客观因素上面,而忽视了可能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主观因素。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选取2008年在西部地区4个省区获取的调查数据,对农户资金借贷行为进行大样本考察,以期为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体系的改良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一、农户资金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西部地区4个省(区):陕西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49个自然村,适用于本研究的有效样本为1288份。
1.融资偏好。在被调查的农户中,表示发生过借贷行为的农户占样本的85.64%;仅有185户表示没有借贷经历,占样本的14.36%。在农户急需大额支出时,农户会首选以下渠道来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其中:亲友占74.28%;信用社占22.21%;村委会占0.23%;高利贷占3.08%;同时仅有0.20%的农户表示考虑通过其他渠道借款,其中包括国有银行以及各级政府的扶贫项目等。调查发现,有43.53%的农户与信用社发生过借贷关系,74.31%的农户表示发生过非正规借贷,其中95.62%的农户表示跟亲戚朋友借过钱。由此可见,此类地区活跃的民间借贷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情缘关系基础上的互助性借贷,信用社则是最主要的商业渠道。
2.借贷成本。在向亲戚朋友借过钱的915户中,有882户表示不用支付利息,占样本的96.39%。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绝大多数亲友之间的借贷是无息的。对于向亲友支付的利息,被调查农户有以下几种表述方式,如“象征性的给点儿”、“跟银行存款利息一样”或“跟信用社贷款利息差不多”。此外,本研究共发现发生在亲友之外的有息借贷138例,其中最高利息可达每月5%。表示每月支付1%~2%的农户共51户,占36.96%;支付2%~3%的农户共55户,占39.85%;支付3%~4%的农户共21户,占15.22%;支付4%~5%的农户共11户,占7.97%。按每月支付3%及以上的农户数量计算,民间高息借贷占所有民间借贷的总样本的3.34%。因此,虽然欠发达地区存在着高息借贷,但仅存在于个别案例之中。
3.资金用途。对“借款用途”的调查,即对借贷原因的调查表明,有42.53%的农户将贷款用于子女教育;28.32%的农户用于医疗;17.57%的农户用于婚丧嫁娶;40.23%的农户用于建房;25.85%的农户用于购买生产资料;10%的农户用于其他用途,包括扩大生产、应急等,其中86.67%的农户将借款用于扩大生产。从上述数据看出,农户借款投向的前3位分别是子女教育、建房和医疗花费。此外,调查发现维持性生产借贷的发生率远高于发展性生产借贷,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在发展性借贷中,农户表现出了极强的投资偏好,投向农业方向的农户占21.76%,投向非农业方向的农户占78.24%,其中从事运输业的农户占25.49%,表示开商店和家庭作坊的农户占52.75%,以上数据可看出农户更倾向于扩展非农业生产。
4.关于信用社。从调查中看,有43.53%的农 户与信用社发生过借贷关系。对于从信用社借贷的规模来看,10000元以下的贷款占到62.41%。此外,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有高达78.48%的农户希望从农信社获得大于10000元的贷款,这个比例约为实际发生率的4.5倍。此外,高达68.57%的贫困农户认为从当地信用社贷款很困难,53.52%的农户认为信用社提供的贷款只能满足小部分需求,甚至完全无法满足自身的借贷需求。并且,有过半数的被调查农户不认为小额信贷在其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农户从农信社借贷行为的调查,笔者发现在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市场中存在两个恶性循环。一个是能够获得较高数额贷款的农户通常是高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基本无法获得较高数量的贷款,甚至无法获得任何贷款。即高收入农户对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进行了替代,脱离了小额信贷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初衷,从而使农户对正规金融的认同感产生了负面效应。而对正规金融的不认同又会反过来影响农户的借贷行为,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此外,农户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以及公共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农户获得有限的资金支持后优先选择满足其生活及维持基本生产的需要。这种贷款由于缺乏持续的潜在回报,使得农户的还款压力加大,导致其偿还能力缺失,偿还能力的缺失既会使农户无法再次得到农信社的贷款用于维持生活或发展生产,又会导致农信社不良资产的增加,这便是第二个恶性循环。
(二)样本推断统计分析
1.理论假说。黄宗智教授提出了我国农户的“半无产化”属性以及“拐棍理论”,强调农户理性与自身现实的相结合,揭示了我国农户更为丰富的内涵。简单地认定我国农户经济行为是如同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仅仅作为家庭实体追求产量最大化,任何绝对的结论都难免过于简单。我国正处在由乡土社会结构向契约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农户既带有乡土社会的特征,又带有契约性社会的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农户差异性的存在,进而会衍生出不同的借贷行为。研究农户的借贷行为就必定会涉及到农户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既包括农户自身的差异,也包括农户家庭构成、收入、经营规模、人际关系、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充分考虑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农户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才可能是切实可行的。
本研究最基本的假设是,农户在选择是否借贷,通过什么途径融入资金的问题上是理性的。这个假设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农户不会盲目地发生借贷行为,并且不会为其所发生的借贷盲目地支付成本。所以农户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能带来较大效用的借贷方式。从理论上来讲,农户是否会发生借贷行为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农户是否存在借贷需求;二是农户能不能借到钱。农户自身的差异及其所面临的限制条件无疑是决定农户是否有借贷需求,以及其借贷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逻辑,本文提出的假设是:(1)农户的年龄以及家庭负担水平对农户获得借贷支持起反向作用;农户的劳动力水平和文化程度对获得借贷有正向影响。(2)理性人假设说明农户在遇到资金困难时,并不会盲目地追求外部资金,农户会首先想方设法地从自身出发来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从而避免背负债务,所以农户的打工收入越高,就越不会发生借贷行为。反而,农户经营收入越高,其偿债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获得借贷支持。耕地可以衡量农户的经营规模,反映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本文假设耕地面积与信贷支持有着正相关的关系。(3)农户越努力地借贷,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农户对信用社的认同感越强,从而越有可能获得来自信用社的贷款。(4)在被调查地区范围内,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信社运转状况较为良好,处在此类地区的农户会更加容易的获得源于农信社的贷款。此外,人际关系广泛的农户能更容易获得非正规借贷。
假如上述理论逻辑是成立的,那么农户借贷行为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可用如下简单的函数加以表示:
P=f(B,W,D,L)
其中因变量P表示农户发生借贷行为的概率。本文研究的农户借贷行为分为正规借贷行为和非正规借贷行为。根据被调查地区的实际情况,正规借贷指农户向国有银行、农信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贷款。非正规借贷指农户与亲友、熟人、私人放贷者以及其非正规借贷机构之间的借贷行为。
等式右边的自变量包括以下四类:(1)B表示农户的基本状况。本文选取的反映农户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农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劳动力水平、家庭负担水平。(2)W表示农户的财富状况,本文选取的反映农户财富状况的指标包括农户的经营收入、打工收入、农户所拥有的耕地面积。(3)D表示农户借贷的努力程度。本文设计的农户借贷倾向包括两个指标:农户借贷努力程度和农户的选择权。(4)L是指农户借贷的限制因素。本文主要考虑了两个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限制因素:农户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户的人际关系。
2.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选取。所选定的变量需经量化后,才能进入模型之中进行回归分析。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本文通过相应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量化。
对因变量的定义(见表1)。在某一段时间内,农户必定只存在两种借贷状态,即发生过借贷或没有发生过借贷。对于发生过借贷行为的农户来说,他可以只发生过非正规借贷行为,也可以只发生过正规借贷行为,或者两种借贷行为都发生过。
模型的选择。根据可得数据特征,本文采取了多分变量逻辑斯蒂模型,通过建立并拟合广义Logit模型对自变量的系数进行估计,对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多分变量逻辑斯蒂回归的统计原理,如果因变量具有j类可能性,那么第i类的模型可写为:
本文选取没有任何借贷作为参照水平。除了模型中的两个无序分类变量外,其他所有的解释变量均作为协变量进入回归程序,并采取SPSS16.0软件实现多变量逻辑斯蒂回归过程。
3.计量结果输出
表3是整体模型的似然比测试结果,在此表中给出了最终模型和只包含截距时的统计量,两者之差Chi-Square为1613。可见,最终模型和只含有常数项的无效模型相比,模型拟合度大大提高,且Sig值小于0.001,所以拒绝零假设。在模型有意义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各个解释变量的作用。
表4即通过与参照水平进行比较而输出的三组参数估计结果。
二、实证结果的分析
从表4所输出的回归参数估计结果中,可以更详细地判断出所选取的解释变量对不同类型借贷的影响力度及影响方向,从而给先前的假设以佐证或提供更多的信息将其修正。
1.从农户基本情况来看,农户的年龄越大越不能得到借贷支持,同时还可看出年龄对借贷行为的消极影响,尤其体现在与正规金融机构发生借贷上。对于只发生非正规借贷的农户来说,农户的文化程 度对其借贷行为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于只发生过正规借贷和同时发生过正规借贷以及非正规借贷的农户来说,文化程度是影响其行为的一个显著因素,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获得来自信用社的贷款。这与本文的假设取得了一致性的结果。家庭负担程度对正规借贷有着反向影响,而家庭负担对其余两类借贷行为的影响不明显。与本文假设不一致的是,农户家庭劳动力对所有三类借贷行为影响均不显著。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欠发达地区劳动边际报酬低下,就算有剩余劳动力,由于土地规模、资金以及农户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劳动力由“充足”变为“多余”。同时劳动力越多说明家庭规模越大,若劳动的边际报酬低于农户消费边际倾向,则会加重家庭负担,使得获得外部资金变得更加困难。
2.从农户偿债能力来看,农户的耕地面积在3个Logit模型当中的回归系数都为正值,且统计检验的显著水平小于5%,这说明农户拥有的土地越多,越容易得到借贷支持,而借款可能来自正规部门,也可能来自非正规部门。农户的经营收入对农户三种借贷行为影响显著,农户的经营收入越多,越有可能获得借贷支持。对于农户打工收入对借贷行为的影响,与本文先前的假设大致相符。从回归此结果可作出的判断是,打工收入对正规借贷有明显的替代效果,但是对非正规借贷的替代效果不显著。即农户的打工收入越高,其向正规结构借贷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若农户依旧需要外部资金支持,他更倾向于民间借贷。
3.从农户借贷倾向来看,农户越是努力去借钱,越有可能获得借贷支持。但对于正规借贷来说,农户借贷努力程度越高,越不可能获得借贷支持。本文用农户支出与收入的比值对农户借贷努力程度进行衡量,即农户的资金缺口越大,则农户借贷努力程度就越高。而资金缺口越大,即入不敷出的农户或频繁发生借贷的农户却因为自身的清偿能力,越不容易获得信用社的贷款。同时,农户对信用社持有的态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对信用社持认同态度的农户越倾于向信用社借贷,这和本文先前的假设一致。
4.从农户借贷的限制因素来看,农户所处地区经济水平对农户的非正规借贷行为和正规借贷行为有着相反方向的影响。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农户越不倾向发生非正规借贷,在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农户越倾向发生正规借贷。人际关系对农户获得非正规借贷有着正向影响,对农户获得非正规借贷具有相反的影响方向。农户的人际关系越广泛,这类农户更倾向于不从信用社贷款,以避免繁杂的贷款手续和较长的审批时间。
三、政策建议
我国欠发达地区各金融机构面临的不是仅仅增加资金供给的问题,而是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定位,如何配合,才能不仅有效的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并且改善、引导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从而达到转移农村劳动力、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前面对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笔者在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从合作金融角度出发,加大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力度。从上述研究看出,有超过三成的农户会为购买生产资料和扩大农业生产而发生借贷,这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发展以专业生产为依托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更符合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现实状况,例如依托农业生产的资金互助社与我省现行的“一村一品”政策相结合。这种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不仅会调节社员之间的资金余缺,还会加大互助社的社会影响力,吸纳较大规模的社员,从而为商业金融提供更具规模的市场,以获得其大额的批量信贷。
2.从政策金融角度出发,加大扶持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力度。从对上述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可发现西部地区农户贷款的显著的消费性特征,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共价格的居高不下。此外,由于农户的年龄对农户的借贷行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年纪较大的农户来说,消费型贷款的获得就更为不易。因此,农发行在现行政策下,应更关注该地区农户陷入“教育卫生”借贷困境的现象,对农村教育、医疗机构的建设及改革项目发放专项贷款。从而达到减轻农户负担,改善农户借贷困境的目的。
3.从商业金融的角度出发,在有力监管的前提下,吸纳民间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人市。从研究结果中可看出,经营收入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部分农户由于需求资金较多会同时发生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因此扩张商业性金融会将外部资金吸引到农村,扩充借贷容量,满足这部分农户的需求。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较好地区的农户会更倾向于发生正规借贷。因此,可在这类地区适当引进小型商业金融机构,为当地金融市场引进新鲜的血液,增加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竞争性,促进各类性质的金融机构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莎莎.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华岩溪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8(1):39-50.
[2]方文豪.农户资金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冯旭芳.贫困农户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世界银行某贫困项目监测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3):51-57.
[4]颜志杰,张林秀,张兵.中国农户信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4):2-8.
[5]张学峰.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西省河津市7个村的调查[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30-35.